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星韵地理网 返回首页

追梦人生 http://www.xingyun.org.cn/?2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有梦追梦,我愿用一生期待。

日志

常州老城区古地名考(有待考证)

已有 302 次阅读2006-4-8 13:54

地名是人类历史活动的轨迹。古城常州街、坊、巷、里、弄、桥、河、湾各类地名,均有来历含义,有的地名与重要历史事件、历史人物、风土民情密切相连,因而也是一份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随着城市建设的日新月异,地名状况也在不断变化,为满足中学生热爱家乡的热情,我择要探索老城区地名的来历,为广大学生窥古城之貌、溯

地名之源,以增加广大学子的人文素养和爱国情操。

序 言     常州地理概况

常州位于北纬31°09-32°04,东经119°08-120°12之间,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 常州地处长江中下游,南濒太湖、北靠长江,与上海、南京两大城市等距相望,与苏州、无锡联袂成片,构成以经济发达而著称的“苏锡常”地区,是长江下游金三角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

双桂坊佳话

是与科举制度相关的最古老的地名。北宋乾隆五年(967年),在此居住的宋维、宋降兄弟,同登进士第,常州官府令改“来贤坊”以纪其事。无独有偶,北宋景幼元年(1034年),又是在此居住的丁宗臣、丁宝臣兄弟同科中进士,更名双桂坊,取双双蟾宫折桂之意。双桂坊东起晋陵中路,西至南大街,全长399米,是饮食业较集中的街巷,市政协、市工商联、市老干部活动室等在此驻地,在宋代,双桂坊还是与乡同级的行政区划之一。

椿桂坊

东起元丰桥、西至琢初桥,全长520米,市区古老地名之一。北宋1103年,居住在此的张彦直及其子张守,父子同榜高中,登进士第。六年后,张宰、张宦、张宇三兄弟又同科中进士。父子五人金榜题名,乡里甚感荣耀。常州太守在此建坊旌表,取“灵桂丹桂”之意命名椿桂坊。历代相沿,至今800余年。

早科坊

原名灶窠巷,南宋1253年,霍端友六世孙霍超龙荣登进士第,是年霍超龙年仅18岁,少年高中。皇帝宋理宗喜其年少有为,命郡守将此巷改名早科坊,至今700余年。

 

世科坊

     来源于“世科第”牌坊。该牌坊是庄氏家族为光祖耀祖建于清康熙27年(1688年)。庄氏是常州的望族,族中为官者、中举者颇多,名声极盛。“世科第”的意思就是世世代代有人登科及第。牌坊上记有庄氏104名有功名的成员姓名。在“世科第”牌坊附近,还有一座“兄弟翰林坊”,亦为庄氏所建。世科坊名沿用至今300余年。

 

正素巷

   南起青果巷,北至延陵路,全长415米。北宋治平4年(1067年)寓居此处的张举中进士后,不愿去朝廷做官,闭门谢客,醉心读书,家有藏书数万卷,一一阅读,亲手校核,颇多的论著,为当时文翰楷模。大臣们(包括苏东坡在内)屡次推荐于朝廷,宋神宗、宋哲宗两代皇帝先后受以州学教授、秘书郎等职务,均坚持不出,致力治学。年益高,德益勋,望益重。至宋徽宗时赐号正素处士,常州太守为其建立正素坊,巷名因此而来。

半山亭

  此处原为后河沿岸。北宋嘉佑二年(1057年),王安石(号半山)任常州知州,兴修水利,关心百姓疾苦。地方人士在此建半山亭以示纪念。现遗迹无存。

 

王守沿

   西通邮电路,全长89米。南宋德佑元年(1275年),元兵大举南侵,兵临常州时,都统王安节摔并奋起抗击,后粮尽城破,王阵亡于西水关,遗体埋葬于此。时人哀之,名其地为王守沿,以示纪念。

 

