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星韵地理网 返回首页

刘登宇的个人空间 http://www.xingyun.org.cn/?1748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新课程三维目标的分析——荒漠化

已有 504 次阅读2008-8-28 17:53 |个人分类:教育教学

人教必修三,关于区域可持续发展问题,教材选取了西北地区荒漠化的案例。

在什么是区域,什么是生态环境问题的概念形成以后,教材要体现课程标准,就必须达成以下要求:

一、知识形成的逻辑关系    从高中教学的角度考虑,构建必要的知识体系本身就是对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培养和提升。在以案例为载体,以问题为核心的新课程理念下,教材的知识系统必然要体现问题的提出及危害性→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问题的解决这一重要的程序性描述。本节教材的编者也很好地贯彻了地理科学的经典性问题,是什么问题(荒漠化)?在哪里(我国西北和世界其它地区)?为什么(形成原因)?怎么样(土地退化)?等等。

二、知识形成过程中的能力培养    有些能力是与生俱来的,而有些能力(既能)是在学习和练习的过程中形成并得到强化的。本节教材渗透的能力培养,主要是在获取信息、分析探究、总结归纳、推理演绎等方面。

1.通览教材,可以获得教材的逻辑结构,掌握科学问题论述的一般方法;同样格式的内容在其它单元也同样有体现,这样通过对于荒漠化问题的探究,直接获得可以借鉴的研究经验。

2.通过阅读课文、图像等内容,可以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分析能力、综合能力等。比如,关于荒漠化的概念,虽然是课本上给出的,但这是一个过程性概念,是在分析种种现象造成的土地退化后形成的,它也不等同于沙漠化。再如通过图像,展示我国荒漠的空间分布,以及荒漠地区的土地生产力表现(载畜量),体验荒漠化发生的地理宏观背景。等等。

3.通过“思考”、“活动”、“探究”等过程,构建地理事物之间的联系,从而形成地理的科学素养(综合性、区域性)。如降水量的变化与土地生产力、人类活动对地表的作用(破坏植被、不当灌溉)等。同时,这些具体的教学活动也训练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定性判断和数量分析等。通过对荒漠化产生原因的分析,也可以进一步得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提高地理的实践应用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和体验

教材通过文字、图像以及思考和活动的安排,能够使学生通过学习形成一些非可考查的、但对于学生自身和全体公民有益的品质。当然这些素养的形成不是一天就成功的,而是不断体验和培养的结果。

1.认识到荒漠化的形成和发展人为原因是非常重要的方面,人类活动必须与当地的生态环境相协调,与环境的承载力向适应,从而树立科学发展观;

2.防治荒漠化的核心问题是贫困,这里包含了人口问题、经济问题、社会问题等很多方面,也不仅仅是当地的局部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3.认识到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的相互作用及方式,树立“天人合一”的宇宙观。

 

在本节教材的组织上,编者较好地达成了上述目的。

 

在实际的教学操作中,要完成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主要要做好以下方面:

1.合理安排教学时间   本节教材内容很多,包含概念的表述和过程的演进、历史的发展和现实的表现,活动的内容也比较丰富。在组织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结合精心安排,把“活动”放到突出的地位。

2.合理利用课本资源   本节教材信息很丰富,充分合理地使用就足以完满地完成教学任务。可以根据课堂学生活动的实际情况,适当详略。

3.尽量照顾到全体学生,问题的研究上小步子推进。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回复 qlzhu2003 2008-8-28 22:23
刘老师的好文章,俺要参考做暑期培训的作业了,谢谢!
回复 fisherman 2008-8-29 21:24
看了刘老师的文章,知道了什么叫做差距。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QQ|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5-4 04:15 , Processed in 0.077378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