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723|回复: 7

[新课程区] 教育部考试中心:2017年高考试题评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6-11 20:49: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geonet 于 2017-6-14 17:21 编辑

(楼主揣测:感觉在由以往禁止发声(好像是数学答案异议引发),到主动正导向。试卷未必达到了预想的高度,但是这个指导思想是广大教师和考生备考、应试需要引起高度注意的问题。)


围绕高考核心功能 全面深化考试内容改革

教育部考试中心(《中国教育报》2017年6月9日第5版)
  
2017年高考命题贯彻《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要求,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高考“立德树人、服务选材、引导教学”的核心功能,秉承立德树人“一堂课”、服务选材“一把尺”、引导教学“一面旗”的任务,以“以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为考查内容,以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为考查要求”的高考评价体系框架为指引,科学设计考试内容,强化能力立意、素养导向,着力提升高考的育人功能和积极导向作用,优化高考选拔功能,助力推动中学素质教育

“一课堂”

聚焦“立德树人”  着力凸显价值引领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高考是高校选材育人的第一道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堂课”,要紧紧抓住“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使高考更好地成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和载体。2017年高考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指导,把“四个坚持”“四个服务”作为基本遵循,以立德树人为引领,在坚持不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上下功夫,高考的思想教育和价值引领作用得到进一步强化、凸显。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向心力”,树立“四个自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要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中学生正处在价值观形成时期,抓好这一时期价值观的培养十分重要。2017年高考试题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立德”的核心内容、育人根本,助力教育教学“树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各学科整体推进,各有侧重,通过精心设计情境,发挥不同学科的独特育人优势并形成德育合力。

语文学科凸显“以文育人”的教育功能,从优秀文学作品中精心选粹,饱含人文精神与时代气息,引导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和博大精深的文明,感受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厚的内涵。如名篇默写中,荀子《劝学》、曹操《观沧海》等呈现出自省好学、乐观进取等优良品质;古诗文阅读中,赵憙忠于职守、忠于国家、勤政爱民,许将为官有方、护国有节,他们作为中国传统道德的楷模,在当下也是立德树人的榜样。

思想政治学科坚持价值引领。一方面,注重从生活中选取典型事迹,感染触动学生,另一方面,又聚焦国家大事、社会热点,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理性分析社会现象,达到情感与理智的交融,坚定理想信念。如全国Ⅳ卷25题以时代楷模李保国的感人故事设置情境主题;全国Ⅰ卷39题,以全国人大常委会对香港基本法作法律解释为背景材料,引导学生认识“港独”的危害,自觉维护国家统一,培养宪法意识、法治理念。

历史学科着重考查唯物史观,通过古今中外对比,指引学生感悟中华文明的历史,认识社会历史发展的总体趋势。如全国Ⅲ卷40题,以郑成功收复台湾为背景,引导学生思考收复台湾的意义,体现家国情怀和爱国主义。全国Ⅰ卷30题,讲述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扩大民主基础、保障各阶级平等权利的努力,体现了民主、平等的价值观。

地理学科注重通过人地协调观,传递人与环境之间的和谐之美,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如全国Ⅰ卷43题以“中国最具旅游价值古村落”之一的桂林江头洲村为例,要求学生思考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对传统古民居和村落的保护问题,引导学生树立在开发与保护、生活与旅游之间维持良好平衡的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其他学科也在试题中全方位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高考对学生的引导和教育作用。如数学、理综以前人智慧和贡献、我国科技进步为素材设计试题,弘扬我国历史文化、展现发展成就;英语渗透中外文化知识,培养学生国际视野。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增强感召力

独特的历史和文化是立德树人的底气和底蕴,2017年高考试题充分体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升华,蕴含着有强大感召力的“文化密码”,实现了“润物细无声”。

全国Ⅱ卷作文“中华名句用用看”,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融入材料,突出语文学科“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鲜明特点和独特育人优势。该作文将“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魏源)”“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毛泽东)”等六句分别来自不同时期的中华名句并列齐观,包含自强奋发、家国之爱、豁达自信、敢于担当等丰富内涵,涉及个人、社会与国家等不同层面。试题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思考,激活名句的内在生命力,把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结合起来,激发学生感受文化魅力,思考文化传承,增强文化自信。

以试题为载体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文科综合命题的一贯风格。中国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全国Ⅰ卷40题,以中国诗词大会为情境主题,以诗词为桥梁,激发学生共鸣,要求学生思考在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如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培育学生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守护者、弘扬者。全国Ⅲ卷1—3题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中国传统剪纸艺术为载体,通过人文景观去考查其蕴含的地理规律、特征和过程,引导学生感悟和谐共生的人地关系之美。

聚焦时代使命,增强“牵引力”,引导学生提高思想政治素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2017年高考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主线,从历史到现实,从国际到国内,从社会到个人,从理想到实践,环环相扣,融会贯通,聚焦时代使命,助力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引导学生准确把握历史坐标。

一是从历史到现实,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历史学科重点考查国史、党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如全国Ⅱ卷41题,以清朝雍正年间、中国近代洋务运动时期、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三个不同时段的矿业政策为线索,反映出长时段国家历史巨变和求富求强的轨迹,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思想政治学科选取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中的重要论述为材料,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思考、领悟背后深刻的哲学方法论和价值取向;充分反映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如“十三五”脱贫攻坚、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等主题,引导学生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

二是从国际到国内,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5月喜逢“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胜利召开,高考正面突出这一国家战略,如全国Ⅰ卷作文“中国关键词”在材料中列入“一带一路”、文综全国Ⅲ卷38题中国铁路“走出去”等。文综全国Ⅲ卷39题,以中国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情境主题,启发学生思考国际治理的中国方案,理解中国与世界的休戚与共、中国对世界的积极贡献,培养强烈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三是从社会到个人,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如文综全国Ⅱ卷40题以创新中国的科技领航者先进事迹为情境,以榜样的力量感染触动学生,引导学生胸怀报国梦。今年是恢复高考40周年,全国Ⅲ卷作文以“高考作文话高考”为主题,引导学生在社会历史的大背景下审视个人发展,激励一代青年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

四是从理想到实践,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思想政治全国Ⅳ卷25题讲述时代楷模李保国的感人故事。他一生奉献,致力于山区群众脱贫,被当地百姓誉为“太行新愚公”。试题要求学生运用人的价值相关知识进行思考,引导学生把视线投向社会需要、国家发展,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实现人生抱负。



“一把尺”

发力“服务选材”  全面提升选拔效果

为普通高等学校的人才选拔服务,是高考的基本功能。高考关系大学入学新生质量、关系社会长远发展,必须根据国家和社会发展要求,不断深化内容改革,提升科学性、权威性和公平性。2017年高考发力服务选材,以高考评价体系框架新理念为指引,加强试题试卷整体设计,创新命题方式方法,整体提升考试的选拔效果。

增强基础性,考查学生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

“基础性”主要体现考察学生应具备适应大学学习和社会发展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包括全面合理的知识结构、扎实灵活的能力要求和健全向上的人格素养。高考通过加强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思想方法的考查,引导学生重视基础,将所学知识和方法内化为自身的能力。例如,语文学科将论述类文本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均设置为必做题,对不同的思维方式和素养构成进行考查,全面覆盖信息筛选、逻辑分析、审美鉴赏以及语言运用等能力。地理学科以我国某行业的发展过程为线索,从侧面反映我国经济发展的转型和环境保护的成就,要求学生准确获取和解读图文信息、充分调动已学过的地理主干知识和技能,描述和阐释、论证和探讨现实生产中的地理问题。

增强综合性,体现学生综合素质和学科素养

综合性主要体现考察学生综合运用学科知识、思维方法,多角度地观察、思考,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高考试题设计注重素材选取的普遍性,突出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和知识间的联系,要求学生能够基于试题情境深入思考,整合所学知识得出观点和结论。比如,全国Ⅰ卷25题物理试题以学生熟悉的带电油滴实验为背景,构造相对复杂的物理过程,要求学生经过分析并对相关情形进行讨论,综合运用相关概念和规律解决问题。全国Ⅰ卷27题化学试题,呈现由钛铁矿生产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的工艺框图,提供必要数据,要求学生利用元素化合物以及热力学、动力学等知识分析选择物质提取和转化的最佳条件,考查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加强应用性,注重理论密切联系实际

应用性,主要体现考察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试题注重将学科内容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科学进步、生产生活实际等紧密联系起来,通过设置新颖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关注社会进步和科学发展。例如,全国Ⅱ卷数学19题以水产品养殖方法为背景,设计了根据样本数据分析比较新、旧养殖方法生产效益的问题,体现了统计与概率的工具性和应用性以及数学与现实社会的紧密联系。物理试题设计了冰球运动员训练的情境;化学试题设计了废物综合利用、新药物合成以及新能源技术等情境。

增强探究性和开放性,考查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性主要体现在考察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看其是否能够自觉运用批判性和创新性思维方法。试题通过增强情境的探究性和设问的开放性,允许学生从多角度思考,对同一问题或现象得出不同的结论,使学生能够从标准答案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发展个性,增强创新意识。例如,数学全国Ⅰ卷12题紧扣“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以学生熟知的源于生活的“软件激活码”为切入点,借助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着重考查学生的创新应用能力。全国Ⅱ卷35题化学试题以我国科学家发表的“五氮阴离子化合物”科研论文为背景,要求学生创造性地解释新颖化合物稳定存在的结构因素,体现题材新颖、形式独特、设问创新的特点。全国Ⅲ卷36题地理试题要求学生选择并回答是否赞同在某地扩大温室农业生产规模的理由,使学生从标准答案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培养创新思维。



