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星韵地理网 返回首页

蜜蜂家的个人空间 http://www.xingyun.org.cn/?34067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浅谈量化推理在地理教学中运用

热度 1已有 464 次阅读2017-5-10 18:02 |系统分类:地理学科

4月12日在郑州市教育局举办的“中小学生可持续发展计划”的培训会上,杨志明博士向我们讲授了“学科教学中培养思维能力的建议”,内容详实丰富,回顾自己的学科教学,认为可以从发展思维能力的角度,训练和教会学生“真正的学会学习”,实现学生学习的“可持续性”对于孩子的发展,对于我们的学科教学意义重大。下面简要从分析性思维训练中的“量化推理”部分简要谈谈,地理学科如何开展这部分的教学。

杨博士所讲的“量化推理”包括“数字规律”、“数量关系”、“图形规律”、“图表信息”四个组成部分。这与学科中的综合思维训练有很多相温吻合的地方。地理教学和考试能力中有四大能力要求,即“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论证和探讨问题能力”与量化推理部分练习密切。

下面我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来简单谈谈量化推理能力的培养在地理教学中的具体体现,这对于考试命题立意在“考查能力”意义重大。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我们需要更多的关注学生“学会发展、掌握技能”而非仅仅“记住知识、记住规律”。

一、“数字规律”的教学是培养学生掌握地理事物的空间规律的能力有效途径。

以全球气温的分布规律为例,我们可以看出,如果采取数字规律的分析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掌握等值线类图的阅读方法,规律等值线的分布规律,而不是简单记住这些规律。 

按照杨博士给出的“数字规律”的要求“分析数字的变化趋势和排列特点,找出数字之

间联系,并辨认这种联系的充分性和准确性的能力”。这幅图的阅读步骤应该这样设计:

   1.根据图例找到图中不同颜色代表的气温范围。

   2.找出图中20℃、10℃、0℃、-10℃的等温线。

   3.找出北半球0℃、10℃、0℃、的等温线的数字变化趋势和排列特点。这里可以看出,北半球等温线呈现出从赤道向北极逐渐递减的特点。

   4.观察南半球0℃、10℃、0℃、-10℃的等温线的数字变化趋势和排列特点。这里可以看出南半球等温线也呈现出从赤道向南极地区逐渐递减的特点。

   由此,可以确认全球气温分布呈现从赤道(低纬度)向两极(高纬度)递减的特点。我们需要找出图中等温线、观察等温线的排列特点(东西延伸、南北递变)、找出数字之间联系(每隔10度递变),从北半球等温线分布归纳气温分布规律,从南半球分布辨认这种联系充分性和准确性。

   通过这样的过程,孩子们就能掌握等值线图的阅读方法之一,从延伸看递变。这种方法对于等高线、等压线、等降水量线、人口分布等都适用。学生通过这样的读图过程可以准确把握等值线带给学生的信息,而不是记住全球气温分布规律,全球降水分布规律,是一种基于学生能力发展和方法训练的教学思路。

二、“数量关系”的教学是培养学生掌握地理特征的必要手段。

    地理学就是研究人与地理环境关系的学科。对于自然环境的认识,特别是相对准确的认识一定要学会分析地理事物的数量关系。这里就需要运用到杨博士讲的“数量关系”方法,即“运用算术、几何、代数和数据分析等基础知识和技能,对已知数据进行分析综合和推理论证,最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求”。下面我以我国地形部分选取的扇形图进行简要举例。

下图为我国地形构成分布图。

这幅图的阅读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找出我国地形构成的种类。

2.找出我国地形构成中比例最大的两种类型和比例最小两种的类型。

3.概括我国地形特点。

首先可以看出我国地形有五种类型,陆地地形只有这五种类型,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地形的第一个特点就是,地形复杂多样。地形构成中比重最大的是山地占到“33%”,第二大的是高原占到“26%”,由此,我们可以得出我国地形的第二特点,山地高原面积大。再看最适合人类从事生产生活的地形,平原面积只占到了“12%”,是第二比重小的。由此,我们可以得出我国平面面积比重小。综合起来我国地形在构成上就呈现出“高原山地面积大,平原面积小”的突出特点。通常崎岖的山地、高原和丘陵我们称之为山区,因此,我国地形构成特点就是:山区面积大,平原面积小。这种地形构成对我们生产生活产生什么样的影响需要我们综合分析,把地形构成特点与人们生产生活结合起来进行分析。整体上看有利有弊,例如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大的有利影响是:山区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矿产资源和畜牧业资源,因此在可以发展的优势行业是旅游业、采矿业和畜牧业;不利影响是山区由于地面崎岖、基础设施建设难度大,造成交通不便,加上山区容易发生自然灾害,在开发和建设过程中一旦植被遭到破坏,就会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而且山区的坡度大,不易耕种。这也是我国山区目前落后的原因。这个过程就用到了“分析综合和推理论证,最终解决实际问题”的分析思路和分析能力的训练。

