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星韵地理网 返回首页

fahai的个人空间 http://www.xingyun.org.cn/?400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课堂发挥的前提

已有 227 次阅读2009-3-16 20:21 |个人分类:课堂实录

  人文地理上得大起大落。

  有的时候一堂课热热闹闹的就结束了,有的时候却是枯燥得学生睡倒一片。一直没弄清楚是怎么回事,以前总是把责任推到内容上,有些内容可以拓展或是结合乡土地理或是设置情境,有的内容则干巴巴的玩不出什么花样。其实课文都是一样的,学生也是一样的,甚至每天什么时候上课也是一样的,天气稍微有些变化也没有太大变动,效果怎么会忽好忽坏呢?

  今天连上三节课,一堂比一堂感觉好。想来以前找原因太多了,不肯正视自己的不足。

  第一堂课上得干瘪苍白,得用练习来救场才够讲满45分钟。第二堂课内容已经很熟悉了,就不在结构上多用力,而是多举例来说明一些比较抽象(专业)的句子;时间尚有余。第三节课开始天马行空和学生说说笑笑就过了45分钟。

  第一节课之所以会空出那么多时间,是因为不自信。对教材教案不十分熟悉,害怕自己出错或是结构混乱思路不清,所以尽量把结构讲完整。之后熟悉了,素材也就信手拈来了,如果储存够多应该还能将课上得更生动。

  所以说,无所谓知识枯燥不枯燥,其实都能讲生动,前提是,知道教材在讲什么,这是自信的源泉。

 

 另:今天终于看懂书上的一副插画是什么意思了,是在和学生轻松愉快对话的时候学生说出来的。一点不觉得拂了面子。

 

发表评论 评论 (5 个评论)

回复 qlzhu2003 2009-3-16 22:50
本人有种感觉:理科出身的地理教师好像都比较喜欢上自然地理,而人文地理对于工作5年以内的青年教师上起来总是干巴巴的,没有东西讲——其实,就地理的实用价值而言人文地理更有意义和价值,该怎样引导学生来关注生活世界,并学会生活学科化和学科生活化呢?
回复 qlzhu2003 2009-3-16 22:54
以前曾进行过一点关于人文地理教与学的思考,请您批评: 地理2主要内容是人文地理,经过近一个月的学习,同学们可能已经感觉到了人文地理与自然地理在教材内容、教学方式、学习方法、答题技巧、应试心理等方面的显著差异。自然地理对多数学生来说入门难,一旦入门,摸到窍门,找到感觉后,学好考好却并不难;自然地理按新课程科目设置来说,属于科学领域,其思维类型主要为逻辑思维、数理思维等,这种情形与科学领域的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类似;不少学生对自然地理存有畏难情绪,主要是因为初中地理基础太差和数理思维、空间感觉差。因此学习自然地理,关键是如何跨越高门槛,入门是最大问题。而我们目前正在学习的地理必修2,即人文地理几乎对所有学生来说,入门易,入门之后真正学好不易,学好又能考出高分更不易;人文地理内容应该属于人文与社会领域,知识内容非常庞杂,需要广泛地联系历史、政治、哲学、宗教、文化、文学等诸多领域;思维特点复杂,既包括逻辑思维、数理思维等,又涵盖形象思维、直觉思维甚至灵感思维等。学习人文地理,需要深厚的文化积淀和长久的生活阅历,要求学生具有更加宽广雄厚的知识背景,显然这对于观察世界、了解生活不太精心,疲于应付学业考试的当代中学生来说,要求稍显苛刻。 我们的地理教学长期以来陷入了一种考试教学了,地理教学的领域太狭窄了,如何扩展学生眼界,引导学生走进生活而不是走进试题才是地理教育工作者的长久任务!
回复 wenhuaxqq0710 2009-3-17 08:15
感同身受
回复 fahai 2009-3-17 12:25
朱老师总是这么高屋建瓴。:handshake 我的层次还没有达到追求更高境界的时候,只能先保证不误人子弟。 有时候觉得对学生要求的那些能力,连自己也未必能做到,又有什么资格指导学生呢?所以我目前需要做的就是提高自己,从教的层面去思考自己该怎么做,然后再身教与学生交流该如何去学。 所以,客观地说,我还不够资格站在讲台上给学生讲人文地理,无奈地也就只能将学生引到应试那个方向去了。
回复 ygldy 2009-3-17 19:00
用心观察,不断积累。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QQ|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6-17 16:27 , Processed in 0.07648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