“一面旗”

注重“引导教学”  大力推动素质教育

高考对高中乃至整个基础教育具有重要影响,客观上发挥着引导中学教学“一面旗”的作用。为贯彻落实《实施意见》精神,巩固改革成果,彰显改革导向,2017年《考试大纲》进行了修订。高考命题贯彻考试大纲修订精神,在命题理念、考试内容、试题设计等方面都有所改变,引导教学旗帜鲜明,深化改革新风扑面。

语文:完善试卷设计,实现“关键能力”全面考查

高考语文完善试卷设计,扩大文本选取范围。论述类文本选用论文和时评,考查逻辑论证和批判推理能力;实用类文本选用新闻和报告,考查信息处理和超文本阅读能力;文学类文本选用小说和散文,考查审美鉴赏能力。高考语文阅读反映了信息时代阅读的特点和要求,全方位考查了阅读的“关键能力”,有效提升了测量的信度和效度,将会促进基础教育重视对学生阅读能力、文学素养和思维品质的全面培养,从而在综合型人才的培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数学:加强理性思维考查,体现创新性

高考数学把考查逻辑推理能力作为重要任务,以数学知识为载体,考查学生缜密思维、严格推理的能力。同时,通过多种渠道渗透数学文化,如有的试题通过数学史展示数学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有的通过揭示知识的产生背景和形成过程,体现数学的创造、发现和发展特点;有的通过对数学思维方法的总结、提炼,呈现数学的思想性。因此,高考数学除体现出较强的选拔功能外,还对提升学生学科素养、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对数学课程和教学改革均具有积极的导向和促进作用。

英语:突出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考查,促进学科素养养成

高考英语通过深度发掘语篇材料思想内涵,突出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考查,促进学生学习能力、交际能力、人文底蕴的养成。如阅读理解部分选取野生动物保护、植物科学研究、生态系统平衡维护等话题文章设计试题,引导学生在理解文章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基础上深入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体悟和谐发展之道;还选取多篇科普类文章,如全国Ⅰ卷的如何自制便携式蒸馏器在野外获取饮用水等,这些文章使学生体会到科学的趣味和功用,有利于引导学生养成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

文科综合:体现学科素养导向,引导教学深入探索

文科综合注重创新试题设计、挖掘时代主题、构建问题情境,突出地理、思想政治、历史学科所独具的思维与分析方法,对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地理试题注重反映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的价值取向,将地理学思想方法自然、贴切地融入素材。如全国Ⅱ卷1—3题,选择苏南、苏北的划分、秦岭淮河线为素材,重点考查学生将地图上的地理界线与实际地面状况对应的思维转换能力,引导学生理解区域界线以及河流对地理分异的作用,并进一步引导中学地理教学对于区域认知这一学科素养的落实。

思想政治学科精心选择能够更好地承载学科知识、反映学科特色的素材,贴近学生生活、贴近时代,更好地发挥考试对教学的导向和促进作用。如全国Ⅱ卷40题“科技报国梦”实践者、全国Ⅲ卷21题“新年俗”、全国Ⅳ卷23题“维护公共安全与保护个人隐私”等,有利于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思考生活、热爱生活,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学科观点分析、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

历史学科更加注重考查历史思维过程与方法,如学生对历史事实和历史叙述这两种不同史学概念的理解和辨别程度。如全国Ⅰ卷26题,以表格形式提供官修史书中关于唐代初期唐军与薛举泾州之战的不同叙述,要求学生确认能够被认定为历史事实的部分。全国Ⅲ卷27题转引了关于宋太祖驾崩前夜宋太宗活动的两种历史叙述,强调只有对历史叙述进行精确辨析才能更接近历史真相的重要性,对于引导中学教学注重史学方法传授、概念辨别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理科综合:科学设计试卷结构,凸显探究精神

理科综合坚持将创新思维和学习能力考查渗透到命题全过程,向学生提供新知识或原有知识的延伸拓展信息,考查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化学试题增加了化学反应图形和性能关联图形的体裁,让学生在获得化学信息的基础上,回归到基本反应原理和物质结构知识中去。通过延伸基本知识,在培养学生自学和探究精神方面也进行积极探索。如全国Ⅱ卷36题有机新药物合成中,考查学生多次应用核磁共振氢谱数据和化学反应计量关系来推断有机化合物结构的能力。

物理学科通过将动量和近代物理作为必考内容进行考查,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为学生解决问题提供更多有力工具,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认识实际现象,理解更深层次问题。如全国Ⅲ卷20题引导学生从更高的层面认识牛顿第二定律、动量等相关力学知识。物理试题还从多个角度考查动量的相关内容,如不同卷种中分别考查动量的概念、动量守恒定律、动量定理等内容,引导学生夯实基础、完善认知。

生物学科要求学生能够对生物学问题进行探究,包括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和实施计划、得出结论、科学表达等;同时,要求学生具备实验设计、实验结果预测的能力。如全国Ⅱ卷37题“研究影响豆豉发酵效果的因素”实验设计,试题新颖,对于亲手做过实验,并对相关内容有所思考的学生比较有利,此类试题不但区分功能强,对于促进中学教学重视实验和实际操作也具有积极导向作用。(《中国教育报》2017年6月9日第5版)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17-6-11 20:55: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geonet 于 2017-6-14 17:06 编辑

武汉市地理教研员程远会:传统备考模式很难应对地理高考
2017-06-09 21:42:39 来源:湖北日报网
http://www.xingyun.org.cn/blog-1960-13885440.html
武汉市教科院中学地理教研员程远会老师认为,2017年高考文科综合全国Ⅰ卷(湖北卷)地理试题创新有度,凸显素养。
一、试题考查有“度”
(1)有态度:立德树人与人才选拔相融合;试题材料都是积极的、正面的。如选择题1-3题从我国东部地区某城市街道机动车道与两侧非机动车道绿化隔离带的景观对比照片切入,引导考生认识到造成图示绿化隔离带景观差异的原因可能是该街道两侧行政管辖不同,考生的是非观念得以明晰。
(2)有高度:学科素养与核心价值相渗透。如我国海上丝绸之路通达非洲,有着“剑麻王国”之称的非洲坦桑尼亚正成为中国的剑麻货源地,中国由丝绸输出变成麻纤输入,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变成了现代的“麻纤之路”,而中国某公司在当地投资兴建剑麻农场,雇佣当地长期和临时工,解决就业问题,还帮助当地修建学校、卫生所等。地理试题考查了考生综合素质和正确的价值取向,展示考生扎实的学科观念和宽阔的学科视野,让考生在短时间里跨越了时间和空间的距离,进而强调地理就在身边,同时也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3)有力度:必备知识与关键能力相碰撞,地理知识要有好思想和方法才能展现能力,如选择题9-11题组显示我国某地为保证葡萄植株安全越冬,采用双层覆膜技术(两层覆膜间留有一定空间),效果显著。考生对单层覆膜了解比较多,而试题中采用双层覆膜技术,使得双层覆膜的温室效应和积雪的保温效应的地理知识得到了很好的融合,注重必备地理知识之间的联系, 引导考生把已学知识迁移到新问题上来, 把新旧思维线索联系起来思考并解决问题,考查对生活有用、对终生发展有用的地理知识,突出考生的独立思考、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地理知识在新思想和方法中展现全新的地理魅力
(4)有温度:人文情怀与理性思维相激荡。试题从“中国最具旅游价值古村落”之一的桂林江头洲村的村民生活在村中对促进当地旅游业健康发展的作用设问出发,引导考生认识到开发与保护中国地理文化遗产的平衡性,即不仅满足了旅游者的心理体验需求,同时也激发了当地村民的自豪感和热情,对旅游区的智慧开发与保护是人文地理情怀与理性地理思维相激荡的结晶
二、试题深入考查综合思维
综合思维体现在三个方面,包括知识综合、能力综合和素养综合。如以剑麻生长的气候条件和用途,说明我国国内剑麻纤维产需矛盾较大的原因;山地垂直带内部的分异规律中多种因素的作用,均体现了知识上的综合;而能力综合在本套试卷中体现的淋漓尽致。如37题既有经过简化、模拟、抽象、有确定答案的结构良好问题的单峰曲线,也有复杂、鲜活、具体、没有标准解决方案的结构不良的“阳坡”曲线,只有对图文信息进行深度解读后才能确定植物多样性受干扰的部位和坡向,图文信息捕捉能力、地理因子判断分析能力及地理逻辑推理能力等综合思维一样都不能少。整套地理试题中融合着人地关系、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与地理实践力等诸多地理素养,地理素养比较好的考生完成本套试题才可能得心应手。
3. 试题注重应用。试题中有诸多地理元素,基本上都是解决生活、现实中的问题,充满了浓浓的“地理味”。如城市街道机动车道与两侧非机动车道绿化隔离带的景观对比图片分析、海德堡印刷机在国际市场长期保持竞争优势原因剖析、双层覆膜技术效果研究、兴建剑麻农场的合作共赢、地理科考队调查某山峰的苔原带植被多样性异常的探究、桂林江头洲村落的保护与开发、柽柳入侵天然林的危害分析等等,均与社会生活现实问题息息相关。
4.试题试图激活考生创新意识。情境创新、角度创新、功能创新是今年地理高考试题在创新中的具体体现。每道试题均配备全新的地理情境,让考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地理。本套试题体现“植被”这个创新情境较多,1-3题的落叶阔叶林、6-8题的耐旱植物、36题的剑麻、37题的苔原带的植物多样性、44题干旱区的柽柳。而角度创新也因为情境创新丰富多彩,植被的功能考查创新也千差万别。
程远会表示,本套试题基本上是围绕地理素养命制,使得靠传统的地理学科备考方法的考生难以胜任,这也给来年的考生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17-6-14 17:00: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geonet 于 2017-6-14 17:16 编辑

