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星韵地理网 返回首页

党党290230498的个人空间 http://www.xingyun.org.cn/?35393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参与旅游环境保护——你就是最美的风景(已发表于《地理教育》)

已有 544 次阅读2017-7-26 18:19 |系统分类:教育教学

《参与旅游环境保护——你就是最美的风景》教学实录

 

重庆市第一中学校    党丽娟

 

 一、教学背景

            本课是重庆市首批精品选修课程“地球的呼唤——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中的一节,是在人教版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第四章第二节“旅游开发中的环境保护”和第五章第二节“参与旅游环境保护”的基础上,整合多种创新高效教学资源编写而成。行课班级是本校高一年级“地球的呼唤”校本选修班级。主要教学目标:区域认知:通过创设情境、案例分析对某区域的旅游环境问题深刻认知;综合思维:通过概念解读、案例分析旅游环境容量的调控方法;分析破坏或保护旅游环境的心理趋动;地理实践力:角色扮演,提出旅游环境保护的措施;写出参与保护旅游环境的实际行动;人地观念:人类活动(有意或无意)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相互作用。教学重难点:旅游环境容量及其调控方法;旅游环境破坏或保护的心理趋动;旅游环境保护措施及实际参与方式。

二、教学过程

第一部分:旅游环境的破坏

 

    环节一:情境导入,关注旅游者对旅游环境的破坏

    导入播放《党丽娟摄影作品20122016》短片

    老师喜欢旅游,但每从一处美景归来,心中除了欣喜,还有丝丝不安,是对美景的愧疚,你们知道是为什么吗?

当我们踏上一片土地,在那里生活哪怕几个小时,旅游活动都会对当地旅游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                     

思考:哪些对旅游环境的破坏是我们无意中造成的?

(学生也许说不出来)其实正是这些旅游者无意识的行为,很容易被人们忽视。

展示图片:(自然环境)黄山人满为患可能造成土壤板结植被破坏、(人文环境)故宫地面因踩踏过多而磨损、敦煌壁画因游客涌入加速风化

游客有意破坏的也不少,请同学们举例。

展示图片:攀爬城墙、喂食动物、吸烟打牌、踩踏草坪、随意便溺、乱扔垃圾。

作为旅游者,我们为旅游地社会、经济、生态效益作出贡献的同时,也有意无意地通过个体行为或群体行为对旅游环境造成了破坏。

    小结:旅游者对旅游环境的破坏

1.对旅游资源本身的破坏:偷猎珍禽异兽,毁坏林木、乱挖草药野菜等造成生态结构失调,足踏、触摸、攀花折木、乱涂乱写等使自然景观人文古迹受损;

2.对自然环境的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水污染等;

3.对社会环境的冲击:占据当地生活空间、公共设施、生活资源等影响当地居民的生活。

   

   设计意图:教师对教学内容次序的安排直接影响学生的关注度。本课将“旅游者无意识破坏环境行为”先行提出,让学生意外、警省、印象深刻。“有意识破坏环境的行为”教学也就水到渠成了。

 

    环节二:案例分析,总结旅游开发中的环境破坏

转承:曾经有人把旅游业称为“无烟工业”,但在旅游活动越来越大众化的今天,旅游造成的环境问题也相当严重。

    案例1:环北冰洋地区的旅游环境

    环北冰洋地区兴起旅游热,冻土地带留下机动雪橇的条条印痕,可能要50年才会消失。阿拉斯加州行政中心安克雷奇常住居民仅3万人,但每周游轮靠岸时人口骤增至10万。原住居民已换上西服,住进固定居所。直升机的轰鸣声惊扰着居民和动物。

思考:该地的旅游活动造成了哪些环境问题?提示从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两方面总结。

    环境问题:噪音污染,对生物生活习性的干扰,对冻土地表的破坏,传统生活方式消失……

    小结:旅游开发中的环境破坏

    自然生态环境(环境质量和资源问题)

    1.环境污染(食、住、行等造成固废、水、土壤、噪声等污染)

    2.危害生物(捕猎、采集、干扰、阻断、灭绝等)

    3.破坏地表环境、自然资源(水土流失、土壤板结、滑坡、损害天然泂穴等)

    4.破坏视觉效果(索道、山区公路、停车场等人工设施等破坏优美和谐的自然风光)

 

    社会文化环境

    1.破坏传统文化(商业化、表演化、甚至消亡)

      

    2.破坏文物古迹(不可逆转)

    3.过度开发造成系列问题(破坏城市景观、建筑物过密、交通拥挤等)

 

第二部分:保护旅游环境

 

