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星韵地理网 返回首页

chuxizjh的个人空间 http://www.xingyun.org.cn/?35702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航拍中国》 福建「解说词」

已有 1480 次阅读2021-6-20 06:57 |个人分类:行走中国|系统分类:地理新闻

福建,位于中国东南沿海,“八山一水一分田,绵延的武夷山雄踞西北部。近700条大大小小的河流穿行于群山之间,隔台湾海峡与台湾相望。

进入福建的旅程,从闽赣边界的武夷山开始。探寻一片树叶的传奇;造访一座古村聆听往昔的繁华;感受神奇的水上丹霞;往南飞行,邂逅一片最美的莲海梯田。

桐木关断裂带,V型的峡谷,犹如天堑,为福建与江西划出地界。往南飞,就进入福建境内的武夷山。

    武夷山,这里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地区,分布着世界同纬度带现存十分完整的中亚热带原生性森林生态系统。这里成为研究两栖、爬行动物的钥匙;鸟的天堂、蛇的王国;昆虫的世界。在这里,依然能感觉到这个星球最初的慢和从容。

九曲溪也慢,顺着断裂的岩层,绕了九曲十八弯,进入武夷山风景区后,直线距离仅5公里的九曲溪,被拉长了一倍。1183年,南宋理学家朱熹辞官回到武夷山,在九曲溪畔的的五曲溪,创办了一所书院,武夷精舍,在这里著书立说,招徒讲学。沿着九曲溪,朱熹曾逆流而上,写下了一首渔歌《九曲棹歌》。

玉女峰,耸立在九曲溪畔,被视作武夷山水的象征,“二曲亭亭玉女峰,插花临水为谁容”,这是朱熹留给玉女峰的诗句。

武夷山盛产茶叶,飞行在武夷山间,一片片的茶树从随处可见,每年4月中下旬至5月中旬,是武夷山茶农最繁忙的季节。

穿越武夷山桐木关断裂带,闽赣古道贯穿其间,隐藏在峡谷深处古道边的这个小山村,叫桐木村。早在宋代,这里就已经种植茶树。唐代陆羽《茶经》中说:茶者,上者生烂石。这里海拔一千米左右,常年云雾缭绕,空气湿度大,土壤中富含有机质和有益矿物元素,有利于茶树生长,并形成优异的品质。这里出产的红茶——正山小种,据考证是世界红茶的起源。取名正山,是当地人认为,只有在桐木关近600平方公里范围内茶山生长的小种茶才算正宗。

梅溪下游,山环水绕的村落是下梅村,200年前,这里是闽北最大的茶叶交易市场。当溪,为茶叶运输而修建的一条运河。每到产茶季节,当溪上日行竹筏300艘,转运不绝。这些茶叶,以900米的当溪水路作为起点,北经闽赣古道,进入赣江、长江,然后马帮接续北上之路,过黄河,穿中原腹地进入蒙古高原,再换驼队到达俄罗斯恰克图。途经近百个城市,完成这一万里茶路。

福建泰宁世界地质公园,呈现了这个星球上的美景之一:丹霞地貌。想象一下,这里处于太平洋板块和亚欧大陆板块相互作用的活跃地带,亿万年前,频繁的地壳运动,火山喷发和强烈的构造伸展,形成了泰宁红色盆地。此后受喜马拉雅运动抬升和切割,经流水侵蚀,重力崩塌,风化成为此刻的奇观。

建宁梯田,背靠金铙山面朝金溪流域。层层叠叠的梯田上种满了莲花。建宁种莲,不为莲藕,只图莲子。建宁莲子据说曾是皇家贡品。红楼梦中的建莲红枣儿汤,就是贾宝玉每天必喝的饮品。这里种植荷花已经千年。五万亩莲花,每年出产通心白莲4000多吨。

这段旅程,我们将前往一个奇特的方圆世界,去体验一场围城内外的土楼之旅;探访客家祖地感受追根溯源的浓浓乡情;向南,去感受瑰丽的红砖大厝,推开一扇遥远记忆的大门。

龙岩是客家人居住的地区,永定是土楼之乡,承启楼是著名的那一座,从明崇祯年间奠基,到清康熙年间竣工,承启楼的建造历时三代,耗时近80年,它坐北朝南,从中心的祖堂开始,年轮一般扩展出三环,占地5000多平方千米,共400个房间,最多的时候居住着600人,门口的对联上写着“承前祖德勤与俭、启后子孙读与耕”。

继续飞行,南靖的土楼群就在云雾缭绕的前方。

40多座形态各异的土楼依山而建,一条S型小溪,把塔下村分成两段,两头的圆形土楼,酷似太极图里的鱼眼。这里最早的土楼大约有400年的历时,春祭、秋谢,拜祖的仪式里,人们缅怀先祖来到荆棘之地把这里从一片荒芜变成世外桃源的故事。

