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 3||
2011年新课标全国文综卷地理试题特点及备考启示
郑州47中 赵伟杰 zwj0371@126.com
一、 新课标试卷考查知识点及能力要求统计
题型 |
题号 |
分值 |
知识点 |
试题材料情境 |
能力要求 |
选择题 |
1-2题 |
8分 |
人文地理:工业区位因素分析、工业联系与工业地域 |
文字材料;热点材料“日本地震、海啸”引入 |
1、2 |
3-5题 |
12分 |
人文地理:农业区位因素分析、中国农业问题 |
文字材料:大豆生产情况介绍 |
1、2 | |
6-8题 |
12分 |
自然地理: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判读 |
等高线地形图 |
1、2 | |
9-11题 |
12分 |
自然地理:9、10题;人文地理:11题,交通运输 |
青藏铁路景观照片 |
1、2 | |
综合分析题 |
36题 |
28分 |
自然地理:(1)气候特征描述、水资源短缺原因分析(2)人类活动(建坝)对地理环境的影响;(3)水资源短缺解决措施 |
区域图、气候统计资料、水坝景观图 |
1、2、3、4 |
37题 |
18分 |
人文地理:(1)地理事物分布特征描述(2)区位因素分析 |
中国大陆制造业500强总部空间分布 |
1、2、3、4 | |
选做题 |
42题 |
10分 |
旅游地理——旅游发展条件评价 |
区域图 |
1、2、3 |
43题 |
10分 |
自然灾害与防治-地质灾害发生原因分析 |
地形、地质剖面示意图 |
1、2、3 | |
44题 |
10分 |
环境保护-湿地的生态效益 |
湿地变化表格数据 |
1、2、3 | |
合计 |
必做题部分自然地理:24分,人文地理:66分。全卷地理试题图表材料9幅。 |
注:考核能力要求
1获取和解读信息 2调动和运用知识 3描述和阐释事物 4论证和探讨问题
二、 新课标卷试题命题特点
1. 试题从易到难梯度排列,体现对考生的人文关怀
2. 题目材料呈现方式多样,文图表皆有,情境新颖,设问具体精细
3. 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比例:偏重于人文地理,考查“有人的地理”
4. 抽样考查,考查内容为学科主干知识: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判读,农业、工业、交通运输区位因素分析,农业问题、水资源利用问题
5. 试题时代性强,关注社会热点,生活气息浓厚
6. 学生做题可选空间大:开放性设问分值高,36题(3)及37题(2)共计16分。选作题三选一,每题10分。
7. 地球运动部分连续几年没有出题。此部分前几年出题有些走火入魔,变味成了数学题。
三、 大纲版全国卷与新课标全国卷特点对比分析(引自
黑-湘-郭振宇(79143158):我认为最大不同是思维测试的方向和深度不同!如大纲卷和新课标卷的第一个题组,都是第一题组,在本套试卷中理论上都是最简单的试题。但区别很大,这种区别只要是考试测量的侧重点上以及程度上,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对比了大纲卷和课标卷的题组1)
1.试题考查的思维深度不同
大纲卷的题组以火山喷发图片为切入点,考查的是知识体系。在课堂教学中,我们都讲过这个知识所在的体系,设问直接,思维测量较浅。学生学习过,只要构建出这个知识体系,回答起来很简单。记忆的痕迹很大。这道题稍有思维深度的地方是如何利用题中的信息检索自己的认知结构中的知识。
图表不是重点,重点是思维,图表只是思维测试的一个手段而已。
2. 在材料呈现形式反应的思维灵活性不同
大纲卷,材料为一个图片,思维的很单一、死板,不能测量出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且在教材中能找到类似图,记忆痕迹比较明显。
新课标卷材料为一段文字信息,信息中包括多方面的信息,学生需要整合这些信息,对于一个题来说,哪些是有用的,哪些是没用的,思维要灵活,侧重考查了思维的灵活性。
个人觉得这两年的新课卷是高考测量方向的质变,是对学生、教师的解放,这才是时代的要求,才是选拔人才的体现。是对以前高考否定性的继承!但为了社会的和谐稳定,转换的还不是很完全!
晋—刘文强(25539063):我认为新课标试题基本符合近几年大纲考试的过渡趋势,考题立意和设问更加偏向于实际生活,要求学生能够把地理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如第一二题一汽车生产和日本地震相结合出题目,要求学生把所学的工业区位知识运用到题目的分析当中;3-5题以大豆生产命题;9-11以青藏铁路立意命题。所有这些题目可以说都和实际生活热点问题有关,都要求要熟练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和老大纲相比较,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 “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 这四项能力的基本目标没有变化。例如第36题给出的区域图和气温降水图,要求学生准确获取材料和图里的信息,加以整理,调动所学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知识运用到试题的题目分析中,整理出答题要点,然后运用地理学专业术语加以描述和解释。可以看出这个题目和以前的大纲考试试题一样是最典型的考查综合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的题目。
新课标考题变化最明显的就是新增了选做题,这是和大纲考试最明显的一个变化。选做题不分考查旅游地理、自然灾害和环境保护三部分的内容。整题看来选做题部分难度不大,只要掌握基本的读图析图和分析问题的方法和该部分基本的知识就能够拿高分。
四、 新课标卷体现的新课程理念、命题趋势分析
(一)新课标明确指出,课程基本理念:
1. 培养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
“地理素养,是一个人由训练和实践而获得的地理知识、地理技能、地理能力、地理意识、地理情感等的有机构成与综合反映。地理素养既内化为隐性的素质,又外显为具体的行为。”——摘自课标组写作的《课标解读》
2. 满足学生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
3. 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
4. 强调信息技术在地理学习中的应用
5. 注重学习过程评价和学习结果评价的结合
前三项在试卷里有充分体现。
(二)命题趋势分析
1.考查主干知识,不考查过偏过难的知识
2.开放性设问、选作题仍将继续发扬
3.注重问题探究
4.考查生活中的地理、有用的地理知识
五、 新课标卷对地理备考复习的启示
1. 注重基础知识、主干知识的复习
2. 关注生活、探究时事,用地理眼看待世界、分析问题
3. 注重学生的思维训练:思维的广度、深度、灵活度、准确度
4. 注重专项能力训练:信息获取、解读能力;描述能力;成因分析能力;论证、探讨能力;书写表达能力
5. 选用、精做高质量的练习题,不做偏、难、怪的题目
2011年高考试题感受
1沉稳大气、亲切平和、丰富耐读
2知识抽样、突出主干、能力立意
3彰显新课改理念(关注时代、生活化、探究学习、自主学习、开放性设问)
2011年高考试题特点
1题目排序人性化 2试题材料生活化 3信息呈现多样化 4问题情境新颖化
5考查知识主干化 6热点问题隐性化 7设问具体精细化 8 思维立体深度化
9视野宽阔全球化 10境界宏大高远化
备考启示
未来高考,思维灵活、基础扎实、知识广博的同学更能脱颖而出
从高一开始践行新课标理念
用智慧复习、用思维答题(
选作高质量习题,锻炼思维和能力
何为好题
好题如佳人:外貌美、气质佳
貌美而不妖艳、优雅而不卖弄、体贴而不粗暴、含蓄而不隐晦
丰富而不繁杂、简洁而不直白、大方而不霸气、具体而不小气
形象好(文图配合、比例匀称)语言好(言简意赅、设问明确)
脾性好(亲切随和、循序渐进)内涵好(耐人寻味、引入深思)
境界好(立意高远、深刻宏大)
|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5-5-1 04:09 , Processed in 0.058563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