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星韵地理网 返回首页

江海河边人的个人空间 http://www.xingyun.org.cn/?8265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20131219南园漫笔:深圳之行散记(三)

已有 273 次阅读2013-12-19 19:46 |个人分类:南园漫笔|系统分类:其他分类| 赵本山, 诗歌朗诵, 量身定做, 教学楼, 江西人

20131219南园漫笔:深圳之行散记(

陈春

1214

6:40醒来,窗外的天阴沉的很,窗外高楼让这空间显得很逼仄,只有面对公园的一面,似乎可以看到自然的姿态,皇岗之上绿色的丛林在这钢筋水泥之间显得多么珍贵。

8:10到会场,陆陆续续有老师进场落座,我和高老师把那首诗歌简单的分工,逐段分割来读吧。

上午的安排是这样几个环节,首先是云顶学校的杨坚校长演讲,之后是一个诗歌朗诵的环节,接下来是张齐华老师的两节课,以及他随后的讲座。

8:30云顶学校杨坚校长做一个演讲,一出口便知道杨校长的口才不是一般的好,思路清晰,言辞犀利,幽默至极。以至于张齐华老师转过身问:“他和赵本山是不是同乡,有点那个东北大地的味道。太像了!”事实上,杨坚校长是江西人。

云顶的许多理念值得我们珍视,例如拓宽舞台,让所有孩子站立到聚光灯下就是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理念。他们做到了,这个舞台确实后面做了拓展,有明显的分界线,这样就可以站上来更多的孩子,可以为一些特殊的孩子量身定做奖励的项目,鼓励教师发现每个孩子身上的优点。在教学楼上有铭牌挂着许多出色的孩子名字,但同时每个云顶的孩子都拥有自己的奖状,成绩优异的有,动手能力强的也有,表达好的有,沉默者会做手工也有,这是一种对生命的尊重。

杨坚校长本身也在电视台有栏目,他的演讲我自己目前所见所闻最好的教育评论类的脱口秀,整场侃侃而谈,不看一字。用先生的话说也算是个成熟的“手艺人”。

8:55主持人高老师邀我一起诵读诗歌《生命的意义》,全场起立,一起清诵达纳左哈和伊恩·马歇尔共同创作的诗文,高老师开场语调婉转,感情真挚,一下子吸引了全场。我用自己的方式来轻轻的诵读,在场的老师也都轻轻的应和,会场之上可以感受到一种心灵回应的存在感。这样的数学专题活动中间,安排诗文的诵读是一件美妙的事情,因为这个世界除了理性,还有无语言表的情感激荡,加上文字本身的穿透力和内心的认同感是可以深深打动每一个人的。

9:00张齐华老师和孩子们一起演绎《负数》课堂,据他课前介绍是用了大问题的理念重新备课,从现场来看也确实是这样,这节课没有使用课件展示,非常纯粹的数学课堂,有些课堂细节另文专述,不在此罗列,张老师的课堂是令人享受的,他的语言,他的环节处理都很精到,令在场的老师们深深折服。更为难得的是,他在这节课上有意让学生走上前面,自己退后,这对于一个才华横溢,表达精彩的老师来说,无疑是需要自制力和勇气的,因为改变总是困难的。

10:00张老师稍事休息开始执教《确定位置》,其实中间也未曾休息,在我们交流的时候,不时有老师上来要求和他合影,都是他的粉丝,我和他开玩笑,“你的神态也要保持稳定:微笑侧头。否则,你过于严肃,粉丝会有意见的。”他也坦言到哪里都差不多,也有压力,“把课做好才是重要的!”这节课是属于他个人风格的,比较华丽,流畅,孩子们的表现也不错,在一些关键的地方思维冲突表现得很明显,数学味很浓郁,也有观赏性。观看老师自发鼓掌了几次,也都是在孩子精彩表述之后,课后有老师说课上笑点太多是否好?这并不固定答案,适当的幽默,若是和数学关联的,应该无妨。

10:50张齐华老师开始讲他的数学文化历程,对于自己成长的若干个片段,和一些轶事,博得了大家的掌声和笑声。毫无疑问,张老师的成长和成功里包含了他的精进学习、艰苦的努力,和一直保持不断奋进的姿态。

12:00午餐在离学校不远的一个茶楼,算是下午茶了,各式南方特色的点心,也有一些喝茶的规矩,长了见识。和黄老师一席,照例的思维风暴,桌上的每一个茶点都会成为素材,“我就是在饭桌上也是在训练自己的思维,这个问题怎么问?对方怎么答?我怎么接下去,关注谁,谁没有发言……”黄老师笑着说,他的许多课堂灵感都是生活中的积累,看来是确实的。

中午和张老师、洪杰兄、文芳在云顶的操场散步,这样的漫谈也有好处,不知道什么样的话题在等着你去想,同时,你也不必寻求刻意的答案,只要有一时的思考,不停地激发想象力和敏锐的觉察力就受益了。