    环节一:概念解读,案例分析旅游环境容量的控制方法

转承:这些问题显然不是由游客个人行为产生的,主要是因为游客太多,而游客数量谁可以把控呢?旅游开发者和经营者。在旅游开发中,应该注意控制旅游规模,尤其是游客的数量,专家提出了旅游环境容量的概念。

    概念解读:旅游环境容量是指对某一旅游开发地域而言无害于其可持续发展的旅游活动量。简称旅游容量,或称旅游承载能力。由于旅游活动量与游客流量直接相关,旅游环境容量常用游客流量来表示。

    旅游环境容量分为旅游极限容量和旅游合理容量。前者是所能容纳的最大旅游活动量,旅游活动量达到旅游极限容量的称为饱和。后者也叫旅游最适容量或旅游最佳容量,保证游客满意程度最高,旅游环境处于最佳状态。

    案例2:世界遗产颐和园的旅游环境容量与管理

    读图分析:旅游是时空差异很大的活动,颐和园游客量时空差异明显,古建筑区、高峰期游客流量超过旅游环境容量。

    思考:通过阅读材料可知,目前,颐和园旅游环境容量与管理具体措施主要是节流,你还有没有其它的办法?

    节流:控制游客的流量,例如在饱和景点实行分批放客和限时游览,尤其是旅游团队。在旅游旺季,可实行门票预订,促使游客分流,尤其是人数较多的团队。

    开源:新辟旅游地点,实行分流,比如季节性客流调节,安排一些淡季可以吸引游客的旅游活动,如大型节庆活动,室内活动,改变游客认为适游期与不适游期区别明显的观念。还可以开发夜游项目,以丰富多彩的夜间活动吸引游客。还可以与周边旅游景区合作,做到客流的协同调节。

    小结:旅游环境容量的控制

          1.控制游客数量

          2.提升景区承载力

    

    设计意图:从旅游者造成的环境问题自然过渡到旅游开发造成的环境问题。概念解读是学生能力提升的基础,旅游环境容量是旅游环境保护重要的理论支撑。

 

    环节二:角色扮演,提出旅游环境保护的措施

    转承: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协调发展,必须以旅游环境容量为指导,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这就是科学发展观。各职能部门具体该怎么做呢?

分角色讨论:开发者、经营者、游客、政府、机关、教育专家

学生回答摘录:1.要加大环保宣传教育,比如我们这节课就是在进行环保教育;

              2.环保宣传教育不仅是教育专家的事情,开发者、经营者、政府、机关、游客都可以做,

                我们可以相互教育嘛;

              3.旅游开发过程中,要将对环境的破坏降到最低,要有相关的政策、法规作为标准,

                科学的开发旅游资源; 

              4.如果每一个游客可以做到衣食住行各个方面都保护旅游环境当然是好,不过没有如果,

                我们要先从自己做起;

               ......

    小结:旅游环境保护措施

          1.制订相关政策、法规(重要措施)

          2.建环境保护区(有力措施)

          3.普及旅游环保教育

          4.禁止破坏旅游环境的各种工程

          5.提倡绿色旅游六要素:餐饮、住宿、交通、游览、商品、娱乐等领域必须严格管控到不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退化的程度,形成良性循环的旅游经济。

    再现案例1:环北冰洋地区的旅游环境

    学以致用,提出对策:从环境容量的角度分析,严格测算旅游环境容量,控制客流……

 

设计意图:分角色讨论开展旅游环境保护的具体措施,让学生体会到环境保护不是个人事情,需要各方合力、力所能及。经典案例的再次呈现,充分利用。

 

 

    环节三:思维拓展,认识破坏或保护旅游环境的心理趋动

    学生活动:分别从旅游者和监管部门两个角度来谈谈如何解决在景区内乱涂乱画问题。

图片展示:2013525日消息,“在埃及最难过的一刻,无地自容。”网友“空游无依”的一条微博迅速引发热议,他在埃及卢克索神庙的浮雕上看到有人用中文刻上“丁锦昊到此一游”,为国人轻易毁坏千年文物的行为感到震惊和羞愧展示教师拍摄的云冈石窟、龙门石窟上面的刻字照片。

旅游者:分析涂画时的心理活动,为什么会写下“到此一游”?

监管部门:如何有效地“堵”?如何有效地“疏”?

