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星韵地理网 返回首页

江海河边人的个人空间 http://www.xingyun.org.cn/?8265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20120331南园漫笔:八年聚

已有 282 次阅读2012-3-31 22:57 |个人分类:南园漫笔|系统分类:其他分类

20120331南园漫笔:八年聚

陈春

昨夜彤铃发来信息:“兄弟,明日李老师到通,抽空过来聚一下。”

我回复:“一定到!”

放下电话,脑海里想起玉龙老师那个豪爽的特种兵,不知道现在是什么样子,那个板刷头是否依然精神的立着,大概是不会改变的。翻一下过去的文字,与玉龙老师第一次面对面是在8年前的彭城“第一回”上,当然之前因为他亲自操刀修改我文章的缘故,有过文字的交流。那也是个三月之末,一场思想的盛宴,那次临走因为赶车还未及与他招呼,作为组织者,他是最忙碌的。

之后,一直默默关注玉龙他们的动态,这群执着的中国当代教育启蒙者,用各种方式推动教师培训走向深刻,走向教师内在真正的提升。包括教育在线,第一线网站,《读写月报新教育》,包括暑期高级研修,包括校长“黄埔”培训等等,这8年风生水起,真可谓“天高地迥,腾蛟起凤;山长水阔,披荆斩波”,令人鼓舞啊。

如今,又一个三月煦暖的日子,受朱永新老师的委托,玉龙老师一行对海门新教育完美课堂进行全方位考察报道,之前几天已经在海门日夜忙碌,昨天到如城讲学,今天到通城,下午从机场返回成都,只有午间一段时间的空档,相聚难得,期待。

到十里坊小学已是中午,彤铃在和工作室成员进行评课,简单寒暄,他们继续,我找一个空位阅读 兼旁听,也是一种学习啊。对于低年级语文完全是外行,但彤铃讲得道理都是常识,例如针对孩子年龄特点,教师的语言速度,轻重声调,都是很关键的,如果过于 急促,或者过于平淡的长句,孩子是不会理解的;例如关于孩子课堂注意力的问题,如何提高注意力也是一种课堂经济学(大意),令人耳目一新,很多问题,换一 个视域,境界不一样了。难能可贵的是,工作室成员之间采用辩课的形式,不因为有权威而忽视自己的声音,例如对于课堂起始环节的一个故事的设置,彼此都有自 己的理由,年轻的课堂设计者认为这样预设是可以引起孩子的注意力,吸引他们的目光,“老师给你们讲一个故事……”,立刻孩子就安静了;另一方认为过早的设 置背景会对孩子发散性思维以及独立的思考形成前置干预,有不利因素,如此等等,在一些课堂细节上的辩论是可以彼此启发的。为两位年轻的老师感到高兴啊,在 职业之初遇到优秀的老师引领前行,会少走很多弯路。

11:30,姜校陪着市教科所冯主任到了,彤铃介绍时,冯主任说:“我以为你年纪很大了。”长得老相,是没办法的事情。此时玉龙老师的车下高速路口,原本以为20分钟的车程,结果绕了路跑到城里去了,一番电话“导航”之后,终于在12:10,到达目的地。

摇下车窗,玉龙老师一眼看过来,喊我的名字,他果然依然是板寸头,基本保持原样,没有大的改变,下午近看,头发中间或夹杂几丝白发了,8年,毕竟不是昨天啊。

步行到附近的江鲜馆午餐,玉龙老师已经滴酒不沾了,于是大家都喝饮料,席间所谈也都是纯粹的教育话题,甚至就某一个问题彼此争论,依稀彭城论战延续至今,估计是改不掉了。不确定性的丧失恰恰不是灾难,而是一种全新秩序的萌发,也是具有吸引力的原因之一。

冯主任即将赴京工作,他想给学校设计科学游戏室,让孩子们亲历许多科学过程,在游戏中体验科 学的趣味,这是很有创意的。玉龙老师建议少一些声光电,多一些原始的、自然的、本真的科学历程,例如让孩子亲历观察种子发芽的过程,不是看电视,而是等上 十天半月,看着这生命慢慢的诞生过程,这个体验不同的。现在很多学校声光电视像的过度介入,除了对孩子视力影响之外,对于孩子内心真实的体悟也不是一件好 的事情。

也谈及对一些伪文本的教学,彤铃提到陈毅探母的教学,回到人的教学,这可能是一个比较好的路 径,虚化陈毅的真实身份,甚至可以完全不提他的革命领袖,这对孩子是如此陌生和遥远,也对文本的理解帮助不大。彤铃的备学中渗透孩子对亲情的感悟,“你家 里谁最累?”“你想一想,小时候有什么顽皮的事”,下午我看到有孩子的备学作业,一个孩子用拼音和文字写了一段话,“我家里奶奶最累,很多白发,为什么 呢?奶奶说,一半是爸爸给的,一半是我给的。”谁说孩子都是贪玩小皇帝呢,大是大非问题,他心里还是清楚得很,是个明君呢。

午后1点多,午餐结束,回十里坊休息,在楼下大厅,学校的一个地图布置让人感到很温暖,因为这个学校有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流动儿童,因此他们在大楼正厅制作了一幅大地图,每一个生源地都会制作一个活动的小标示,贴在这个省份的区域里,除了西藏、新疆、海南、台湾、香港、澳门之外,都已经有标示了,可见该校生源分布之广。

下午和玉龙、许老师的交流更多的是彼此近况的叙述,让我感动的是,他说:“我有一次看你的南 通教育博客,做着班级记录呢。”我说前几年就做这件事,去年开始记录课堂,都是“小事件”。许老师说从成都编辑部来之前,一个编辑老师提到我的名字,没想 到这次真的见面了,真的很难说清楚为什么。玉龙老师说这就是缘分,他说起我在《教师之友》发表的几篇叙事文章,主题结构依然清楚如昨,真诚如斯,夫复何 言。

许老师介绍“原课堂”,其理念来自《后现代课程观》,也就是去年来通讲学的小多尔的观点,前年我写过读这本书的一些零散的读书笔记,很有启发。

今天,还有幸结识了孔子弟子子路后人仲校长,他说自己家族里有完整的族谱,包括自己名字也是 有讲究的,在家谱里是有记载,只是到了在下一代取名字就不靠“谱”了,自言和祖山子路性格差不多,忠诚勇猛,讲义气。这样一种对家族文化的传承,包括个性 性格的一脉认同也有有价值的,是一种谱系学啊。

傍晚四点多,仲校开车和彤铃一起送玉龙老师他们去机场,我到兴仁路口与他们握手告别,祝他们一路平安!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QQ|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5-11 17:58 , Processed in 0.104066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