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星韵地理网 返回首页

fahai的个人空间 http://www.xingyun.org.cn/?400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大气的运动第一课时(一轮复习)

已有 381 次阅读2007-12-20 14:43 |个人分类:课堂实录

一轮复习:大气的运动(一)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大气运动的最简单形式——热力环流,是大气一章的重点和难点,是理解全球性的大气环流及气候的关键。大气的运动一节包括两个主要知识,热力环流和风,作为难点,考虑各个突破。热力环流作为大气运动的最简单形式,还可以衍生出其他大气环流,如局部区域大气环流和全球性大气环流。全球性大气环流还有章节专门讲述,因此在局部区域大气环流方面进行拓展。

学情分析:

  学生在高一时已经学习过大气的最简单形式——热力环流,对热力环流有一定基础,但由于时间久远,一些概念已经模糊,对一些重点环节的理解会存在一些误区。所以在复习过程中应鼓励学生充分将误区暴露,有针对性的查漏补缺。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能自主画出不同冷热状况下的热力环流图。

过程与方法:利用热力环流基本原理对局部区域大气环流进行分析,学会将旧知识迁移转化为新知识的方法,寻找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科学、用科学、爱科学。

教学重、难点:

热力环流、高原季风

教学过程:

知识铺垫:大气运动的能量来源,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联系物理公式说明相同体积内空气密度与气压成正相关。

图解热力环流过程:

1、 假设地表受热均匀,则在同一水平面上气压相等,等压面平行。

2、 受地球球体形状的影响,地表受热不均。

3、 大气的垂直运动,上升或下沉。

4、 同一水平面气压差异。

5、 等压面弯曲趋势。

6、 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变换地表受热状况,自主画出热力环流图。

误区:夏季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形成高压中心。

分析高原季风形成原因及影响。

自主分析城市风的形成原因及影响。

读图分析山谷风,解释“巴山夜雨”的原因。(巴山有指大巴山的,也有指重庆境内的缙云山的,分别解释。另可结合学校地形解释降水多的原因。)

海陆风略讲。(学生对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已烂熟。提示海陆风与季风环流的区别。)

小结。

反思:

1. 一晚上时间准备,对课件不熟悉。

2. 看到不是很熟的领导来听课紧张得语无伦次。

3. 留给学生的时间过短,很多问题分析不到位,如各种风的原理图没有细画。

4. 预设的生活地理没机会提出。

5. 发现问题的设计由于时间不足形同虚设。

6. 对热力环流有了更深的理解。



教学设计写着写着就不知道该怎么写了,求教!

课件:点此下载

课件在课堂上更换了模板,个人和学生都比较喜欢熊猫吃竹子的模板。嘿嘿~~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QQ|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6-2 05:41 , Processed in 0.075940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