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星韵地理网 返回首页

星韵阳光 http://www.xingyun.org.cn/?266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非八卦,寻因缘

已有 289 次阅读2021-1-12 10:14 |系统分类:其他分类

    在1999年段义孚自传“who am I”的第五章“地理救赎”中写到“In october 1951 I left home-Paris-for Berkeley, where I was to be a graduate student.”,为什么段先生称呼巴黎为“Home”呢,这要从一段历史公案说起。

         首先看一下段父-段茂澜简历:https://baike.so.com/doc/3405370-3584371.html

段茂澜(1899~1980)字观海。原籍安徽合肥,生于济南。段祺瑞之侄。1911年入济南德文学堂,嗣入天津南开中学,继考入北京清华大学。毕业后赴美国留学,先后在威斯康星大学、纽约大学及哥伦比亚大学研修西洋文学及经济学,获博士学位。后赴法国,在巴黎大学及法国文学院进修。精通英、法、德、西多国语言。1928年回国,任天津电话局局长兼南开大学教授。1936年入国民政府外交部,初任秘书兼交际科长,后升任美洲司司长、驻英大使馆公使。抗日战争胜利后,调任驻马尼拉公使兼总领事。1949年10月,任驻法国“使馆公使代办”。1956年调任驻巴拿马“大使”,旋调驻菲律宾“大使”。1963年回台湾,任“外交部”顾问。1965~1970年,先后任国民党驻象牙海岸及驻阿根廷“大使”。其后在“外交领事人员讲习所”、东吴大学、淡江文理学院及中国文化学院任教。1980年2月在台北病故。

段先生的父亲在1949.10-1956年是法国“使馆公使代办”,最为外派外交官的家属的段义孚称呼大使馆为“Home"似乎没啥不妥。那么段父怎么成为了”使馆公使代办“呢。

网上正好有这一段记述:建国初国民党外交人员起义内幕http://history.sina.com.cn/bk/jgcqs/2014-09-23/1134101124.shtml

简单叙述一下:1949年10月9日,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部长周恩来接到一封来自法国巴黎的电报,电报是由中共驻巴黎总支部通过新华社驻布拉格记者转发回来的,落款是原国民党驻法国“大使馆”及驻巴黎“总领事馆”全体人员。领导这次驻法“外交使节起义”的带头人,是原国民党政府驻法国“大使”凌其翰。凌其翰是一位老资格的外交官,他曾到比利时留学,获法学博士学位,“九·一八”事变后回到国内,经黄炎培介绍,出任《申报》总经理秘书兼“申报时 评”栏目记者。此后不久,他便进入外交界,先后担任过“国民政府驻比利时公使馆”二等秘书、“国民政府外交部”礼宾司司长,1948年7月被任命为“国民 政府驻法国大使馆”公使。9月19日,凌其翰等11人致函国民党政府驻欧洲各国使馆,发起“索薪运动”。为防止连锁反应,国民党“外交部长”叶公超于10月5日紧急致电巴黎,批准因交通事故而受伤的“大使”钱泰辞职,以缓解“大使馆”内部矛盾。同时,调“索薪运动”组织者凌其翰等人回国,“另有重用”。    叶公超还电令国民党驻英国 “大使馆”,任命驻英“公使”段茂澜出任“临时代办”,火速前往巴黎。10月6日,国民党“外交部次长”董霖又匆匆自香港飞抵巴黎“灭火”。就在董霖到达巴黎的当天,凌其翰等人口头通知法国外交部:他们已脱离国民党反动政府,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段茂澜、董霖抵达巴黎后,一方面利用补发欠薪及发给回国路费等为诱饵,分化瓦解起义人员,试图阻止他们发表拥护新中国的宣言;另一方面,则想通过法国政府,以不承认起义人员的外交人员地位相威胁,来迫使他们屈服。10月20日,国民党“外交部”正式照会法国外交部,请求法方协助将凌其翰等起义人员驱逐出“大使馆”。1950年1月6日英国承认新中国后,法国议会外交委员会也讨论了对中国的承认问题,但没有得出最后结论。中央人民政府外交部认真研究了有关情况,认为中法建交不是短期内所能解决的事情,因此,全体起义人员长期留在巴黎意义不大,决定除留少数人在法继续做有关国民党外交人员的工作外,其余大部分人员即刻回国。5月5日,凌其翰等遵照国内指示,在马赛登上了法国邮轮“马赛曲”号,启程回国,5月末抵达香港,并由中共驻港联络处安排转赴广州,乘火车北上,6月9日抵达北京。驻法“外交使节起义”人员回国后,外交部首先安排他们进行了学习,然后根据各自不同的情况分配了适当的工作。凌其翰等人加入新中国的外交队伍后,为祖国的外交事业提出了不少宝贵意见和建议。

