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星韵地理网 返回首页

苏@地理劳动者的个人空间 http://www.xingyun.org.cn/?12686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丹阳五中发展“新常态”的基本特征(侯建成)

热度 2已有 339 次阅读2014-9-24 07:50 |个人分类:侯建成名教师工作室|系统分类:地理学科| 高考成绩, 发表论文, 绩效考核, 过渡期, 结构性

丹阳五中发展“新常态”的基本特征

侯建成

1.与发展阶段转换相适应,增速换挡成为常态。近三年以来高考成绩持续快速增长,这是五中师生共同奋斗、努力拼搏、思谋发展、成就辉煌的新时期,加之高三的优良学风、高二的稳起直追、高一的快速适应,因此五中的发展也将进入中高速增长的换挡期。

2.与转型需求相适应,教学结构调整优化成为常态。丹阳五中的发展水平正处于从中等阶段向中上阶段攀升的过渡期,但在发展中积累的结构性矛盾也逐渐凸显。一是学科结构不够协调,部分学科产能过剩而又有部分学科产能不足的现象严重。二是需求结构还不甚合理,部分学科靠大量的过多课时来依赖成绩的提高现象普遍。三是政策层面的绩效考核收入分配结构还有待完善,学科教学的劳动报酬占教学的GDP比重长期较低。教师的教科研渴望值较低,还没有真正认识到未来严苛职称评审的严肃性、急迫性、较真性,尤其是教师赛课成绩需要提位,教科研课题自主主持意识淡薄,发表论文的期刊档次较低,教学常规坚持不够,学生在教师主导型教学中的自主问题生成的可行性、科学性、层次性还有待提高等。因此,亟需加快转变“现行版”增长模式。

3.与重塑竞争优势相适应,创新教学驱动成为常态。丹阳五中在一些学科的劳动密集型教学形成了较强的竞争力,但总体上看仍处在全市教学分工体系和教学效益价值链的中端,自主创新和核心教学技术掌控能力不够强。实现由课堂教学要素和教学技能、教学素养驱动向教学创新驱动转变,是丹阳五中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应对外部冲击和内部约束,形成新的竞争优势的必由之路。

4.与稳增长相适应,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学习效益成为常态。根据测算,近年来丹阳五中教育教学发展质量呈逐步提高态势,但课堂教学结构、学习福利分享、教学环境优化、学习文化特色建构、优质课数量、青年教师教科研水平等方面的质量都有待提高。实现速度稍缓但质提效增的教学质量增长,将是未来五中新发展的常态化课题。

5.与教学要素约束相适应,绿色低碳课堂发展成为常态。近年来,丹阳五中青年教师追求自主成长、科学发展、强势坚挺的有效教学质量令人瞩目,具有很强的“吸精”“吸睛”能力和水平,但是短期现象明显。如何有效破解活力课堂、高效教学、问题生成、动态课堂等课堂教学发展“瓶颈”约束,提高集约智能教学绿色低碳水平将成为未来五中青年教师异军突起的科学发展新常态。

                                                           2014924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回复 geonet 2014-9-24 10:48
侯特的总结是对的。具有更大的参考价值。
回复 lsc0211 2014-9-24 11:42
高见!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QQ|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6-2 04:50 , Processed in 0.074963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