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星韵地理网 返回首页

江海河边人的个人空间 http://www.xingyun.org.cn/?8265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20140127南园漫笔:安静的保存

热度 1已有 304 次阅读2014-1-27 21:20 |个人分类:南园漫笔|系统分类:其他分类| 嘉庆年间, 香港, 上海, 标示, 长桥

20140127南园漫笔:安静的保存

陈春

6:40起,瀚儿稍后也起来,一起去球室。

8:00返回,用早餐。

8:30瀚儿开始作业,11:20结束。

期间,我整理文字若干,瀚儿休息时策划下午的老镇记录的预案。我也寻找一些史料作为补充。

中午,过年祭祖仪式。

下午第一站去的是牛洪港,瀚儿说这个名字很牛气,“new hongkong”,新香港的意思。我说现在估计冷清得很,原来也是个热闹的地界,也是因港而兴的小镇,后因水道阻塞,渐渐失去货物枢纽的地位,加上陆路交通北移,此处变得闭塞,我也很久没有去过了。

在清乾隆年间,因潮水的冲刷,自然形成了一条面阔水深的牛洪港,以后渐有船只来往。嘉庆年间牛洪港往来上海及江南一带经商的船只每天都有很多艘,港东逐渐形成港口集镇,遂名牛洪港镇。后在渡口建了一条长40多米、宽近2的长桥,取名津桥,牛洪港镇即改名为津桥镇。

我们到达小镇时已经午后两点多,整个老街已经毫无影踪,都是沿路新砌的房子,只有一个路标指向“牛洪港路”,另在县界处有一个很小的标示,向西指向“通州”,向东指向“海门”,牛洪港在原来也是一镇两县管的模式。街面已经完全的消失,沿路的门户大都敞亮簇新,有一些看起来破旧的房子,也不会超过30年,这里已经没有像样的集市了。

第二站是三和镇,从牛洪港往东,我们的走的路不宽,但却是历史很悠久的民国时代规划的老路,现在覆盖了水泥路面,但路型基础依然是过去的样子,并不笔直,有些曲折。

三和镇地处长江下游,原是一片汪洋大海。早在乾隆年间的二十年代(17361756年)陆续涨出来了一大片沙滩,并命名为“裙带沙、大洪沙、玉心沙、复兴沙”。那时的裙带沙和玉心沙隶属通州管辖;复兴沙和大洪沙隶属崇明县管辖。乾隆33年(1768年)由江苏巡抚决定将以上四沙划归海门直隶厅管辖。三和就在那时有这四只沙合组而成。当时有徐、杜、沈3家在此开店,故取名“三和”。

现在镇口有一雕塑,是三个少女伸展手臂伸向天空,不知道是否有此和睦寓意。

三和镇老街在新街南边,沿河东西走向,街面比牛洪港要宽阔,原来有“金通海,银川港,铜三和,铁天补”四大名镇,名列第三的“铜三和”想来也不是徒有虚名的。

此时的三和老街依然很热闹,在一处房前聚集了不少打工的妇女,她们的孩子在路边玩耍,给这看起来破旧的老街带来生气勃勃的景象,这些孩子估计也是不回家了,他们必将成为这个小镇新的记忆。

最后一站是通海镇。

从海门一侧入境,通海镇也是一镇两县管的模式,在镇的东首,曾经有一块早期通海桥的石条桥碑,“通海桥戊申九月建……镇董刘元章……”通海镇刘家也是大姓,人口众多,造桥铺路也是一件功德事。素有“金通海”之称,比川港、三和老街气派了许多,从格局上看已经大了不少,前、中、后三条东西向的道路,前街临河,中街为主体,后街近郊。原本有一个小学在后街之外的湖边,现在已经成为一个集市。

瀚儿把摄录通海老街作为一个主体,牛洪港和三和镇的老街都已经没有原来的格局,唯有通海镇还保持的不错,虽然也有一些新砌的房屋,但因为本身镇区面积较大,大部分的老房子还是保存下来的。在镇区中间一座两层小楼对面,是一家六十多年历史的商栈,保持了那种曲尺柜台的样子,店主是一个花甲老人,向瀚儿推荐镇点的宝贝,是悬在货架上方的一些招贴画,“那三张有许多人来拍过了,其中一张‘我们一定要解放台湾’,上次有美国人也了拍过的……”那种壁画形式的宣传画一下子吸引了瀚儿的目光,他说自己在《读库》上见过类似的画,大概有一期做朝鲜画专题的,那种挥着夸张铁拳的不成比例的人像,一下子真切的呈现在眼前,恍如时间穿越啊。

店主很健谈,在镜头里聊了许多老镇的历史,“东洋人来的时候,在河南边建有碉堡,人呢住在对面那座小楼上……”问他热闹的时候怎么样?他用土话说:“小篮子举在头顶上。”瀚儿说这个表达很有水平,表示人很多,怕挤坏了购物的竹篮子,都举在头顶上了。

店主建议瀚儿拍摄一种糖架子,“那个是国民党时代的,好几十年了,上面那些糖瓶还是老的,现在不多见了。”他特意把这个东西放在店门口的窗台上,看来确实有其他人过来拍摄一些影像,他也见多不怪,甚至主动指点,“我这个店的格局几十年没有变过,海门没有了,过去南通城里有,现在也没有了,我这里东西蛮全的……”正交流呢,一个小男孩和一个小女孩蹦蹦跳跳进来,拿了五元钱要买一种图钉,店主帮他取货,瀚儿拍摄交易的过程:店主在木制镶玻璃的柜台里面,小男孩站在和他差不多高的柜台外面,这个场景是我小时候购物的样子,现在的孩子都进了超市自选货物,少有这样的经历了。

货栈的外面依然是排门,“晚上一扇一扇装上去,早晨一扇一扇取下来,我们现在晚上也住在这里,方便有人来买东西,例如买个灯管之类,不要跑到其他地方去的,我这里都有……”看起来这个面积很大的货栈确实东西很齐全,一些冷门的铁锅、搪瓷缸之类,这里还有,暖水瓶之类,排列的很整齐。

“这几个字也有好几十年了,我来之前就有了,好好拍拍这个。”他指着正对大门的横梁上写的“顾客您好,欢迎光临!”指导瀚儿拍摄这些历史痕迹。

告别店主,离开货栈,太阳已经西斜,一家理发店正在营业,瀚儿取了一个镜头,理发师甚至没有转头,很有职业精神,很专注。

一户人家开着门,躺椅里的老人和他的老伴说着话,商量晚上要吃的东西,“多弄些蔬菜……”

一个老妇人拄着拐杖在石阶路上慢慢的走,时间在这里也变得很慢很慢。

小镇是安静的,在这安静里可以保持许多生态的本色,说不上好还是不好,有时候也有观点认为这是消极的生活,没有了激情,但只要有人选择在这里,那么这种生活就是有意义的。那个货栈的店主把几十年的招贴画,几十年的糖果架,还有几十年的柜台保存的如此自然,现在成了难得的景致,这是很不容易的,也只有在这样的安静里才可以做到。

晚间,瀚儿作业若干,写文字若干,英语日记一篇,内容就是今日的一些行纪。

听方明老师诵读古文名篇几则。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回复 geonet 2014-1-28 16:01
时代在进步,记忆也可以更鲜活更具个性了。这项活动很好,很有意义。
回复 江海河边人 2014-1-28 21:43
geonet: 时代在进步,记忆也可以更鲜活更具个性了。这项活动很好,很有意义。
马上要过年了,先送上祝福给您,谢谢贾老师一直以来的关注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QQ|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5-2 22:08 , Processed in 0.074181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