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星韵地理网 返回首页

潇湘如是闲的个人空间 http://www.xingyun.org.cn/?37683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群谈义孚之七《你的家乡在哪里?》

热度 1已有 220 次阅读2019-1-19 23:12 |个人分类:段义孚读书会|系统分类:地理新闻| 人文主义地理学


群谈义孚之七(2019年1月16、17日)《你的家乡在哪里?》

苏畅:一个问题:你的家乡在哪里?大部分人会说出小时候居住的地方,因为那段时光,孩童用惊奇的目光去仔仔细细的观察周围的环境,一花一木,尽管后来在很多地方生活过,但是对周围环境不再如从前般敏感!具体大概需要到几岁,人才形成故乡认同还不知道,但基本都是孩童时期就形成了!高中的德育更无力,我们在做什么事情呢?就是告诉他那不是他的故乡!
潇湘如是闲:我最近也在思考。我在读一本《永恒的世界》讲“自然缺失症”。段义孚先生在《回家记》和《恋地情结》当中都涉及到孩子在成长过程当中与自然的关系,我正在试图梳理着一种关系。从地理的角度,也许可以完善我们对地理教学法的理解。

(第二天)
潇湘如是闲:晨起,思考昨天苏姑娘提出的第二个问题。
潇湘如是闲:一个人多久才有对家乡认同的?这真是一个好问题。孩提时代的地方感没有掺杂意识形态的部分(当然也可能受宗教、童话、寓言、鬼故事的影响),大部分是感知的。但我觉得,家乡的概念是离开孩提时代的出生地之后两种地方感对比产生的,所以,多久才能有家乡认同的恐怕和“出走”的年龄有关,那就是另一个问题了。所以我准备把“家乡认同”=“最初(出生地的)地方感的形成”
潇湘如是闲:段义孚先生的答案之一:《段义孚·回家记》作为孩子地方对他之影响侵入五脏六腑。如果我对美国各地的体验都是肤浅的,那我对中国各地的体验也是一样。但说到这里,我必须特别说明一下。我在中国的时候还是一个孩子,而孩子对周边环境里可感受到的因素非常敏感,其程度远远超过被日常琐事占满头脑的成年人。因此中国的各个城市给我在触觉上、嗅觉上、甚至五脏六腑里都留下了印记,这是美国城市所没能做到的,尽管我在美国居住的时间相对要长得多。……直到我离开津南村回到宾馆,并且直到我如今回到麦迪逊潜心搞了两个多月研究以后,每当回想起那种孩提时代的自我和孕育了这种自我的环境,我依然能够感到它们生发出的款款温情
yimin. jia:或者说?:乡土教育(乡土教材)是当前教育丢失的一件宝贝。至少九义地理中对“学习有用的地理”理解和执行都是有误区和偏离的。
陈焜浮生若梦:同意贾老师
陈焜浮生若梦:也许更接近生活中的地理
陈焜浮生若梦:所以其实一直很想听听夏老师他们对节气地方课程的开发
潇湘如是闲:@yimin. jia @六盘水苏畅 苏姑娘直接把家乡认同的问题看作德育问题,我觉得年轻人真的是了不起。地理课堂中应该担负起家乡认同的德育功能。这正是段义孚先生恋地情结的核心要义,恋地情结就是系统的、对待地方、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由此构建起世界观。
yimin. jia:从这个角度讲,认为段研究的不是地理的,就不是真正的地理人,呵呵。
潇湘如是闲:@福州陈焜 可以让夏老师重新发一下呢!更正一点,夏老师只写了一篇。大量的乡土地案例是长沙的刘昌荣地理工作室。 他们碰到的瓶颈某种程度上来讲被夏老师突破了。
yimin. jia:我完全赞同汤老师的这种看法和主张。
陈焜浮生若梦:嗯嗯,看到了相关报道,所以我用的他们
yimin. jia:有些东西需要感官,文本只承载了一部分。
yimin. jia:反正我(仅仅看夏的教学设计)达不到汤老师的认识高度。
陈焜浮生若梦:是的,这是昨天讨论中的一个新的收获
yimin. jia:我理解:段的东西是实实在在的,不是拿来作秀的。
陈焜浮生若梦:要有感官
陈焜浮生若梦:所以我说这是身边的
yimin. jia:段的主张需要发现和慢慢感知
潇湘如是闲:还是让我接着回应苏姑娘的问题。老段的第一段引用只说明了一个问题。“家乡认同产生于离开,来自于地方感的对比”,对比甚至都不是一次完成的。回忆、重返家乡、反思,我把它理解成是对“生长地地方感”反刍,形成“故乡认同”,再说段义孚《空间与地方》一书当中专门有一个章节谈故乡的问题《对故乡的依恋》。在这一章当中,他谈到了一些问题,故乡有多大;故乡是世界的中心;家是宇宙结构的焦点;世界中心是什么属性穿越天地的轴线?城市是神灵之家;普世宗教和地方宗教对于地方感的区别;天神和地神;扎根是古代罗马的理想;最后他大量的篇幅说明对故乡的依恋是一种世界性现象。我特别喜欢他最后的结论。
潇湘如是闲:恬淡的依恋是一种满足。人们之所以会出现潜意识性质的却深层的依恋是因为熟悉和放心,是因为抚育和安全的保证,是因为对声音和味道的记忆,是因为对随时间积累起来的公共活动和家庭欢乐的记忆。这种恬淡类型的依恋是难以阐释清楚的。……满足是一种热情积极的感受,但是人们极为容易将其描述成对外界没有好奇心和没有改变处境的愿望。
潇湘如是闲:多美啊,恬淡的依恋是一种满足!这就是温度!地理的温度
潇湘如是闲:继续思考苏姑娘提出的烧脑问题?家乡认同既然肇始于离开,离开后却用恬淡的依赖来自嗨,那么离开家是正当的吗?三联生活周刊《勇敢地往前,家在身后》大家可以一读。
潇湘如是闲:引文《为什么要离开家?