另一篇关于段茂澜“代办”身份的梳理:建交前法国对台湾当局的态度_中法建交述略http://www.doc88.com/p-1068032017117.html

1949年9月30日,凌、孟等有关从10月1日起脱离国民党、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决定传到广州,国民政府才开始意识到事情的严重。国民政府遂于1月1旧决定:1,准予钱泰辞去大使之职,调派驻英公使段茂澜为驻法使馆代办,彻查“凌孟事件”;2免去凌其翰公使衔参事及孟鞠如参事之职,令其回国;3,派外交部常务次长董霖携支票速往法国,暂补发驻欧各使领馆人员三个月欠薪并巡视各馆,安抚人心。

1949年10月5日,凌其翰赶在段茂澜抵达巴黎之前,抢先一步到法国外交部向亚大司司长贝扬斯口头声明:“我们全体馆员已经决定脱离国民党的一切关系,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并听候中央人民政府的接管”。贝扬斯表示:“当立即报告部长”。翌日,法国外交部礼宾司司长约见凌其翰,并郑重地说:“由于法国政府还没有承认中国新政府,法国政府决定把你们的外交待遇维持到1949年年底,届时仍可接洽展期”。

6日下午,段茂澜赶到巴黎,在使馆稍事停留,即匆忙前往法国外交部面见亚大司司长贝扬斯,声明自即日起,奉派代理馆务。同日,钱泰奉命交卸任务,由段茂澜接收。1月1日,董霖辗转来到巴黎,在听取了段茂澜的汇报之后,开始劝导凌其翰和孟鞠如等改变主意、交出公文电本等,但收效甚微。凌、孟等虽被国民党免职,但截至1月下旬,仍依照《宣言》及北京复电所示,每日照常到馆办公。段茂澜等曾多次请求法国政府出面干预,如将凌、孟等人从外交官名录中剔除并驱逐出境等,但都没能如愿。

抗战胜利后,法国驻华外交代表机构自从1946年5月随国民政府还都迁至南京,直至195年月彻底关闭,却始终没有离开南京。
自194年1月“凌孟事件”发生后,国民党调派段茂澜以临时代办身份负责驻法国使馆馆务,至1950年代初,法国政府一直不愿明确同台湾外交关系的等级。1950年代中后期,法国虽然明确了同台湾的外交关系,但仅仅是维持代办级甚至是临时代办级。因此,台湾当局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后,法国政府对台北“政府”的承认已不是全面的,需要法国政府通过继续互换大使的方式,将法国政府对台北“政府”的“全面承认”更形具体化。然而,法国政府并未对此做出回应。

直至1964年2月法国提出与台湾断交,台湾国民党当局上自蒋介石,下至驻巴黎临时代办,都曾多次并且在不同场合、以不同方式,向法国政府提出过继续互换大使的要求,但是,每次请求都被法国政府婉言拒绝了。而且,法国政府始终是千方百计避免以书面形式谈论此事。