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官方发布的关于今年全国卷地理的评析:

2017年高考地理试卷以稳为主,稳中求进,在题型、风格、呈现形式等方面延续了以往特点,给考生以熟悉感和亲切感。试题以立德树人为核心,以地理学科关键能力的综合考查为主线,通过优选考试内容,精心创设问题情境,突出地理思维品质,实现高考地理试题的育人价值、选拔功能和引导教学作用
一、内容选取导向明确,发挥考试的育人功能
地理试题注重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考生分析其中蕴含的地理原理,使优秀传统文化具体化,培养学生用地理思维看问题的敏感性。如全国III卷1~3题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为载体,考查背后蕴含的地理特征、地理过程、地理联系
始终贯穿人地关系的主线,在科学地认识人口、资源、环境和社会相互协调发展的基础上,传递和弘扬人与环境之间的和谐之美,引导考生树立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因地制宜的意识,养成关心和爱护地理环境的行为习惯。如全国I卷43题、全国II卷44题、全国III卷43题。
沿着“一带一路”选取典型案例,彰显我国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国际合作理念,如全国II卷36题。力求用新思维、新途径去解决考生看得懂、易接受、体会深的问题,引导学生全面客观认识当代中国、冷静理性看待现实世界。使地理试题试卷不仅成为选拔的有效手段,也成为育人的重要途径和载体。
二、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注重培养学科思维能力
高考地理试题依据高校人才选拔需求,强化关键能力的考查,拓宽试题素材范围,构建实际问题情境,不断创新能力考查方式方法,突出高考的选拔功能
1.强调对主干知识的考查,增强基础性
地理试题注重对基本概念、原理等主干知识的理解及其应用能力的考查。如全国I卷6~8题呈现了经过模式化的闭合流域地表水与地下水未发生变化的背景,将水量平衡限定在降水与蒸发两者的关系上,重点考查学生对水量平衡原理的理解,纠正简单使用蒸发量来评价区域干旱程度的误区。全国II卷第36题,以1994年和2014年山西省焦化厂布局的变化为切入点,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的转型和环境保护的成就。该题考查的工业布局和环境污染及治理措施等内容为考生较熟悉的主干知识,但要求考生准确获取和解读图文信息、充分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现实生产中的地理问题,培养考生用地理思维来理性分析、思考社会公众关注的话题的意识
2、注重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综合性
高考地理试题的设计注重用整体的观点分析和解决问题。如全国I卷第37题给出“苔原带内部分异规律在某山峰南北坡体现不同”这一特殊地理现象,引导考生通过采用地理学中的要素关系分析方法(综合研究)和区域对比方法,最终实现了对这一现象形成机制的判定。展示了地理研究过程中的科学思考过程,要求考生能应用材料提供的地理规律分析具体的地理问题。由表及里地引导考生运用所学知识逐步地探究人与自然环境间是如何“互动”的,深化了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
3、创新设问的思路和形式,鼓励创新思维
设问是实现考查功能的关键一环。地理试题注重对试题设问思路和形式的探索和创新设计,在延续往年风格相对稳定的基础上,今年继续设置有限度的开放性设问,给予考生进行个性表达的广阔空间。既保证考生有话可说,又能使能力目标可测、答案可控。如全国III卷第36题“你是否赞同在甲地扩大温室农业生产规模?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考生选择赞同或不赞同都可以,只要给出的证据能够支持所选择的态度即可达到要求。这样的试题使考生能够从标准答案的束缚中解放出来,鼓励考生进行主动思考,从不同角度认识和理解地理事物,充分考查考生思维的敏捷性和创新性。
较强的思辨能力有助于学生通过反思和探究,透过事物的现象,达到对事物本质的深刻认识。通过思辨能力的考查,允许考生从不同的视角思考问题,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组织材料信息,有利于考生培养积极思考的态度和创新意识。全国II卷第37题,首先给出“古代印第安祖先可通过白令海峡与现代人还难以徒步跨越白令海峡”这一看似乎矛盾的地理现象,进而探讨为什么修建白令海峡跨海大桥难的问题,引发考生主动、积极思考。
三、坚持改革方向,引领教学深化
高考地理科试题历来注重培养学生整合地理知识、探求并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科特色得到更加鲜明的体现,对学生素养的培育也起到积极导向作用。
1.体现学科素养立意
区域认知是中学生地理核心素养之一,而对区域界线的理解是区域认知的重要方面。在中学地理课程和教学中,突出区域特征和区域差异,但对区域之间的过渡性相对较少关注,甚至把区域界线绝对化。全国II卷1~3题,选择苏南、苏北的划分、“秦岭淮河线”为素材,重点考查考生将地图上的地理界线与实际地面状况对应的思维转换能力,引导考生理解区域界线以及河流对地理分异的作用,并进一步引导中学地理教学对于区域认知这一核心素养的落实。
地理学要揭示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复杂关系,因此综合思维是地理学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农业发展强调自然要素的高质量配置,包括水资源丰沛、热量条件好等。容易让人误以为农耕文明应首先出现在水热条件好的区域。其实不然,水热条件好的区域多生长森林,开垦耕地就必须清除植被,在人类尚无铁制农具时,这样的工作十分困难。全国II卷6~8题以“古埃及农耕文明的形成”为背景,考查古埃及人在刀耕火种方式出现之前,能够在尼罗河泛滥区沉积物上直接耕种的原因。要求考生综合分析自然要素配置与原始的土地利用形式,理解尼罗河定期泛滥除了带来类似肥沃土壤的沉积物,更重要的是掩盖了泛滥前的植被,使热带沙漠中的尼罗河泛滥区能够孕育古埃及农耕文明。
2.体现“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理念
高考地理试题一直关注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和问题,在素材和情境的基础上,自然地延伸出问题,启发考生运用学科知识和思想方法进行思考。如全国I卷1~3题“我国东部地区某城市街道机动车道与两侧非机动车道绿化隔离带的景观对比照片”、全国III卷1~3题“一帧反映江南水乡的剪纸作品”、全国III卷10~11题“互联网信息”等,情境不仅形象生动,而且贴近考生生活实际,有利于调动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思考和作答。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思考生活、热爱生活,引导中学地理教学要教会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和原理,分析生活现象,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地理学的视角和观点看待、分析和解决现实生活中问题的素养。

转自http://www.xingyun.org.cn/blog-33289-13885465.html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17-6-23 11:06: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geonet 于 2017-6-23 11:07 编辑