马斯洛把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图1,而中国人旅游基本上于第四个层次——获得尊重的需求。而“到此一游”这种生硬的展示方式正好符合了一些人的炫耀心理,但文明程度越高,才能克制得更好。

疏之道,在迎合。就像黄山等一些景区设“爱情锁”、“祈愿树”一样,在景点或文物面前设涂鸦墙,既纾解游客的表现欲和存在感,又不损文物,可谓一举两得。

堵之道,罚为本。建章立制,订法定规,明确文物不可侵犯、侵犯要付出代价的观念,而不仅是媒体曝光、道德谴责层面的惩戒。

 

    设计意图:本课高潮之一。教师有意将心理学与地理教学联系,开展分析活动,起到了意料之中的效果!只有了解自己的行为驱动,才能改变自己的行为!

   

    环节四:课后延伸,用自己实际行动保护旅游环境

转承:现在文明出游已经不仅仅是道德的要求,更是法律的底线,守住这个底线,事关国家民族形象,也事关中国以何种心态和姿态走向世界。作为学生,我们能为旅游环境保护做点什么呢?学生畅所欲言。

实物展示:这是党老师每次出游必带的一个包,你们猜猜看里面都装了些什么东西?

水杯、餐具、垃圾袋、洗濑用品......这么多年来,老师几乎没有用过外面的一次性生活用品,从未乱丢垃圾。这是我参与旅游环境保护的方式。

诚然,每逢长假处处人头攒动,于人山人海之间要保持一份优雅与修养实属不易,但这并不能成为纵容自己破坏旅游环境的理由。浏览景区地图时,留意一下哪里设有果皮箱哪里有卫生间;欲折一支鲜花时,想想他人尚未品味过芬芳。 Leave no trace 除了脚印什么也不留下,除了照片什么也不带走。

    作为游客应不做有意破坏环境的事情,更重要的是要积极参与旅游区的环境保护。怎么参与呢?

 

阅读材料:劳务旅游关系

近年来,日本与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等国建立了劳务旅游关系,旅游者可以在旅游区通过付出劳务,赚取旅费,延长逗留时间,游览更多的地方。并通过参加工作接触社会和当地普通民众,从而更深入地了解当地风土人情。日本的许多旅行社为保护生态环境,还推出一日游特别团。游客只需要在观赏美景之际,在风景区搜集一小时垃圾,便可免费享受温泉浴和午餐。

小结:学生积极参与旅游环境保护的方式

1.加入旅游志愿者项目

2.建立劳务旅游关系

 

    如果有一种旅游方式在有利于旅游地旅游资源和旅游环境保护的前提下,满足旅游者的旅游愿望和需求,你会不会优先选择?这就是生态旅游。展示重庆生态旅游地图,思考如何做一个生态旅游者。

    课后活动方案设计:

1.重庆市某地区旅游环保现状调研

2.重庆市某地区生态旅游现状调研

3. 环保旅游方案设计

 

设计意图:身教重于言传。与其让学生说如何去环保行动,不如展示教师自己的出游做法;与其告诉学生要参与环保志愿者活动,不如讲讲自己的志愿者经历。教师本身即最好的教学资源。

 

 

    环节五:情感升华,最美的风景就是保护环境的你

结尾:仪式感活动——在你们的课桌里有老师事先放好的一张风景美丽的明信片,现在请大家在空白处写三条旅行环保行动,记住对美景写下的承诺文明从不是生来就有,环保也不是一蹉而就,让我们整理好文明的行囊,再出发,积跬步,至千里,崇尚环保,是旅行中最好的留念,参与旅游环保,你就是最美的风景。

 

设计意图:仪式感是人们表达内心情感最直接的方式。身未动,心已远,在课堂上经历这样一种仪式,学生会更加期待将言行一致。

 

 

专家点评: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本节选修课党老师以欣赏原创旅行摄影作品短片切入,在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中展开旅游环保教学。她从师生例举旅游中无意、有意对环境的破坏行为造成的不利影响过渡到案例分析关注旅游开发中的环境破坏等环节组织教学,设计巧妙;通过解读概念、分析案例和角色讨论等,引导学生探究并提出旅游环保措施,让学生深刻认识到环保是大家的事情;结合教师自身优势从心理学角度与学生共同探讨如何解决景区乱涂乱画等问题,并言传身教,升华情感。党老师能整合多种资源,丰富教材,采用多种教法和活动形式,课内外、多学科相结合,注重激发学生思维,注意对学生人地协调观、地理实践力等核心素养的培养,实践性强,学生参与度高,兴趣盎然,回味无穷。(本课为重庆市精品选修课程《地球的呼唤——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阶段性成果之一)。

 

中学正高级教师,重庆市骨干教师,《地球的呼唤——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精品选修课程负责人  

重庆市第一中学校  付申珍

 (本文发表于《地理教育》2017.6)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QQ|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4-30 14:53 , Processed in 0.072051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