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 3|||
与时代无关
陈春
1忽然觉得遣词造句有点难了,常常无法完整的说完一个观点,或者一件事情,越发的零散,越发的片段。朋友笑谈这本来就是一个碎片化的时代,或许是的,人总是有局限性,但把这个责任推给时代似乎有点心怯,总归还是自己的原因,和这个时代无关。
2到路口绕一个天桥,在一个巷口发现一个龙虾大排挡,此时正好是热闹的时候。三三两两的顾客围坐在巷口的,喝着啤酒,眼前是一盆一盆的龙虾和喜笑颜开的脸庞,听不清他们说什么,只是觉得高兴。我慢慢的走着,穿过豫园东侧戏台边的小巷。一路上可见的是繁华背后的平和与淡然,许多老的店铺,排门的式样,破旧的街巷让人很难想象咫尺之遥就是灯红酒绿的十里洋场。继续走过一个巷口,一张褪色的花方桌摆在转角处,几个头发花白,穿着背心的中年男人看着眼前的牌,神情凝重,周围空气似乎凝固。等我走过不久,后面便有了喧闹的声响,大概是恰好一局牌结束了,于是开始审理“牌官司”,谁犯错,谁无辜,一般在几分钟之内便可以分晓,然后又安静的进入下一局,一般的形态是如此。
3一个水果摊伸到街面上,摊主在狭小的摊位后坐着看电视。这是一台很老式的彩电,大概只有十四寸。宽体喇叭在两边,屏幕在中间,银色的旋钮在边上,看得出旋钮也褪色了,露出里面黑的底色,黑白分明,醒目。但屏幕上的画面还是清晰的,似乎是一部古装剧,正在功夫对决,飞檐走壁。摊主抿着嘴,很投入的看着画面,也许这是他一天中一次难得的休息时间。摊上的水果在灯光下闪着光泽,似乎诱惑着路过的人掏钱买下,只可惜行人不多,又都行色匆匆。
4遇到清洁工老徐的时候,他正坐在外马路的石阶边上休息。恰好是一个红灯的时间,我便和他攀谈,他告诉我自己在这边工作已经做了十年,而在这条街道是从08年之后,也已经6年多了,“虽然在这边,但真正看外滩也很少,那边不是我管的。现在外滩观景平台高了,我站在这里是看不到黄浦江了,那边人很多,这几天可能少一点,今天有领导还到豫园的,听人说的,我是没看到。”因为亚信会议,这里加强了安保。问他收入如何,他笑着说:“1800元是最低标准,凑活着过吧,咱也不强求啥,许多老乡在一起蛮开心,这里有些房子有年头的(他手指向一片黑乎乎的区域),每次扫过都想这里住着谁谁,有的挂块牌子表示文物单位,大概还可以看到里面的一些漂亮的装饰……”我在想象老徐打扫这些百年建筑前的石板路时的样子,也许他只看到落叶和垃圾,但他也知道里面的装饰是时尚而美丽的,我们这些匆匆过客所看到的仅仅是浮光掠影,老徐默默地在这些有故事的街道上缓缓的来往。“平时8点半交班,今天要到晚上12点半,要到他们开会结束才正常,这几天还有军演,新闻里蛮热闹的。”老徐知道不少信息,这是一个喧闹的时代,一个普通人所感受到的就是类似信息的跳跃,以及思考过好他们简单而充实的生活。
5在浦江游览1号(也即浦江最大的双龙船)的顶层,选一个开阔的茶座。一杯茶,一江的风,夜景缓缓的来,环视两岸如看一幅环屏的巨幕。那么绚烂的景观随着船的移动而变化,从黑暗到绚烂,又重新回到起点,一段光与影的记录。我们所见的限于视野,不会看到全部。同样的,对于我们所经历许许多多的精彩演讲与课堂展示,仿佛是一个个流动的巨幕窗口,作为观察者,我们自己首先需要保持虔敬、理性,并充满欣赏,感受到其中的美好。
6晚近12点,返回住地。再次路过豫园,路灯苍白,周边的街巷已经安静下来,此时大概是它本来的样子,喧闹不是本意。只有一处喝酒的小桌依然有人在,我过去时主人正搬出满满一箱啤酒,现在我回来此时只剩一地空瓶,有两个横在角落里,伴随着时低时高的说话声,灯光也似乎在摇曳。不久,这几位大概也要回家去做梦了。
|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5-5-11 19:08 , Processed in 0.100784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