河北2017年高考地理试题总体评价http://file.hebeea.edu.cn/files/2017/06/20170619111124864.doc


以德为先,核心价值与核心素养相渗透
                                ——2017年高考地理试题总体评价
2017年高考地理试卷以稳为主,稳中求进,在题型、风格、呈现形式等方面延续了以往特点,给考生以熟悉感和亲切感。试题以立德树人为核心,以地理学科关键能力的综合考查为主线,通过优选考试内容,精心创设问题情境,突出地理思维品质,实现高考地理试题的育人价值、选拔功能和引导教学作用。
一、内容选取导向明确,发挥考试的育人功能
地理试题注重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考生分析其中蕴含的地理原理,使优秀传统文化具体化,培养学生用地理思维看问题的敏感性。如全国III卷1~3题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为载体,考查背后蕴含的地理特征、地理过程、地理联系。
始终贯穿人地关系的主线,在科学地认识人口、资源、环境和社会相互协调发展的基础上,传递和弘扬人与环境之间的和谐之美,引导考生树立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因地制宜的意识,养成关心和爱护地理环境的行为习惯。如全国I卷43题、全国II卷44题、全国III卷43题。
沿着“一带一路”选取典型案例,彰显我国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国际合作理念,如全国II卷36题。力求用新思维、新途径去解决考生看得懂、易接受、体会深的问题,引导学生全面客观认识当代中国、冷静理性看待现实世界。使地理试题试卷不仅成为选拔的有效手段,也成为育人的重要途径和载体。
二、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注重培养学科思维能力
高考地理试题依据高校人才选拔需求,强化关键能力的考查,拓宽试题素材范围,构建实际问题情境,不断创新能力考查方式方法,突出高考的选拔功能。
1.强调对主干知识的考查,增强基础性
地理试题注重对基本概念、原理等主干知识的理解及其应用能力的考查。如全国I卷6~8题呈现了经过模式化的闭合流域地表水与地下水未发生变化的背景,将水量平衡限定在降水与蒸发两者的关系上,重点考查学生对水量平衡原理的理解,纠正简单使用蒸发量来评价区域干旱程度的误区。全国II卷第36题,以1994年和2014年山西省焦化厂布局的变化为切入点,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的转型和环境保护的成就。该题考查的工业布局和环境污染及治理措施等内容为考生较熟悉的主干知识,但要求考生准确获取和解读图文信息、充分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现实生产中的地理问题,培养考生用地理思维来理性分析、思考社会公众关注的话题的意识。
2、注重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综合性
高考地理试题的设计注重用整体的观点分析和解决问题。如全国I卷第37题给出“苔原带内部分异规律在某山峰南北坡体现不同”这一特殊地理现象,引导考生通过采用地理学中的要素关系分析方法(综合研究)和区域对比方法,最终实现了对这一现象形成机制的判定。展示了地理研究过程中的科学思考过程,要求考生能应用材料提供的地理规律分析具体的地理问题。由表及里地引导考生运用所学知识逐步地探究人与自然环境间是如何“互动”的,深化了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
3、创新设问的思路和形式,鼓励创新思维
设问是实现考查功能的关键一环。地理试题注重对试题设问思路和形式的探索和创新设计,在延续往年风格相对稳定的基础上,今年继续设置有限度的开放性设问,给予考生进行个性表达的广阔空间。既保证考生有话可说,又能使能力目标可测、答案可控。如全国III卷第36题“你是否赞同在甲地扩大温室农业生产规模?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考生选择赞同或不赞同都可以,只要给出的证据能够支持所选择的态度即可达到要求。这样的试题使考生能够从标准答案的束缚中解放出来,鼓励考生进行主动思考,从不同角度认识和理解地理事物,充分考查考生思维的敏捷性和创新性。
较强的思辨能力有助于学生通过反思和探究,透过事物的现象,达到对事物本质的深刻认识。通过思辨能力的考查,允许考生从不同的视角思考问题,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组织材料信息,有利于考生培养积极思考的态度和创新意识。全国II卷第37题,首先给出“古代印第安祖先可通过白令海峡与现代人还难以徒步跨越白令海峡”这一看似乎矛盾的地理现象,进而探讨为什么修建白令海峡跨海大桥难的问题,引发考生主动、积极思考。
三、坚持改革方向,引领教学深化
高考地理科试题历来注重培养学生整合地理知识、探求并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科特色得到更加鲜明的体现,对学生素养的培育也起到积极导向作用。
1.体现学科素养立意
区域认知是中学生地理核心素养之一,而对区域界线的理解是区域认知的重要方面。在中学地理课程和教学中,突出区域特征和区域差异,但对区域之间的过渡性相对较少关注,甚至把区域界线绝对化。全国II卷1~3题,选择苏南、苏北的划分、“秦岭淮河线”为素材,重点考查考生将地图上的地理界线与实际地面状况对应的思维转换能力,引导考生理解区域界线以及河流对地理分异的作用,并进一步引导中学地理教学对于区域认知这一核心素养的落实。
地理学要揭示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复杂关系,因此综合思维是地理学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农业发展强调自然要素的高质量配置,包括水资源丰沛、热量条件好等。容易让人误以为农耕文明应首先出现在水热条件好的区域。其实不然,水热条件好的区域多生长森林,开垦耕地就必须清除植被,在人类尚无铁制农具时,这样的工作十分困难。全国II卷6~8题以“古埃及农耕文明的形成”为背景,考查古埃及人在刀耕火种方式出现之前,能够在尼罗河泛滥区沉积物上直接耕种的原因。要求考生综合分析自然要素配置与原始的土地利用形式,理解尼罗河定期泛滥除了带来类似肥沃土壤的沉积物,更重要的是掩盖了泛滥前的植被,使热带沙漠中的尼罗河泛滥区能够孕育古埃及农耕文明。
2.体现“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理念
高考地理试题一直关注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和问题,在素材和情境的基础上,自然地延伸出问题,启发考生运用学科知识和思想方法进行思考。如全国I卷1~3题“我国东部地区某城市街道机动车道与两侧非机动车道绿化隔离带的景观对比照片”、全国III卷1~3题“一帧反映江南水乡的剪纸作品”、全国III卷10~11题“互联网信息”等,情境不仅形象生动,而且贴近考生生活实际,有利于调动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思考和作答。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思考生活、热爱生活,引导中学地理教学要教会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和原理,分析生活现象,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地理学的视角和观点看待、分析和解决现实生活中问题的素养。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发表于 2018-7-19 07:32: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贾益民 于 2018-7-19 07:36 编辑

教育部考试中心命题专家解析2018年高考
地 理
  紧扣新时代主题,突出核心素养考查
  “2018年高考地理试题情境设计联系实际,贴近考生认知水平,反映时代主旋律,弘扬社会正能量。”教育部考试中心高考命题专家认为,地理考题注重通过人地关系,传递人与环境之间的和谐之美,培养可持续发展观,促进高考的思想教育和价值引领作用得到进一步强化、凸显。
  “今年的地理试题很有意思,以全国Ⅰ卷为例,两个关于河流的主题,既有通过总体情境创设考查考生理性综合分析能力的试题,又有具体到黑龙江乌裕尔河一条河流的情境,来考查考生的高阶思维和人地协调观。”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特聘教授、地理特级教师戴申卫认为,今年地理试题总体质量很高,有很强的代入感,既有利于考查考生多方面的核心素养,又有利于推动高中地理学科教学的积极转变。
  教育部考试中心高考命题专家介绍说,今年地理试题结合学科实际,通过精心选择反映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科学技术进步的典型案例设计情境,深入挖掘其中的地理内涵,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家国情怀、全球视野、合作共赢等观念融入地理能力的考查,使地理试题不仅成为选拔的有效手段,也成为开阔考生地理视野的重要途径。
  无论是全国Ⅰ卷第36题依托中俄亚马尔液化天然气项目创设情境,还是全国Ⅱ卷文综第43题、全国Ⅲ卷文综第3至5题涉及的乡村振兴战略,结合产业扶贫,提升农民就业、创业能力等精准扶贫举措设置问题,都是对考生“用地理的眼光”观察时事、认识世界、提升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能力的考查。
  戴申卫坦言,对地理实践力等核心素养的考查并不容易,今年的地理试题恰恰覆盖了这些方面。
  “出题的很多背景材料都取材于现实中的动态性、两难性的劣构问题,有效避免了以往基于良构问题而带来的高分低能现象。”戴申卫说。(中国教育报记者 柴葳 王家源)


http://www.jyb.cn/zgjyb/201806/t20180609_1105082.html

聚焦核心素养 凸显时代命题——专家解析2018年高考文科综合试题发布时间:2018-06-09作者:本报记者 柴葳 王家源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6月8日,2018年高考文科综合试题揭开了它神秘的面纱。今年的文科综合试题体现了哪些新理念、新特点?各部分有哪些创新之处?教育部考试中心高考命题专家及部分地理、思想政治、历史一线教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高考文综试题充分体现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强调把学科核心素养与素质教育要求相结合,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思想政治:

聚焦立德树人,助力思想政治素质提升

“今年的试题具有时代性、引领性和方向性等突出的学科特征。”看过今年高考文综思想政治试题后,辽宁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第八高级中学特级教师崔慧娟说。

崔慧娟举例说,全国Ⅱ卷第40题我国杂交水稻的研发推广如何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全国Ⅲ卷第38题人工智能对中国制造的影响,全国Ⅰ卷第39题宪法修改如何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全国Ⅰ卷第40题就如何发扬小岗村的创新精神提出建议等问题设计,突出考查了学生的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的学科核心素养,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等价值取向。

教育部考试中心高考命题专家介绍,今年高考思想政治命题强调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推动考试内容改革,助力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

记者注意到,文科综合全国Ⅱ卷第39题,以党的十九大报告和新修订的党章有关“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的重大论断为材料,要求学生分析为什么要“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引导学生领悟坚持党的领导的历史逻辑、政治逻辑、实践逻辑。

教育部考试中心高考命题专家表示,今年高考思想政治命题工作,注重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强调把考试内容和素质教育的要求统一起来,全面深化高考内容改革,助力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高考不仅是人才选拔的试金石,同时也是人才培养的风向标。”崔慧娟说,今年是教育部普通高中2017年版课程标准制定实施后的首次高考,对教与学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并将对新高考、新课标和新课程的渐次落地实施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历史:

激扬家国情怀,传承时代精神

“如何体现新时代素质教育的定位,如何在坚持立德树人的前提下拓展高考的功能,是人们对2018年高考文综试题的普遍期待。”山东济宁市第一中学正高级历史教师李成顺说,2018年高考文综Ⅰ卷的历史试题,细细品味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李成顺举例说,全国Ⅰ卷历史试题第41题的3段历史材料,通过乡约制度和村民自治把古代、近代、现代中国贯穿起来,通过解答该题,考生既可以了解古代中国对道德教化的重视,也可以理解近现代民主在中国乡村发展的历程。

“考试本身就是教育,考试是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实现立德树人的重要手段。”李成顺注意到,纵观全国Ⅰ卷历史试题的选择题和非选择题,没有一道题目是在考查对史实简单的再认再现,而是通过提供新材料、新情境,考查对历史材料的解读和论从史出的能力,“教师教和学生学必须打破教材的束缚,把单纯的学习知识转移到知识学习、能力培养并重上来,注重对历史思维品质的培养”。

