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星韵地理网 返回首页

张昕的个人空间 http://www.xingyun.org.cn/?3784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让学生在地理小实验中学习地理

已有 495 次阅读2008-11-29 14:56 |个人分类:武汉地理教研室资料

  让学生在地理小实验中学习地理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中学   许娟

 

       前不久,学校在高一学生中进行了一次教学情况问卷调查,调查中学生反映在高一各学科中地理最难,这一字有两方面,其一是:高一地理比数理化难懂,其二是:高一地理比语文政治历史难记;通过与学生交谈发现他们所谓的难懂难记的地理知识,基本上集中在高一上册的自然地理部分,而这些知识又是学生进一步学习人地关系的基础.所以,化解学生对地理(特别是自然地理)的畏难心理,,激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让学生学到更多有用的地理知识,就成了教学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

       为此,我做过不少参试,诸如在课堂教学中穿插幽默诙谐的趣例引起高潮;亦或采用电教手段调动学生感官,亦或设置问题激发学生思维,虽说都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但是,这种兴趣往往仅局限在当时的课堂上,那么,怎样才能真正保持长久,稳定的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呢 ?我发现地理小实验不失为其中的一种好方法.

     所谓小实验:就是所利用的材料和工具很简单,实验过程不复杂,并且能够融入到生活之中.

     比如,我们在证明热力环流的存在时,作了这样两个小实验:.使用下列材料1长方形的玻璃缸(100厘米,30厘米,40厘米),2胶合板(一侧开有一个小洞)或塑料薄膜,3一盆热水,4一盆冰块,5一束香,6火柴.用以上材料做大气的热力环流演示实验。实验步骤为:1把一盆热水和一盆冰块分别放入玻璃缸内的两侧2盖上胶合板,有孔的一侧对着冰盆3点燃香,垂直从小孔插入到适当的深度。实验发现:烟从冰盆一侧流向装着热水盆的一侧。二.在室外安全的地方点燃一小堆纸,让学生观察纸片和灰烬从火堆上升,在空中流向四周,有从火堆四周下沉,然后又进入火堆

     通过上述实验,学生首先对地理课做实验感到好奇,继而开始议论.教师抓住这一有利的时机已到他们讨论,让学生明白火堆中的空气因受热膨胀上升,周围的空气分子相对冷却而下沉,空气下沉导致地面气压升高,周围隆起又流入火堆中.这样就在火堆和周围空气形成了热力环流..

     这样的小实验做起来简单,用的时间也很短,但他却又直截了当事半功倍的效果.为了验证这种效果的客观存在,我在上“地下水”时,有意地进行了教学对比实验,在所教的六个平行班 ,选择了两个条件基本相似的班级,一个班用通常的挂图+板图+讲解的方法教学,另一个班用小实验法教学。小实验是这样进行的:用海绵作透水层,用橡皮泥作隔水层,将橡皮泥捏成一种形状,然后把海绵放在上面用小喷雾器向“透水层”中注入“雨水”,让学身观察透水层(海绵)可透水,而隔水层(橡皮泥)不能透水,随着注水的多少不同,透水层中“潜水”水位不同,水越多,“潜水”水位越高,注入少,“潜水”水位低;通过实验学生明白“潜水”水位高低与大气降雨渗入关系密切。

      另外,由于很多学生在初中没有学过地理,加之空间想象能力较差,所以在学习太阳光照图,计算各地地方时等内容时,若用常规的“挂图+板图+讲解”,学生很难听懂。比如,在讲到极夜出现的最低纬度的纬线与晨昏线的切点,(1)所在的经线的地方时为正午12时,极昼出现的最低纬度的纬线与晨昏线的切点(2)所在的经线,其地方时为24时或0时。这一问题按常规教学学生很难明白其道理,针对这一点,我采取小实验的方法教学。实验时这样做的:用一根红线作晨线,用一根蓝线作昏线做成晨昏圈,套在地球仪上,红线和蓝线的接点,就是上述要点(1)和切点(2),然后用一只发亮的电灯泡正对着一切点所在的经线和另一纬线所在的交点上,使晨昏线正好把地理分成昼半球(亮的一面)和夜半球(不亮的一面)。通过实验学生一下就明白了上述问题的结论,起到了特别好的效果。

       地理小实验,一方面加强了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另一方面,通过小实验使学生认识到地理不是纯粹的文科性质的学科,是具有理科性质的,而且是文理兼备的。同事借此鼓励学生用物理的方法学习地理,改变传统的“讲,背,记,读”的地理学习方法。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也开始绕有兴趣的设计并作起地理小实验。比如,在学习“褶皱”使学生取来一定量的各色大相同的纸张(作为岩层),放在一个玻璃长方形的槽中,然后用两块与玻璃槽口大小相同的木板,将纸张和木板用502胶水粘好,再用两手同时水平积压木块,结果“岩层”发生弯曲变形形成了褶皱。

      又如,在学习“大气环境保护”时,学生自发地进行“酸雨”的测定。他们在家用脸盆接雨水,家住工厂附近何家住郊区农村的同学分别把自己所接到的降水用5%葡萄糖瓶灌好带到学校,然后在化学实验室里做pH值的测定,实验证明工厂附近的雨水其pH值比郊区农村的pH值小些,具有一定的酸性,证明了工业废气中的确含有酸性气体,对环境产生了危害。

     总之, 通过地理小实验,学生既学到了很多地理知识,激发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同时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又符合当前新课标新课改中探究性学习的要求。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QQ|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5-18 15:07 , Processed in 0.074013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