临川里

常州守将王安节抗元阵亡后,遗体埋葬于王守沿,其四世孙王伯与弟常来守墓,住县衙前。死后埋葬在王安节墓旁,因他们均为江西临川人,故后人将此地称为临川里。

大庙弄

北宋太平兴国年间,此处建有府城隍庙。原称城隍庙巷,明洪武初题木主像“常州府城隍之神”,春秋合祭,为常州八庙之一。清顺治十七年(1660年),又于城隍庙东另建县城隍庙,俗称小城隍庙。1933年,府城隍庙改建为中山纪念堂。

化龙巷

巷名源于神化传说,当地有一老人亡故,其子请风水先生在巷口玉带河边选坟地。风水先生私下叮嘱,此处乃龙地,尔父下葬后3年可化龙升天。其子探龙心切,未及3年期满,即挖土察看,果见父身已批龙鳞,息未成全形,化为白光遁去,消息传开,称其地为“化龙地”。因成巷名。

篦箕巷

常州的梳篦生产始于东晋、南北朝时,历史悠久。篦箕巷位于运河沿岸,东起新桥弄(文享桥),西至西横街。古代,巷内店铺主要销售梳篦、宫花,故又称花市街。清代每年进贡朝廷的梳篦、宫花均在此采办。著名的毗陵驿亦设于此,附近有接官亭和驿馆皇华馆,为达官显贵登岸下船之处。“文亨穿月,篦梁灯火”成为常州八景之一。

斗巷

南起关和西路,北至万福桥。相传清嘉庆年间,安徽帮屠在此定居,开设屠源丰木行,并领有“部贴”,独家经营,生意十分兴隆,自称“日进斗金”,致使该地由“沟巷”改称“斗巷”。

青果巷

是常州古老街巷之一。明万历9年前,这里尚在运河岸边。当时船舶云集,为南北果品集散地。沿岸开设各类果品店铺,就称“千果巷”。《常州赋》云:“入千果之巷,桃梅杏李色色俱陈”。后运河改道,巷名保留至今。

居前街

东起和平北路,西至北大街,全长1070米。明初洪武年间,知府张度在此设立杂造局,为所属5县制造绸缎、弓箭的地方。此街位于杂造局前,故名。

洗米弄

位于天宁寺东侧,全长648米。此弄名称的由来,与天宁寺有密切的关系。天宁寺规模宏大,僧侣众多。此弄乃寺内厨房当班的和尚到达运河码头洗菜、淘米必经之地,出入频繁,洗米弄由此得名。

文亨桥与篦箕巷

    文亨桥是常州老西门(即朝京门)外京杭大运河上的第二座大型三孔桥,造型与西仓桥(广济桥)相同,始建于明代嘉靖二十七年(公元1548年),距今已有450余年历史,比西仓桥晚建30余年,相比之下,它是新建的,所以群众称它为"新桥",久而久之,大家忘记了它的真名。据《武阳志余》载:"邑人吴龙见记曰:毗陵郡西,朝京门外有桥曰\'文亨\',跨东西运河,在古驿东南隅。"新桥与西仓桥两桥相距不甚远,堪称姐妹桥。

    文亨桥属对置排列式石拱桥,全用青石构筑。桥面正中嵌置浮雕莲纹正方巨石一方,桥面东西两侧沿嵌砌石栏板和顶端浮雕云纹装饰的望柱,两侧桥额均刻有"武进县文亨桥"6字楷书,两侧拱圈处各有桥斗4个。桥高9.92米,全长49.2米,两边小孔跨径各为6.1米,中孔跨径11.6米,南北各有石阶49级,它是常州石拱古桥中最高和最长的一座桥梁。

