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星韵地理网 返回首页

xiaxinqing的个人空间 http://www.xingyun.org.cn/?1772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论地理思维创新

已有 801 次阅读2007-1-1 14:22 |个人分类:教师专栏

论地理思维创新

朱翔  湖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410081

 

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地理科学的特点,在强调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技术方法的前提下,注重地理思维创新,发展空间分析能力,树立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从地理素质教育来看,应立足于挖掘潜能,启迪心智,养成创新思维,促进自我提高。

一、综合思维

    地理环境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人类智慧圈等圈层所组成,是地球各种自然要素、人文要素有机结合而成的宏观系统。地理事物通常是复杂的,地理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地理学习过程中,不能就地理论地理,必须从大地理的角度,从学科融合和空间综合的角度,了解地理事物,分析地理问题。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加速发展,对地理学科综合性的要求日益突出。就综合分析而言,必须抓住主要矛盾和核心问题,弄清地理事物的关键所在。对于区域分析来说,综合分析更是不可缺少的。综合型地理思维的创新,在于把握全局、分清主次、归纳总结和整体提升。

    我们的综合课程考试,不能够只考“拼盘”型的试题,把政治、历史、地理试题简单地罗列起来而一定要考“炒菜型”的试题,即大胆打破学科界限,考核学生综合分析和全面理解的能力。比如,一道综合试题,就可以从四个角度进行考核,从时间角度考历史,从空间角度考地理,从世界观角度考政治,从三者结合的角度考综合。

    德国慕尼黑大学的一位教授是这样看待中国的:首先把中国分为东部与西部,东部以秦岭一淮河为界,分为北方与南方;西部则以昆仑山为界,分为大西北与大西南。南方气候暖湿,植被葱郁,可称为“绿色中国”;北方有广阔的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可称为“黄色中国”;大西北荒漠、戈壁面积广大,黄沙漫漫,瀚海无边,可称为“金色中国”;大西南有雄浑的青藏高原,冰川绵延,雪峰皑皑,可称为“银色中国”。关于国土整治,可作如此描述:“黄色中国”向“绿色中国”转变,“金色中国”向“黄色中国”和“绿色中国”转变,“绿色中国”应更加“碧绿可人”,“银色中国”则主要是保护好原生环境。由此可见,这位德国地理学家对中国地理区域特征具有全面和深刻的了解,并进行了很好的提炼与综合。

    学习中国地理,不能把中国自然地理与中国经济地理人为地割裂开来,而要从综合分析的角度来看待中国的重大问题和未来发展。我国大致上可分为三大综合自然地理区,即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区和青藏高原区。决定这三大地理区内部分异的主导因素是不同的。决定东部季风区地理分异的主导因素是纬度地带性,归根结底是热量;决定西北干旱区分异的是经度地带性,关键是水分;决定青藏高原区分异的是垂直地带性,主要是热量及水分。从全国生产力发展水平来看,东、西部的差异远大于南、北方的差异。因此,就我国区域经济发展而论,水分因素比热量因素要显得更为重要。在当今形势下,水资源的地位日益突出,水资源的严格保护和合理利用也越来越紧迫。

    二、创新思维

    地理创新思维在于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势,用新的理念、新的视角、新的方法去看待地理事物,去解决地理问题。其中,最重要的当属观念创新,需要贯彻一系列新的理念,如循环经济、协调发展、环境友好、节约型社会、数字地球、经济全球化、绿色GDP等。应当“跳出地理看地理,跳出区域看区域”。地理创新在很大程度上是人地关系的提升,是由不和谐向和谐的转变。

    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应提倡自主学习方式,鼓励学生探究创新。这样做并不意味着教师对学生的放任自流,而必须对学生进行深人指导。自主学习过程的设计,应努力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刻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中学地理的自主学习,应根据国家地理课程标准,积极倡导学习目标的自主、学习内容的自主、学习时间的自主和学习方法的自主。地理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克服偏离主题、脱离实际、流于形式等问题。例如,在讲授了地图的基础知识之后,可以让学生绘制简单的校园示意图;在讲授了生态环境知识之后,可以让学生探讨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环境问题。

    三、批判思维

    人们对于地理事物的认识过程,是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主观到客观、由局部到整体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人类认知不断提高的过程。新观念的确立,往往是对传统观念的更新、批判和否定。过去认为是合理的东西,在新形势下可能会变得不合理。人类对于自然界的改造过程,由不和谐到和谐,由急功近利到长远发展,其经营观念、运作方式、实施行为既有对传统的继承,更是对落后的批判。

