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字技术,推动学习的主要力量
现在,我们就来详细谈谈数字技术的作用。数字技术主要被包含在我们正在探讨的“学习内容的危机”之中。正如我已经指出的,数字技术是当前知识爆炸、小世界悖论、教学组织模式从层级结构向网状结构转移的主要推动力量之一。如今,数字技术作为全局性理解和开放性问题而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体现在各种更新后的学科领域中(见第7章)、体现在对综合能力和技巧的各种设想中(见第8章)。
数字技术还发挥了第三种重要的作用:作为学习的工具。我非常推崇数字技术的各种贡献。事实上,我曾多年在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教授“技术、创新与教育”(TIE)这门课程。当然,即使没有数字技术,我们也可以归纳得出“理解即思考、理解即应用、理解即注意、理解即感兴趣”之类有助于为生活做好准备的普遍观念,但是,数字技术却可以为我们锦上添花。
2010年,美国教育部出版了《变革美国教育:以技术推动学习》( Transforming American Education: Learning Powered by Technology)。这份经过认真汇总的文件收录了许多教育者对于技术的反思,文件详细描绘了借助数字技术促进更广泛、更深刻的学习的多种途径(读者可以从网上获得全文)。这份文件的执笔者之一,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的克里斯·德迪(Chris Dede)倾向于强调各种广泛的可能性。谈及用数字技术辅助学习,我们往往会想到学生从网上获得信息或者在电脑上做练习;而德迪认为,这种想法太过局限,我们还可以巧妙地利用社交媒介,通过讨论、合作、评论反馈等形形色色的方式使学习者互相联系。
此外,还有浸入式的虚拟环境、虚拟世界,借此,学生能够以玩电脑游戏的方式来巩固自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形成重要的思维模式。克里斯·德迪自己的研究以及与蒂娜·格罗泽等同事合作的研究都致力于开发科学学习的虚拟环境,并由此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例如,多用户虚拟环境生态学项目(The Eco MUVE Project)就用来教授中学生有关生态系统和因果模式的知识的。
更进一步的方法则采用了半浸入式的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技术,这是德迪的另一个兴趣点,也是对多用户虚拟环境生态学项目的延伸。也即,学生利用移动设备探究周围真实的环境,而相应的技术则实时提供与特定地点、物体一致的信息和概貌图,从而带来更丰富的学习机会。
除了对“为理解而学习”有所贡献之外,数字技术也有助于解答我们在探讨“什么知识值得学习”时产生的一些系统难题。此前,我已经强调了“业余的专家”的重要意义,也强调了不应该强迫学习者掌握他们永远不会用到的、冷僻的专业知识。但是,我们必须承认,支持精力旺盛且对此感兴趣的学生探究这类知识仍然是很重要的。当代数字技术使之成为可能,这是前所未有过的,学习者不必再寄希望于本地学校里的老师碰巧知道些什么,他们可以自己在网络上获得需要的专业知识。
这只是数字技术解决的其中一个难题。查尔斯·赖格卢特(Charles Reigeluth)和珍妮弗·卡诺普(Jennifer Karnopp)在其短小精悍的著作《重塑学校》( Reinventing Schools)
中指出,如今的教育者们必须做到从工业时代范式转变为信息时代范式。他们提出了三大核心理念:以目标达成情况为基础的教育系统(每个学生不断钻研自己正在学习的任意内容,直到对知识的掌握达到了令他们满意的程度,而不是因循旧制、步调统一地逐次完成各项学习任务);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学习的过程极富个性化);延展的课程模式(例如,本书探讨的课程)。
Educating our children for a changing world
重建构想教育
如果不运用一些数字技术,上述理想将难以实现。数字技术可以支持个性化的教学,帮助教师依据学生在不同阶段的需要来完成复杂的学习内容编排。事实上,赖格卢特和卡诺普还提出了另一个核心理念,即:重视数字技术的贡献。让我们充分发挥数字技术的作用,用它来解决由它造成的小世界悖论吧。毕竟,我们绝不希望看到如今的学习者们像特洛伊人一样走向末路!
讨论主题:依据学习者和具体情境的需要,让具有生活价值的学习能够为学习者将来的生活做好准备。
探索1 辨别具有生活价值的学习重新构想我们必须承认,辨识具有生活价值的学习只是第一步。要想真教育正发挥实效,具有生活价值的学习就应当能够为生活做好准备,在机会浮现的那一刻传达见解、指导行动、提供伦理道德规范。
探索2 选择具有生活价值的学习选择需要重点关注的具有生活价值的学习只是第二步,如何让这类学习为生活做好准备的难题仍然存在。
探索3 为具有生活价值的学习而教为具有生活价值的学习而教,它需要能够让学生为生活做好准备的教学过程。在此,关键的论题是探究如何实现这一点。
一般来说,为生活做好准备,意味着我们需要引导学习者思考已经知道的和即将知道的内容,从而增进他们的理解。如果这对于年幼的学习者而言难度太高,那么,我们可以简化年纪较大的学习者可以完成的复杂思考,为年幼的学习者提供“初级版”的思考任务。
我们也可以引导他们真正思考简单的问题,而不是只提供某个理论的事实和规则。
更具体地说,能够为生活做好准备的学习,意味着不仅要培养学生学会主动思考学习主题本身,更要支持他们以主题内容为工具来进行思考——理解即应用、即注意、即感兴趣。然而,大部分学习只关注对主题内容本身的思考,而不重视将其作为思考工具。在一定限度内,这样的学习还算可行,但却达不到为生活做好准备的水平。有些学习单元在最后为实践运用留了一些空间,但是,教师们或学习者通常不太在意最后的部分,或者因为时间不够而干脆置之不理。所以,更好的办法是:在课时中途就开始注重运用。
只要有黑板和纸笔,每一位教师在自己的课堂上都可以做到上述要求。但是,如果借助数字技术的各种帮助,就能更轻松地、更广泛地实现上述目标。
探索4 建构具有生活价值的课程我们必须勇敢地面对事实:要想引导学生通过学习为自己的生活做好准备,必须付出大量的时间——远远多于传统教育分配给各个主题内容的课时。这就意味着我们必须巧妙地抽样教学,更有选择性地建构课程。与简单直接地呈现具有生活价值的学习相比,这种教学拥有的空间更小,但是在学习者的思想中,它却能神奇地让各类知识为生活做好准备。
https://www.docin.com/p-708045333.html
https://www.docin.com/p-347738747.html
http://www.doc88.com/p-710752430006.html
89页
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8/0412/161255881.shtm
|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5-5-13 11:34 , Processed in 0.068192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