    古桥造型挺拔雄杰,三个孤拱形桥洞蚋入水面形成三个大圆环。每当秋夜时分,明月倒映,三个洞环中均能看到,景色迷人,这就是闻名遐迩的"文亨穿月"之景。

    地处石龙咀与土龙咀之间的文亨桥,是城隅附近的交通要道,来往船只频繁,《武阳志余》记曰:"文亨为南北锁要,粮艘上下,轮蹄交错。"可见其地理位置非常重要。

    文亨桥原横跨京杭大运河上,上世纪八十年代拓浚运河,文桥被拆迁,转向重建于附近的原护城河上。

运河北岸东起文亨桥弄西到西直街,是有名的篦箕巷。篦箕巷原名"花市街",明正德十四年(公元1519年)在此建有毗陵驿。清代乾隆时期,常州府是苏州府、松江府到南京必经之地,赶考的文人,往返的官员不绝于道。街西的大码头、接官亭(皇华亭)曾是官船上岸的地方,官员、差役就宿食于驿馆。花市街上店铺林立,出售宫花与梳篦是这里的特色商品,生意兴隆。清代一年一度进贡的宫花梳篦均在此采办,因而有"宫梳名篦"之称。其百年老店"卜恒顺"、"王大昌"梳篦店均开设于此,门前挂有巨大木梳篦箕样品。以此招徕顾客。传说乾隆帝一次下江南,在刘伦(武进人,任职军机处)陪同下,民服装扮观赏花市街景,见到众多梳篦店生意火红,问刘伦是什么地方,刘伦答曰:花市街,宫中所用梳篦出于此处。"龙颜"大悦,提意改为"篦箕巷","金口"一开从此就改叫"篦箕巷"了。每当夜晚,街上灯火通明,热闹异常,故有"篦梁灯火"之誉。"文亨穿月"、"篦梁灯火"乃当时常州西郊有名的八景之一。

天宁古刹冠东南

    "天宁寺据三吴(宋代以苏、常、湖三州为"三吴"--编者)上游之胜,创巨观杰构,屹为东南第一丛林。"这是明代徐问在《重修天宁寺记》里说的,因而天宁寺历来是常州文化古城的历史见证之一。她与镇江金山寺、宁波天量寺、邗江高端缕朊,并称为"东南四大丛林"。

    悠久的历史。天宁寺始建于唐代贞观、永徽年间(公元627-655年)。在这1300多年的漫长岁月里,历经沧桑,屡毁屡建前后达5次。五代十国时,常州是南唐与吴国的交界地带,两国多次交兵,寺院遭毁。南宋末年,常州军民抗击元兵,达半年之久,天宁寺也在劫难逃。在太平天国战乱中,天宁寺几乎化为灰烬,仅存山门及后殿数间僧舍。到清同治、光绪年间,经40年时间先后修建成基百亩,殿宇宏峻的规模。建国以后,天宁寺受到人民政府的保护,但在十年浩劫期间,遭到严重破坏,经像文物荡然无存。从1981年起到1986年,市政府主持重修,才使5470多平方米的殿堂得到了整修,重塑了628尊各种佛像,新铸了法器,使千年古刹重现了当年"栋宇摩霄汉,金碧灿去霞"的盛景。

    宏峻的殿宇。天宁寺大雄宝殿为重檐歇山顶式建筑,由柱、梁、枋、桁、檩、橼等构件组成。面阔26.4米,进深28米,面积1031平方米。如此高大巍峨,为国内所罕见。人们仰望那雄浑的殿脊,高桃的飞檐,巨大的木柱,无数的壮大拱,无不为这琳宫梵宇的非凡气势所折服。飞檐的翘角超出墙面6米,能有效地防风抗雨。出檐虽长,但不影响殿内采光。这种收放相济,抑扬结合,轮廓秀丽,气势雄伟的大屋顶建筑风格,给人以计策挺拔的感觉。梁枋和出檐,由天层雕花斗拱承托,层层叠叠,渐次向外挑出,形成上大下小的托座,使梁、柱、枋结合更为紧密,又增强了建筑物的稳固性,同时兼有装饰美化的效果。天王殿有七楹,高达23米,宽30多米。屋顶的"龙吻脊",两边各有一条巨型蟠龙,是用清代御窑专制的72厘米大方块共30多块雕刻拼成的。远眺犹如天龙飞舞。两座大殿的左右成等边四角形的是文殊、普贤、观音、地藏四殿。1995年又兴建了高达26米,建筑面积为1600平方米的三宝殿。还有玉佛殿、罗汉堂、藏经楼、达摩阁、学戒堂、佛学院、放生池、祖堂、斋堂、客堂、素斋馆等建筑,1997年10月,又扩建了挑檐翘角,交错层叠的斗拱牌坊山门殿,进一步完善了千年古刹的整体布局,拥有如此众多高大巍峨的佛殿,实为其他寺庙所不及。

