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星韵地理网 返回首页

江海河边人的个人空间 http://www.xingyun.org.cn/?8265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20130929南园漫笔:认同,是一个开始

热度 3已有 309 次阅读2013-9-29 19:32 |系统分类:其他分类| 回答问题, 综合素质, 办公室, 课堂, 在家

20130929南园漫笔:认同,是一个开始

陈春

早晨到校,阿亮的妈妈也正好到校门,邀她到办公室小坐,聊一聊孩子的近况,孩子比较活泼,上课有点分神,性格很开朗,合群。作业上的字有点不整齐,回答问题很积极,也很愿意思考。学习基础不高,分数不太高,属于中等。总体上,孩子综合素质不错。他妈妈也叙述了孩子在家里的一些情况,“孩子在家作业还是及时完成的,这个习惯一直都有的,小时候,他就养成这个习惯,不做完作业,不会玩的,最多只是晚学回来肚子饿了,吃点东西,然后就立刻做作业了。就是字写得差点,我们也一直在改正他,但好像效果不好。老师你帮我说说他。”阿亮妈妈是个爽朗的人,说话声音很大。看起来阿亮的性格有点像他妈妈,非常爽快。

我让路过的孩子喊阿亮下来,孩子一开始有点紧张,但后来看到他妈妈脸带微笑的样子,也就放松了,我和他说了几点,一是表扬他最近课堂上的一些进步,善于提问,积极回答问题;二是把他妈妈讲的家里的情况转述给他听,肯定他的作业习惯,希望保持下去;三是对他的写字规范做出具体的要求。他频频点头,脸上的神情也很放松。他自己也说会努力改正缺点,争取进步,这样聊了几句,让他先回教室晨读。我和阿亮妈妈又聊了些情况,大致对孩子成长的家庭环境有了初步的了解,应该说,家里还是比较重视孩子的教育,但一些时间上的不能顾及也是实情,家长都在为生计奔忙,尤其乡村的家长,工作都是极为繁重的体力活,有的时间还不固定,和孩子不能碰面的情况也是有的(早上上班早,孩子未起床;晚上下班晚,孩子已睡了。)阿亮的父母保证每天都有一个人可以照看孩子,已经很不容易了。我也和她聊了一些检查作业的方法,“不需要你们检查正确与否?只需要看一看当天作业的完成情况,写字的态度,这是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对过去的作业我们每天都会选择几页做一个回顾,你只要遮好指定的习题答案,让孩子只看题目,让他说一说解答思路,和正确的答案核对一下,也给他养成一个习惯就好了。他会不时地回顾过去的习题,保证复习的连续性……”阿亮妈妈说 “这个可以的,不复杂,让我做题目我是不会的,我的知识都还给老师了。”说完又是爽朗的笑。

送走阿亮妈妈,这是第五位家长了,准备花一点时间,和每个孩子的家长有一个对话,了解一下孩子的成长背景,习惯养成的可能性,需要一个家校沟通的环节。到学校来,可以有一个安静的环境对话交流,过去搞过家访,结果围过来不少邻居,还以为孩子犯什么错误,老师找上门了,弄得家长比较尴尬,多解释也不好,失去交流的氛围。这个设想和孩子们说了,一开始很安静,脸上的神情都很严肃。但几个孩子的家长来过之后,他们也慢慢知道这不是一件“坏事”。

下午的一个课间,王威和我遇到,这个男孩比其他孩子高许多,显得成熟一些。

老师,我想十一假期之后让我妈妈来一下学校,你看可以么?”王威征询我的意见。

我说:“这个没有问题,你怎么想到要让妈妈过来呀?”我也很好奇,孩子主动要求家长和老师交流是很少的,更多的惟恐避之而不及。包括阿亮,他妈妈说是等昨天晚上很晚了才说起这件事,早晨的时候又让他妈妈请假不要来了,孩子心里都有顾虑的。

“我觉得我自己有点退步了,没有原来那么好了,想让自己好一点。”他如是说。

我问他觉得那里退步了,“上课老分神,今天他们都叫我阿松(另一个孩子的名字),因为我们穿了一样的衣服,我就上课不定心了。”孩子世界的现象真的很奇妙,你不知道出现一个问题的直接原因是什么,也许仅仅是因为两个孩子穿了一样的衣服,于是就会出现分神,焦虑。

