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 9|||
关于地理高效课堂的碎思(3)
——有效设计问题
高效课堂关注学生在单位时间里的学习效益和质量。但是,高效课堂的起点不在课堂,而是在备课阶段,亦即教学设计阶段。“凡事预则立”,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所谓备好课,是要求教师能从新课程理念出发,备学生、备教材、备课标、备教法、备学法,从而形成有效的教学设计方案——教案(及学案),这是课堂教与学的“脚本”,也是提升单位时间内教与学的效益和质量的基本保证。
一是要考虑问题设计的基础。问题设计是教学设计的核心,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备课就是备问题。因为,备一个问题,就要思考这个问题在本节课中的作用,与其他问题存在怎样的关系?要思考这个问题适合怎样的表现和活动形式(讲解还是自主练习、探究还是小组合作,等等),适合什么时机出现?要思考这个问题学生能不能顺利解决,要不要做一些知识的铺垫,要不要进行思维的启发?也就是说,设计问题,既要思考知识本身的特点和理解难度,考虑问题的呈现策略;又要思考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原有基础,考虑对学生的启发策略——这些问题最终决定了课堂上教师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流程。
但是,传统的教学设计强调教师的作用而忽视学生学习方法和能力的培养,强调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师生情感的沟通和学生价值观的培养;强调学生解题技巧的训练而忽视学生创新意识、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高效课堂教学问题的设计,要求教师在不断提升自身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的前提下,应该首先把握以下两个基础。
⑴学生和学法:“学情”是问题设计的前提。“高效课堂”提倡教学的针对性,因材施教,因材择学。教师需要采用作业、测试、调查等方式了解所教学生的情况,熟悉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情趣、学习能力和学习状态,做到“心中有学生”,以学情定“问题”、定策略,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学习优势、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接近学生的认知发展区域出发设计课堂问题,从而达到打开学生地理学习的心灵窗口、提升地理学习能力的目的。
⑵教材和课标:教学内容和课程标准是设计问题的依据。教材是学生进入知识海洋的方舟,课标犹如指向标。无论是必修还是选修,课堂问题都要立足地理课程标准和学生基础,紧扣教材内容,围绕学习目标要求,将问题集中在那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点上,以利于突出重点、攻克难点。因此,设计问题就要研究本节教材的知识结构、与前后知识的关联、课程标准的要求、所涉及的课程资源和经典问题等。
|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5-5-11 18:34 , Processed in 0.066720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