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64|回复: 7

[其他资源] 中国式现代化 文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9-15 10:12: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geonet 于 2023-9-15 10:45 编辑


202308/0215:05:41
来源:光明日报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中国式现代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治国理政实践中,坚持用唯物史观科学认识和正确处理传统与现代化的辩证关系,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这一重要论述,为我们深刻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价值精髓,准确把握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联系,增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自信和历史主动提供了思想指引和价值遵循。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深厚历史文化滋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优质基因与强大生命力,为中华民族砥砺奋进,为中国式现代化形成发展,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孕育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品格,增强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强大底气。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唯有精神上站得住、站得稳,一个民族才能在历史洪流中屹立不倒、挺立潮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激励民族不断进步、永续发展的重要力量。比如在宇宙观上,倡导万物一体、天人合一,注重从整体上把握人与宇宙万物的关系;在社会观上,强调与人为善、推己及人,注重用仁爱和谐原则促进群体与个体、秩序与自由的内在平衡;在道德观上,主张厚德载物、内圣外王,注重通过修身明德、克己复礼,进而达济天下;在处世观上,推崇自强不息、刚健有为,注重以积极进取、向上向善的态度对待个人价值的实现。这些价值观念,共同塑造了中华民族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的集体文化品格,成为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文化符号和精神标识,是增强全体人民文化自信的根本。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为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了强劲动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自我完善、迭代更新的基因属性,蕴含着对接现代人文精神的独特品质。“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在五千多年文明发展史上,中华文明经历了一次又一次来自内部或外部力量的侵扰,每次都依靠自身强大的文化自省力、文化包容力和文化创新力,成功实现凤凰涅槃、浴火重生。中国共产党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弘扬者和建设者,在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中,自觉肩负起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责任,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相贯通,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相融通,推动古老中华文明与中国式现代化深度融合,持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影响力,为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难题的重要启示,彰显出超越时空、具有永恒价值的合理内核。中华民族是世界上古老而伟大的民族,在五千多年不间断的文明史中积累形成了解决人与物、人与自然、人与自身、人与社会等关系问题的独特智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其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不仅是我们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对解决人类问题也有重要价值”。比如在人与物的关系上,主张生财有道、交往有信、取予有度,对于平衡市场和道德,化解西方现代社会出现的急功近利思维、人的物化异化弊病具有积极作用。又如在人与自然关系上,主张顺天应时的生态利用观、仁爱万物的生态伦理观、回归自然的生态人生观,为破解西方现代化盲目追求经济增长带来的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等生态问题提供了启示。
  2.中国式现代化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予中国式现代化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则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当代文明,与现代化交互砥砺,不断焕发出旺盛蓬勃的生命力。
  人口规模巨大,是中国式现代化面对的基本国情。人多意味着人均资源少,地广意味着治理难度大。这一独特的历史条件和资源禀赋,在文明演进过程中逐渐培育出多元一体的大国政治文化和治理思维,如六合同风的大一统理念、家国一体的爱国精神、和而不同的秩序思维、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天下意识、民为邦本的恤民情结等,为我们党团结带领14亿多人口整体迈进现代化提供了深厚治理智慧,也为世界认识中国、了解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丰富参照资源。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与中国传统民本思想和均平理念一脉相承,集中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公平正义理念。传统中国既有“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治国之道,富民为始”的强国富民憧憬,也有“不患寡而患不均”“损有余而补不足”的均平思想,乃至“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为公”的至高理想,为追求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提供了坚实文化根基。中国式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的现代化,追求的是全体人民“一个也不能少”“一个也不掉队”的共同富裕,而不是两极分化的富裕。我们党将中国传统均平观和社会主义平等观念融合起来,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自觉主动解决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分配差距,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使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与中国传统义利合一、厚德载物的人文精神紧密联系,集中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对物质富裕和精神富足的双重追求。中华民族自古以来注重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一方面重视满足人们丰衣足食的物质生活需求,另一方面主张“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强调富而后教、倡导礼乐教化,憧憬并致力于创造物质生活充裕、道德境界高尚的大同世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中国式现代化将传统深厚的人文精神融入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在不断夯实人民群众幸福生活物质基础的同时,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全面丰富,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与中国传统天人合一的生态观内在相通,集中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价值取向。传统中国天人合一思想倡导以仁爱之心对待自然万物,认为人与天地自然万物是共存关系,共同维持着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这种崇尚自然、效法自然的主张,自觉担当起合理利用自然又负责任保护自然的使命。马克思主义认为,人靠自然界生活,人类在同自然的互动中生产、生活、发展。中国式现代化继承中国传统生态观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精华,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开辟了广阔前景。
  和平发展,与中国传统亲仁善邻、协和万邦的观念息息相通,集中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为全人类谋幸福的和平性特征。中华民族在对外交往上自古秉承“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傲贱”精神,倡导“和而不同”,主张协和万邦、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塑造了中国爱好和平、永不称霸的文化基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不是权宜之计,更不是外交辞令,而是从历史、现实、未来的客观判断中得出的结论”。中国式现代化传承传统大同思想,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坚持走和平发展之路,积极推动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致力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谋求自身发展,又以自身发展更好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3.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展现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新图景,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奋进新征程,我们要大力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当代社会相适应、同现代化进程相协调,奋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
  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汇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精神力量。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很多思想理念和道德规范,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永不褪色的价值。”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深入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深入推进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不断丰富中华文化宝藏,努力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要加强历史文化遗产研究,挖掘其精神内核和时代价值,用马克思主义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富有生命力的优秀因子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要推进中华文明和中国精神的研究阐释,提炼好、展示好中华民族独特精神标识,坚定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文化自信。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代内涵,激扬迈向新征程的创新创造活力。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于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传统文化中适合于调理社会关系和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内容,我们要结合时代条件加以继承和发扬,赋予其新的涵义。”要坚持守正创新、固本培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和丰富智慧更深层次地注入马克思主义,更好发挥育人化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势作用。主动适应新技术变革,创新历史文化资源活化机制,让古人古籍“活”起来、让文物文学“动”起来,提供多样化的文化内容供给,进一步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着眼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拓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用场景,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日常生活生产实践中感受、体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魅力,自觉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身心、引领实践、激励创造。
  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交流互鉴,彰显中国式现代化的文明意蕴和世界意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保持民族主体意识的基本因子,是连接中国和世界的重要桥梁,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宝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化既是历史的、也是当代的,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推动体现中国价值、中国精神、中国智慧的文化产品走出国门,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塑造更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创新话语体系,善用新媒体技术,推进中华文明、中国故事的全球化、区域化、分众化表达,不断提升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实效性和亲和力。搭建国际合作新平台,深化对外文化交流,让世界读懂中国、读懂中国人民、读懂中国共产党、读懂中华民族、读懂中国式现代化。(作者:郭跃文、张造群、张冰,均系广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分别系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所长、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所副所长)


