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星韵地理网 返回首页

王智勇的个人空间 http://www.xingyun.org.cn/?1766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分享 洋流教学中的“鬼点子”
2006-11-4 17:55
两澳两道三加三那 :东澳大利亚暖流西澳大利亚寒流;北赤道暖流、南赤道暖流;加那利寒流、加利福尼亚寒流、厄加勒斯暖流;拉布拉多寒流、本格拉寒流( 本拉登 )、阿拉斯加暖流。 风吹水动现洋流 ;
个人分类: 教学感言|352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转帖]揭密UFO:鲜为人知的地形聚光镜效应
2006-11-2 08:54
揭密UFO:鲜为人知的地形聚光镜效应 不明飞行物又称UFO的现象由来已久,其中一部分UFO准确说应该是不明发光飞行物。例如,后羿所射“十日”、夸父所逐之“日”,对当时的人们来说,就可以称之为UFO;当然,我们今天知道,这些天空中多出来的类似“太阳”的不明发光飞行物,其实乃是一种长时间在地球大气层飞行的“火流星” ...
240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大气运动课后反思
2006-10-27 20:22
1、注重基本概念、注重地理规律和原理产生的过程如水平气压梯度力要讲清楚它的概念、方向、影响;风受到的三个力的分析要首先考虑水平气压梯度力,其次地转偏向力最后是摩擦阻力, 四步:看高低气压确定水平气压梯度力;看南北半球确定地转偏向力;看高低空确定摩擦力;最后定风向。 2、今天在高一上完这节后 ...
个人分类: 教学感言|421 次阅读|5 个评论
分享 中国地理专题复习课件
2006-10-25 11:53
UploadFile/2006-10/1025966900.ppt
320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转帖]有趣的民谚识天气
2006-10-24 09:51
有趣的民谚识天气 千百年来,人们在生产生活实践中通过长期的观察,积累了丰富的看天经验,形成了各地各具特色的气象民谚。这些气象民谚语言生动形象、内容丰富多彩,人们运用它来预测天气和指导农事。至今,这些气象民谚仍有不少实用参考价值。 一、 民谚识阴晴   ...
316 次阅读|1 个评论
分享 高中必修上一二单元总结-来自学生
2006-10-24 08:40
UploadFile/2006-10/1024529397.doc 高二又把高一上册必修一的第一二单元上一遍,这是高一以来的第三遍了,目的是把这两个难点突破,以便于复习初中地理时,减少不必要的学生对系统地理知识的不熟悉,不能用地理规律和原理来解释区域地理的地理事物和现象,所以就用了复习模拟题考,题难,结果可想而知,不太 ...
个人分类: 考试评价|548 次阅读|2 个评论
分享 第二单元大气环境高考试题汇编
2006-10-13 16:12
UploadFile/2006-10/1013749261.doc
个人分类: 试卷|357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为什么江南“清明时节雨纷纷”
2006-10-13 10:48
  4月5日是清明节。每年清明节前后,江南一带经常是阴雨绵绵的天气,所以古唐诗人杜牧有诗曰:“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为什么清明时节,江南一带的天气总是雨纷纷呢?      其一,因为冬去春来的时候,冷空气势力逐渐减弱,海洋上的暖湿空气开始活跃北 ...
274 次阅读|1 个评论
分享 鞍形气压场的天气
2006-10-12 21:50
(苏)专心教学(236744613) 21:29:13 槽线延伸到这里,有上升气流,脊线延伸到这里,有下沉气流.所以大气不稳定,有所谓的切变线 (闽)单枝百合(27959690) 18:22:39 想问一下鞍形气压场的风向和天气问题。我查了好多资料,不过太复杂,都用数学去算。看了有点晕 蜀(哆啦@梦)(596669664) 18:34:36 这问题困扰人哟 蜀( ...
个人分类: 一题一议|853 次阅读|2 个评论
分享 “阳光下的考试”---考生百态
2006-10-12 21:13
今天下午年级组织了这学期来的第一次月考考数学,因为今年这学期学生人数明显上升,月考不能在原先的实验室、阶梯教室等地方完全安排下来,就安排每班拿一部分人到小操场考试,我们班我排了30人到外面,这些人中男生自己搬桌椅,女生自己搬凳子,请男生搬桌子,呵呵,看来女生依赖性要强些,发完试卷后我就上到梯子上坐在 ...
个人分类: 班主任絮语|337 次阅读|0 个评论

QQ|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5-19 18:43 , Processed in 0.046439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