    魁伟的佛像。天宁寺的佛像,素来以魁伟称著。大雄宝殿四的释迦牟尼佛、药师佛、阿弥陀佛像高5.5米高连同神台、须弥座总高11米。重塑时先后以18道工序、历时一年多才完成,仅金箔就耗去6.43万吨,黄金1148克。天王殿上的四大金刚高达7.8米,神采威武,高大庄严,在国内寺院同类塑像中是少见的。大雄宝殿三尊大佛背后的海岛观音,是一座彩塑群像,有大小神佛127尊,高达13米,富有神秘庄严色彩,又有宏大壮观气派,显示出色彩斑斓,错落有致,分舍得体,结构有序的氛围,给人以一种高大深邃,庄严无比的感觉,具有震慑邪恶、诸恶莫作的佛教文化感染效果。

十子街与斗巷

    过去常州城内百姓办喜事,新娘的花轿总要经过一处地方,这就是们于娑罗巷与化龙巷之间的十子街,以取子孙满堂吉兆。

    十子街名称的由来,要追溯到北宋时期名人邹浩的家世。邹浩,字志宪,号道乡,元丰五年(1082)进士,历任府学教授、太学博士,官至吏部侍郎、龙图阁待制,为宋代著名文学家、教育家,人称道乡先生。其祖邹霖(宋天禧三年进士),由浙江钱塘迁居常州。邹霖之父邹元庆生育10子,其中3人中进士,邹霖是第十个儿子,他迁居常州后,子孙遍及城乡,一门科第不绝。邹家后裔为纪念其迁常始祖邹霖,故名其所居之地为十子街。数百年相传沿用至今。

    斗巷,原名沟巷,南起关河西路,北至万福路,全长约600米,原为一小巷,现今已形成常州有名的斗巷弄市场。

    据传清嘉庆年间,徽州婺源木客屠明安定居常州开设屠源丰木行于此,是常州最早的木行,并领有"部帖"(相当于现今营业执照)。因其为独家经营,又负责为清廷采办木材,靠官托势、排外垄断。数十年来代买卖,可谓"生意兴隆、财源茂盛"。自称"日进斗金"。由此,沟巷之名改成斗巷,沿用至今。

 

米市河与常州米业

    民以食为天,粮食是人民赖以生存的命根。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单靠武进县东、西两仓不定期的平粜和节场庙会粮食的自由买卖,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一种以粮食经营为主的粮行、米号应运而生。常州的粮行米号始于何时已无从考证。清乾隆三十三年(公元1768年)西直街敦仁堂石碑记载:"自京口至丹阳以至常,均属商贾之集,设有大陈粮行凭客粜籴。恐各牙行斗斛大小不齐,奉宪复设牙行量斛……"说明早在乾隆时期从镇江到常州沿河粮行已经有相当数量。清同治二年(公元1863年)常州东门吴公和、西门成怡沅米店,已经设臼舂米,每天出米约400-500斤。同治九年常州专业性的粮行已有顾大防、刘启新、薛沅泰等10余家。光绪十六年宝兴泰堆栈首创牛磨人工碾米。宣统三年徐永昌米号始用引擎为动力碾米,称机米,一时效仿办厂碾米者日众。米行遂从粮行中分离出来,并单独成立米业公所。