北京去年成为第二批高考综合改革的试点省份,2017年入学的高一新生将于2020年实行新高考“3+3模式”。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历史特级教师李晓风认为,北京卷文综历史试题与前几年相比风格统一、过渡平稳。

“创新方面主要集中在非选择题第37题。”李晓风说,这道题第1问5选2作答,第3问是开放性试题,表现出了更强的灵活性,为此后历史学科等级性考试提供了探索经验。

教育部考试中心高考命题专家认为,历史试题重点考查核心价值、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体现高考内容改革对“助推改变应试教育,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积极作用,实现高考选拔德才兼备人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要求。

“历史学科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试卷的‘鲜亮底色’,让马克思主义成为师生理解历史与现实的强大思维工具,并成为他们信仰的指引。”这位命题专家说,历史学科在考试内容选取上注意与党和国家的人才选拔要求相契合,通过精心选取素材,构建试题情境,引导考生增强国家认同和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坚持唯物史观,考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人才的必备品格,为高校选拔具有家国情怀的学生,启迪学生成为中国的世界人和走向世界的中国人。

地理:

紧扣新时代主题,突出核心素养考查

“2018年高考地理试题情境设计联系实际,贴近考生认知水平,反映时代主旋律,弘扬社会正能量。”教育部考试中心高考命题专家认为,地理考题注重通过人地关系,传递人与环境之间的和谐之美,培养可持续发展观,促进高考的思想教育和价值引领作用得到进一步强化、凸显。

“今年的地理试题很有意思,以全国Ⅰ卷为例,两个关于河流的主题,既有通过总体情境创设考查考生理性综合分析能力的试题,又有具体到黑龙江乌裕尔河一条河流的情境,来考查考生的高阶思维和人地协调观。”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特聘教授、地理特级教师戴申卫认为,今年地理试题总体质量很高,有很强的代入感,既有利于考查考生多方面的核心素养,又有利于推动高中地理学科教学的积极转变。

教育部考试中心高考命题专家介绍说,今年地理试题结合学科实际,通过精心选择反映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科学技术进步的典型案例设计情境,深入挖掘其中的地理内涵,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家国情怀、全球视野、合作共赢等观念融入地理能力的考查,使地理试题不仅成为选拔的有效手段,也成为开阔考生地理视野的重要途径。

无论是全国Ⅰ卷第36题依托中俄亚马尔液化天然气项目创设情境,还是全国Ⅱ卷文综第43题、全国Ⅲ卷文综第3至5题涉及的乡村振兴战略,结合产业扶贫,提升农民就业、创业能力等精准扶贫举措设置问题,都是对考生“用地理的眼光”观察时事、认识世界、提升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能力的考查。

戴申卫坦言,对地理实践力等核心素养的考查并不容易,今年的地理试题恰恰覆盖了这些方面。

“出题的很多背景材料都取材于现实中的动态性、两难性的劣构问题,有效避免了以往基于良构问题而带来的高分低能现象。”戴申卫说。(本报记者 柴葳 王家源)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发表于 2018-7-19 07:32:30 | 显示全部楼层
引导学生从“做题”到“做人做事”
——教育部考试中心命题专家解析2018年全国高考试题
发布时间:2018-06-09作者:本报记者 万玉凤 柯进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继浙江、上海率先实现新高考平稳落地后,新一轮高考改革在全国正有序推进。2018年高考释放了哪些信号,具有怎样的象征意义和导向作用?中国教育报特邀多位教育部考试中心命题专家从不同视角对2018年高考试题进行解析。

高考命题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强化育人功能,以高考评价体系为依托,严格遵循考试大纲,聚焦学科主干内容,注重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加强对学生独立思考、逻辑推理、信息加工、语言表达和文字写作等关键能力的考查,成为教育部考试中心命题专家的共识,这也充分体现了高考“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的核心功能,引导学生从“解题”到“解决问题”,从“做题”到“做人做事”,彰显素质教育鲜明导向。

志于道,崇于德:突出高考独特育人功能与价值导向

高考坚持立德树人,最根本的就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教育的本质问题,不断增强考试的育人功能和积极导向作用。

教育部考试中心命题专家表示,坚持正确方向,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培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彰显价值导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生的精神塑造与理想追求;增强文化浸润,以深厚人文关怀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是今年高考试题的明显特征。

首先,坚持正确方向,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培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018年高考命题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将党的十九大精神等内容与学科知识自然融合,把立德树人的要求落实到素材选取、试题设计、答案编制的全过程,体现鲜明育人导向,引导学生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如文科综合全国Ⅱ卷第39题,以党的十九大报告和新修订党章有关“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的重大论断为材料,要求学生分析“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的原因,引导学生理解党的领导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促使学生领悟坚持党的领导的历史逻辑、政治逻辑、实践逻辑,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增强“四个自信”。

试题选取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为材料,引导学生思考、领悟其中蕴含的深刻哲学方法和国家民族情怀。试题重点体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包括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展战略安排等内容,涵盖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等领域。如文科综合全国Ⅰ卷第21题,选取党的十九大报告关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的论述,考查学生对党的最新理论的形成和创立历史条件的认识,让学生懂得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创新是科学品格的道理。文科综合全国Ⅲ卷第22题,以党的十九大报告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创新性论断为材料,引导学生领悟我们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越来越深化,改革发展实践的自觉性、创造性不断增强。

试题紧扣学习宪法、尊崇宪法,扎实培养宪法意识、法治观念,引导学生守法用法,在生活中自觉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主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自觉参与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文科综合全国Ⅰ卷第39题以宪法修改为背景,着重考查学生对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正确理解,提高学生对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伟大实践的正确认识和把握。文科综合全国Ⅱ卷第16题,以民法总则的相关规定为材料,引导学生关注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实践和重要成果,促进学生运用和培养法治思维。

其次,彰显价值导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生的精神塑造与理想追求。中学生正处在价值观形成时期,抓好这一时期价值观的培养十分重要。高考坚持不懈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伟大民族精神,为学生青春奋斗提供正确价值引领、强大精神动力,引导学生为实现青春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教育部考试中心命题专家介绍说,试题强调对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考查,助力学生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洞察不同价值观的影响,善于明辨是非,善于决断选择。如文科综合全国Ⅲ卷第40题以甘祖昌的感人事迹为材料,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牢记使命,确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甘祖昌将军一生秉持“共产党人不能享清福,要艰苦奋斗一辈子”的信念,为社会为人民贡献了毕生精力。习近平总书记高度评价甘祖昌将军的艰苦奋斗精神,强调不仅我们这代人要传承,下一代也要弘扬,要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中国人有自身的独特精神世界,实现中国梦必须发扬伟大民族精神。高考命题将伟大民族精神的丰富内涵融入考试内容中,增强试卷的精神感召力,发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引导学生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比如,文科综合全国Ⅱ卷第40题以我国水稻育种专家袁隆平院士为代表的杂交水稻研发团队长期从事杂交水稻研发推广、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为素材,充分展现了奋斗精神的时代价值和强大生命力,激励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断开拓进取。

再其次,增强文化浸润,以深厚人文关怀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高考试题通过精心选材,将人文关怀与价值导向紧密结合,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作为试卷的鲜明底色,引导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文化浸润,进而陶冶情操、涵养正气、升华人生境界,并激励他们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得到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不仅是化人之本,也是我们能够自信的底气所在。2018年高考试题致力于引导学生感悟民族精神,增进文化认同,礼敬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文科综合全国Ⅱ卷第27题呈现传统戏曲昆曲的精美与雅致,Ⅲ卷第26题叙述我国古代药学的发展脉络,考查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深层理解及认识能力。

教育部考试中心命题专家表示,革命文化是近代以来党和人民在反帝反封建的伟大斗争中积累的时代精华,是弘扬伟大民族精神、凝聚各族人民意志和力量的积极、健康、向上的文化,不论现在还是将来,都是激励青少年继承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倍加珍惜幸福生活的强大精神动力。2018年高考试题注重对革命文化的弘扬,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做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如文科综合全国Ⅱ卷第30题通过美国记者对抗日根据地的描述,反映出中国共产党推行的基层民主、减租减息等政策,大大提高了农民的革命积极性,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奠定了坚实基础和制度保证,引导学生理解和认同革命文化。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熔铸而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动力。2018年高考试题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融入试题,形成点面结合、精神深蕴的格局,促进正能量的传播。如文科综合全国Ⅰ卷第40题,以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农村改革为背景,要求学生深刻认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唯改革才有出路,改革要常讲常新”的科学内涵,引导学生认识改革开放的重要成就。

精于艺,笃于行:聚焦关键能力考查,凸显人才选拔重点

高考聚焦能力考查,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培养发展综合素质,为高校选拔基础扎实、具有创新潜质的学生。教育部考试中心命题专家表示,高考考查的能力不仅要涵盖学习生活中必须具备的重要认知能力,还包括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多样化高素质人才提出的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等。这些能力要求与素质教育的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理念相辅相成,也是素质教育在高考中的具体落实和生动体现。

教育部考试中心命题专家指出,提升认知能力,支撑终身发展,适应时代要求;注重联系实际,提倡学以致用,知行合一;体现创新意识,鼓励主动思考,学会创造,突出这三方面的考查,是今年高考试题的共同特点。