    地理课程改革的核心是地理教育理念的改革。地理教学既要讲“地”,更要讲“理”,重要地理事物的来龙去脉,应设法交代清楚。教学过程应紧扣人地关系协调,需要讲清人地互动机制,尊重自然规律或违背自然规律结果会怎么样?可就一些问题深入探究。比如,20世纪50年代~70年代,我们把“北大荒”开垦为“北大仓”;当前为了保护湿地环境,又要把“北大仓”的低洼之处恢复为“北大荒”。在此过程中,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哪些变化?原先洞庭湖拥有浩瀚的水面,后来由于围湖造田,湖面不断萎缩。现阶段国家大举退田还湖和生态移民,又使得洞庭湖的面积逐渐变大。这个过程说明了什么问题,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发生了哪些变化?等等。

    案例:“移植大树之凤为何屡禁不止?”

    我国一些城市在绿化过程中,继“草坪热”之后,又刮起了一股“大树移植风”,从移植大树发展到搬运古树。北方某沿海城市耗资2亿元“邀请”50万株大树进城,以建设“森林型生态城市”。南方某沿海城市从广西、江西、安徽、湖南等地购买了 5000余株树龄在 100~400余年的古树来装扮城市。生态城市建设无疑是正确的,但移植大树的做法却破坏了生态环境。大树移植费用昂贵,最大代价是要‘牺牲”大量无辜的大树。眼下近距离移植技术的成活率仅 60%左右,有幸成活的大树还要半死不活地“挣扎”多年才能“缓过劲来”。有些城市为了保证成活率,要求苗木供应商做到死一棵树就要补一棵树。一棵成活大树的背后要有几棵死树“陪伴”,这种资源浪费是难以用金钱来弥补的。大量移植大树对原生存地会造成严重的环境破坏,直接影响当地的生态群落,还会引发水土流失、泥石流、山体滑坡、洪涝、沙尘暴等自然灾害。移植古树还违反了国家保护古树的有关法规。树龄百年以上的古树是国家的宝贵资源,任何人无权随意买卖,买卖古树是一种破坏历史文物的违法行为。一棵大树要十几年甚至几百年才能长成,因此有“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之说。俗话说,“人挪活,树挪死”,我们应当尊重自然规律,耐心地让城市的小树茁壮地长大。

    就此提出问题,让学生展开分析:第一,“大树移植风”可使大城市迅速绿化,但这样做是否值得?第二,分析城市与区域的生态环境关系。城市的绿化以山区的森林植被破坏为代价,而山区的水土流失又会给下游地区和城市造成什么影响?第三,怎样理解“生态城市”的内涵,又如何搞好大城市的绿化?

    四、形象思维

    针对地理教学过程,要力争把系统的地理科学原理用丰富多彩、引人入胜的形式表现出来,用简明扼要、生动活泼的语言表达出来。在地理教材的展现方面,要刻意营造良好的学习情境,努力培养学生的地理情趣。

    目前,我国在初一、初二开设初中地理课程。初一学生才升入中学不久,对于中学的学习规律难以准确把握。但初一地理课程一开始就讲授比例尺、经纬网、等高线等内容,大多数学生难以接受。经纬网属于立体几何的内容,初二数学课才讲授平面几何的内容。因此,这无疑违背了教学规律,明显增加了初一地理教学的难度。

    地理教学内容需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努力从他们已有的经验出发,联系身边的现象来了解地理事物和认识地理问题。在美国,初中教材是这样描述纬度和时差的。教材给出一幅亚洲示意图,在这幅地图的四边分别有4个小孩。位于北极地区的彼德穿着厚厚的鸭绒衣还冻得瑟瑟发抖;站在赤道上的玛丽只穿着单薄的裙装还热得大汗淋漓;日本小女孩背着书包,迎着灿烂的朝阳去上学;而西亚的阿拉伯小男孩却还在呼呼大睡。教材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同一时间,在亚洲的不同地方会出现如此迥然不同的现象,让学生就这些现象展开思考,倘若想不出来,书后面就注有答案。