你也曾经后悔,当初为什么离开家呢?你会羡慕那些从未离家的同学,他们接了父辈的班或者受到荫蔽找到令人艳羡的安稳工作,满面红光、体态丰腴,享受着小地方的安稳、闲适和逍遥;你曾后悔当初两个选择摆在面前,你竟然放弃了那个更保险的那个;偶尔你也想躺在家里,做个娇气的妈宝。因为你知道,在外闯荡,真的挺累。
让我讲一下查理斯·斯特里克兰的故事。这位查理斯同学,品相中庸,不善交际,但也算有一份事业,家庭也还美满,而且儿女双全。就是这样的一个人,突然有一天,抛下妻子和儿女,孤身一人前往巴黎,只留下一份简信。“我不回来了。我的决定不能更改了”。没有解释,没有歉疚,异常决绝。
查理斯是英国作家毛姆的小说《月亮与六便士》的主人公。他忽然灵魂开窍,要离家去巴黎学画画。如果胸腔里有着一个雄心,无论蛰伏多久,它都是要跳起来,引领你“出走”。
《月亮与六便士》威廉·毛姆 著  果麦文化出版 毛姆解释说:“我认为有些人是没有出生在合适的地方的。机缘把他们随便丢到了一个地方去,但是他们会常常想念一个自己都不知道在哪里的家乡。”所以他们必定要出走;还有的人是不甘,一出生就是这样的境地,不甘不愿,要打拼出自己的天地;也有些人就是想要去体验更多,懵懵懂懂地、不明就里地,高考志愿一定要报一个离家最远的名校,想方设法“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普通人的内心冲动其实可以上升到更高的境界来理解。两天前去世的以色列著名作家阿摩司·奥兹曾说过:“亚伯拉罕、摩西、耶稣、爱因斯坦、卡尔·马克思和卡夫卡,还有其他很多很多人,他们有什么共性呢?如果你读过他们的传记,你就知道,他们都曾离家远走,都与一个相当于父权角色的人有冲突,他们在反抗那位‘父亲’。”正是这些质疑、反叛、不顺从,才引领了人类的文明。
亚当与夏娃偷吃“禁果”
想当年,上帝亲手造了亚当和夏娃,视之如己出。亚当夏娃只因吃了一个苹果,就被上帝赶出伊甸园。就是这么个编造的借口,上帝把亚当和夏娃赶出家了。拜托,编一个好点的理由好吗,我的上帝。
小鸟刚学飞的时候,老鸟是往外拱的。就连你妈也是,网络上流传着“这绝对是亲妈”的段子:女儿老大了还不曾外嫁,老妈一脸嫌弃,话里话外的架势,好像碰着个男孩就想把女儿扔过去,包邮,不退货。
你离开了“家”,你早晚都会离开它。因为,“出走”一直是生活的主题。
“满地都是六便士,他却抬头看见了月亮。”生活里,理想总是被现实打败,但真正胜利的,却永远是理想。人类就是这么一直仰望天空,直至进入太空、登上月球。所以,宇航员是离家最远的人,即便危险也是一份最令人艳羡的工作。
潇湘如是闲:
毛姆的大作《月亮与六便士》就是一个家和家乡的隐喻吧——满地都是六便士,他却抬头看见了月亮。
潇湘如是闲:👆 是段先生的答案之二。
潇湘如是闲:问题来了,苏姑娘最难的问题是最后——高中的德育更无力,我们在做什么事情呢?就是告诉他那不是他的故乡! 我不知道她讲的是不是我下面的理解:随着年龄的长大,环境在发生快速的变化(或者恶化),此地已经不是童年的此地,是不是在告诉“那不是他的故乡”?或者……苏姑娘明示?
