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星韵地理网 返回首页

庆龙梦幻之地的个人空间 http://www.xingyun.org.cn/?1847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我的云南玉溪之行(续)

已有 219 次阅读2009-12-1 23:19

20091122日,周日,上午,玉溪一中,全国地理优质课观摩:

1)张述林 北京一七一中学 高一《水循环》

我的点评:驾轻就熟、游刃有余,教材把握和课标分析透彻。教学体现学生主体地位,教学实施中应变能力很强,教学容量大,值得琢磨与深思,是一节难得的好课!这节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并没有开展分组讨论,合作探究等新课程的教学方式,而是讲授为主,辅以学生读书、画图等活动,课堂学习效果和学习氛围挺好。教师设计的学案值得借鉴与学习。

2)杨从康 云南省玉溪一中 高一《全球日期更替》

我的点评:活动课设计理念新颖,活动推进有效,教学用具准备充足,分组讨论具有一定效果,教师的点拨、启发、引领、归纳比较到位,彰显了教师的主导地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容量很大,最后呈现的训练试题难度过大。

3)李红梅 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流域的综合开发》

我的点评:娓娓道来,自信从容,教材挖掘透彻,教学容量大,节奏快。是一节很有参考价值的高三复习课。分组讨论好像开展的并不好,可能由于外地上课奔波疲劳的缘故,授课教师的情绪不是特别饱满,起初授课声音有一丝颤抖。

4)吴照 上海市格致中学 高三《人口问题》

我的点评:大气磅礴,善于设计有梯度的问题,善于激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图表资料的解读比较到位,教师很有亲和力,课堂学习的氛围比较轻松,教学延伸拓展时代感强,并有意识的渗透情感价值观的培养。

4位授课教师年龄估计都在35岁或者40岁以上,教学经验丰富,基本功非常扎实,异地借班上课(杨从康老师例外)自信从容,驾驭教材,调控课堂的能力很强。四节课可谓是全国地理优质课,值得琢磨,值得借鉴。四节课在云南可能都是第一次上,但明显可以看出,四节课都是有所打磨的课。优秀的中年教师肯定个个都有几节能够拿得出手的经典课例,从这个角度看,优质课还是平时教学水平的反映。但就课堂气氛而言,上海格致中学的吴照教师的《人口问题》较好,毕竟“人口问题”在高中地理内容中难度较小,学生的背景知识丰富,趣味性强,贴近生活实际。这样的内容驾驭起来比较顺手。就分组讨论、合作探究的完成情况来说,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李红梅老师的课最难把握,虽然是高三的复习课,但毕竟难度很大,综合性太强,需要扎实的初中区域地理知识和良好的高中系统地理知识的融会贯通。而且,复习学过的内容,知识学习的新鲜感丧失。就活动课的有效性来说,云南玉溪一中的杨从康老师的很值得品味,全球日期更替是高中地理学习中的一个难点,别说一节课,可能一个星期要能真正化解难点都不易,杨老师通过设计一系列的活动,辅以多媒体课件,成功的分组讨论探究,化解了难点,是值得肯定的。北京一七一中学的张述林老师的《水循环》课堂教学扎实、朴实、真实、丰实,没有故弄玄虚,一份学案提高了课堂实效,值得平常教学参考。

四节全国优质课,可以总结出共性东西:内容容量很大,教学节奏快、密度大,都有拔高性质的反馈练习,教学设计都能密切联系乡土实际,贴近学生生活。扑面二来的巨量信息,一闪而逝,令听课教师难以笔记,不知学生到底能记下多少。

 20091122日,周日下午230玉溪会堂 高中优质课点评

主持:华师大 夏志芳 陈澄 教授

主要环节:(1)授课教师说课,5分钟时间。(2)自由上台点评。

备注:玉溪一中的上午第一节课张述林 北京一七一中学高一《水循环》,因为张述林有事提前赶回北京,故这节课没有点评。玉溪一中的上午第三节课 李红梅 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流域的综合开发》,因授课教师不在现场,也没有点评。很是遗憾啊,授课教师不在,主持人听过课也可以点评啊!遗憾的是两位教授好像都没有去玉溪一中听课,林培英教授主要负责初中地理课的点评。看来评课活动,专家们还是没有分好工。

 

第一节课点评(最热烈的一节评课)

杨从康 云南省玉溪一中 高一《全球日期更替》

杨从康老师说课记录:

