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星韵地理网 返回首页

刘登宇的个人空间 http://www.xingyun.org.cn/?1748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2007年文科综合Ⅰ地理部分

已有 412 次阅读2007-11-5 15:01 |个人分类:试题研究

(2007年全国文科综合I)读图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2题。

1.正确反映我国城市化水平变化的曲线是

A.甲 B.乙 C.丙 D.丁

2.在图示期间,与美国相比,我国

A.城市人口数较少 B.城市人口数增长率较低

C.城市人口比重较低 D.城市人口比重增长率较低

解析:城市人口占总人口中的比重是衡量城市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我国城市化起步晚,水平低,进入90年代,城市人口比重约为30%左右,到2005年城市水平提高较快,但城市人口比重仍低于50%。解答第1小题要抓住变化曲线的数值特征。第2小题单独将美国提出来与中国对比,强调对几个基本概念的理解。与美国相比:我国城市人口数大、城市人口数增长率较高;城市人口比重较低;城市人口比重增长率较高。

1.D 2.C

1--2题: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的水平和速度,体现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速度。本组题目旨在考查学生迁移高中人文地理中“城市化”的有关知识,分析图表判断我国城市化的发展状况。一种解法是回顾高一下册教材P53,2002年我国城市化水平为39.1%,城市化水平较低,而美国是发达国家,很容易得出答案;另一种解法是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其城市化的特点与世界发展中国家类似,但近年来经济快速发展带动了城市化的快速发展,1题很容易排除A、B、C。

(2007年全国文科综合I)读图2,回答3~5题。

3.受暖流影响明显的地方是

A.T B.Q C.R D.S

4.气候特点为“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的地方是

A.T B.Q C.R D.S

5.在图3所示的几种气温年内变化和年降水量情况中,与P地相符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本题是立足区域识别考查自然地理。据图中R位置(澳大利亚东部沿海),受东澳大利亚暖流影响;第4小题根据所给气候特征可判断该种气候类型为地中海式气候,就澳大利亚而言,其位置应该是东南角或西南角,即Q的位置;第5小题是用图像说明位置,一方面考查图像的判读,另一方面间接考查典型气候的典型特征。就P地而言,是典型的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年降水在500mm以下,受热容量影响气温年内变化也较大。

3.C 4.B 5.A

3—5题:以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图为载体,综合考查洋流的分布(性质)、判断气候类型以及分布、分析气候特征等。

3题:澳大利亚东侧是东澳大利亚暖流,西侧是西澳大利亚寒流,北部是南赤道暖流(受陆地轮廓影响,此处影响较小),南部是西风漂流(有寒流性质)

4题:题干描述的特征很容易得出是地中海气候,主要分布在其西南角。

5题:由P地所处位置可知为热带沙漠气候,从年降水量很容易排除C、D,从年内气温变化看,热带沙漠气候年内气温变化大且最低气温应高于10°C,可排除B。

(2007年全国文科综合I)图4所示区域在北半球。弧线a为纬线,Q、P两点的经度差为90°;弧线b为晨昏线,M点为b线的纬度最高点。回答6~8题。

6.若此时南极附近是极昼,P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是

A.5时 B.15时

C.9时 D.19时

7.若此时为7月份,图中M点的纬度数可能为

A. B.

C. D.

8.若Q地的经度为 ,此时正是北京日出。这个季节

A.洛杉矶地区森林火险等级最高 B.长江下游枫叶正红

C.长城沿线桃红柳绿 D.南极地区科考繁忙

解析:本题给定一示意图,较为抽象,解题的关键是利用所给信息进行图形转化。要将所给图形转化为我们熟悉的侧视图。M点实质上是指晨昏线在北半球与某一纬线圈相切的最低纬度。第6小题若南极附近是极昼,则北极附近是极夜,M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2点,因P与M经度相差45°,则地方时相差3小时,P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5点;第7小题若此时为7月,则北极圈附近出现极昼,M点所在纬线应在66o34′N—90oN,而且应接近66o34′N,因此M点的纬度数可能是75oN。第8小题若Q地的经度为0o,则M点的经度为45oE,此时北京(116 oE)处于日出,说明北半球昼长夜短(夏季)。就四个选项:洛杉矶为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易发生森林火险,其等级最高,符合题意;长江下游枫叶正红指秋节;长城沿线桃红柳绿指春季;南极地区科考繁忙的季节应是冬季。

6.B 7.C 8.A

6—8题:题干关键信息“M点为晨昏线b的纬度最高点”,可推出M点为晨昏圈与M点所在纬度的切点且有两种可能:(1)M点在昼半球的平分线上即地方时为12时(2)M点在夜半球的平分线上即地方时为24时。