“好,你能知道自己的问题,说明对自己是认真分析的。你和妈妈说吧,她什么时候有空都可以过来。”我很欣喜这个孩子的反思,确实比一般孩子要成熟一些。另一个角度,可见他认可这样的家校交流,而不是感到隔阂,交流的时候,我会安排一个时间段是三方在一起的,让孩子感悟到自己的话语权,他愿意说什么都可以,我们都会听着。但也有例外,阿健那天的交流并不顺畅,他妈妈性子很急,结果孩子没有多少表达,神情也很紧张。

可见,因果关系差不多都是在很久以前的家庭教育里确定的,教育只能是在边上“帮忙”,看看这个方向是不是偏离的太多。

中午餐后,师和黄老师在我们办公室聊课堂,老师原是中学优秀的数学老师,今年到南园支教,执教四年级数学。他的一些课堂观点还是很有启发意义的。

“一个好的数学课堂不能太热闹,统一的回答声音往往掩盖了个体的真实思维,所以,我课堂上不想让孩子们集体回答,而是个别的问答,并且适时地追问,这样可以了解孩子的真实的想法。”

“但现在看起来小孩子和初中生也有很大的不同,不能定心下来,这个班的孩子比较活跃。”

“其实,孩子要学好数学,班级氛围很重要,如果是一个注意力分散的班集体,连一句话都听不下来,又怎么谈理解和思考,不可能的。”

“我刚到这里的第一周不太理解低年级老师的辛苦程度,现在理解了,我自己也在改变,学生是天然存在的,我必须适应他们。山不过来,我过去。”

“初中的学生,即使是学习基础不好的班级,但只要这个孩子注意力是集中的,就不会打断我的课堂计划。这个在小学里,还需要适应,一会这儿动一下,一会那儿东西掉了,稀里哗啦,我的进程就被打断了,孩子主要还是听课习惯,这个需要时间的。”

老师也谈自己对课堂的一些想法,当然,学科不同,形式或有区别,但一些基本的理念是一致的,包括因地制宜的开展课堂教学。他举了一个例子,“我们小时候在操场上,没有垫子,就利用操场边的群众堆得稻草铺在地上,做前后滚翻的动作,当时的体育老师和群众商量好,上完课还帮他堆堆好,大家也都练得很认真。没有啥标准跑道,就在开放式的空地上练50跑,100跑,都很认真的。我后来参加省运动会的基础,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打下的。”

“现在各种硬件条件好了许多,但如果没有这样的学生要运动起来的意识,整日的关在教室里闭门读书,或者虽然出来,却没有有效的组织活动,学生的体能、体质甚至不如我们当年那种艰苦环境里的状况。”

“体育课,一定是要动起来的,一定要有目标,这个对其他学科是有益无害的,体育精神里包含着不放弃、坚持不懈、面对困难挺过去的精神,在其他学科上也是需要的,只是现在意识不到。”

这些纯粹而原生态的叙述带有很强烈的个体特征,都是我们在面对问题时候的一些内心声音,而如果择其一点或几点,都是可以作为研究的话题的。

无论如何,认同,是一个开始。

下午,读到文质先生推荐的一篇文字,觉得很有价值,记下来。

爱上神奇的数学

马尼尔·苏里

20130927

巴尔的摩——每当我听人说“做一下数学”(Do the math)时,我就会咬牙切齿。这个说法总是用来指加法或者乘法这样普通的运算,说明人们对数学的广度和范围了解太少,很多人仅仅把数学看成它的一个组成元素:算术。请允许我打个比方,你能想象把“做一下文学”(Do the lit)当作一个拼写要正确的劝告吗?作为一个数学家,我可以作证,这个领域的关键是理念。这些理念报知我们的存在,渗透到我们的宇宙乃至以外,令我们惊喜或是陶醉,也许它们最耐人寻味的地方是如何利用“无限”来处理“有限”,从分形学到微积分学,莫不如此。只需想想十进制数字的无限范围,这可是数学提供的一个奇迹产品,可以满足测量方面的一切需要,准确到任意位数。