首先,提升认知能力,支撑终身发展,适应时代要求。今年高考加大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考查,引导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如语文全国Ⅲ卷古代诗歌选取唐代诗人王建的《精卫词》,最后一句“愿我身死子还生”可能是作者的口吻,也可能是精卫的口吻,学生可以任选其一并从文中找到证据支持自己的观点。试题打破传统设问模式,要求学生不盲从,不迷信权威,而是理性质疑和选择,主动分析各类论断中包含的立场、假设。

逻辑推理能力是学生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种重要能力,高考试题从敏捷性、灵活性、创造性、批判性、深刻性等方面对以逻辑思维为核心的高阶认知能力进行考查。无论是学习、工作还是生活,学生都会面对浩瀚驳杂的信息海洋,学生需要具备迅速有效地获取有价值信息的能力。高考试题采用多样化文本和图表的呈现方式全面考查学生的信息加工能力。

语言表达和文字写作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表情达意、交流思想的工具。高考注重对语言表达和文字写作能力的考查,尤其是语文、英语的阅读、语用、作文等相关试题。英语全国Ⅱ卷要求学生写一则观看电影的英文通知,全国Ⅲ卷要求学生向外国朋友介绍本校学生体育运动的情况,考查学生使用英语书面沟通交流的能力。此外,使用学科术语准确表达与阐释,也是体现学生语言表达和文字写作能力的重要方面。

其次,注重联系实际,提倡学以致用,知行合一。教育部考试中心命题专家表示,高考试题紧密结合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科学技术进步、生产生活实际、发展阶段特点中的具体实例,要求学生运用科学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

引导学生关心日常生活、生产活动中蕴含的实际问题,体会课堂所学内容的应用价值,激发学习兴趣,是高考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方面。如数学全国Ⅱ卷第18题以环境基础设施投资为背景,采用真实数据,引导学生将所学数学知识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理科综合全国Ⅰ卷第24题、全国Ⅱ卷第24题以烟花弹的爆炸和上升、轻微交通事故为情境,考查学生运用重要物理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在许多科技领域已跻身世界前列,高考试题深入发掘其中的学科内涵,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理科综合全国Ⅱ卷第16题以我国自主建造的世界最大口径射电望远镜(天眼)发现毫秒脉冲星为素材,考查学生对万有引力、匀速圆周运动等规律的理解和应用。又如理科综合全国Ⅲ卷第38题,选取我国科学家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细胞》的封面文章为素材,考查核移植技术及应用。再如文科综合全国Ⅰ卷第36题以中俄亚马尔液化天然气项目为背景,通过引导学生解决工程建设中面临的实际问题,反映我国能源安全保障的成就。

引导学生关注新时代国家重大改革和发展战略举措,也是高考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方向。如文科综合全国Ⅱ卷第43题、Ⅲ卷第3至5题结合乡村振兴战略、精准扶贫举措等,考查学生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能力。理科综合全国Ⅱ卷第8题以雾霾形成机理的最新研究成果为素材,考查雾霾形成过程中无机颗粒物的化学基本概念,分析雾霾酸度增大的催化过程和机理;Ⅰ卷第7题以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为对象,考查回收废旧电池中金属的方法,体现了化学在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方面的贡献。

再其次,体现创新意识,鼓励主动思考,学会创造。教育部考试中心命题专家表示,培养创新精神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高考命题在强化能力考查的基础上,体现了鲜明的创新导向。通过合理创设情境,设置新颖的试题呈现方式和设问方式,鼓励学生主动思考,激发想象力和思想张力,促进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

考查发现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素养和宽广的视野,旨在培养自主学习和创新思维品质。如文科综合全国Ⅰ卷第42题材料选取自小说《鲁滨逊漂流记》,小说的情节不仅能够反映出新航路开辟和大航海时代殖民扩张、奴隶贸易等重大史实,也折射出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等许多历史文化现象。学生可从多个角度入手发现历史问题,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优势和特长进行思维发散。

通过增强试题的开放性和探究性,鼓励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思考,多角度认识和分析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如数学全国Ⅲ卷第18题增加对数据解释的开放性,要求学生运用统计方法分析并获得结论,试题答案不唯一,把学生从标准答案中解放出来。

发于内,形于貌:引导科学备考,助推素质教育发展

高考作为衔接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的桥梁,在教育系统中处于关键位置,特别是对于基础教育教学。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高考内容改革的深化和试题考查的方法,对高中教学内容和方法、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提升都有重要影响。

教育部考试中心命题专家认为,依据考试大纲,鼓励“课内功夫”;强调知识内化,助益融会贯通;加强灵活考查,促进真懂会用,这三方面明显体现了今年高考试题的积极导向。

首先,依据考试大纲,鼓励“课内功夫”。考试大纲依据高校人才选拔要求和国家课程标准,体现了国家选才要求和高中教育目标的统一。教育部考试中心命题专家表示,依据考试大纲命题,是实现教、学、考有机衔接的重要途径,有利于充分发挥考试促进教学、引导素质教育的作用。2018年高考命题严格依据考试大纲规定,聚焦学科主干内容,引导高中教学遵循教育规律,回归课堂教材,避免超纲超量的教与学,促进改变应试教育倾向,助力发展素质教育。

高考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如理科综合全国Ⅰ卷第1题考查生物膜结构在维持生命活动中的作用。

高考注重主干内容的考查。例如,物理学科以基本物理规律为重点,要求学生从物质观念、运动与相互作用观念、能量观念等整体的视角来思考问题,促进学生物理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历史学科以历史发展的主要线索考查学生对主干历史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如文科综合全国Ⅰ卷第26题以“古代中国手工业的发展”为考点,考查宋代民营手工业的发展;Ⅲ卷第31题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为主题,考查学生对改革开放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等问题的理解。

高考试题通过对实验基本操作和实验现象的考查,引导中学重视实验课程,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和观察能力。例如,理科综合全国Ⅰ卷第9题考查在生成和纯化乙酸乙酯过程中实验操作名称;Ⅲ卷第22题通过测量人的反应时间考查基本实验原理和操作。

其次,强调知识内化,助益融会贯通。高考为适应新时代对人才选拔培养质量提出的新要求,提出“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的考查目标,突破了单纯的“知识”“能力”或“素养”立意的线性思维,形成了兼具继承与发展、贯通整体且有机的考查目标体系。教育部考试中心命题专家指出,高考强调“必备知识”,并不是进行点对点的单纯知识考查,也不是将它们进行孤立和割裂,更不能通过死记硬背来应对。高考试题将“必备知识”的考查目标置于广阔、丰富的情境中,与能力、素养等考查目标紧密联系在一起,强调学生对必备知识的内化,考查学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对必备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促进学生对必备知识的建构、融会贯通和迁移,从而形成具有内部规律和内在联系的整体知识网络结构。

例如,高考语文对名篇名句的考查,不要求学生直接默写相关诗句,而是要求学生在深入理解名篇名句蕴含的思想情感的基础上,结合试题的情境作出判断。如全国Ⅰ卷的古代诗歌阅读,需要学生将背诵篇目《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绝胜烟柳满皇都”与试题材料中“寒风又变为春柳,条条看即烟濛濛”相比较,学生所调动的知识需要从日积月累的学习中获得。文科综合试题通过创设鲜活的情境,要求学生进行合理的知识迁移,促进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引导学生改变机械记忆倾向,注重知识间的联系和融合。如全国Ⅰ卷第24题通过启发学生联系墨家思想代表当时下层劳动群众利益的已有知识,得出《墨子》包含劳动人民智慧结晶的结论,而不是机械考查《墨子》的主要思想和观点。

再其次,加强灵活考查,促进真懂会用。高考通过增强试题的灵活性,着重考查学生的思维过程和品质,减少大量刷题、机械训练的效果,让真懂会用的学生脱颖而出,促进学生更加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如语文全国Ⅰ卷、Ⅲ卷的第21题用图文转写的方式进行考核,需要学生“读”懂构图特点,分析关键词与思考路径间的整体关系,对学生的综合素养提出了较高要求。又如理科综合全国Ⅲ卷第36题以近年发表的有机化学研究论文为背景材料,要求学生将新的化学反应与已有的反应相结合,构建解决问题的方案;第22题以常见的课堂小实验为背景,要求学生在反思的基础上提出改进建议,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据介绍,基于新时代深化高考内容改革的要求,教育部考试中心组织高水平专家团队研发构建了“一核四层四翼”的高考评价体系。“一核”为“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明确高考在新时代素质教育中的定位和核心功能;“四层”为“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通过明确考查内容,对培养什么样的人和需要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做出回答;“四翼”为“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通过明确考查要求,对如何培养人和怎样提升素质做出回答。

教育部考试中心命题专家表示,以高考评价体系为依据,高考坚持知识、能力和素养的有机统一,考主干、考能力、考素养,重思维、重应用、重创新,促进学生融会贯通、真懂会用,助力发展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中国教育报》2018年06月09日第1版 版名:逐梦·2018高考特别报道http://www.jyb.cn/zgjyb/201806/t20180609_1105081.html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发表于 2018-7-19 07:34:10 | 显示全部楼层
新高考改革走到了哪儿
发布时间:2018-06-21作者:本报记者 黄金鲁克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http://www.jyb.cn/zgjyb/201806/t20180621_1120328.html
研究结果表明,新高考改革社会反映符合预期,实践效果好于预期。视觉中国 供图