6题:由南极附近是极昼,则北极附近是极夜即M点所在纬度刚好出现极夜现象,因此

M点符合(1)种可能,再根据图4可知M点与P点相差90/2度,得出答案B。

7题:由于M点的纬度一年中的变化范围为66°34′—90°,可排除A、B,且每月大约移动7度多,6月22日M点的纬度为66°34′N,因此7月份最可能的是C。

8题:根据M点两种可能结合已知信息推理:①若是符合(1)种可能,则可推出此时北京时间(日出)为12+(120-45)/15=17时,显然不可能;②若是符合(2)种可能,则可推出此时北京时间(日出)为24+(120-45)/15=第二天5时,符合实际,据此可进一步得出北京的昼长为14时即北半球夏季,由此可得答案A。(2007年全国文科综合I)我国某边防站(海拔4900米)的驻防官兵在艰苦的条件下,为改善生活试种蔬菜。他们先盖起简易阳光房,但种的蔬菜仍不能生长。后来,他们又在简易阳光房中搭架,架上盆栽,终于有了收获。回答9-10题。

9.盖简易阳光房改造的自然条件主要是

A.热量 B.水分 C.土壤 D.光照

10.在简易阳光房中再搭架盆栽,蔬菜才能生长,解决的问题是

A.蒸发量大 B.多虫害 C.地温低 D.太阳辐射强

解析:本题组属于对人文地理的考查——农业的区位因素、人类的改造。解答本题一要充分理解和运用题目文字信息;二要联系课本回归教材(高一必修下册“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4900米的海拔,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首先是气温低,热量不足,驻防官兵盖简易阳光房的目的是改善热量条件,在简易阳光房中搭架盆栽,是为了解决地温低的问题,并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垂直方向的光照。

9.A 10.C

9题:由材料括号内容,容易知道此处海拔较高,而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因此海拔高的地区往往气温低,热量不足。

10题:由材料的叙述“先搭架、架上盆栽”,再结合此海拔高度地面多冰川冻土分布,可知地温低。

(2007年全国文科综合I)11.近几十年来,黄河的入海年输沙量不断减少,目前已远低于16亿吨的历史平均值。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A.黄河流域的暴雨次数减少 B.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减轻

C.中上游水库拦截泥沙量增多 D.中下游河床泥沙淤积量加大

解析:本题所给答案差别不是很大,具有很大的干扰性。思考时要抓住“近几十年来”这一关键时间限制,同时还要注意“目前已远低于”的提示性信息,黄河的入海年输沙量不断减少的原因是中上游水库拦截泥沙量增多。

11.C

11题:近几十年来,国家加大了对河流的综合治理,在河流上修建水库、发电站,加固河堤,保护中上游的植被等,使河流入海输沙量减少。

36.(17分)

(2007年全国文科综合I)图7为某城市两个工业区的分布示意图,东部工业区包括冶炼厂、钢铁厂、石化厂等,西部工业区包括焦化厂、水泥厂等。该地盛行南风。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东部工业区的选址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9分)

(2)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城区不断扩展,要求西部工业区中的焦化厂、水泥厂搬迁的呼声越来越大。为什么?(8分)

解析:本题是属于工业区布局问题,分析其区位选择的合理性,要恰当运用工业区位分析原理,突破思维定势,正确做出判断。第⑴小题一反常规考查,使部分同学陷入“不合理”的误区中,然后去找不合理的理由。大相径庭!从另一个角度讲,9分的题目,如果不能找到合适的理由,就一定是观点错误。实际上东部工业区的选址是合理的,其理由主要从不会产生大气污染、城市用水污染、交通便利等说明合理的理由。第⑵小题的问题信息显示西部工业区的区位不合理,是有时间界定的,相对于老城区就盛行风向而言,两厂的位置都不会造成大气污染;但随着城区不断扩展,新城覆盖了原来的工业区,定会造成大气污染,需要外迁。

36.(17分)答案要点:

(1)合理。因为该工业区(三个工厂)分布在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废气对城市污染小;位于流经城市的河流下游,不会对城市用水产生污染;位于主要交通线(铁路、主要公路、河流)沿线,交通运输方便。

(2)两厂都属于(大气)污染较重的工厂,位于与盛行风向垂直的老城区郊外,较为合理;现已完全被新城区包围,污染城区,影响居住环境(人们环境意识增强),需迁出城区。

36题:(1)根据图上的指向标,可判断东部工业区位于城区东部郊外,盛行风垂直的郊外很少给城区造成污染;由河流流向可知东部工业区位于流经城区河流的下游,对城市用水污染少;从图上可知东部工业区附近有铁路、有公路和河流与城区相通,因此交通方便,由此可判定其布局是合理的。

(2)焦化厂、水泥厂都对大气污染严重,过去西部工业区位于老城区的西部郊外,盛行风垂直的郊外很少给城区造成污染,布局是较为合理;从图上可看出现在西部工业区已完全被城区包围,因此必然会污染城区,影响人们的生活,而现代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逐步提高,工厂需搬迁出城区。

37.(19分)

(2007年全国文科综合I)读表1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表1 我国不同地区年降水量的季节分配

地名

年降水量(mm)

春季降水量(%)

夏季降水量(%)

秋季降水量(%)

冬季降水量(%)

