注册 登录
星韵地理网 返回首页

wutongshu的个人空间 http://www.xingyun.org.cn/?20128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教师面试现场若干闪念

热度 3已有 439 次阅读2016-3-1 15:43 |系统分类:教育教学| 教师

      假期学校接受省内一个地区的教师招聘面试任务,我和学校的其他一部分老师就作为评委被指派参加理科类考生的面试。在一个个考生将自己40分钟时间准备的课题内容以说课和讲课的方式呈现给我们的同时,我也回想起了自己参加招聘的场景。然后忽然脑海中插接到了很多平时课堂的情形,又联想到老师们经常上各种比赛课或展示课时的画面。于是结合现场每个考生的表现,我把他们体现出来的优缺点逐一和现实中的教学或者比赛进行对比,最后在参加完招聘面试后把当时想到的一些点点滴滴总结如下:

      1、讲课中语态、语速和语音的抓住课堂和保证课堂效果的一个重要前提,想起自己的毕业参加招聘时一所学校就因为我讲课时激情不足而没有录用我。无论设计和环节有多棒,都需要有一个好的媒介和平台来展示,而自我情绪的掌控就是一个重要保证。

      2、知识的迁移是每节课的终极目标之一,如何高效固化本节的内容是迁移的根本保证。所以在备课时一定要目标明确,调理清晰。绝对不能做无用功,绝对不能因为一时兴起或者故意卖弄而将课堂引入歧途。尽量在计划内完成教学目标,学生只有最大化的接受既有知识,才可能有所拔高。也就是说,能够运用,才能够举一反三才能够触类旁通,否则任你口若悬河都是瞎扯。

        3、应聘者大多都穿职业套装,但其实面试并不严格要求着装。考生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得体并且能更好展现自我风采的服装。就如同课堂中教师的教育教学如果没有自我的风格,一如既往的按部就班,相信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很快就会面临各种危机。无论社会还是教育主管部门,都在不断的要求教育的创新、改变,无非就是希望教师能跟得上时代的节奏。不要被学生和社会落下,更不要因为自己的故步自封而导致学生的厌学。可怎样才能取得突破和创新呢?也许还是来源于对学生的了解和自我不断的反思。

      4、对课堂的把握是建立在课标的认知、教材的分析和处理、学情的分析上。三者缺一不可,但在参加比赛时面对的都是陌生学生,这个时候对于学情就要有若干套预见性分析准备。准备不充分绝对是失败时最让人捶胸顿足的原因,虽然要为此多付出很多努力和辛苦。

      5、三维目标要以小见大,不能因大事小。什么爱国主义、正确的价值观神马的。都不要妄想一节课就能完美树立,教育是逐渐累积的水磨工夫,不能假大空。切记不能在说课时说的天马行空,而讲课时瞻前不能顾后。目标的设置前提是可行可控可评,而不是可望而不可即。

      6、说课这种程序要贯穿教学生涯的始终,而不只是在比赛时才遇见。平时在备课时的预想和大纲,其实就是一个完整的说课。只不过是在心里自己说给自己听的,说的认真课自然备的认真。如果一个老师不会说课,只能说明平时基本不备课。

      7、准备的充分与否,取决于当时状态下的严肃深刻的思考,以及平时对于相关能力的刻意培养和积累。俗话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没有厚积,无以薄发。读书、思考、行走、探索。。。。。所有认真的付出,都会得到应有的回报。而不是坐等幸运之星降临。

      8、应试者会有紧张的情形,这一点是否应作为初涉职场没有经验而给予谅解和照顾?个人认为不应该。作为具备同样学历、年龄、甚至性别或者地域等条件的人来说,表现的差强人意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个人的努力程度,如果某个考生从头到尾除了紧张没有其他特点,那这个人绝对是临时起意来凑热闹的。