    京杭大运河南岸从怀德桥至南运桥有一条长315米、宽7米的路段,加上向运河主航道延伸近50米的石龙咀,与南运桥形成一个小夹角,这里河运方便,粮船交接,附近米厂集中,遂相继来此开设米行、粮行。据1926年实业名录载,当时在此开设的米行就有元大裕记、同信泰、同裕昌、朱恒大、福泰祥、信泰昌衡记、通大顺、裕丰仁、广大润记、宝和泰兴记等10家米行,还有同和泰、源泰昌、董乾大、宝源大等4家粮行。由于米业兴旺,客商云集遂将原石皮场改称米市河,成为常州市又一具有行业特色的街市。

    常州的米业与农业的丰欠关系极大,农业丰收粮食货源充足,粮行压价收购,即便按常价出售获利丰厚。农业欠收,货源不足,他们则从外地购货,高价出售,仍能获利。1929年时常州粮食欠收,粮荒严重,他们利用外商倾销的大米,大发横财,宝兴泰、瑞沅、宝和泰、新盛源、成怡沅等米厂、粮行成为暴发户。当然也会投机失策,1931年各地农业丰收,粮价暴跌,百年老店成怡沅米厂,因囤积洋米,致使企业倒闭,新盛沅行资方陈和尚因负债精神失常,患疯颠病而死。

    1937年11月29日,常州沦陷,被抢粮食约计3400万斤,不少企业被迫倒闭。日伪时期,不少粮行与日伪勾结,代日商洋行大量收购小麦、稻谷,加剧了市场粮米的紧张。1944年汪伪强制实行棉业、米粮、粉麦、油粮、日用品五个统治会,统治粮油的收购和分配,粮行业务萎缩。抗日战争胜利后,粮行、米号复业的日多,但好景不长,由于通货膨胀,粮价一日数涨,粮行囤粮惜售,市场一片恐慌,抢米风潮不断。解放后,政府限制投机粮行的发展,由国营粮行主宰粮食市场,粮行遂于1953年淘汰。

龙城书院

     明隆庆六年(1572年)常州知府施观民在原晋陵县衙旧址上创建龙城书院。时有堂斋(书院房屋)200余间,膳田(维持书院经济的田产)1000余亩。据钱维城《龙城书院记》载:明万历初,张江(张居正)柄国时,下令"尽毁天下书院",龙城书院被迫停办。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知府欧阳东风在龙城书院旧址建先贤祠讲学,以避书院之名。当时在祠前有传是堂,堂南有千古一脉坊、怀施轩,左右翼各为"尊德性"、"求放心"斋舍。祠左有经正堂、次川堂、次后堂,堪称宽敝宏伟。那时龙城书院掌教钱一本,与无锡东林书院的貉簟⒕耙荨⑾惺嗜先生,宜兴明道书院玉池先生经常在经正堂"往来酬答,商榷辩论。""闽浙、江西且有远来之朋",一时彬彬称盛。

     明天启年间,魏忠贤擅政,又下令禁办书院。常州知府曾樱多次上表坚称"龙城系课文之所,非讲学之地","故独得不毁"。后倭寇侵犯东南沿海地区,书院一度改为兵备道署。直至清代,书院几经兴废。乾隆十九年(1754年),知府宋楚望将先贤祠复称龙城书院。光绪末年,改为武阳公立小学堂(今局前街小学)。

沧桑文笔塔

     文笔塔原为建元寺的附属建筑,南朝齐高帝萧道成建于齐建元年间(479-482)。唐扩建,宋称太平兴国禅寺,明洪武年间改称太平讲寺,简称太平寺。苏东坡来常州曾多次游览此寺,《常州太平寺观牡丹》,《题常州太平寺凡吠ぁ返仁,就是他在该寺所作。南宋诗人杨万里作《太平寺水画》诗,形容水画逼真:"揽动一河秋色暮,分明是水不是画"。