    新疆的地形大势可用“疆”字来形象地解释,“疆”字右部上面的一横为阿尔泰山,当中的一横为天山,下面的一横为昆仑山,右上部的“田”代表准噶尔盆地,右下部的“田”字代表塔里木盆地。左部的“弓”表明在新疆国界线形如弯弓,“弓”之外的“土”字则表示因中俄伊犁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满清政府被迫割让一系列领土给沙俄。这样描述,就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再如,可将意大利比喻为一只秀美的女靴,还可将阿拉伯半岛比喻为一只粗壮的“男靴”。由于穿靴子的男孩子比较顽皮,整天踢石头蹦蹦跳跳,结果把靴子给踢坏了,不得不打补丁,前面的“补丁”叫阿曼,后面的“补丁”叫也门。

    五、生态思维

    从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的角度去思考地理问题,关键在于协调人地关系,不断改善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尊重自然规律,按照经济规律办事,从以往的“人定胜天”上升到环境友好型的持续发展方式。

    人类经历了漫长的农业文明时代,在此期间,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对于自然界的影响和破坏都很有限,可谓男耕女织、自给自足、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充满着田园牧歌般的情调。工业革命对自然界产生广泛和深刻的影响,使人类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工业社会能够大规模地利用资源和能源,但工业文明也造成了大范围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结果导致人地关系日趋紧张。二战后出现了席卷全球的科技浪潮,科技文明在很大程度上加强了人类开发资源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但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人与自然界和谐发展的问题,在一些领域反而使人地关系更趋紧张。1987年以来,科学家系统地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开创了生态文明的新时代,明确指出人类与自然界应当和谐发展。1992年世界环境与发展会议以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并成为许多国家的基本国策。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科技文明再到生态文明,反映出人类认知水平的不断提升,也体现了人地关系从低水平和谐到不和谐、再到高水平和谐的理性回归。

    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十分严重的区域,下泄的水土对黄河下游地区,尤其是华北平原造成广泛的生态灾难。但历史上黄土高原森林植被发育良好,是中华民族的主要策源地。如今黄土高原之所以出现童山濯濯、满目疮痍的景象,主要是由于人类不合理的垦殖活动所造成的。整治黄土高原办法甚多,诸如挖鱼鳞坑、修挡土墙、疏浚河道、植树种草,乃至于小流域的综合治理。治理黄土高原的核心是改善日益恶化的人地关系,尤其是减少当地居民对于生态环境的破坏,关键在于进行大规模的生态移民,使具体地域所承担的人口数量和产业活动不至于太多。事实证明,封山植树的做法是正确的,凡是进行了大规模退耕还林和生态移民的地方,自然环境都得到了很好的恢复。

    海河是华北平原重要的河流,是典型的扇状水系,潮白河、永定河、大清河、子牙河、漳卫河5条河流汇合于天津才称为海河。历史上海河的洪涝灾害非常严重,主要原因是海河上游基本上处于同一个暴雨区域,往往五条支流同时涨水,由于海河下泄泥沙阻塞,入海通道不畅,经常河水陡涨而泛滥成灾。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对海河流域进行了大规模的治理,主要手段是开辟多条入海洪道,在洪水来临时分流入海。但从太行山流下来的不仅有洪水,还有大量的泥沙,结果造成入海洪道的淤积,当地百姓不得不每年挖河不止,甚至提出“愚公移山,治理海河”的口号。其实,海河治理的关键不在于华北平原的“排”,而在于太行山区的“蓄”,也就是说,在太行山采取一系列生物和工程措施,植树种草,修筑梯田,涵养水土,下大气力控制泥沙下泄,实现青山常绿、碧水长流,就可以从根本上控制海河流域的洪水。

    案例:“从砍树人到种树人”

    新中国成立之初,作为一名伐木工人,马永顺创造了国内手工伐木的最高记录,被授予全国特等劳动模范,并多次受到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的亲切接见。他当了34年代木工人,共砍伐树木36 000棵。1982年他退休后,由于长期读报学习,他的生态意识不断加强。他有感于森林资源过度采伐,水土流失日益严重,下决心向大山“还帐”。在16年时间里,他带领全家共计种树46 500棵。85岁的马永顺在2000年6月获得了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颁发的“全球生态建设 500佳”的殊荣,他的事迹在全国各地广为传诵。

    据此提出问题,让学生分析:马永顺由砍树人变成了种树人,说明了什么道理?

