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星韵地理网 返回首页

风自由/宁的个人空间 http://www.xingyun.org.cn/?13599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肖川《教育的理想与信念》

已有 236 次阅读2015-2-20 17:10 |系统分类:教育教学| 教育问题, 理想与信念, 孔子, 教师, 经典

肖川《教育的理想与信念》系列之七:与经典为友

教育的智慧,大多是一些古老的智慧。古老的智慧存在于经典之中。经典往往比时尚更接近真实。因为它经过了岁月的洗礼社会历史实践的检验。媚俗的重要表现就是赶时髦。现在人们动辄就用根本变革全新的理念截然不同来描述一种新的教育观念或举措。这多少都有些夸大其词、不切实际甚至是耸人听闻。的确社会在变教育也在发展变化但总有一些亘古不变的东西譬如教育内容总会随着时代的变化有所增减但历史和文学却是教育两大永恒的支柱这两大支柱在诗、书、礼、乐、易、春秋中就已确立。又如随着社会的发展对教师的要求是越来越高了但孔子提出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恐怕什么时候也不会过时。如果教育中没有爱没有真诚任何方法大概都很难奏效不管它多么的。笔者强调教育的智慧大多是一些古老的智慧用意当然不在于我们立论行文言必称尧舜言必称希腊”,而在于我们在思考教育问题时多一点历史意识少一点理智的虚妄这样我们对教育的理解当会更细致、更深入。我们的理论界也就可以少一些表面的繁荣而多一些智慧。我们的实践界就可以少一些一哄而起的培训班研讨班”,而多一些扎扎实实的学习与钻研。因为这些古老的智慧不是疾风暴雨般地浇注就能心领神会的也不是简单的诵记就可以得其真传的它需要反复的咀嚼、不断的玩味需要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的功夫做到学、问、思、辨、行的有机结合才能从微言中晓其大义。既然教育的智慧大多是一些古老的智慧那么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守经答变返本开新。所谓守经答变”,即坚守、守护那些永恒的真理古老的智慧不变的伦常”,并以此对时代的变化所带来的挑战给予回应。如果不能守经”,“答变也就缺乏了根基,守经是为了答变。既然教育的智慧大多是一些古老的智慧那么任何改革都不能急于求成。这些古老的智慧理解起来都并不难难的是如何转化为千千万万教师的信念和行为。这可不是三天五天甚至是一年半载就能奏效的它需要经年累月涵养、尝试、摸索、积累和深化。对于我们来说意识到教育的道理都是些大道理朴素的道理教育的智慧大多是一些古老的智慧使我们的言说和宣称更加审慎更加合乎实际无疑是大有帮助的。现在人们普遍迷信所谓的”:“新理论新概念新方法新模式”、新技术”,于是对于的言说充斥于我们生活的空间。我并不拒斥”,但问题是如果穿新鞋走老路如果没有旧的根基缺乏对历史的接续所谓的”,恐怕只是障眼的烟云而非货真价实的创新。这些年泡沫学术、短命学科、虚假的理论、换汤不换药的改革见得多了还是觉得的厚实、可靠。有人总是琢磨着如何打着改革的旗号挂着创新的招牌谋求一点话语霸权,进而来谋求自己的利益,尽可能捞起更多的好处而不是真正地探索真理和服膺真理。这倒是值得我们注意的。

肖川《教育的理想与信念》系列之十:教师的六个学会

 教师在一个人成长历程中的重要性几乎是不言而喻的。假如一个人在他的学生时代曾经遇到过一个好老师,那么,他即使用权坏,也一定有限;相反,假如一个人在他的学生时代不曾遇到过一个好老师,那他的存在对于社会就可能是一个巨大的危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是: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成为你自己。这是从培养年轻一代所应有的素质而言的。而作为教师,要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胜任自己的工作,就需要不断成长和发展。所以,广大教师,特别是优秀教师,需要做到六个学会:学会等待、学会分享、学会宽容、学会选择、学会合作、学会创新。只有当我们的教师具备了这些素质,人类才能拥有更加美好的未来。学会等待,意味着教师能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意味着能够用从穷人的心态对待自己所做的工作:不急于求成,不心浮气躁,不指望一次活动、一次谈话,就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因为一个好的品质的形成,一个不良品质的矫正,都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长期的、曲折的过程;即使是一个概念,一个原理的掌握,也都很难一步到位,而是一个不断丰富、不断深化的过程,一个需要不断“温故知新”和“知新温故”的过程。其实,从我们个人的生命历程来说,我们90%的努力都是徒劳的努力,使我们而正是这貌似徒劳的努力,使我们拥有9%的接近成功的机会,而正是这“9%的接近成功的机会”,最终使得我们有1%的取得成功的可能。每一个人都有一个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过程。学会了等待的教师,一定永远不会对学生说“你不行”。教师是最能体现“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的领域,只有我们代付出真诚的努力,就一定能取得成效,尽管更多的时候不是那么直接,那么迅速。当我们学会用等待的心情看待学生时,我们就能对学生少一点苛责、少点失望、少一点冷漠,而多一份理解、多一份信心、多一份亲切。分享是双向的沟通、彼此的给予、共同的拥有。教育的过程其实也就是教师和学生一道共同分享人类千百年来创造的精神财富的过程,分享师生各自的生活经验和价值观的过程。分享,意味着教师更多的是展示,而不是灌输;是引领,而不是强制;是平等的给予,在而不是居高临下的施舍。学会分享,首先意味着学会倾听,学会走进儿童的内心世界,学会从儿童的眼光看待世界。高高在上的老师,怎能听到学生真情的呼唤?自以为是的学生,又如何听得进老师的肺腑之言?重要的是以心换心,彼此倾听。其次,意味着努力创生一种新的分享方式和新的表达方式,因为分享方式和表达方式本身就蕴含教育的因素。再次,意味着对于自我中心、自以为是、好为人师的倾向的自觉防范。最后,学会分享是和学会欣赏别人高度相关的:欣赏别人其实就是真诚地去分享对方的闪光之处,它会带给我们非常单纯的满足、愉悦和欢乐。有人讲,我们不见得喜欢我们所赏识的人,但一定喜欢赏识我们的人。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对别人表现出真诚的赞扬和欣赏会使我们的生活有更多的阳光、温馨和美丽。而当一个人在成长的历程中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注、爱和欣赏时,一旦他拥有了权力,就更容易表现为自我中心、专制与独裁。教育就是引领人们从狭隘走向广阔的过程。学会宽容,就是努力使自己变得胸襟开阔、气度恢宏,就是心智不那么闭锁,头脑不那么固执,思想不那么僵化,眼界不那么狭隘,就是尽可能地尊重多样性、珍视个性,尽可能地从多种角度看待事物,尽可能地习惯“一个世界,多种声音”。要做到如此这般,就必须不断地学习,领悟人类心灵的广表与深邃,理解世界的多样与神奇,明了世事的无常与诡异。俗话说得好,“人心不同,各如其面”,由于每一个人的社会关系是千差万别的,每一个人的生活境况、生活道路也各不相同,世界在每一个人的眼中所呈现的样貌、所展示的色彩,也就不尺相同,因而每一个人对于同样的事情有不同的态度、不同的看法,就再正常不过了。使我们每个人变得开朗、开放、开明,去创造一个宽厚、宽松、宽容的心理氛围,对于人的健康成长与和谐发展,对于我们养心,都是十分必要的。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QQ|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5-15 12:38 , Processed in 0.073097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