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星韵地理网 返回首页

liuziyan1999的个人空间 http://www.xingyun.org.cn/?35286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桃李不言 下自成蹊

日志

读 苏荷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

已有 160 次阅读2018-5-24 15:03 |系统分类:地理新闻

     学校每年给老师们发2~3本书,并且要求书写读后感一篇。每年都是期末胡编乱造滥竽充数完成任务而已。
     5月12日会考完毕,突然闲下来。翻阅苏荷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大师的建议至今依然值得我们品读。跟着书籍目录整理自己所读的一些心得,同时督促自己坚持每天阅读:
1.请记住: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
每个学生在学习上、智力发展的不同,需要教师区别对待。教师要充分了解每个学生应该在此刻能够做到什么程度,思考如何使他进一步发展。同时注意保护和培养学生的自尊感。
2.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
教师工作忙碌繁杂,如何有充分的时间备课呢?那就是读书,每天不间断的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对于所教授的那门科学书,使学校教科书里包含的科学基础知识,对你来说只不过是“沧海一粟”。养成阅读的习惯,对于做人做教师都有莫大的好处。
3.教师的时间和教学个阶段的相互依存性
低年级教师要教会学生学习!中年级和高年级的学生在学业上落伍,主要是他们不会学习,不会掌握知识的结果。尤其在小学时,培养学生如何阅读:在阅读的同时能够思考,在思考的同时能够阅读,即培养用视觉和意识来感知所读材料的能力。
4.把基础知识保持在学生的记忆力
初高中老师们面临的可怕状况:他们在盖楼房,课墙基在裂缝。
低年级老师要了解高年级教学大纲和熟悉高年级教材思考自己的学生在以后如何能顺利的学习,在你所教的年级应该知道什么。帮助学生强化重要基础知识,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5.“两套教学大纲”,发展学生思维
怎样才能减轻学生的劳动?教师需要分析知识内容,把那些要求学生牢记和长远记忆的知识明确的划分出来,教学大纲中有一些“关键”的知识,学生的思维和智力的发展,运用知识的能力,就取决于这些“关键”的知识是否牢固。所谓“关键”,就是指反映本学科特点的、重要的结论和概括、公式、规则、定理和规律性。指导学生用专门的本子记录这些“关键”知识。→这是第一套大纲。
第二套大纲:指课外阅读和其他资料的来源,给学生推荐的课外阅读和所学的新知识相结合,推荐的课外书籍越有趣越有吸引力,在教授相关知识的时候,学生思维越活跃,积极性越高。
6.谈谈“后进生”的工作
对后进生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扩大他们的阅读范围,让他们尽可能的多读书。甚至一些有益的视频,如纪录片等。阅读能让学生思考,思考会变成激发智力的刺激。书籍和由书籍激发的活的思维,是防止学生死记硬背最强有力的手段。
7.知识——既是目的,又是手段
在低年级教学中,这样的问题比较明显。教师应当做到:使学生的知识不要成为最终目的,而要成为手段。不要让知识变成不动的、死的“行装”,而要使他们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在集体的精神生活中,在学生的相互关系中,在精神财富交流的生动的、不断的过程中活起来。教育和教学摆在第一位的是让学生本人进行思考,进行生动的创造。教师要思考:哪些东西要讲,哪些东西留着不讲,没有讲完的东西,就是给学生思维埋下“导火索”,引导学生产生疑问。引起学生的疑问后,教师再来自己讲授教材,而不是喊学生起来回答个别的、零散的小问题。因为这样一部分学生在思考,另一些只是在旁听,只是造成了表面上积极性。
8.怎样把学生从事实引导到抽象真理
学生会背诵但是不会实际运用知识,甚至不能理解他背会的东西。应该采取什么措施来防止死记硬背这样的现象呢?
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理解,弄懂事实、事物和现象后再进行识记,再经过实际作业来掌握知识。地理是一门逻辑思维较强的学科,很多“口诀”需要教师充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得基础下再让学生去背诵记忆。
10.第一次学习新教材
对于某段知识的学习将持续一段很长的时间,对知识的每一次运用,同时也就是知识的发展和深入。“第一次学习新教材”是由不知到知,由不懂到理解事实、现象、性质、特征的实质迈出的重要的第一步。后期学习能否顺利取决于“第一次新教材”是否完全掌握,理解深刻。在“第一次学习新教材”时,教师力求看到学生怎样独立完成作业,根据每个学生遇到的问题进行指导,让每位学生“第一次学习新教材”的知识准确无误。熟练掌握。。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QQ|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5-14 21:36 , Processed in 0.066187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