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星韵地理网 返回首页

江海河边人的个人空间 http://www.xingyun.org.cn/?8265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20140119南园漫笔:“故乡的力量战胜核辐射?”

热度 1已有 278 次阅读2014-1-19 22:46 |个人分类:南园漫笔|系统分类:其他分类| 集贸市场, 核辐射, 菜市场, 天气, 故乡

20140119南园漫笔:“故乡的力量战胜核辐射?”

陈春

上午,瀚儿继续挂水,他带了一些资料过去阅读,他妈妈陪着,据说人不少,天气有不太冷,人的体质究竟是比原来下降了么?

我去海门办理一些事情,近中午返回,去川港市场上把蒸的馒头取回来。菜市场上摊位做了调整,新建了好几个封闭而透明的简易板房,“年租金56000元,现在是没有人出手租下来,算下来每天153元是给他们做的,之后才是自己挣的,哎!”瀚儿外公看着这时冷清的市场叹口气,“马上都要过年了,但市场上年的氛围不足,没有往年热闹。”一个卖菜老翁摇头,“菜都不好卖,人来得少,便宜都没有要。”川港菜市场应该也是比较大的集贸市场,这样的萧条情绪似乎也在蔓延。一边是高昂的租金,一边是稀拉的人气,都是现实。

下午读《什么是教育》第十四章:陶冶的科学性,这样一些语句记录下来:

 

科学性具有实事求是、反复推敲、对相反的可能性不断斟酌和自我批判的特性。

 

科学不允许人们只为眼前这样或那样的一时需要去思考,而将重要的东西置之不顾。

 

科学的最大特征是怀疑和质问一切的精神,对事物进行谨慎而有保留的判断,并对这一判断的界限和适用范围进行检验。

 

经验使人们体会到世界的广阔无限,还存在许多未解之谜,而这一体验正是通向超越的跳板。

 

如果通过计划,教育达到了一个远离科学的特定目标,那么就失去了教育本真的意义。例如在人文主义教育比较薄弱的地方,教师不传授语言学的方法,而只是讲一些肤浅的、哗众取宠的表皮知识,以供学生享受或作闲谈的资料;或者我们可以想象大学里有关宗教教育的情况,在那里学生无法满足对宗教奥义的需要,而只是听到一些支离破碎的知识,这样的教育都是骗人的。

 

自然科学和精神科学的陶冶价值截然不同,对此,现实主义和人文主义就表征出两种相异的陶冶理想。自然科学和精神科学都建立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前者经由观察和实验与自然实物接触,而后者通过理解的途径与书籍和人交流。

 

精神科学和自然科学都存在着这种倾向,即认为自己是最重要的,是真正的科学。至今还没有一种尽善尽美的陶冶理想,能将人文主义与现实主义融会贯通,以收到相得益彰之效。这种理想只在少数人身上如亚历山大·洪堡德(Alexander von Humboldt)、贝尔(K·E·von Bear)出现过。

 

物理和化学的结果是无足轻重的,但怎样得到这些结果的方法则具有陶冶价值。谁要是只知道结果,而不知推导的方法,那么它所获得的仅仅是一堆死知识。因此,单纯地了解结果和掌握答案就与精神陶冶的目标背道而驰,这样就会出现把科学当做权威,把科学原理作为迷信的教条。

 

康德说:“若想以大自然的机械化原则去认识有机物的本质及其内在的可能性,是做不到的,更别谈去解释这些现象了。有人希望将来某一天牛顿复活,并按自然法则去说明一棵草的生长,这种想法和希望是绝对荒唐的,有一天我们会说,这种念头连想都不用想。”

生命的千姿百态为人们打开了一个崭新的世界,扩大和加深了人们本来已有的与大自然的交往。

 

平均化教育的危害:在众多的规则中,陶冶最迁就一般人的需要。然而,当人们把这种平均主义合理化,甚至为了平庸地、瞬间接近纯粹理解力,而将贫乏的精神过程带入知识的每一种方式,这是,精神性则由于在群众中流传而坍塌。

 

以平均化的众多规则来遮蔽教育的层次,而教育的层次恰恰是在连续训练基础上发展了思维和引导的功能,由此出发它才能是精神创造的回声。

 