    太平寺和文笔塔,曾屡建屡毁,寺比塔毁坏更严重。杨万里《题太平寺》诗记载:"太平古寺劫灰馀,夕阳惟照一塔孤。"明代洪武年间碑文载:"惟塔为萧齐旧物。"最严重的一次破坏是清咸年间,寺和塔全毁了。到江绪三十四年(1908),"塔"才得以重建;而"寺"则再也没有修复起来。这座八面七级古塔,巍然耸立在红梅阁东南一片废墟上,"巍巍乎七层巨构,茫茫然百亩荒基"。它为砖木结构,中有螺旋形木梯可供攀登。底层外径为9.87米,塔高48.34米。登塔了望,全城一览无余。明代常州著名东林党人薛敷教《登塔诗》说:"最高梯处俯周围,济胜偏宜万仞台。钟磐似惶人唱和,梵音清彻九天开……"

    这座古塔,为何叫文笔塔?据《常州府志》记载:"相传塔为郡中文笔峰,每祥光腾现,辄开巍升之先兆。"《武阳合志》也载:"太平寺浮屠……呼为文笔塔。相传主邑中文教。"古塔在常州人心目中是笔魂化身,常州赖文笔而增辉。现在文笔塔的北面隔一小溪有一抹假山,形似笔架,称笔架山,衬托"文笔"的神韵。

    文笔塔的东面,有僧院数间,以塔的倒影而命名为塔影山房。《武阳志余》记载:"每至夕阳迫照,金碧灿然,檐隙塔影不过寸许,七级倒垂,晦明不灭。"高耸入云的文笔塔,缩到一寸长的倒影,这也是一种奇观。吸引了许多文人墨客前来寻觅这名胜奇景。

 

常州青果名人巷

      明代万历年之前,时京杭大运河流经常州旧城南部,自今文亨桥、毗陵驿遗址,入西水关,借东、西下塘的市河,最后穿东坡公园奔东。东下塘北岸有条小巷,因运船舶如梭,商贾云集,渐渐成为南北果品的集散地。沿岸俯视巷,触目皆各类果品店肆,故称"千果巷"。许是太直欠雅,后遂衍名"青果巷"。1581年,常州知府穆炜下令重拓运河,形成如今大运河环绕城南的格局。东下塘顿然冷落,巷内的商贾豪户、果店货铺纷纷迁徒,生意日渐萧条。经济的衰败无形中又化福音,书香人家贪这儿氛围静谧绝喧,环境清秀临水,便纷纷寻此围墙扩院,营宅建楼,数百年来,竟书风盈巷,墨香飘河。

    青果巷隐伏闹市喧街身畔,尤其城中路至和平南路段,依然披裹往昔风尘,青砖小瓦,高墙深院,一色明清风格。巷北,大多为旧时的书香门第,官宦富家,翰墨芬芳,书卷气浓,院套院,宅连宅。其间穿插不少室内备弄,狭窄幽深,寻步之中,犹如迷陷八卦阵,形成典型的江南民居群落。巷南则多为普通民居,进深约20多米,夜夜枕河而眠。城河极幽,仅宽10多米,稀有桨楫橹稿打扰。不管春流秋水,总是悠悠地行,静静地淌。居民推窗见波,绿树婆娑相映,颇蕴诗情画意。

    数百年来,青果巷许是淡了商业味,浓了书卷气,仅长数百米的小巷,明清两代居然走出进士近百名。清乾隆十年状元钱维城无疑是小巷进士中的骄子,可他的文名则远逊于明嘉靖八年进士唐顺之。他号荆川,与王慎中、归有光并称"嘉靖三大家",是明代著名文学流派"唐宋派"的首领之一,晚年又率军抗击倭寇,屡立战功。唐家人丁兴旺,共有贞和、礼和、松健等八堂散布小巷。不晓是否巧合,与唐顺之出生地仅数墙之隔的八桂堂天香楼,却诞生了另一位属于中国革命的才子。1899年年1月29日,就在二层小楼,中国新文化的先驱瞿秋白开始了他人生的旅程。国际知名语言学家赵元任,家居小巷东端,一幢回字形转楼,虽灰颜色黯,趋呈衷败,却仍可寻当年的不凡气派。那块块陈砖,根根旧柱,不知曾陪伴少年赵元任度过多少个晨暮诵。