14:10高雅老师的《方程》说课,这节课去年在枫桥实小聆听过,一些感悟也写在那篇收在《大问题教学的形与神》一书中的文字里。此时再听高老师说出背后的一些“大问题”的设计理念,又会有新的感悟,课堂真是美妙,同样的文本在不同的时间里会有许多差异的理解,生命都在成长,所有生态的演变是一定的。

15:00桂林吕明老师开始执教《成正反比例的量》,这是一个较为抽象难懂的知识,在如此舞台选择这样的内容也是一种教学自信,吕老师作为一个年轻教师如此顺利的完成执教任务,课堂之上也有大问题的神韵,可见他的努力和用心啊。

15:50经验分享:陈燕虹《大问题在桂林》。这是一个在深圳之外的区域整体推进“大问题教学”,非常难得。作为教研员的陈燕虹老师付出许多心血,才有了大问题教学操作手册,以及许多精彩的课例,此番桂林团队在深圳会议上的集体亮相也是有底气的,有实力的体现。陈老师的分享既有案例又有操作的路径,非常实际可行,台下的老师凝神聚气,听得非常认真。

接下来是深圳团队姜巍巍老师的经验介绍《课堂上学生是怎样学会说的》,这也是大问题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学生学会表达,并且积极提高表达的质量,积极互动的氛围才可以形成。老师有许多好的策略积极的鼓励孩子,使他们从“不愿说”“不会说”“说不好”,到慢慢的“自愿说”“能说会道”“说得很好”,大问题教学有生命关怀的顶层理念和制度设计,更有切实的路径抵达彼岸。

16:30上海教育出版社副主编陈洪杰先生做了一场《课堂转型与大问题教学》的讲座,从数学教学细节重构等角度对前面的几节课作了分析,对于课堂提问,呈现问题,逻辑结构,判断情景选择方法等等,结合刚刚结束的课堂案例,抓住细节,娓娓道来,令人信服。听过洪杰老师几次讲座,也在他的博客和空间一直学习他最新的思考,每一次都有新的收获,他是一个不断读书思考,不断在课堂里寻求路径的研究者。

洪杰老师讲座的时候天色将晚,考虑到近处的老师还要赶回家,于是决定关于复习课中的大问题教学设计放到明天早上的开场再谈。大家都很热情,以至于走出会场的时候,已经是华灯初上,大街之上流光溢彩。

一个城市一定是夜晚的时候展现他的夺目光彩,深圳也不例外。

18:22晚餐是一个小型的聚会,只有一桌人,是东莞一所私立学校的校长做东,席上有纽约一所大学的一位华裔教授,他做的是教师行动研究方面的项目,也是这所私立学校的顾问。大家坐在一起,聊得无非还是教育界一些话题,对于中美教师两者之间的比较,那位华裔教授说出一些差异大家也比较认同,“美国的基础教育教师不需要做课题,评特级教师,这怎么好分等级呢,是不可想象的事情。当然教师如果自己愿意做研究,那是另当别论的……”这让我想起北京的王璐老师在美国林肯小学研修见闻日记里的场景,老师们都是专注于和孩子们交往而不是被外界的东西所干扰,这是一个多么好的景象。

教授聊到自己在做的一个比较研究,对于样本数据的收集作出判断,会有专门的软件形成一些显性的形态。这个问题自己上次也和成都的陈大伟老师有过交流,他的观课议课一开始也有数据,但似乎没有找到更为妥当的呈现形式而放弃,改为做质性研究,模糊一些。现在看来这位教授基于大数据时代下的显性形态模型还是有意义的,只是我们缺乏这样的思维罢了。

老师也聊到在新加坡交流讲学时,遇到有老师问:“23-8怎么教呢?我总是搞不懂孩子是怎么想的?”我说起上周自己看到的一个孩子思考的过程,差不多也是类似的情况,孩子在紧张的情况下,往往没有真实的思维,教师搞不懂很正常,若给他一个相对安全的心理氛围,不是那么注意他,他会自己去琢磨出来,因此,课堂心理安全氛围是不是也作为一个话题呢。

21:30晚餐毕,回宾馆,欧老师她们带了荔枝和一些水果在等洪杰兄夜话,这样的夜话或许就是提供了一个安全氛围的心理场,有共同话语兴趣的一群人互相的启发,互相的思考。我回隔壁房间把这二日的照片做了一个筛选,挑出比较好的,组成一个《两日影志》的ppt,加了一段列侬的音乐。制作好差不多22:40了。

然后,略略准备明日开场的感悟言说,还是决定用脱口秀的形式,把一些思考从什么样的角度引入,以何种方式展开,考虑到受众的多样性,对某些话题的可接受性,总是要做些安排。

23:30洗漱毕,休息。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QQ|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4-30 18:30 , Processed in 0.074718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