      9、说课者对教材进行分析时所有的人都会用到“承上启下”这个关键词,说完这个词以后就没有其他的解释。可我有个想法:每一章每一节都是为了“承上启下”,那我们学这本书是为了什么?难道每个章节的知识点都是梯子而不是平台?或者说每一节的编者只是想告诉大家他很会做嫁衣?说课也罢,讲课也罢。一般都有几个重要的环节或者步骤,但这不代表为了步骤而步骤。单纯把步骤完成,而不考虑每个步骤的作用或者为什么要这么做。用这种方式设计出来的教案也只是教材的抄写,相应的课堂也会成为经典朗诵。

      10、说课中对于各个环节的“说”,多数人停留在逐条展示,以完成标准动作为成功。但是评委希望得到的是如同讲课一样的详略得当、重点突出、难点突破的分析以及能够实施的策略和方案。说,不是描述,是剖析、挖掘。

      11、应试或比赛时遇到的评委,很有可能是某学科的专家、骨干教师等,他们都有比较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也都有一定的知名度和权威性。这个时候应试人员更要打破传统,大胆创新。用新颖的内容和思路,结合自身的特点设计教学成果。不能被专家和权威给吓住,畏手畏脚反而不能正常发挥。

      12、虎头蛇尾。大部分应试者都是开端还行,但收尾很仓促,或者就没有收尾。对于面试形式每个考生都是清楚的,每个环节的时间也都有规定。可是依然有很多考生无法完成规定程序要求,说明没有经过认真的准备和练习。联想自己在工作中的状态是否也达到学校规定或者教育教学规律了呢?临时抱佛脚,拖延症等等,我们在做评委观察别人的得失的同时,自己是否做的到位呢?

      13、“学生自己讨论”,这一形式已经无所不在的出现在所有学科所有教学设计中。几乎是无讨论不课堂,尤其在新课标提倡素质教育、生本课堂的大背景下。所有的比赛课、观摩课,都是用讨论在作为老师的终极大招。“谈论”真的那么神奇吗?它真的能作为一剂灵丹妙药诊治各种课堂疑难杂症吗?为什么总要为了形式而形式,难道作为课堂,尤其是地理课堂没有其他更有效果更能体现课堂价值的形式吗?毕竟教学的目的不是为了练嘴皮子,而且也不是光动嘴就可以最好的完成教学任务。

      14、板书的作用是帮助学生将知识条理化、系统化,有画龙点睛之效。而且组织得当的板书还能起到知识迁移的作用,因此板书的设计不能单纯把教教内容逐条照搬到黑板就完事。在保证层次分明、体系完整的前提下最大化的体现知识间的相互关联和作用,让死板书变成活板书。在多媒体条件越来越成熟,运用越来越多的现代课堂,板书往往会被大量的多媒体信息给淹没,而这种情况下科学的板书设计不但能把学生从眼花缭乱的多媒体中捞出来,还能帮助学校学会组织信息、甄别信息。

      15、最后一点,也是最疑惑的一点。在应试者的说课中“根据新课标;根据大纲。。。。”类似这样的陈述绝对会是前提。可是每个应试者真的读过课标和大纲吗?如果让他就自己提到的课标和大纲进行解读会怎样?或者把目光转向评委,作为评委是否都深入的读过课标和大纲呢?作为评委,听到每个应试者这么说的时候他在相关的评比中该用课标或大纲的什么要求来评价呢?或许双方都只是为了遵循考试本身的要求而说出和听到这些词汇。。。。。。在所有类似的场合中我们都说者有意,听者无心的遇到了这些词汇,而且基本很少有人会从这些词汇或所说的标准来进一步去深入交锋,也许这样做绝对是损人不利己的。我想,考试或选拔不仅仅是一种检验和考核,更是一种学习和成长。科学有效的评价能促进一个人的进步,而僵化死板的评价只会促使考生为了应试而钻入策略的漩涡,上下之间出现大量虚假的形式化的没有价值的东西。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

回复 蒸湘回雁 2016-3-1 20:09
学习了,以后应聘我要表现好一点,尽量避免犯错
回复 天空之城 2016-3-2 00:02
   很好的面试指南
回复 大别山 2016-3-2 12:00
   教师这个职业要面临着很多类型的检验。加油吧老师们!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QQ|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5-19 17:39 , Processed in 0.073873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