    赵元任祖辈世居,可谓小巷正宗,而清末谴责小说家李宝嘉却是后来迁居,巷邻都尊称他为"伯元公"。1896年年末的一天,他只身告别了小巷西段的邻水之家,闯入"冒险家乐园"的上海滩,充当起爬格子的报人,创作出惊世骇俗的名著《官场现形记》。数百年来,古巷无私奉献出一批批才子:书画家汤贻汾、法学家张志让、近代中国工商业开拓者盛宣怀等等,他们叱咤中华大地,扬威大洋彼岸。一条小巷,如此众多的海内外名人生于斯,长于斯,这在全国也极为罕见,其价值不可估量。作为市级历史文化保护区,青果巷明清民居建筑群将长久保留,成为老常州城的形象缩影,让后人永远铭记先贤的丰功伟绩和艺术精华。

 

豆市河与常州豆业

    清末、民国时期,常州逐步形成了别具特色的"豆(豆杂业)、木(木业)、钱(钱庄)、典(典当业)"四大行业。而豆杂业居四大行业之首,度过了一段辉煌时期。并因此将常州西门外京杭大运河北岸东起怀德桥,西至锁桥的一条长约400米、宽仅2米的石板沿河街道,命名为豆市河。至今虽已大部拆除,但仍有1/3的民居沿用此名。

    常州豆业市场始于清咸丰年间(1851-1861年),当时豆行商人在经营方式上一改过去暗箱操作为"明盘"交易。即将买卖双方召集一起,提供市场行情,参与公开议价,不偏不倚,最后以大家都能接受的价格成交。使买卖双方均皆诚服。这种公平明码交易方式,吸引了大江南北的客商,纷纷云集常州。每当新豆上市,运豆船只来往穿梭如织,十分兴旺。民国初年,这条街上从事豆杂粮行的已有潘同昌、震泰、许恒泰、晋泰、同大、豫泰丰等10家。

    随着豆业的发展,油饼业也随之兴旺起来,不少乡村油坊纷纷进城建油坊,先后办起了宝兴泰油坊、裕沅油坊、协丰油厂,他们榨油,外销豆油与油饼,生意十分火爆,据民国七年(1918年)统计,油饼厂耗豆量从十五六万担增到四十多万担,上升两倍半以上。1919年"五四运动"以后,中国、交通、江苏、国华、信孚银行来常州设立分行。为豆杂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财力支持,相继又增开了宝源长、鼎泰丰、瑞生沅、乾丰等7家。时市场大豆流量从100多万担增加到600多万担。当时,僵四大米市之一的无锡,其豆杂粮价,必待常州开盘后再行成交,足见常州豆市的地位。

    1926年,据《武进实业名录》载,常州豆行有同丰、恒丰、晋泰、乾丰、瑞生沅、潘同昌、鼎泰丰、豫泰丰、宝沅长、宝成等10家。油饼厂有大生源、永盛、永兴、协丰、许恒丰、瑞沅、浦利、宝兴栈、王泰昌、永大、同盛、同兴等10多家。1939年冬,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曾在此建立秘密交通站,为党传递信息、护送革命同志,作出了历史贡献。到1948年《武进实业名录》载常州豆杂粮行有20家、油饼厂8家。但是,由于运河年久失修,河道渐窄,挤船情况严重,西门的豆杂业市场,大都移向无锡集散。不少货源只得改秀火车运输。此后,由于通货膨胀,客源日少,无利可图,到常州解放前夕,纷纷倒闭。显赫一时的常州豆杂业从此烟消云散。