福建莆田实验中学张露:汤老师有个问题,小孩的父母在外地,小孩也出生在外地,小孩对家乡的认知,对于家乡的归属感。是现在居住的城市呢?还是父母的家乡呢?
yimin. jia:这是难题,不是简单的问题了。
yimin. jia:@福建张露 
yimin. jia:汤老师回答的过程就是关注人而不仅仅是问题,看似是解答问题,其实还是问题背后的人。个人拙见。
福建莆田实验中学张露:嗯嗯,最近在看旅途家园远方,我们都向往远方的自由,远方也有威胁,我们如果,在远方定居,我们心里还有着对家乡的眷恋,可是我们的下一代呢?因为回过一次老家,对于老家很陌生。
潇湘如是闲:好问题@福建张露 @yimin. jia 也的确是难题。不过可以分解一下。第一,家是不是定义家乡的前提?环境发挥了什么作用?我觉得环境的作用显然超过家长,对影响孩子的感知更具体、更真切,不说孩子有多少人对家庭30岁之后还是叛逆的?第二个问题父母的家乡≠自己的家乡,这是肯定的,如果第一条成立那么最好的地方感教育就是要孩子活在当下,与自己的现实共舞。
潇湘如是闲:@福建张露 你是很想家的,我能理解。但是健康的地方感,是和生活的地方水乳交融地“融合”或者是“与现实共舞”。除非你没有对当地的“化学反应”。
潇湘如是闲:接着说苏姑娘的难题。
潇湘如是闲:孩子对故乡的认同会有什么心理效应?认知心理学家盖里·马克斯发现当下的空间认知会产生错觉“历史现代时错误”——我们站在绵延的海边或者看到郁郁葱葱的山脉,我们就会认为它现在的样子和以前一样,至少在我们能掌握的时间范围内。其实,在人类出现之前,自然早已存在,当我们不在以后,它也会长久地留在这里。 这可以提示我们的地理教育:看待地理现象要有时间尺度,地理的优势超越历史、政治,就是地理可以用“地质历史”来看待环境的变迁。
潇湘如是闲:这样,到了高中讲系统地理了,涉及到的环境是理性的不是感性的,是不是也造成了你所讲的困惑?
陈焜浮生若梦:其实地方感很依赖于社会网络与实践经验,从这个角度去思考张老师的问题也许会有答案
潇湘如是闲:孩子们在童年时期的环境感知如果被挖掘出来了,也可能造成心理困惑。1995年缅因州科尔比学院的彼得·H·卡恩和巴蒂亚·弗里德曼发表了一项关于儿童对环境的看法和价值观念的研究,对象是休斯顿贫困黑人家庭的孩子——密西西比河口湿地“面积大,岸线长,绿意盎然,但恶臭阵阵”,然而只有三分之一的儿童说环境问题对他们有直接影响。推论——人们可能会把童年时期接触到的自然环境作为日后衡量环境污染的标准;更进一步,虽然环境破坏程度是迭代增加的问题,但是每一代人都把自己当时所处的环境污染程度当成衡量标准。
潇湘如是闲:@福州陈焜 张老师的问题本质是“此地”和“彼地”认知的归属问题,你说的是归属感产生的方面而已。没有解决“此地”和“彼地”的矛盾和冲突。
潇湘如是闲:所以,高中阶段的“恋地情结”教育或者地方感的培养从时间尺度上更大、更理性,从空间尺度上也更不局限一地需要孩子们的birdview了。@六盘水苏畅
潇湘如是闲:@六盘水苏畅 高中如何讲好地方感是一个大问题,我这是按照自己对你问题的理解作出的初步思考。就像贾老师说的“汤老师回答的过程就是关注人而不仅仅是问题,看似是解答问题,其实还是问题背后的人。 ”如何一直把握“人”和“人的成长”或者“人的喜乐”这个中心,人文主义地理学的精髓就把握好了。
陈焜浮生若梦:此地与彼地的差异一定程度上是人的感知的差异(环境差异的投射),你的心里已经有这个区别实际就是一种地方感了。如果要上升到归属感,很重要的是通过反复实践与社会影响强化的。
陈焜浮生若梦:我想表达的是这个意思
潇湘如是闲:(重温前论)心理投射就是外向的情绪,@沪-周光明 @福建张露 并不是恋地情结的第一个层级的地方感,虽然不系统因人各异,但比感知(五官)要高级,它需要整合感知素材(色彩、方位、距离……)
潇湘如是闲:(重温张露观点)那天在讲旅游景观欣赏,综合感受,通过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想到了恋地情结的话。同一个事物,不同的人,感受也是不一样的,拿花来说,开心的人会说,花儿对我笑,伤心的人会说,感时花溅泪,憔悴的人会说人比黄花瘦,欣喜的人会说人面桃花相映红,无情的人-癫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花逐水流。
潇湘如是闲:地方感不是选择,是人与环境条件互动的产物,理解成投射并不确切。周老师把张露的说法理解成投射,其实就有人的选择问题,但他指出不仅在人的选择。