这五座土楼,一方四圆,生长在半山腰。当地老百姓形象地称之为四菜一汤。中间的这座是方楼,叫步云楼。围绕四周的是三座圆楼和一座椭圆楼。5座土楼以金、木、水、火、土布局,依山势起伏,错落有致,成为最精美的组合。

这是福建土楼最高的方楼,和贵楼。与众不同的地方是我们看不见得地基,它建在了沼泽地上,用200多根松木打桩铺垫,经历286年,依然坚固稳定,大地之上,天空之下,一片安宁的所在,就是客家人扎根的家园。土楼是为了家族安全而采取的一种自卫式居住样式,它以一个圆心,从祖堂出发,一层层向外展开,每天的寻常生活都与祖先相伴,一楼用作厨房,二楼储粮,三楼以上住人,每一层都有环形走廊相通。“一本所生,亲疏无多,何须待分你我,共楼居住,出入相见,最宜注重人伦”,今天,承启楼内的这幅堂联,正是对当初福建土楼生活状态的生动描摹,“聚族而居,相互守望”是几代人共同恪守的信条,经过战乱和漂泊的客家人,用世代不离、永不分开的朴素念头,搭建起一座土楼,一个城堡,一个团圆的心愿。

正月十五,连城县姑田镇“游大龙”开始上演,龙头及龙尾由当年主办的家族制作,龙身由其它各户分别制作,龙身的长度最长能达近800米,游龙的队伍绵延数公里,

石壁,是客家人的祖地。据史料记载,西晋末年,这里接纳了第一批来自中原的移民。千百年之间,这片土地,逐渐成为了背井离乡的中原移民的新家园。如今,世界各地的客家后裔超过一亿两千万人,生活在80多个国家和地区,他们的家谱上大都写着自己的第一世祖先,出自石壁。1995年,这里修建了客家公祠,成为是全世界客家人心中的根。

相比中国古代民居的青色砖瓦,闽南红砖古厝增加了中国民居的色彩。群山之中,一条内河盘绕着这个叫埭美的村庄。始建于五百多年前的276座红砖古厝排列有序,房子的格局一模一样。据说,埭美村的开基人,是提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南宋理学家陈淳。他是朱熹晚年的得意门生,理学思想的重要继承者。正脊两端上翘,在尾端分叉为二,像燕子的尾巴,故称燕尾脊。古厝经历数百年、多次地震却安然无恙,是闽南建筑史上的奇观。

接下来,我们的旅程将一路北飞,跨越闽中山系,除了崇山峻岭,福建也有另一片蓝色天地。穿行千年古镇,感受独具一格的舞狮表演;上山下海,体验一段山海之旅;来到最美滩涂,与光影一起共舞。

穿过云雾,到达霍童,一千三百年前,这里逐渐形成村落,古镇60多座青砖灰瓦的建筑,来自明清,

人们熟悉人直接操纵狮子的舞狮表演,而霍童,人们通过丝线进行的线狮表演,可以当作大型提线木偶。线狮大小不一,大狮子重约30多公斤,小的重约18公斤。系上绳索,狮子就有了神经系统,可以坐立、蹲卧、摆首、戏珠,甚至吞云喷火。台前幕后同样忙活,这是360度的全息舞台。2006年,霍童线狮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矗立在海边太姥山上姿态万千的石头,像是漫长时光的作品。1亿年前,地壳运动中形成的大量花岗岩,后经抬升逐渐浮出海面,形成太姥山。

这里是海上的草原,南国的天地。山、湖、草、海,这里更像是一个微缩景观。

福建拥有曲折的海岸线和许多河流入海口。霞浦:霞,绮云;浦,河流入海处。这里年平均气温在20摄氏度左右,水温盐度适中,与之相连的河流调节了海水的比例,也带来了丰富的营养盐。上世纪50年代以来,海带和紫菜在这里大面积养殖。中国大约五分之一的海带和紫菜出自这里。白露一过,船只开始穿梭在紫菜架之间,霞浦六万多亩的紫菜到了收获的季节。对于捕捉美的眼睛来说,这里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是收获。

旅程继续南下,抵达福建第一大岛,品味千礁百岛;沿江而上,穿越时空去探寻一个千年古港的前世今生;探访三坊七巷,走进名人辈出的有福之地;体验榕城生态之美。

平潭岛,也称海坛岛,福建第一大岛,距福州120多公里。东面与台湾省新竹港相距仅68海里,是中国大陆去台湾最近的地方。

这里被称为中国“海蚀地貌博物馆”,岛上的石头就是展品,平潭岛的港湾区,7级以上大风天数,每年约为125天,地处海湾区内的北港村,400多户人家就地取材,用结实的花岗岩,建起了一栋栋碉堡一般的石头房子,能抵御12级台风。