 

红梅阁

红梅阁在红梅公园。传说在元朝至正年间,有个县吏叫龚子彬,在玄妙观内整理文案,赶造狱册,每天由家里女婢送饭。有一天,龚处出回观已过了吃饭时间,仍不见女婢来送饭,于是怒气冲冲,回家将女婢一阵毒打,不慎失手将女婢打死。后来龚子彬回到观内,整理案桌,发现覆盖在案卷之下已经变质的饭菜,才知错怪了女婢,他带着负疚之心向上司请罪。这时的常州刺史是云南人,便发配他到云南充军,顺便叫其传递家书。解差押着龚子彬刚出城门,迎面来了一位白发童颜的老人,要与他们结伴同行,便叫他们跨在一根手杖和一条丝带上,飘然而去,一会儿工夫便到了云南。龚将家书送到刺史家里,折一枝云南红梅为凭,跨上手极返回常州,然后以红梅为据向刺史交差,后将红梅移植于玄妙观旁。不久,红梅盛开,这便成了红梅阁的来历。其实这是误传,据宋《咸淳(1266-1274)毗陵志》"荐福禅院(在玄妙观附近,也又说是玄妙观的前身)……有红梅阁"的记载,以文字为证的史实,至少比上面元朝传说的故事要早百年以上,但是"红梅"一词的确切来源已无从查考。 红梅阁原在荐福寺内(原荐福禅院),为唐朝昭宗(889-904)年间杨行密任淮南节度使时所建。在宋代前期一度被当作选拔人才的贡士试院,后来成为南派道教的活动场所。据说全真道南派创始人张紫阳及其徒弟薛道光、石杏林等都在这里修炼和著书立说,其中很有名的《悟真篇》一书就在这里完成的。南宋淳熙中叶(约1181年)一场大火,将荐福禅院和红梅阁化作灰烬。元朝元贞元年(1295),道士徐养浩募资在废址上建飞霞楼,元朝至正十二年(1352)全部焚毁。明朝洪武九年(1376)在飞霞楼故址上重建,复称红梅阁。红梅阁重建后,供奉秦汉到元朝时的所谓"仙学源流"。当时红梅阁有基田71.4亩,免征粮赋52.3亩,红梅阁靠茎田的收获维持日常开销。到明朝中叶阁又被毁,清朝嘉庆(1796-1820)年间,道士徐浣梧再度修复。这里环境幽雅,绿草成荫,盛开的红梅"拟仙都之仿佛"。著名诗人赵翼诗云:"出郭寻春羽客家,红梅一树灿如霞。樵阳未即游仙去,先向瑶台扫落花。"但好景不长,清咸丰十年(1860),太平军挥师东进,进兵常州,红梅阁、天宁寺等均毁于战火。现在保存的红梅阁是光绪六年(1880)由地方绅董刘翊宸捐资、常州知府钱卿和、武进阳湖知事申保龄、梁鹏相拨款及刘瑜、李宣、许瀛洲、董云阶等募捐,历经多年波折于光绪二十六年(1900)才重建起来的。该阁建在2米高的土台上,砖木结构,重檐歇山顶,下有回廊,斗拱翘角,气势壮观。阁高17米,分上下2层,四周原筑垣墙。南端有云鹤纹冲天石坊1座,3座4柱,额书"天衢要道"、"青云直上"。两旁石柱楹联为:"道有源头,立言立功立德;工无驻足,希贤希圣希天"。阁内壁间尚存清代所刻《张紫阳先师像》、《紫阳真人著经处》、《重建红梅阁记》等石刻。该阁现为"常州历史名人陈列馆"。馆内陈列着40余位常州籍名人的生平事迹及名家绘制的画像,是红梅公园一景。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QQ|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4-29 21:11 , Processed in 0.07531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