三、图形规律是地理学科最需要发展的综合分析能力。

“图形规律”的训练是指根据图形形状、静态位置、动态平移或旋转以及点、线、面、空间等之间的关系,找出图形变化的趋势与特点的能力。这部分内容对于地理事物的事物中空间变化和空间规律有很用。下面我仅以地球公转运动为例来简单阐述。

根据图形指示,可以指导下学生进行下面的训练:

1.图中展示地球的公转方向是       (自西向东/自东向西)。

2.图中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是太阳直射的分别位置在纬线上?

3.图中四个节气中,北半球出极昼和极夜的节气出现是?

4.太阳直射位置一年之中是如何变化的?请绘制出示意图。

5.北半球除赤道外,一种之中不同季节昼夜长短有何特点?

这里涉及到静态位置、动态平移阅读和分析,或旋转以及点、线、面、空间等之间的关系判读,对于学生理清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及其相互影响特变有帮助。

“图表信息”推理能力是地理学科的核心能力。

地理教学和考试能力中有四大能力要求,即“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论证和探讨问题能力”。这四大能力也被称之为地理学业水平的四大能力。无奈论是获取解读信息、还是调用地理知识的途径、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都要学生具备图表信息梳理能力。这与地理学科本身的特点地域性和综合性有着密切的关系。地理信息包括文字信息、图像信息和表格信息等。文字信息是提供地理信息最基本的方式,它包括相对独立的文字资料、图和表的引文或说明、题干中的限定或提示,显见文字信息不只是给出解题基础材料,还包涵了考查的意图、内容和方法;图像信息指地图、原理图、统计图、联系图等图像所提供的符号、注记、数字、图例等信息;表格信息是指数字资料信息及数字资料的属性、类别和单位等信息。这里可见地理学科对图表信息分析推理能力要求最高。下面我仅以为例地理命题中提供信息,提升解读信息和思维拓展能力为例进行简单阐释。如下题
    氮氧化物(NOX)主要是由汽车等交通工具排放的一种大气污染物。下图是2004年夏天英国南部定点测算的24小时内空气中氮氧化物的含量。(英国资格评估与认证联合会举办的普通教育证书高级补充水平考试)

(a) (i) 描述图中氮氧化物污染的分布特点。(2 分)
(ii)试述影响上述氮氧化物分布的自然因素。(3 分)
(b)结合你所学知识,简述某个或多个城市所采用的提高空气质量的措施。(5 分)
(c)解释说明城市景观对你所居住城市气候的影响(不包括城市空气质量)。(10 分)
     这一组试题依次考查了学生阅读地图、描述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原理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最终更是考查了问题探究的能力。充分体现了试题设问由浅入深、由单一性问题过渡到综合性问题的本质特征,体现诸如"说出、说明、分析……等"考查的层次性。这种设问符合心理学中对认知规律的理解,即从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到想象一系列过程。随着设问难度的逐渐提高,学生思维活跃程度也呈现上升的变化,这对其思维能力培养是十分有利的。这不就是“能从图或表中提取有效信息、对数据进行分析和整合、发现规律并最终有效地解决综合性问题的能力”的图表信息推理能力具体体现吗?

总之,如果我们能够站在训练和发展思维的角度来设计,处理我们的教学、我们试题命制,是不是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尝若从发展思维能力的角度,训练和教会学生“真正的学会学习”,实现学生学习的“可持续性”对于孩子的发展,对于学生学习可能“更加明白”、“更加有价值”,对教师教学和工作可能更加“有意义”、更加“有品质”。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回复 csdong701007 2017-5-10 19:51
本课件可以分享吗?
回复 蜜蜂家 2017-5-11 22:42
表明出处的话可以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QQ|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5-20 20:34 , Processed in 0.071709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