海岛西北,两块花岗岩巨石屹立于茫茫大海之中,形似船帆,也叫双帆石。

2010年之前,从平潭到福州只能坐船,平潭海峡大桥架起了通往福州的第一座快捷通道,201311月,平潭海峡公路铁路两用大桥,开始修建,平台海峡每年7级以上大风超过200天,最大浪高可达9米,修建桥梁的难处可想而知,常规的施工方式,在这里很难实现,孔架的整体安装,让大桥建设变不可能为可能,为此,施工人员打造了这条国内起重量最大、起升高度最高的双臂架起重船,全长16.34公里的平潭海峡公路铁路两用大桥,是世界最长的跨海公路铁路两用大桥,大桥建成通车后,平潭往返福州市区,将缩短近20公里,半小时内可达福州。

罗星塔,矗立在闽江口,曾经被叫做中国塔。因为看见了它,外国的海员就知道,中国到了。

150多年前,马尾诞生了最高第一家近代化造船厂,第一座近代海军学堂,强固海防,掌控海权的梦想在这里初现。公元1884年法国舰队入侵闽江口,福建水师殊死抵抗,全军覆没,曾寄托着大清国中兴希望的马尾船政在罗星塔下变为瓦砾,而马尾这个名字从此具有了一种象征,象征着在失败中重新开始。

中洲岛原是闽江上的一个沙洲,清代“五口”通商之后,在这里建起了领事馆、商社、教堂和医院,19世纪末清政府在这里设闽海关福州常关,负责管理对外贸易和征收关税。

在福州高楼大厦的森林里,一个古代建筑群被完好的保存下来,三坊七巷位于福州城的核心,它起始于晋,完善于唐五代,鼎盛于明清。明清时期,这里逐渐成为官宦名流的聚集区。从中轴线南后街由北往南依次排列西边三个坊、东边七条巷,占地总面积600余亩。坊巷内保存有200多座古建筑,是中国城市里坊制度的活化石。纵横排列的街巷中走出了许多声名远播的人物,虎门销烟的林则徐、洋务运动中的沈葆桢、开启近代思想启蒙的严复、辛亥革命中的林觉民、新文化运动中的谢冰心,这张名单还可以列的很长。

福州2200多年的建城史,并非只能在古迹中找寻,这历时依然鲜活地生长在枝头,福州种榕树的历史源自唐朝、鼎盛于北宋,那时,此地官员发动了种树运动,倡导者是当时的福州知府张伯玉,独木不成林,只有榕树例外,它落地生根,独木成林,以一己之力荫蔽一方天下。这棵大榕树树龄已经1000年,它的树干直径大约3米,需要6个人以上才能合抱,树下可容纳千人乘凉,号称“福州第一榕”。福州将“榕城”作为自己的另一个名字,在名字里,福州和榕树就血脉相融了。

接下来,我们从妈祖的故乡出发;去往曾是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的古城,开启一次踏寻多元文化共存的传奇之旅;造访中国香都,感受一支香的传承与创新。

湄洲岛,长不到10公里,宽不到13.公里,却是全世界妈祖信众心中的圣地。这里是世界5000多座妈祖庙的祖庙。妈祖,原名林默。公元十世纪出生和成长在湄洲岛。她行善、立德。在她28岁的时候因在海上救人而献出了生命。1000多年间,14个皇帝36次敕封,妈祖渐渐被人们神化成了海神。2009年,妈祖信俗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沿着海岸线继续往南飞行,六胜塔屹立于泉州湾入海口的最前端。六胜塔始建于宋代,是一座五层的佛塔。随着海上贸易的繁盛,这座佛塔成为了引领航船进入港口的第一座航标塔。宋元时期,有关航海的史料,凡记载我国与海外的航线距离、方位和日程,几乎都以泉州港为基准。在那个时代,泉州是中国的海上零公里

泉州港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每年商船出海,官府要员都会来到九日山,为远航的商船祈祷,祈祷他们乘着春夏东南风而来,秋天顺着西北风而去。

八百多年前,这里帆樯林立,交易兴旺,安平桥,全部用花岗岩砌筑,宽3.8米,有361个桥墩,大约长2255米,俗称五里桥,是现存最长的古代石桥,倡建安平桥的富商黄护,经营海外贸易,成为安平首富。1138年黄护倡建安平桥时,泉州港已经进入全盛时期,走上这座石桥的脚步,来自印度、阿拉伯、越南、非洲大陆、欧亚大陆,他们的行囊里有茶叶、瓷器、丝绸和香料,这是一条早在明朝就开始繁华的街道,泉州西街,如今繁华依旧。