坚持文化自信,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持久力量 2023-04-29 16:58

文化可以作为衡量一个国家文明程度高低和社会兴衰的尺度。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该论述明确指出,文化自信自强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显著特色,也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毋庸置疑地要坚定文化自信,传承中华文明。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文化的发展与传承也是国家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一环。不管是古籍典藏还是非遗文化,都是我国历史发展长河中的文化瑰宝。深入挖掘与保护历史文化古籍,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力度,守住传统文化的根,为全面推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自信。
文化是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是政治文明的“导航灯”,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如儒家文化主张“积极进取、建功立业”佛家文化主张“慈爱众生、无私奉献”等为当下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凝聚共识、汇集力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秉持的“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积极进取精神、“知行合一”的实践精神和“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的改革创新精神以及与家国命运休戚相关的爱国主义精神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治国安邦和社会治理的智慧,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提供借鉴,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提供精神力量。
真正的文化自信并非一句轻松的口号,或是偶尔为之的“故作姿态”。而是真正的投入其中,了解我国传统文化,深化文化含义,弘扬文化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闽江学院的实地考察中,鼓励学生弘扬刺绣文化,“畲族技艺传习”项目谨遵主席教导,以“文化扶贫”和“文化振兴”为使命,深入福建各畲族乡村考察、调研、学习,以畲族传统文化、传统手工艺。当代青年必须坚定文化自信,自觉肩负的文化使命,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思想保证、舆论支持、精神动力和文化条件。
以古代精粹沁入现代人心脾,用古人的哲思照亮今人前程,坚持文化自信,扬我强国之凡。

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2023-05-25 作者:潘岳 来源:《中国民族》2023年第5期