所以从1949.10到1956年巴拿马赴任之前,段茂澜都是“代办身份负责驻法国使馆馆务”。这段时间段义孚一家只能是以“巴黎”为“home",段义孚戏言“四海为家”,段父为之服务的国民党政府已经败退台湾,段家之前或许根本就没有到过台湾岛,不会有“家”的概念。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回复 geonet 2021-1-26 17:16
在池永歆的《人本主义地理学者段义孚学思历程》中有这样:段茂澜身为外交官的节操,曾表现在他担任中华民国政府驻法国「使馆公使代办」时,面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许多外交人员变节,他仍捍卫中华民国政府在法国的使馆地位的事件上4.此外,p9段茂澜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周恩来(1898-1976),为私交甚笃的同学与朋友,两人在1949年后,分属不同的敌对阵营。段义孚称两人「公务上为敌人,私底下他们维持着彼此间高度珍视的记忆。」他对于其父亲段茂澜身为中华民国政府外交官的风节,有如下记载(Tuan,1999:25):
在1956年,父亲代表中华民国(台湾)参加在日内瓦的国际劳工组织会议。在旅馆中的一天深夜,正当他即将就寝时,有人敲门。他打开门,发现是他的弟弟,他做为周恩来的密使远从天津抵达;他的任务就是说服父亲返回中国大陆。他无法达成他的任务。多年后,在1973年,我的弟弟San-Fu,与周恩来在人民大会堂会面。他们闲话家常4个小时----中国社会如何能够把个人与私人的需求置放在至少是例行的国家事务之上,这颇为感人的象征。周恩来邀请父亲访问,表示既然父亲已退休,他能作为一个无官职的个人而来访。
留意这两个朋友的不相等的地位。周恩来是中国的总理,一位世界的人物;父亲仅是一位从逐渐失去国际承认的国家(台湾)来的大使。周恩来采取所有的主动性,试图去维持跨越政治敌对界线的友谊。毕竟他能这样在于他是主子。父亲不能:倘若他已尝试,他将会被判定为不忠诚的并被解职。我谈及此事而去指出虽然我的直系祖先是贫穷的,尽管父亲在中国政府的阶层中所占的职位是中层,不过经由关系,他与他的家庭能够在更大的世界上获得很小的立足点以及支点。【4「自由时报」2009年3月22日的「自由广场」曾刊登由曾道雄(台湾师大前音乐研究所所长)所撰的「驻外人员的高度与气节」,对于段茂澜任中华民国驻法国外交官时的气节有详尽描述,现摘录于下:「其实在外交战场上,我们看过甚多高度学养、力挽狂澜与气节凛然的驻外人员……应当知道1949年的驻法大使馆『挂旗事件』吧。当时扮演第一只红蚂蚁的凌其翰,在馆内公开串联各地驻外使馆叛国倒戈,他们称之为『起义』,并发文给周恩来效忠新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然后听候周恩来的指令,凌其翰等人在十月十日降下使馆的国旗,改挂五星红旗。而当时的凌其翰和现在的郭冠英一样,领的是中华民国政府的薪水。这时驻英公使段茂澜奉命赴巴黎力挽狂澜,当时国民党在国内已节节败退,难以顾及外馆情势,段茂澜在之前赶到的次长董霖的协助下,以他个人的学养和外交智慧,成功地在巴黎扳回一城。段茂澜何许人也?其实他和胡适、叶公超一样,原都是一介书生,因缘际会而走人外交的领域,但他们始终都秉持着知识分子的良知与风骨"段茂澜曾在大学以英文教授德文和西班牙文,并以日文撰写法文文法,他当时如果要在巴黎变节投共,将远比凌其翰更有条件,因他是段祺瑞的侄子,又是周恩来的老同学,但段茂澜抱持一个外交人员的气节,在几无后援的情况下,和老同学展开了外交斗争而赢得了一次胜仗。段茂澜,对变节的馆员凌其轮说了一句名言:『政府已付给了你薪水,你可以走了!』而凌其翰等人最后也如其所愿地,于次年的五月,由马赛港搭船回归他认同的祖国。」资料来源:「自由电子报」;网址:http://www.libertvtimes.com.tw/index.htm。】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QQ|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4-26 08:27 , Processed in 0.074683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