(1)课题选择的理由:着眼于会考,放眼于高考,要讲就讲透,为贯彻新课程的理念,设计一系列的活动。

(2)分组的安排:大组和小组。杨老师的课堂中有两次分组,第一次把全班分了两个大组:华山队和泰山对。目的是鼓励大组之间竞争,活跃课堂气氛。小组六人一组。实际上,自发举手的不多,自评大组不够成功。活动时间,课堂时间难以把握,紧张就表现出来,处理得比较草率,部分内容放给学生完成。

华师大夏志芳教授评点:

夏志芳先生自述没有亲自听这节课。谈了他一些听课的一些感悟,提到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发问。比如中时区为什么这样划分?为什么确定180度经线为国际日期变更线?负责任的教师每年都要更新教案,预防学生超出预设之外的生成性问题。勇于挑战自己,不怕学生提问。夏先生后来讲了关于时区来由的一个故事。

香港 林智中点评:

 他的普通话实在很难恭维。大意是:杨老师把很难的东西讲明白了,讲得不错。教师调动不错,教具制作很好。小建议:鼓励学生分组。阶梯教室分组不易。

上海北郊高级中学 周义钦 点评

地理味很浓,设计很巧。概括为“三动”。(1)泰山队与华山队相互打擂,这是“一动”。(2)教师和学生转动地球仪,“二动”。(3)引发学生的思维“触动”。

三个感叹:(1)感叹授课教师扎实的基本功。(2)感叹学生良好的素质,甚至超过上海的学生。(3)感叹学生在缺少铺垫的情况下能完成的较好。

几点疑问:(1)夜半球中央经线的位置?如何理解?自然日界线以太阳做参照物。人为日界线以地球做参考物。(2)一道题目:学生根据阴影区判断地方时,幻灯片上没有显示出阴影,学生竟能做出?(3)经过日界线的三种情况,那个小男生竟然能够回答?

  周老师的语言犀利、充满火药味,几个反问令现场的气氛顿时白热化起来,竟然有老师鼓掌。周老师可能怀疑这节课作假已经上过。坐在前排的杨从康老师站了起来,解释说授课班级是自己的班,以前确实在这个班上过,但以前是传统课,现在是用多媒体上的,习题已经全部置换成新问题。就在底下鸦雀无声的时候。突然一个教师一拍桌子,径直走上讲台。

山东省威海市教研室教研员常华锋评点:

  常华锋先生首先亮出自己的身份是教研员,每个人看问题的角度不同,但应该在爱护的前提下批评。这个观点赢得了底下教师的一片掌声。紧接着常老师谈到了新课程的三种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小组合作。这些方法在日常教学中使用的比例不足20%。小组之间既合作又竞争。后面他援引了自己发表在《地理教学》第11期的一篇文章谈了自己对于一节好课的看法:(1)没有知识的能力是空扯。(2)教学的目的是最大程度的促进学生的发展,而不是展示教师的自我魅力。(3)教师要不断的提高自身素质。

河南洛阳市教研室教研员:张君平 点评

欣赏:(1)勇气可嘉。(2)选题,一般公开课的选题尽可能简单,而“全球日期更替”是高中地理中的难点。(3)新课程的味道很浓厚。教学方式多样,有合作学习等。(4)教学设计体现了“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导入新课采用的是麦哲伦航行日期的矛盾。(5)问题设置的梯度。简易教育的制作,用两层泡沫板制作的日期变更教育,形象直观,实用,很好的化解了难点。(6)联系了生产、生活实际。(7)对学生的激励性评价。(8)关键内容的强调。(9)讲练结合,有反馈练习。新课改是继承而不是全盘否定。新课改是在学习传统的基础上把新的东西加进来。

与授课教师探讨的几个方面:

(1)传统课基础上,“小结”没有。小结揭示内在联系,强调重点内容,不能忽略。(2)导入采用麦哲伦航行日期的矛盾,后面没有呼应。(3)教具的使用功能还可发挥,比如联系地球运动、晨昏线有关知识。(4)课外拓展,像高考题太难。(5)课标的把握不具体。本节对应课标是: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第二节课点评 吴照 上海市格致中学 高三《人口问题》

吴照,上海市地理特级教师,格致中学教科室主任。说课内容:

开场白:临时接差,段玉山秘书长的安排顶替原来安排的福建的老师。

学情分析:全国卷知识难度高于上海;玉溪一中是玉溪最好的学校。人文地理,高三的课。基于对课标的分析和学情的研究,教学难度应该超过课标要求,并且注意渗透人为关怀。

教材处理:人地关系中,“人口”是关键,当今人类关注的热点话题,如城市化、全球经济发展、产业转移等,“人口”是根本,这部分内容是具有知识增长点的内容。挖掘图表背后的东西,质疑图表。