开元寺建于唐代,至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开元寺两座宋代石塔,经过地震和台风的考验,仍屹立至今,一直都是泉州古城的标志,“此地古称佛国。满街都是圣人”,这幅楹联来自南宋理学家朱熹,由近代高僧弘一法师书写,至今仍然悬挂在开元寺的天王殿上。

离开元寺不远是阿拉伯穆斯林在中国建立的最古老的伊斯兰教寺院之一的清净寺,建于1009年,那年是回历400年,这座仿效叙利亚大马士革伊斯兰教礼拜堂建筑形式的清真寺,大殿上巨大的圆顶,毁于1604年的一场地震,2007年阿曼苏丹捐资修建了这座新的清真寺,元代与泉州港有贸易关系的国家和地区增至近百个,当时这里有世界上的各种宗教。

永春,一个被香气笼罩的地方。全国大概四分之一以上的香出自这里。明末清初,曾任泉州市舶司的阿拉伯大商人蒲寿庚后裔为躲避战乱,从泉州移居到永春等地,将祖先传下来的制香手艺也带到了这里。如今,蒲氏后人仍然生活在这里。并传承着手艺。

在明代之前,老君岩曾是一座规模宏伟的道观,后来道观被焚毁,石像便独自留在了这里,这尊石像由一块巨石雕刻而成,他注视着眼前的城市,在他的视线里泉州曾经是世界上最为开放的城市,有最为繁忙的港口,1492年哥伦布首航美洲,而明朝在洪武年间实行了海禁。

最后的旅程,走进海中之城,体验浪漫风情;在涛声琴韵中,前往一座与绿树鲜花共呼吸的小岛。瞻仰华侨故里,感受一个人的家国情怀;靠海而生的城市,再续港通天下的未来。

想体验在海面上开车飞驰的感觉,厦门的演武大桥上是最好的去处,最低的桥面标高仅有5米,仿佛是浮在海面上的路。

桥的背面是厦门的世茂海峡大厦,也叫双子塔。双子塔如同两艘白色帆船矗立在厦门老城区,成为厦门时尚、现代化的地标性建筑。据说,它以每4天一层楼的速度建成。在近300米的高空体验云中漫步,这是一个令人心跳加速的地方。他们的脚下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城市。厦门,又称鹭岛,远古时白鹭栖息的地方。奔跑是这座年轻城市演绎的韵律,浪漫却是它永远的主题。

中山路也许是中国最有名的一条街道,因为全国大约有180多条中山路,这些中山路大多位于市中心,很多都命名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厦门的中山路是厦门最老牌的商业街,全长约1.2公里,是一条直接通向大海的中山路。

鼓浪屿,与厦门只隔着一条宽600米的鹭江。1.88平方公里的小岛上,上百座别墅散落在山坡海岸、绿树丛中。

八卦楼的红色圆顶设计,模仿了清真寺,1913年修建了这座菽庄花园,

园建海上,海藏园中,是一处海滨园林。日光岩也成“晃岩”,据说郑成功觉得这里的风景,胜过了日本的日光山,于是把“晃”拆成了“日光”两个字。

出入厦门港的船只,经过鼓浪屿,几乎都会看到这种做郑成功的雕像,1641年,郑成功曾在这里驻扎屯兵,这位反清复明的将领,将这里划归思明州,清末到民国初期,这里成为中国的公共租界之一,十几个国家先后在这里设立领事馆,201778日,“鼓浪屿国际历史社区”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从厦门岛越海北上,来到了集美学村。1913年,在新加坡创业的陈嘉庚,就在家乡创办集美小学。他先后在家乡兴办了17所学校,包括幼儿园、中学、师范、水产、航海、商业、农业、轻工业等校,被称为集美学村,之后又创办了厦门大学。据统计,陈嘉庚先生在海内外创办和捐助的学校总共达到了118所。今天仍有十多万人在这里学习,学生们尊称陈嘉庚先生为校主。国际小行星中心和小行星命名委员会将一颗小行星命名为陈嘉庚星

一艘巨型货轮即将靠港,空无一人的港口开始繁忙起来,计算机控制的桥吊、拖车24小时自动运行,卸货、运输井然有序。这并非科幻电影画面,而是发生在厦门远海集装箱码头真实的一幕。实现这一切的,就是人工智能。业内戏称之为魔鬼码头。厦门远海自动化码头节省能源25%以上,效率提升20%,一线人员减少70%。曾经,帆船从这里出发,驶向历史上海洋贸易的辉煌。今天,海上丝绸之路开启了联通世界的崭新航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QQ|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3-29 07:17 , Processed in 0.070412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