那么,现在的教育将意味着什么呢?它意味着人们再也不能获得任何一种固定的形式,而是为了在异常紧张的状况中逃出空虚,不得不重新退回到教育中。

 

因此就出现了一种典型的价值评价观。人们对以往所知晓的一切感到厌烦,因此要寻求一种仅仅是以新奇性而讨人喜欢的东西。人们为了使新的东西发挥效用,非常乐意地为新东西命名,如新的思想、新的生命感、新体育、新的客观性、新的经济领导等等,似乎一加上新的字样,就具有良好的价值判断,而不是新的则只配有贬低的价值。

 

许多表达已不再具有原来的意义。词句意义的不确定性,导致了对精神与精神连接点的概念的放弃,使得本质的理解不可能实现。

 

今天人应避免经由语言而看见存在,因为存在更多时候则是与语言互换位置的。存在应是“原初”,因此人们应避免使用每个习惯词,尤其是那些负载内涵的标准词,而稀有词和稀有词序以原初真理自居,以所谓新词来冒充深刻奥义。

 

为了在教育的混乱中寻找到一种形式,语言的还原也需竭尽全力才能办到。这样,今天的教育现象或是充满任何词的不可理解的、淡而无味的谈话,或是以语言性取代现实性。人类存在语言的中心意义却被能引起幻象注意的语言定义所改变。

晚间看一个纪录片,是一个澳大利亚的女研究生研究侗族大歌,连续七八年,每年都会到侗族小镇住上半年,学会了侗族土话,和这边的人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中途她还邀请英国的教授过来一起研究这些天籁之音,几个侗族大妈面对镜头说:“将来这个姑娘结婚,即使她不来这里,我们也要为她举办婚礼,就像女儿一样看待!”看完之后,内心还是比较感动,除了为他们之间的友谊动情之外,还有一个就是这些学者的研究态度,为一个看起来没有丝毫“作用”的侗族大歌,会把自己很长一段的生命时光交付在这里,一词一句的唱,记录,传播。每年不远万里回到小镇,组织活动,聆听,这大概可以算是生命的“沉浸”,是一种生命真实的过程。

我们的教育研究有没有这样的态度或者价值观,在一些小事上坚持这么十年八年的做下去,现在看来很难有,都是急功近利的,一两年看结果,三年就算长的了,少有真正可以铭记的东西,大概和这样的浮躁有莫大的关系。

今天看TED演讲才知道,切尔诺贝利的那个著名的“石棺”附近,依然是由人类居住的,“我看到炊烟被惊呆了……”在这个被当时划为人类禁区的地带,竟然生活着一群长寿的人。这些老太太都是当地人,这个地方是她们的故乡。她们也知道核辐射的存在和危害,当时也曾撤离,被安置在很遥远的地方,但终究有一天他们回到这里,在这个人类禁区生活了五十多年。而同他们一起撤离,之后没有回来的人,差不多都在十多年前去世了大多数。

科学家给出的解释是他们对于故土信赖的这种精神力量战胜了辐射,而另外一些离开的人过早的离世不一定全部因为辐射,而是源于恐惧和其他心理性的问题。这似乎也有一定的道理,当女记者防护严密的采访那些笑容可掬的老太太时,他们的脸上没有悲伤和恐惧,有的是安然,她们的背后是一些旧的照片,包括她们年轻时的,以及家人。

这个世界一定存在许多我们所难以解释的东西,至少是目前科学不能轻易下结论的现象,教育的一个作用就是不要泯灭掉孩子的好奇心,让他们保持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欲望,为什么会这样?还能怎么样?这样的问题多一些,我们的世界会更令人感到信赖一些。

演讲者最后说:“未来几年,这些老人也会慢慢离开这个世界(大都八九十岁高龄了),到那时,这里才会真正成为人类的禁区,因为没有人会想她们一样,觉得这里是故乡,而感到安全……”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回复 geonet 2014-1-20 12:40
教育的一个作用就是不要泯灭掉孩子的好奇心,让他们保持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欲望,为什么会这样?还能怎么样?这样的问题多一些,我们的世界会更令人感到信赖一些。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QQ|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4-29 12:05 , Processed in 0.077475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