广州

1680.5

30.8

44.3

17.7

7.2

南昌

1598.0

43.6

31.2

12.8

12.4

郑州

635.9

19.9

53.2

22.3

4.6

五台山

913.3

13.5

62.3

21.1

3.1

成都

976.0

16.5

62.9

18.3

2.3

乌鲁木齐

194.6

34.2

33.1

24.0

8.7

(1)表中资料显示,我国(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卡上对应题号的括号内)(4分)

A.各地降水量集中于夏、秋季节

B.各地降水量季节分配极不均匀

C.东部季风区降水量集中于夏、秋季节

D.华北平原的降水量集中于夏、秋季节

(2)表中,夏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比例最小的地点是___________,根据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分析造成该现象的原因。(8分)

(3)表中,夏季降水量最少的地点是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4分)

(4)分析五台山年降水量高于郑州年降水量的原因。(3分)

解析:题目通过图表显示六个城市的年降水量差异,体现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排列各城市各季节所占年降水的比重,以显示各地降水的时间差异性。第(1)小题看分值很容易将学生代入双选的境地。要对照图表仔细研究答案表述,逐一区分排除。其中“各地降水量季节分配极不均匀”的表述过于绝对。东部季风区的南方降水春夏较多,华北平原的降水量集中于夏、秋季节。第(2)小题直接依托表格数据和对项目的理解,南昌夏季降水最少,其原因是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形成伏旱。第(3)小题某一季节的降水量等于年降水量乘以该季节降水量所占比重。分别进行计算求得乌鲁木齐是夏季降水量最少的地方,突出我国西北地区干旱的内陆环境,降水少的原因主要是海陆位置即距海远,水汽少造成的。第(4)小题五台山年降水量高于郑州,很明显是由于地形的影响而形成地形雨。

37.(19分)答案要点:

(1)D

(2)南昌 夏季副热带高压带盘踞此地,形成伏旱降水偏少

(3)乌鲁木齐 距海远,水汽少

(4)五台山地形雨增加了降水量

37题:(1)抓住关键词“各地、极不均匀、东部季风区”结合资料可排除A、B、C,如南昌降水集中于春、夏可可排除A和C;南昌和乌鲁木齐的降水季节分配相对比较均匀可排除B;资料中郑州位于华北平原符合答案D。

(2)从资料中很容易得出南昌的比重最小;南昌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时间较长,易形成伏旱天气,高温少雨,因此降水相对较少。

(3)结合夏季降水比例和年总降水量,容易得出乌鲁木齐,而乌鲁木齐位于新疆,深居大陆内部,距海洋远,海洋水汽难以到达,因此降水很少。

(4)从资料中可以得出五台山的降水主要是夏、秋季节多于郑州,夏、秋季节来自海洋的夏季风遇五台山阻挡,易形成地形雨,而郑州位于平原上降水要少于山地。

40.读图9,回答(3)-(4)小题。

(3)说明燕京城城址选择的有利自然条件。(13分)

(4)说明燕京在区际联系中地理位置的重要性。(7分)

解析:本题作为跨学科综合题目,从燕京的空间位置入手,强调城市区位选择的优势和交通位置(区际联系)的重要性。第(3)小题城址选择有利的自然条件主要从地形、土壤、水源和气候四方面加以考虑,其具体表述要求简洁、到位。比如燕京地形平坦,位于山前冲积扇(平原)上;河流既提供水源又是水上通道(水运);气候回答更注重原因过程表述,绝对不能简单地用“气候适宜”概括,而是从地形出发就气温和降水分别进行成因分析,燕京位于燕山以南,地处平原,以西、北是高大山脉,阻止冬季风进入,减弱侵袭(相对提升冬季气温);夏季处于东南季风(夏季风)的迎风坡,形成地形雨。第(4)小题要突出“区际联系”中的位置的重要性,实质是进行交通位置分析。首先要利用图中的文字图形信息表述“位于几条古大道的交叉点,对外联系方便”;然后按照方向分析与临近地区的区际联系,体现其位置的优越性。

40.(60分)答案要点:

(3)地形:位于山前冲积扇(平原)上,地形平坦。

农业:土壤肥沃,有利农耕,可生产城市必需的农副产品。

河流与水资源:有河流经过,提供城市、农业用水,以及可能的水(漕)运通道。

气候:西、北背靠群山,东南面向(华北)平原(海洋),可有效增加夏季(东南)风带来的降水,减弱冬季(西北)风的侵袭。

(4)位于几条古大道的交叉点,对外联系方便;东北可通东北平原;北可接内蒙古高原;西可联系黄土高原并进而联系大西北;南经华北平原可通东部平原地区,且东南离海较近。

40题:(3)结合图9和材料二可作答,由历史知识知燕京是北京的一个古称,北京位于华北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图上河流较多,既能满足城市和农业用水,又能方便水运;图上的信息显示其西、北部是山区,东南面向海洋,夏季有利于海洋水汽的到达,冬季西、北部的山区能减弱冬季风对燕京的侵袭。(4)图上的信息显示燕京位于几条大道的交汇处,对外联系方便,东北过山海关通东北平原,北接内蒙古高原,西过太行山可联系黄土高原,南经华北平原可达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离海较近,出海方便。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QQ|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5-16 04:07 , Processed in 0.070667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