教学理念:学生是“生物”的人,有接受“挑战”的本能。学生是“社会”的人,高考不考,但学习地理能够培养思维方法,人文情怀等。学生是“自由”的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应该永远成为学生的榜样。基于这样的理念,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注重挑战学生的思维,挑战学生的读图能力,引导学生挑战书本,挑战学生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必须的。以小见大,传达这样的理念:学习可以这样做?数据可以这样处理?生活中处处有地理。

教学程序:

1、漫画“苦难的母亲”导入。

2、提供新手探究人口问题的捷径。

3、抓住人口增长模式的差异。

4、解读人口金字塔,挑起图文中间的矛盾。

5、统计人口。统计结果与上海不同。

6、视频《讲故事》渲染人文关怀。这是比较满意的。

不足:内容多,课时紧,前后呼应。

上海教研室副主任赵才新 点评

       听了4节课,亮点很多。引用了费孝通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粗浅的谈三点体会:

(1)上课的功能到底是什么?是学生,还是教师?最大的功能应该是落实教学目标。我的上海领导曾说过:一堂好课是让学生有所感知,有所感悟,有所感动的课。

(2)从课堂的有效教学来看?孰为有效教学?系统教学思想指导下的教学是有效教学。每一个环节:从教学目标设计,引入,内容处理,巩固等每一个环节都要保持一致性。反馈练习不能另搞一套。

(3)新课程背景下的一种追求:①基于问题的发现与问题能力的培养是出发点,提出、引导、升华等问题均较好。②课堂互动:涉及目光、情感等多方面。③信息技术的整合。

意见和建议:

世上从来没有一堂完美的课!只有更好,没有最好!小组讨论形式好,为什么要组织它?作秀的课是教学的成功,教育的失败。

一堂课应该是凯洛夫思想教导下的课,一堂好课应该是完整的。预设的多,容量是多的,节奏是快的;如果容量多,节奏不快,真正与学生发展理念为本来看到,学生的收益是关键。

马伟贵 浙江富阳中学,《人口迁移》(湘教版)因没有听课,故不记录。等看过录像之后再予以评点。

王东峰 山东省济宁一中《大气的运动》因没有听课,故不记录。等看过录像之后再予以评点。

20091122日下午445闭幕式

1、段玉山主持概述了会议的总体情况

2、陈澄宣布了优质课评选结果 我的录像课《旅游规划》获得了全国地理优质课评选二等奖

3、陈澄做总结性发言

  优质课评选是成功的,大会是成功的!反对作秀,本次优质课评选,总体是真实的,希望搞教学研究尽量少破坏原生态的课堂生态环境。

20091123日,周一,玉溪市地理考察

参观了玉溪卷烟厂,红塔山集团,抚仙湖,云南虫化石,晚上,拖着疲惫的身体赶到昆明。

20091124日,周二,与大学同学和他的同事一起赶回,行程结束

云南玉溪之行总体感悟

1、作为内地的普通中学教师外出学习的机会太少,见的世面少,与全国各地的地理同行们交流太少。

2、中国研究地理教与学的知名的专家、学者、教授竟然那么少,其中能够较多深入一线调研、听课、指导的少之又少。像首都师大的林培英教授走到哪里都是教师们追捧的偶像,更是很少了。

3、如何全国性的大型会议,组织还需要完善,且不说玉溪当地的食宿条件怎样,但就评课环节看来专家们还是需要亲临课堂的。云南省委好像对此类活动不太重视,玉溪市委、市政府不知道重视程度怎样?玉溪市教育局也不知道怎样?反正我们普通教师看到玉溪市教研室教研员王青松老师累的够呛,忙前忙后,应接不暇。

4、全国地理优质课的录像光盘价格够高的,50元一张光盘,超过了普通教师的承受能力。不知道参加录像课评选的教师们自己是否有版权呢?

5、分享、交流、合作、奉献、团队等意识应该成为中国教育学会追求的方向,遗憾的是专家报告的讲稿和优质课教师的授课课件当时不给一线教师拷贝,秘书长说这些资料学会网站上会发布,等了一个多礼拜没有看到发布。这又不知道为什么?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QQ|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5-19 23:53 , Processed in 0.07629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