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星韵地理网 返回首页

fahai的个人空间 http://www.xingyun.org.cn/?400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比知识还重要

已有 259 次阅读2008-10-28 20:00 |个人分类:课堂实录

  今天学生的表现让我大感意外,同时很很欢喜。

  本来是教给学生用概念图和思维导图的方法自学选修二的后面三章内容,因为没时间在这册书上耗了。


  可示范了几节课后,学生反映说比较难,不知道自己写对没有。但基本上已形成了一种认识,那就是理清教材知识结构和思路有助于理解和记忆知识。


  在着急着在中期考试之前上完选修二的时候,又不得不顾及学生的学力。所以想到让一些同学作为老师将自己对教材的分析和理解讲给其他同学听,其他同学依然对每节内容做结构梳理。


  这种方式用过几次了,07届高三复习时的必修一下册的一个较简单的单元,08届高二时的区域地理也让他们自己讲了一点,高三复习时又讲了一点人文地理的内容,可以说对于我来说,学生的可能表现都已预料到,不新鲜了。


  可是这次还是让我欣喜了。

  这一届的高二比我预想的要好。从以前这班的老师反馈的信息来看,这个文科班的学生又笨又懒,最不可救药的就是基础差,直接导致所有的知识都不容易学懂。而且还很不遵守纪律,课堂纪律涣散。

  然而我看到的他们的表现却比以往的学生表现的还好。从学生的认真程度来说,每个上讲台的同学都认真准备,有的写了详细的教案,课外知识以及与其他学科的融合都延展得比较多,很少有同学是照本宣科的。至少从态度上我就肯定了他们。

  今天讲的是位女同学,C,讲《旅游景观的欣赏二》。对于这一节内容,我自己在备课的时候就觉得要讲好不容易,很多都是比较主观的东西,审美化的比较多,自己写的教案也是非常普通基本上就是书本的再现或者有时间再举些例子。可以说没什么新意和亮点。

  初听她讲的时候,只是觉得对书本上的知识理解得不错,讲得也四平八稳,而且将传统手法——讲练结合也很好的应用。如果说这时候让我来评价的话,也可以说算是成功了,毕竟课文、插图、小字部分上的知识点都讲到了,也有主次详略之分,对于学生来说已经很不容易了。

  可是,就在后面却出现了个小高潮,一下就把气氛活跃起来了。也许是这位同学平时在班里的人缘不错,也许是她渐渐放开了,很自然的台风让学生开始调皮起来。有几位同学故意出了几个问题来刁难她。

  一个问赵州桥是谁修建的。说实话我都忘记了。C同学反应很快,马上问有谁知道答案的告诉他。这不是老师们常常用来为自己解围的手法吗?

  又一个问,如何领悟自然与人文的和谐。这个问题其实她已经讲过了,只是不够详细。她眉头皱了皱,下面的同学坐下后马上露出奸计得逞的笑,她马上不慌不忙地再讲述了一遍。应该说也比较难得。

  还有位女生问,如何从欣赏旅游景观的角度欣赏本校与周围的环境,背靠青山面向绿水。

  C老师的反应之快实在另我吃惊。她在听问题的时候稍微露出些为难的神色,听完后马上做了回答。

  先简单地结合旅游景观欣赏的1和2两节中找些适合的方法来欣赏,接着用了个“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来表达对学校环境的满意,从她的回答中可以看出她对学校是喜爱的,甚至是热爱的。这让我十分感动。

  我和她一起听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都傻眼了,想着如果是我遇到这个问题我会怎么回答。

  心里的答案是很现实的,这是个偏僻的地方,虽然山山水水的风景很好,有的人甚至说是风水好,但毕竟是贫穷的地方,学校的基础设施非常简陋,三峡蓄水后水位逐渐升高,马上就要淹到学校的操场了,而操场还在建设中,整天施工,昼夜不停地制造噪音……

  在我眼里,这里怎么称得上风景?我无法用欣赏的眼光来看它。

  可是,当我听到C同学的回答时,我的感动无以言表。再没有什么比学生热爱自己的家乡、热爱自己的学校、热爱生活更让人感动了。

  剩下几分钟让我评课。我甚至都不说这堂课在传授知识时的优劣,只是噙着泪水由衷的赞美她,这种对世间美好的热爱。

  是的,就像谁说的,我们要大声的说我爱生活,并不只是在象牙塔才说出,而是即使在生活中遇到了很多不如意,看到了阳光下的黑暗,也能大声地说,我热爱生活。

  我想,这比知识还重要。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回复 ygldy 2008-10-28 20:28
感谢法海老师 的分享!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QQ|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6-17 06:51 , Processed in 0.068596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