    六、空间思维

    空间性和综合性是地理学的根本特性。地理事物一定要落实到具体的空间,用数理位置(如经纬网坐标)、自然地理位置(如相对于山脉、河流的位置)、人文地理位置(如相对于城市、铁路的位置)来表述。可选择一些具有特殊意义的地理界线让学生去剖析,如北回归线、爱辉一腾冲线等。所谓空间思维,关键是建立起准确的方位概念,形成科学的地图影像,从而能够正确描述某一地理事物的实际方位,并以此为基础深入探究地理问题。

    “区域”通常是指一定的地域空间。在学习区域的过程中,要使学生理解:(1)区域具有一定的界线,有的界线是明确的,有的界线是模糊的;(2)区域内部表现出明显的相似性和连续性,区域之间则具有显著的差异性;(3)区域具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功能;(4)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区域的发展变化会影响到周边和相关的地区;(5)粗放型的区域开发方式,是以自然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和环境生态的大范围破坏为代价,谋求地方经济在短时期内的高速增长;高水平的区域开发方式,注重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深度利用,强调以比较小的资源和环境代价换取区域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在我国东部,南方与北方的分界线是秦岭一淮河线,这是一条特色鲜明的地理界线。它具有许多显著的地理特征,比如该线以南的河流冬季不结冰,以北的河流冬季则会结冰;该线以南水田为多,以种植水稻为主,该线以北旱地为多,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主。以昆仑山为界,我国西部也可以划分为大西北与大西南两大地理单元。但我国东、西部之间,并不存在着明显的地理界线。400毫米年雨量线、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线、农区与牧区的分界线、第二级地形阶梯与第三级地形阶梯的分界线、森林植被与草原植被的分界线,皆不能作为东部与西部的划分界线。实际上,我国东部与西部之间的大多数地方,并不存在明确的地理分界线。其地理差异,更多地表现为过渡性而不是突变性的地理地带,窄的地方20千米~30千米,宽的地方150千米~250千米。我国热带的范围并不算大,包括海南岛和南海诸岛、台湾岛南部和雷州半岛,以及云南省南部低海拔地区,总面积约5万平方千米。由于资源的不可替代性,这些地区不应种植一般的农作物,而要侧重经营热带作物,重点发展热带旅游。常见的热带作物有橡胶、椰子、金鸡纳霜、可可、咖啡。腰果、油棕等,它们都有明确的地域生长范围。橡胶是重要的战略物资,可作为我国热带作物经营的重点。目前,我国热带旅游发展迅速,施旋的热带风光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海南省、云南省西双版纳都成为观光旅游的热点地区。

    案例:“洞庭湖湿地”

    洞庭湖位于长江中游,光照充足,雨量丰沛,其独特的生态环境孕育了得天独厚的湿地资源。洞庭湖湿地具有以下功能:一是维持生物多样性。湖区水陆交错分布,适宜多种生物繁衍生长,良好的湿地环境为鸟类、鱼类提供了丰富的食物和理想的生存空间,现拥有大量珍稀、濒危生物物种,如中华鲟、白豚、中华秋沙鸭等。二是调蓄洪水。洞庭湖吞吐长江和湘、资、沅、澧四水,能够卓有成效地蓄纳洪水和削减洪峰,显著减轻长江中游地区的洪涝危害,并确保长江这条黄金水道的正常运转。三是提供丰富的农副产品。湿地水底淤泥深厚,营养物质丰富,有利于各类水生植物和动物的生长,每年可提供大量的鱼类、虾蟹、莲藕、芦苇等农产品。四是水运交通发达。湖区拥有复杂的水运网络,南联“四水”,北接长江,水路运输历史悠久。五是有利于发展亲水型生态旅游。湖区港汊纵横,水景别具特色,珍禽水善众多,自然景色秀关,可发展休闲现光、垂钓狩猎、水上运动等旅游项目。

    根据上述内容可展开探究:湿地对于鱼类、鸟类生息繁衍有怎样的重要作用?为什么洞庭湖区是重要的天然生物基因库?围湖造田对于区域经济发展、湿地资源保护、汛期调蓄洪水有何利弊?根据洞庭湖与湖南“四水”、长江的关系,阐述湖区水运的重要意义。

    七、协调思维

    人地关系是指人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这里的“人”指社会性的人,是在一定地理空间中从事生产活动和社会活动的人;这里的“地”是指与人类活动有着密切联系的地理环境。人地关系的基本内涵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人类是地理环境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地理环境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资源和场所。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不同程度的制约作用。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人类一方面逐渐适应地理环境的变化,不断提高其生存发展的能力;另一方面又在越来越广泛地开发、利用和改造自然环境,使其更加适合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人类活动使原始的自然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形成了自然与人文相融合的地理环境。