一年一度的高考已经结束,但高考是近期社会持续关注的热点之一。2014年,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标志着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全面启动,上海、浙江率先进行高考综合改革试点。试点结果到底怎么样?面对哪些问题与挑战?如何应对?考验智慧,亦呼唤答案。——编者

近日,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重大招标课题“适应新高考要求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与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策略研究”结题评审会在上海举行。该课题由华东师范大学教授袁振国主持,现场评审专家一致认为,该课题以中央文件精神为指导,以解决问题为导向,以事实和数据为依据,对完善国家高考政策具有重要价值,对配合全国各地推广实施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新高考改革的现状、遇到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课题组进行了诊断和解答。

评价—— 新高考改革社会反映符合预期,实践效果好于预期

课题组认为,评价一项改革是否成功,关键是看它的预期是否实现,利益相关者是否满意。课题组分析了新高考改革的预期,并对学生、教师、校长、局长、高校等各利益相关方进行了大规模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新高考改革社会反映符合预期,实践效果好于预期。

新高考改革希望通过学业水平考试科目“6选3”的选考制度,增加学生的选择权,促进学生有个性、有特色地发展。课题组发现,这一预期得到了相当好的实现,考生、家长和教师认可度很高。关于学科选考的理由,有80%以上的学生回答选考是根据他们自己的兴趣或者是根据他们在某些学科上的优势来决定的,而且社会上普遍担心的考生会为了拿到高分不顾学习兴趣而“避难就易”的情况并没有发生。

课题组发现,新高考改革希望通过参考综合素质评价成绩,引导素质教育,增加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也得到了较好的实现。在按综合素质评价招录的学生中如果仅凭录取分数线的话,有20%的学生可能进不了他们现在所求学的学校。同时,在达到录取线的考生中因为综合素质评价不高,有10%左右没有被录取。参考综合素质评价录取已经释放出加强素质教育的强烈信号。

通过外语一年两考,减轻一考定终身的压力,这是新高考改革的预期之一。课题组认为,这一预期也得到较好的实现。从上海、浙江的情况来看,外语一年两考对学生保持良好心态、减轻压力、避免由于特殊原因不能参加考试而造成终身遗憾的情况,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调研中,有将近90%的被调查对象对一年两考持赞成态度。

从上海了解的情况来看,选择两个文科一个理科或两个理科一个文科,文理交叉率在80%左右。对文理不分会降低数学区分度的普遍担心也没有发生。课题组表示,研究表明,新高考改革的预期之一,即通过取消文理分科考试,提高学生基础素养,培养综合能力,也得到了较好的实现。

新高考改革还希望学业水平考试由百分制转为等级制,避免分分计较。新高考规定语、数、外三门成绩分别计150分,选考上海是6科中选考3科计70分,然后转换成11个等级分,而浙江是7科中选3科计100分,然后转换成21个等级,目的是“避免分分计较”。课题组认为,此设计的初衷是好的,但从实践的情况来看,原始分数转换成等级分的科学性有待加强,而且人们对等级分的认同度也比较低,分分计较的情况不但没有减轻,反而在某种程度上还有所加剧。因此,新高考改革的这一预期未能得到较好的实现。

建议—— 注重程序和内涵,对选考科目实施校正等级分

值得注意的是,上海、浙江高考改革都是等级性考试科目以等级赋分制来呈现考试成绩,在操作中极有可能出现两名考生在一门等级考试科目中虽然相差一分但却相差一个或两个等级的现象。这种分差在计入高考成绩后对考生造成的影响显然是不能忽视的。课题组建议,压缩等级数量,对选考科目实施校正等级分,提高高考计分与分数合成的科学性。

课题组还表示,中学的“教”、考试部门的“考”、高校的“招”,功能不同,作用阶段也不同,但必须前后呼应,避免各自为政。为此,课题组建议,在基础教育阶段,需要做好课程调整、课程选修、走班制的建立、师资水平的提高等方面的准备。而在考试组织阶段,要使学生成为选科选考的主体。同时,组织好、指导好学生的选科和选考是整个高考的一个重要环节,而“教”“考”“招”必须有效联动,提高招生录取工作的系统协调性。

目前,改革所需的人、财、物资源存在明显缺口。课题组表示,其中,高中学科教师总体短缺且结构性问题凸显。从短期看,高中学校无法根据以往工作经验配备师资,导致出现部分学科教师结构性短缺与富余的“潮汐”现象。从长期看,高中学校师资总量不足的问题依然凸显。同时,区域教育经费资源投入相对匮乏。在这个方面,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高的上海和浙江都尚有压力,其他省份在推进新高考改革时更需做好思想准备和物质准备。因此,课题组建议提高高中办学标准,改善办学条件,为高考改革的顺利推进保驾护航。

袁振国告诉记者,高考是一场高利害关系的博弈,它不仅与考生的命运息息相关,而且与教师、学校、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的业绩紧密相关。从上海、浙江高考改革试点的情况来看,遇到了五个方面的挑战。针对相关问题,课题组经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提出了应对挑战和问题的解决之道。

课题组在调研中发现,把“6选3”改为“6选1+2”,在增强选择性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避免弃难就易,造成物理等科学素养的下降。等级性考试“6选3”的制度设计在较大程度上增加了学生的选择权,但也带来了等级赋分制所导致的学生避考物理的现象。课题组建议,在选考学科中,将物理、历史作为必选科目,学生必须至少选择其中一门报考。同时,对物理、历史两门限选科目计120分,采用原始分计分。这样,首先,解决了区分度不够的问题;其次,加强了物理、历史两门学科的学科地位;再其次,同科目因为难度不同导致原始分不可比的问题大为缓解。

新高考下,采用的是在中学进行综合素质计分的方法,但数据表明,仍有多数校长和专家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的真实性存在顾虑。课题组建议,注重程序和内涵,增强综合素质评价和使用评价结果的科学性,避免综合素质评价的结果不用或误用。具体而言,第一,综合素质评价的主体是高校而非高中。第二,综合素质的内容主要是看学生在面对复杂问题时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评价的手段主要是由一系列测评环节构成,比如提交报考志愿、参加小组讨论、合作完成学习任务、完成临时布置的任务、辩论、进行课题设计等。第四,程序设计要能够保证全过程的公平、公正、公开和有效。

启示—— 破解教师“潮汐”现象,提高适应新高考课程安排能力

课题组认为,上海、浙江先行先试,为新高考改革在全国推开创造了许多成功经验,提供了大量启示。

“提高学校教学资源建设水平”是课题组给出的第一个建议。课题组认为,教师队伍需增加20%左右。针对选课走班带来的教师结构性缺编和“潮汐”现象,一方面可以增加教师编制,招聘新的教师教课;另一方面,可以区域为单位,如一个学区、一个集团或一个区域教育局等,统一排摸区内教师总量和结构,统一排摸区内各学科对教师数量的需求,并做好支持和保障,进行区域内统筹。同时,教室需要改扩建30%左右,一是增加普通教室,二是重建创新实验室。此外,办学经费须增加20%至30%。增加的经费主要用于教师编制的增加、学生走班后各项日常费用支出和新购置的教学仪器和设备等。多数上海高中校长认为,所增加的经费中,相当大的部分要用于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个性化指导与管理的需要。

高考改革的一大预期是缓解学生一考定终身的压力,但是由于功利动机带来的学校“抢跑”问题也随之产生。课题组认为,要提高适应新高考课程安排能力。具体而言,应该行政推动,专业指导,强化督导,技术支持,多维度保障学校在规定课时内开齐、开足各类课程;加强生涯规划教育,引导学生理性选课;加强过程督导,增强评估权重,继续开好拓展型和研究性课程;对接新课标,开好必修课、选择性必修课和选修课;把信息技术列为等级考科目,增强面向未来的竞争力。

众所周知,新高考改革的亮点之一是将选择权交给了学生,而“选考”新政倒逼高中打破传统的行政班教学而实施走班制教学,从而严重冲击了传统的教学组织管理和运行机制。课题组建议,提高适应新高考学校教学管理水平。首先,保持行政班级三年稳定,增强集体归属感与凝聚力,对学生学习与生活进行有效管理和指导。其次,建立和完善教学班管理制度,建设学习共同体,学校要丰富教学班育人职能,明晰教学班的功能,建立和完善教学班管理制度,加强学生走班过程中的流动性管理,优化学校中层管理机构与机制。再其次,建立基于信息网络的排课和选课系统,并制订走班指导手册,引导与规范学生精准走班。学校应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建立完善的排课与选课系统,做好走班教学与管理的支持服务工作。此外,加强学校楼层与场馆公共学习空间建设,设立专门的学习辅导教室。

调研发现,考试次数多、时间安排不合理,已经严重影响了高中三年的教学安排和教学秩序,成为了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课题组建议,科学合理安排考试时间,把等级考统一安排到高三开考,并减少考试次数,等级考限制为一次,英语考试也可以暂时安排一次,合格考与等级考重合的学科可以由等级考成绩代替合格考。而且,可以把等级考统一放在6月,与高考时间对接。

