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星韵地理网 返回首页

刘登宇的个人空间 http://www.xingyun.org.cn/?1748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2010年安徽乡土地理高考解读

热度 5已有 364 次阅读2010-3-17 08:04 |个人分类:教育教学|

安徽乡土地理部分解读

一 、安徽乡土地理知识导读

自然特征:

气候:季风气候显著,四季分明,终年温和湿润,并有明显的南北过渡特征。

其中淮河以北为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

淮河以南、黄山山脉以北为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黄山山脉以南为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有梅雨和伏旱等特殊天气,气象灾害主要为干旱、暴雨洪涝、龙卷风等

地形:主要地形区为皖北平原、沿江平原和皖南丘陵(隶属江南丘陵)、皖西山地。

河流:主要有淮河和长江(皖江),注意境内江河段的流域特征。

植被、土壤:因气候的变化更替而自然更替。

淮河以北:落叶阔叶林-棕壤;

淮河以南、黄山山脉以北:落叶阔叶、常绿阔叶混交林-黄棕壤;

黄山山脉以南:常绿阔叶林-黄、红壤。

矿产资源:主要有煤炭(两淮)、铜(铜陵)、铁矿(马鞍山)。

社会经济特征:

人口:5700万,汉族为主,人口密度皖北及沿江平原的东部较大,皖南丘陵和皖西山区人口密度较小。

农业:安徽省是中国农业大省。

粮食作物的构成兼备中国南方和北方粮食作物的特点,既有旱地作物,又有水田作物。

水稻和小麦是最重要的两大粮食作物。小麦主要分布在皖北平原,轮种的杂粮为薯类、大豆、玉米、高粱等。水稻主要分布在沿江平原和巢湖流域,以双季稻为主(也有一季中稻),与稻谷换茬的主要为油菜和绿肥。皖中丘陵则为水旱作物分布的过渡地区,北部以旱地作物为主,南部水田作物比重较大。

经济作物以棉花、 麻类、茶叶、 油菜、花生、芝麻、烟草等为主,皖北平原为全省棉田面积最广、年产量最多地区。油菜种植遍及淮河以南各地,尤以巢湖周围和沿江、江南较集中。茶园主要集中在皖南山区和皖西山区。畅销国内外市场的“祁红”、“屯绿”、“黄山毛峰”、“太平猴魁”等,均为皖南山区名茶,而“舒绿”、“六安瓜片”等则为皖西山区名茶。

    工业:现已成为中国煤炭、冶金、化工和建材等重要的省份之一。

交通:铁路陇海线和长江通道,分别横贯安徽北部和南部;铁路津浦、京九两条干线南北纵贯全省。

以省城合肥为中心的高速公路基本上连接了省内的较大城市,并且与周边的大都市如上海、南京、武汉、杭州等实现了对接,加强了省域间的联系。

    旅游:安徽省旅游资源极其丰富。

黄山为驰名中外的旅游胜地;1990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是中国第一个同时作为文化、自然双重遗产列入名录的。

九华山现为国家AAAAA级旅游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被誉为国际性佛教道场。

皖南西递宏村是“世界文化遗产”等等。

注意:旅游资源是区域发展的条件,不是考查旅游业本身,了解本省旅游资源丰富就可以了。

区域发展:

1. 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为安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契机。

2. 皖江城市带。2010年1月,国务院批复安徽省唯一的一个国家级战略规划《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

范围:包括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池州、巢湖、滁州、宣城九市,以及六安市的金安区和舒城县。

意义: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是国家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又一重大举措,对于探索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新途径和新模式、深入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具有重要意义,也必将为安徽经济的快速的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

产业特色:皖江城市带加工产品的50%以上为长三角配套,汽车、家电等产业所需零部件70%左右来自长三角。

发展条件:皖江城市带现具有的优势:

长江深水宜港岸线漫长,有300公里未开发,具备发展重化工业的环境资源。

劳动力资源丰富、成本相对较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一批大学和国家级科研院所密集于此,安徽全省70%的科教资源在这里集中。

良好的产业基础和综合配套能力。拥有马钢、奇瑞、安庆石化、海螺水泥等一批国内知名企业,现代农业、物流服务业、金融业等产业综合配套能力不断进步,已经初步形成冶金、汽车及零部件、建材、家电、化工等产业集群。

发展目标:未来示范区将重点围绕新型化工、装备制造、冶金及金属材料深加工和高新技术等产业,高起点承接沿海地区和国外产业转移,着力培育高技术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发展壮大一批规模和水平居全国前列的产业集群,培育形成若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行业龙头企业和世界品牌。

 

二、前瞻预测

1、  安徽乡土地理知识的考查,作为一个特定的区域,必须放在我国整体的区域发展背景下,来体现其独特性、内涵性和差异性,同时更要注意安徽与其他区域之间的联系性,如安徽如何承接长三角的产业转移,承接什么产业等等。

2、  即使考查安徽的某个局部的或微观的区域特点和发展问题,信息和材料一定是基于全省学生共有的认知水平背景,或者信息材料的给予必定详实完备,目的是避免由于不同地域的差异而带来的不公平。

三、备考策略

详细复习安徽省地理,熟悉地图,准确把握本省和其它地区的空间联系。复习的方法和思路可以以某一个地理要素为中心,与其他地理要素间的联系和影响,由点—线—面展开;亦可以按“区域特征——区域问题——区域发展”展开复习等等。积极关注与安徽有关的国内热点大事,结合地理学科的知识分析现象,迁移运用,强化能力。

【本文发布于天星试题调研】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

回复 wyjtz 2010-3-17 11:19
天星是安徽的?
回复 ygldy 2010-3-17 17:40
周永厚: 天星是安徽的?
在安徽地区发行的资料。
回复 hmc222 2010-4-21 07:30
盼望刘老师把这篇文章再扩展!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QQ|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5-5 17:07 , Processed in 0.081864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