大多数人都不明白,欣赏很多深奥的数学理念其实并不需要高级技能。你无需真正掌握微积分,用它来解决科学或工程问题,就可以理解它的威力和优雅。不妨这样来想:你不需要会绘画就可以欣赏画作,不需要识谱就可以欣赏交响乐。数学也应该因其本身而得到欣赏,而不应总是被追问“我什么时候能用得上这个?”可悲的是,在我们的社会中,让我们领略数学之美的途径极为稀少。在学校里,正如我听到一些老师感慨的那样,让学生沉浸在有趣数学理念的机会通常会被放弃,以便有更多的时间来做测验和算术练习。在新闻媒体或文化领域,很少会出现数学这个主题。很多时候,当数学出现在一部小说或电影中时,我就会想起契诃夫谚语中的枪(“假如不打算开火,就别让一支上膛的来福枪出现。”——编注):如果一个数学家不发疯,就别让他出场。对数学的焦虑感,像厚厚的阴霾一样笼罩着万事万物。但是,我不断遇到一些人想更多地了解数学。他们中不仅有那些在学校里就喜欢数学,工作之后再没机会探究的人,也有很多在学校里数学成绩不佳,把这门课视为挥之不去的挑战的人。正如斯坦福大学数学家基思·德夫林(Keith Devlin)在其著作《数学基因》(The Math Gene)中所说的那样,人类天生就有探索数学奥秘的冲动。也许我们在某种层面上都渴望了解数学。那么,在没有计算和公式的情况下,我们可以欣赏什么样的数学理念呢?我发现数字的起源就很耐人寻味。你可以把它想成一个魔术:从空白中产生数字零,然后演示如何从任何一个整数产生下一个整数。零而一,一而二,二而三——一个个数字连锁反应般地爆发出来,我仍然记得自己第一次体验这种数字大爆炸的情形:我所在的孟买教室的墙壁似乎被炸飞,而新生的飞鸟在空间穿行。无中生有,其引人入胜的程度不亚于物理学或宗教提供的任何这类理念。再举一个更具沉思色彩的例子。你凝视一个正多边形序列:六边形、八边形、十边形,以此类推。我几乎能想象出一位瑜伽教练,正在让学生们冥想:如果边数无限增加下去,会发生什么情况。最终,每条边都缩减得非常之短,角开始变得圆滑,周边开始显出曲线,然后你就会看到一个圆出现,而与此同时,多边形永远不可能真正成为一个圆。意识到这一点令人感到很爽,因为它会点亮你大脑中的愉悦中心。在这个例子中,根本层面的极限概念正是微积分学的基础之一。你越深入地思索这些理念,这种经历带来的回报就越多。比如,看那些精美的分形图形,就是那些被容易引起幻觉的色带环绕着的、像变形虫一样的黑色斑点,几乎不足以让你产生数学方面的联想。但假如你知道,这样一幅图(比如,朱利亚集合[Julia Set])描述了一个数学规则,这个规则会让平面上的每一个点脱离所在的位置,并将其移动到另一个位置。想象这一规则会一次又一次地得到应用,这样,每个点都会从一个地方跳到另一个地方。那么,“变形虫”就是由那些乖乖的、依然在这一片黑色区域里四处乱跳的点组成的,而那些彩色的点更有冒险精神,它们大步跳向无穷远的方向。具备这种知识后,这幅图不仅更丰富,更有意义,而且突然间洋溢着戏剧和活力。你有足够的兴趣去寻找更多知识吗,比如,不同色度的颜色有何寓意?“大爆炸”的例子会让你思考负数、分数或无理数来自哪儿吗?意识到圆形是多边形的一种极限带来的兴奋,会促使你把球体想象成一叠圆形横截面吗,就像阿基米德(Archimedes)2000多年前为了计算球体的体积所做的那样?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欣赏数学带来的可能不只是茶余饭后的享受:它还有望帮助转变代代相传的对这门课的消极态度。学生更有可能在一门被认为好玩、富有启迪性,而不是公关形象糟糕的学科上取得成功。幸运的是,当今的网络世界在视频和动画领域取得了诸多进步,为数学理念的非正式传播提供了一些机会,尽管对这些机会的利用还不够充分。要传递的最基本的一点也许是,借助数学,你不仅能够企及天空、恒星或是宇宙的边际,还能超越它们,接触到永恒的理念星河。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

回复 贾益民 2013-9-30 22:05
写的真好!期待更多的分享!阅读你的文字不仅使人愉悦而且引人思考。
回复 喜马拉雅--冰雪 2013-10-7 12:15
学习了,谢谢分享!
回复 鎳掕櫕 2013-10-23 21:38
厉害!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QQ|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5-11 19:45 , Processed in 0.077553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