《中国教育报》2018年06月21日第7版 版名:理论周刊·教育科学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发表于 2018-7-19 07:35:08 | 显示全部楼层
高考40年 制度变革显初心
发布时间:2018-06-14作者:刘海峰 刘亮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http://www.jyb.cn/zgjyb/201806/t20180614_1111355.html

20世纪70年代北京高考考点一景,希望洋溢在考生脸上。资料图片

■教育前沿 / 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教育篇

改革开放40年来,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以下简称“高考”)是亿万名中国青年的共同经历与深刻记忆,是激发学子们刻苦攻读的制度支柱和原初动力。高考对于推动中国教育发展和经济起飞、维护教育公平与社会稳定具有重要作用。

开放40年

恢复高考意义重大

1977年恢复高考,既是中国现当代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也是中国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个特殊转折点,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高校招生考试史上一个最具标志性的事件。

对于教育战线来说,1977年恢复高考是拨乱反正的重要突破口。它是破除教育界“两个估计”思想枷锁的序曲,被“文革”破坏的学校教育制度、教学秩序也因此由混乱转向正常。社会选材理念不再以出身论高下,注重学识重新成为选材理念,全社会重新树立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风气。广大知识青年压抑已久的学习热情和奋斗意识被点燃了,并由此具有了公平竞争、改变人生命运的机会。

在“两个凡是”的极左思潮尚未打破的情况下,高考制度开始恢复,其意义远超出教育领域,它对思想领域、政治领域、经济领域及其他战线的拨乱反正和后续改革产生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文化基础和人才基础。

重温40年

高考改革历程艰辛

改革开放40年来,高考制度的改革与发展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1978年至1984年为制度恢复期,高考制度一边恢复和发展,一边开始初步改革。1978年为夏季考试,秋季入学。从1978年开始实行全国统一命题,高考命题权上收至教育部,省、市、自治区组织考试、评卷。1977年只有4门考试科目,文科考语文、数学、政治、史地,理科考语文、数学、政治、理化。20世纪80年代中期,理科高考科目增至7门,文科增至6门。1978年公布或通知考生成绩,且考生可以申请查卷。

这个时期,招生计划分配方式初步有所突破,传统的“统招统分”体制开始向“定向招生,定向分配”发展。为避免仅凭分数选材,1978年国家提出“打破常规选人才”的招生工作意见。省市学科学习竞赛中成绩特别优秀的,可以不经高考直接根据志愿进入高校;单位或个人可向当地招生委员会推荐优秀人才,高校对这些被推荐者进行考核后决定是否录取。这是后来的保送生政策的缘起。

1985年至1998年为改革调整期,国家开始全面探索高考改革路径,改革或调整传统高考制度中的诸多要素。比如,逐渐改变国家计划招生和免费上学制度;突破了全国统一命题方式,并强调命题要注意考查考生的能力;标准化考试、电脑评卷和标准分制度逐步施行;高考科目数量总体趋于减少;高校自主录取权进一步扩大。

1999年至2013年为扩招发展期,以扩招为特征和中心点的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启幕。对于中国高等教育和高考制度来说,1999年是一个转折点。当年,高考录取率从1998年的35%左右骤然增加到54%左右,提高了将近20个百分点。同年2月13日,教育部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意见》。

从1999年开始,教育部试点并推行“3+X”科目设置方案。考试方式、高考次数、分省命题、自主招生等也在不断调整或改革。招生计划分配更加均衡、公平,2008年开始实施“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2012年开始实施“面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异地高考”因为2012年的《关于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工作的意见》出台,成为高考改革重点、难点和社会关注热点。接下来,各省陆续制定了“异地高考”方案。

2014年至今为试点深化期,新一轮高考改革方案开始试水。2014年9月,国务院颁布《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制定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方案,高考改革由此进入新阶段。本次改革既考虑了促进公平又考虑了科学选材,是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有关考试招生特别是高考最为全面和系统的改革,从考试科目、考试内容与形式、招生录取机制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改革。

细看40年

高考改革不断“变脸”

改革开放40年,无论是中国的经济还是教育,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其间,高考镌刻着一代代学子的记忆,也镌刻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砥砺前行的印迹。40年间,高考不断在“变脸”。

考试时间有变。1977年的高考在12月份进行,1978年则在夏季,后来大部分年份固定在7月7、8、9日,2003年开始改为6月7、8日。

高考命题与评卷组织有变。1977年是分省命题,各地级市评卷。其特殊之处在于,这是中国高考史上唯一分省命题却由各地区评卷的高考。1978年,实行的是全国统一命题,分省评卷。1985年,上海市单独命题,接下来分省命题制度得到推开,2004年11个省市分省命题,后来最多扩展至16个省份自主命题。2015年,又恢复到全国统一命题,到2016年,26个省份回归到全国统一命题。

报考条件有变。1977、1978年,规定高考报考年龄不超过25岁,部分放宽到30岁。但从入学之后新生的年龄差来看,参加考试的考生年龄差异很大。为了尽可能让“老三届”考生有更多机会,实际报考中超过30岁的考生大有人在。直到1980年以后,“25岁以下”和“未婚”的限制条件才逐渐在高考报名环节被长期执行。随着终身学习理念的深入,2001年,这两个限制条件被取消,高考成为“终身教育考试”。

考试题型有变。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高考中大部分采用记忆类题型和填充题型。20世纪80年代中期,英语科目开始引入标准化考试,出现选择题,后来运用到所有学科。语文高考作文命题变化更大,每年都吸引很多社会关注。高考作文一开始为写记叙文或读后感,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流行材料作文,近年来,作文命题更加多样化。其实,无论如何变化,目的都是为了考查学生的求异思维和想象力,考查学生的素质。

高考科目有变。除前述科目变化外,1999年高考科目逐渐发展为“3+X”,后来各省份逐渐固定为“3(语、数、外)+2(文综、理综)”。2014年,在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综合改革试点上海、浙江,实行“3+3”模式,不分文理。这表面上看是考试科目改革,却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因为它直接影响到了中学的教学组织形式、高校招生的科目要求、不同选考科目成绩的等值和换算、选科人数等。

录取方式有变。1977年实行的是分段录取,1984年开始实行分批录取,1999年开始实行网上录取。网上录取不仅比原来各高校招生人员奔赴各省份录取现场调阅纸质档案录取大大提高了效率,而且在相当程度上挡住了招生中的不正之风。2008年,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开始实行,原则是“分数优先、遵循志愿”,避免了信息不对称的考生因为志愿填报不当而高分落榜。2015年,开始逐渐合并录取批次,2017年有些省份合并了本科二批、三批录取批次。继2016年上海合并本科一批、二批录取批次后,2017年山东、海南等地将一批、二批合并为“本科普通批”,不在录取中区分高校的等级。

总体来说,与考试技术相关的高考改革,比较容易取得成功,如网上阅卷、网上录取等。而制度性的改革往往历经反复,比较曲折。

总览40年

高考改革初心不变

从恢复高考初期的制度设计,到今天的改革,高考多变。但是,高考也有不变。

仍采用总分录取模式。公平竞争、择优录取是考试招生制度的根本,虽然总分录取模式有“唯分数论”之嫌,但它最为社会大众所接受,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便是一个例证。

仍采用分省定额录取模式。高考制度一直秉持“区域公平”原则,通过区域配额调控各地考生的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并对中西部地区实行招生录取倾斜政策。因为京、津、沪三个直辖市的高考录取分数远低于一些人口大省与考生大省,该政策饱受批评。在高考录取中,考试公平与区域公平是两难选择,加上各地发展不均衡,分省定额录取模式沿用至今。也正因为分省定额录取模式,全国统一命题或分省命题,抑或全国统一命题但使用不同考卷,都不会影响高考录取大格局。

高考竞争依然激烈。1977年恢复高考当年,高考录取率仅4.8%,2017年则高达80%以上。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也不断攀升,于2002年达15%,迈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2016年已达42.7%。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50%时,便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尽管如此,40年来,高考竞争的激烈程度依然没变,考生和家长的紧张程度没变。上本科院校尤其是名牌大学,是高考竞争的主要表现。

统一考试依然重要。保送生制度、自主招生制度、综合素质评价等,意在弥补完全依靠高考分数录取的不足,但这些招生方式在总的招生中占比不高。随着将来这些方式比重加大,统一考试成绩会逐渐减轻其绝对权重。但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中国人高度重视甚至过度重视名牌大学的价值观不会变,诚信体系还有待于完善。在这种情况下,统一考试应该还是中国高校招生的主要依据,统考成绩依然重要。

考试招生制度是国家基本教育制度,是人才培养的枢纽环节,关系到国家发展大计,关系到每个家庭的切身利益,关系到亿万名青少年学生的前途命运。40年来,以高考为核心的考试招生制度为学生成长、国家选材、社会公平作出了历史性贡献,对提高教育质量、提升国民素质、促进社会纵向流动、服务国家现代化建设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尽管高考制度面临不少挑战,但它的权威性、公平性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改革开放40年,高考制度是适应中国国情的考试制度,必将在为高校选拔合适的人才、保障教育和社会公平、促进社会阶层流动、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刘海峰 刘亮,单位:厦门大学考试研究中心,刘海峰系该中心主任、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本文系2016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高考制度改革研究”[16JJD880029]成果)

《中国教育报》2018年06月14日第6版 版名:理论周刊·教育科学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3-29 23:27 , Processed in 0.099139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