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星韵地理网 返回首页

江海河边人的个人空间 http://www.xingyun.org.cn/?8265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20111212南园漫笔:“这是一条江,这是入海口……”

热度 1已有 476 次阅读2011-12-12 22:10 |个人分类:南园漫笔|系统分类:其他分类| 表格, false, Style

20111212南园漫笔:“这是一条江,这是入海口……”

陈春

中午在草地上讲完故事,差不多已经是1220了,和几个男孩子一起沿着东侧的跑道往回走,一个小男孩忽然指着“湿地”里的一条人工水道喊起来,“这像不像一条河流啊!”(注:操场东侧泥地跑道地势较低,在围墙工程中没有平整好,留下一些坑洼,上周几场雨之后,积淀了几个水洼,看起来如同一片“湿地”,常有鸟雀到这里饮水,怡然自得。)经他这么一说,果然是像的:两个“湖泊”(水洼)相隔数米,孩子们用手挖开一条十厘米宽的水道,沿着自然的地势把两个湖泊的水流串联起来,这和巴拿马运河的原理本质上是一样的,看起来就是一个现实的模型。

我们索性坐下来一起观察这个近乎天然的地理模型,孩子们的想象力一旦展开,那就变得开放了。

“这是一条江,这是入海口……”

“这是一个小岛,你看水流正沿着小岛的边缘前进。”因为有草屑浮在水面上,水流被清晰地展现出来,除了方向,还有流速的缓急,都很直观。

“为什么这水流一会儿往南,一会儿往北?”有孩子问。

“是风吧,我可以感觉到水流往南的时候,风是从北边吹来的。你看就是现在,又往南了。”男孩回答提问者。因为两个湖面之间基本没有落差,风向决定水流的方向似乎也有道理。

“我们可以把这些小草看成是森林,在这条大河的岸边,你看,如果这几个蚂蚁从森林里出来要过河,该是多么大的困难啊,可能么?”这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孩子的担心是有道理的,他们把草间的蚂蚁看成了正在移动的家庭。

“他们独立过河似乎不可能,这么宽的水面。”孩子边说边跨到另一边,在他的意识里已经把这条十厘米宽的水道看成了一条不可逾越的“天堑”了,他自己就是一只小蚂蚁了。

“那可怎么办?”我问孩子们。

“架桥。”男孩甲指着湖泊中的一块砖头高兴地说,“我可以把这块砖头架在这条河上,你看就是这样。”他边说,边示范给大家看,把那块“水中城堡”搬迁到“运河”之上,由于砖块过大,形成了一道“大坝”,阻断了运河的水流,“这像不像三峡大坝哦。小蚂蚁怎么过这个大坝呢?”这是一个新问题,孩子们展开想象,有的在两侧加上斜坡,有的说蚂蚁可以爬岩走壁,直接沿着大坝爬过来了,“他们不会走斜坡的,这样太麻烦啦!”

“你瞧,这水里的太阳就是一棵大钻石,闪闪发亮呢,蚂蚁是不是要去寻找这棵大钻石呢?”这是一个水晶球滚入水洼,溅起水花,钻石碎成了晶莹的亮光。男孩们寻找肇事者,他正跨越“无边森林”和“茫茫沙漠”(一小片黄沙)往这边赶过来捡这个水晶球呢

“陈老师,我们明天的故事就讲这样一个探险故事吧,就在这水边,好不好?”有孩子提议,这真是一个不错的主意,类似于实景剧,加上想象力。

循着孩子们的描述我们似乎在高空俯视这片广袤的大地,那两个水洼也成了浩瀚的海洋,我们还有这样的想象力么?孩子的眼里,世界是多么有趣啊!

收到瀚儿的班主任张老师的家教短信,大意是“孩子每天在家,都要有一定的阅读、朗读时间,对于语文和英语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同时也需防范一些玄幻、恐怖及孩子不适宜看的书籍,一旦发现应予以教育并制止。”,这个提醒很及时,初中的孩子处于青春期,会有很多的变化,及时防范一些不良的苗头,养成良好的阅读素养是对孩子一生有益的。

有时候我尝试着理解“责任文化”也在于很多细小的关怀,在某一个角度所能想到的提醒,或者可以提供的帮助,想到了,就去做,做了就会有效果。例如班主任张老师对于家庭教育的适当提醒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毕竟在某一个年龄段的孩子成长的过程需要一个专业的介入,不是每一个家长都可以清醒地看到孩子的全部并提出合理的对策,而班主任老师作为一个专业人员,会在某个阶段集中看到很多普遍的问题,也有一些合适的优化处理方案,及时与家长沟通就会形成合力,应该谢谢张老师啊。

龙应台说过一个案例“家长是有保质期的”,印象很深,在今年毕业班的家长会上曾经和许多家长分享过这个观点,一个积极健康完善的家庭对于孩子成长具有底色的铺垫,尝试着理解,尝试着延长这个保质期。

今日《师道》文字如约寄出,一个空间,一段时间;一些人,一些事,都在里面了。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回复 林君 2011-12-12 22:32
文字很美,或是匆忙 ,我竟然没有读懂。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QQ|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5-14 00:07 , Processed in 0.071783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