陈焜浮生若梦:比如张老师和她的孩子,张老师对老家有实践经验,也有些社会网络,她的地方感更强,甚至上升到了归属感,认为那就是她的故乡;而张老师的孩子一直生活在出生地,他的社会网络和实践经验是在出生地完成构建的,只回过一两次老家,没有更多的实践,也没有建立直接的社会网络,自然不会产生归属感,那对他不过是个名词罢了
潇湘如是闲:我又看了张露的问题……我们说的是一个意思嘛@福州陈焜
潇湘如是闲:我还是和周老师一样,并不赞同地方感是“心理投射”,可能从我们经历层面更认可“化学反应”
yimin. jia:谢谢汤老师的讲解,学到好多,需要消化一下。
潇湘如是闲:我们对抽象的空间可以有显著的心理投射,但是对地方感其心理过程远要复杂且机制不明,这也是引人入胜的地方
陈焜浮生若梦:是的,进一步解答,好像是一样的
陈焜浮生若梦:不过我觉得还是有选择的
陈焜浮生若梦:不过比较隐性,是看哪个积累更深
潇湘如是闲: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的,我想是不是与学界,比如顾朝林、约翰斯顿等认为人文主义地理学主观性太强?@福州陈焜
陈焜浮生若梦:
这可能是我们与西方这一领域学者的差距,我们还比较难接受主观性,而他们已经在深化主观性,不过目前也有进步。虽然我不喜欢华南师大朱老师的研究,但是不得不承认他手下几个老师在主观性研究上渐渐再深入,这是好的趋势。
潇湘如是闲:说反了吗?
陈焜浮生若梦:???
潇湘如是闲:主观性是进步还是?peet、约翰斯顿、顾朝林持主观性评判段义孚,我并不认同;克拉瓦尔和雷尔夫、段义孚的博士生tim并不简单以主观性排斥人文主义地理学,我觉得后者才是方向。
陈焜浮生若梦:是进步啊
潇湘如是闲:如果说人文主义地理学两条腿一条是心理学、一条是地理学,往心理学发展那就不是地理学了,不是吗?
陈焜浮生若梦:这也正是我最后看朱老师最近的博士生的论文的一个疑惑
陈焜浮生若梦:他开始大量且明显的引入心理学概念和方法,让我不太理解
陈焜浮生若梦:不过解释还是地理学的,还好
潇湘如是闲:如果是主观性,人文主义地理学造就被哲学、心理学取代了,克拉瓦尔还怎么把段义孚与斯特拉波相提并论?论文发一个标题,我想见识见识@福州陈焜
陈焜浮生若梦:但是心理学对主观的的定量方法确实比我们完善,这要看怎么结合了
潇湘如是闲:这是一个好问题
陈焜浮生若梦:好,我看看
潇湘如是闲:也许他是想让人文主义地理学显得科学范儿吧,本能觉得会是徒劳的
陈焜浮生若梦:我以个人的浅薄思考,最终把自己的关注点放在了景观的解读,这可能比较折中
陈焜浮生若梦:31. 朱竑,李如铁.微观视角下的移民地方感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广州市城中村移民为例.地理学报,2016,71(4):637—648
潇湘如是闲:过两天有时间分享我对景观的体会,我在读完《横穿美国》之后,重新读了杰克逊《发现乡土景观》和段义孚的博士Tim对杰克逊以后景观研究的梳理,重新理解了索尔以来的景观传统。有一些新的思考。
陈焜浮生若梦:还有一篇更倾向的,是李如铁的一作,您查一下
潇湘如是闲:@福州陈焜 谢谢提供的论文
陈焜浮生若梦:坐等您的大作

闲哥短评:一个好问题引发了一连串有价值的思考,大家的插话又丰富了话题的维度,在剖析家乡中的人性中我们还看到研究方法的局限,人文主义地理学到底是不是主观性太强?景观研究和地方感研究会有什么区别?陈老师推荐的论文我是不是要认真研究?我在整理此文时其实已经通过阅读《神州》找到了破局的方法,但是那篇文章却是最先发布在星韵地理上。(见《不一样的《神州》》之一、之二篇)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回复 geonet 2019-1-20 09:42
微观视角下的移民地方感及其影响因素——以广州市城中村移民为例https://www.ixueshu.com/document/87d0b2143f7ec688318947a18e7f9386.html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QQ|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5-16 01:33 , Processed in 0.077770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