    针对具体问题,思维方式可能完全不同。比如,2005年重庆市高考作文题为《筷子》。让地理教师回答,可能会说,以前我们用木头做筷子,成本低,制作也很方便,不足之处是要砍伐大量森林。日本人每年都要从中国大量进口一次性使用的木筷,用完后收集起来制造新闻纸再出口到中国,结果反而赚取了大量外汇。日本的森林覆盖率比中国要高得多,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形,主要还是中国经济相对落后,需要出口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品赚取急需的外汇。这也说明中国的产业层次要比日本的低。让文科教师回答这个问题,他们则会说,筷子代表了中国的传统文化,筷子是一种夹取食物的工具,它由两根木棍组成,需要两根木棍和五个手指有机配合,才能够把食物夹起来,这就意味着协调发展。

    根据我国基本国情,协调人地关系可从以下途径进行:一是控制人口规模。不但控制人口的数量,还要提高人口的质量。二是转变发展模式。现阶段重点发展循环经济,构建节约型社会。三是协调人地关系。主要是协调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的关系,协调眼前利益与长远发展的关系。

    对于“我国城市的发展规模”,有如下几种看法。

    第一种看法是,城市规模越大越好,比如上海、北京、广州等大城市属于全国性的中心城市,在国际上也具有重要影响。大城市的交通运输、文化氛围、教育科技水平、基础设施建设都是小城镇所难以比拟的。

    第二种看法是,城市的规模越大,市中心区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交通阻塞、人口拥挤就越突出,“城市病”就越严重。小城镇环境幽雅,贴近自然,适宜于人们生活。因此,要严格限制大城市的规模,积极发展小城镇。

    第三种看法是,要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从城市发展的要求看,大城市、中等城市和小城镇的功能不同。大城市的经济辐射范围甚广,中等城市带动所在区域,小城镇的功能则是服务广大农村。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有各自的服务功能,且不能相互替代。

    可让学生展开探究:上述3种看法中,哪一种更有道理?从现在起到2020年,我国城市化水平平均每年要提高1.2个百分点,即每年将有1500万乡村人口要转变为城市人口。你能否设计一个方案,看每年进城的1300万人中,有多少进人大城市,有多少进人中等城市,还有多少要由小城镇来解决,为什么?

    针对一些有争议的问题,不必给出惟一答案,可引导学生深入探讨。

    案例:“中国的石油安全”

    目前,我国已经成为石油进口国,进口石油要占到全国石油总消费量的40%左右。到2010年,我国石油进口量将达到2亿吨;到2020年,石油年进口量可能会突破3亿吨。

    针对2020年国家石油消费状况,可提出4个问题让同学们讨论:一是世界石油市场每年能否给我国稳定地提供3亿吨石油?二是石油价格可能会明显上涨,届时我国是否拥有足够的购买石油的外汇?三是很大一部分石油需要从波斯湾甚至南美洲进口,我国能否确保漫长的石油运输线路的安全?四是倘若我国每年燃烧5亿吨~6亿吨石油,生态环境将面临着严重灾难,尤其是许多工业中心城市还能否维持下去?

    可持续发展逐渐成为全人类的共识和必然选择。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可概括为“代内公平,代际公平,人地协调”,即必须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确保当代人之间、当代人与子孙后代之间的公平发展,确保人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我国可持续发展将要跨越三大“零增长”台阶。第一个台阶是:在2030年实现人口总量的零增长,全国人口要控制在16亿以内,人口质量不断提高。第二个台阶是:在2040年实现资源和能源消耗总量的零增长,同时实现社会财富的极大增长。第三个台阶是:在2050年实现环境生态破坏总量的零增长,生态质量明显改善,生态安全确有保障。为了确保这些目标的顺利实现,我国必须实行最严厉的耕地保护政策,实行严厉的环境生态保护政策和水资源保护政策。我国将要建设全面的高效率的可持续发展体系。它包括资源节约型的经济体系、发展公平型的社会体系、提升竟争力的科技体系、人地关系协调的生态体系、人地协调发展的环境体系、全面提高国民整体素质的人口体系。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

回复 qlzhu2003 2007-1-1 23:25
好文章,是博主的原创作品吧,文中所引资料丰富、翔实,等我写东西时也可以参考了。开卷有益,学习了!

QUOTE:
以下为blog主人的回复: 庞老师取笑了,转载上面作者的文章,以供大家共勉!
回复 ylzxwzy 2007-1-3 12:07
学习一下了
回复 yyxiaoju 2007-1-6 11:40
好东东 已阅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QQ|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5-10 22:35 , Processed in 0.073896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