  编者按: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国家民委党组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进一步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以实际行动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国家民委党组书记、主任潘岳同志带头深化理论学习,在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基础上撰写了《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一文。为了推动国家民委系统主题教育走深走实,更加主动自觉地运用党的创新理论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特刊发潘岳同志文章。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大原创性论断,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主线,强调要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广东调研时指出,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现代化有本质不同,西方现代化那种两极分化、掠夺别国等道路我们不能走也走不通。中国式现代化立足中国实际,符合中国国情,有目标、有规划、有战略,我们将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向前推进。
  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生动体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两者既立足于现实的中国,又植根于历史的中国,它们都以中华文明为源头活水,从中华民族数千年璀璨文明中汲取精华养分,把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深刻回答了中华民族“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时代之问。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现代化,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必将进一步推动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汇聚磅礴力量。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五大特色,深刻阐释了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
  一、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强大根基和超大动能
  我国是拥有14亿多人口的统一多民族国家,仅少数民族人口规模就高达1.25亿,如果说14亿多人都实现现代化,那么规模将超过全部发达国家人口的总和。人口规模对于现代化有什么意义?现代化的核心指标“科技创新”就是最好例证。今天中国科技创新的竞争力首要来源于全国统一大市场。只有技术创新的高昂成本在统一大市场中被摊薄,中国企业家才能够以最低成本将新科技进行产业化,才能积累资金投入研发,最终有底气与享有数百年科技优势的西方企业去竞争。统一大市场至少要有两个基础:一是规模巨大的人口;二是统一的经济、法律、政治制度。如此规模巨大的人口、统一的制度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与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密切相关。
  很多人认为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天然如此”,实际上维系如此超大规模的共同体极为不易。有西方汉学家感叹说,中国那么多民族,却能有高度一致的文化认同。这正是中国历史上多次民族大融合、文化大融合的结果。中华文明起源是“满天星斗”,上古时代也曾有过万邦林立,但在独特的“大一统”历史文化背景下,逐渐凝聚成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这正是中华民族“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胸襟格局和体量优势使然。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始终致力于捍卫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始终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正在推进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了中华民族从自觉到自强的历史性转变。在拥有如此庞大规模人口和众多民族的情况下实现国家的良治善政,实际上是一种高超的治国理政智慧,是中国政治文明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因此,中华文明成就了疆域辽阔、人口众多的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华民族共同体又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强大根基与超大动能。
  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经济基础和本质要求
  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区别于西方现代化的显著标志。西方现代化发展过程中,贫富分化乃至阶层对立是常态,一些国家甚至出现了种族因素和阶层因素相叠加形成的“贫困种族化”问题。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中国式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中华文明强调天道民本,讲求“民为邦本”“大同社会”。在社会主义本质和中华文化内涵中,共同富裕要求“一个民族也不能少”“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决不让一个兄弟民族掉队,决不让一个民族地区落伍。无论是已经坚持30多年的全国对口援藏援疆,还是创造了闽宁经验的对口扶贫协作;无论是为大凉山深处几十名彝族孩子专门铺就上学路,还是为云南怒江7000余名独龙族群众开辟独龙江公路,都是这一理念的生动写照。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精准扶贫地区中,很多都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全国832个贫困县,其中在民族自治地方的有420个,民族地区是脱贫攻坚的主阵地。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上,我们通过制定和实施大量卓有成效的区域化支持政策,促进民族地区与全国一道同步迈入现代化,不断提升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满足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各民族共创美好未来、共享复兴荣光。中国式现代化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必将推动中华民族成为认同度更高、凝聚力更强的命运共同体。
  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鲜明特色和重要保障
  西方现代化过程中一度出现严重的“重物质、轻精神”和“重个人、轻集体”的倾向。中国式现代化在“两个结合”的引领下,强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社会主义不但要求实现“物的全面丰富”,更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拥有“中道平衡”的智慧,一方面承认“仓廪实而知礼节”的物质需求,另一方面也高度重视人文精神对社会的化育凝聚作用。深厚的人文传统和共同体观念使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虽然产生过物质主义和个人主义,但却没有走向极端,没有出现西方现代化中常见的精神虚无、社会解体和认同分裂现象。
  对于人文精神和共同体观念的追求,是中华民族的价值观。比如,许多生活于高原高山之上、大漠草原之中的少数民族,在艰苦的自然环境下都对生活之美和艺术之美有着强烈的精神追求,这与儒家“在陋巷不改其乐”的精神传统是一致的。我国各民族都尊崇长幼有序、孝顺父母、兄友弟恭、邻里和睦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观念,各民族文化中也都体现出了团结就是力量的思想。比如,土家族认为“单丝不成线,单竹不成排”;满族认为“一箭易断、十箭难折”;赫哲族认为“爬山越岭要互助,渡江过河要齐心”;侗族认为“一根筷子容易断,一把筷子难折断”;哈萨克族谚语说“力量不在胳膊上,而在团结上”。这都反映出与儒家文化相通的“共有共享”传统。这些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人文精神,能够帮助我们应对现代化进程中的许多精神困境,为实现社会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文化基础。
  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实现途径和必由之路
  中国式现代化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生产和生态的辩证统一的认识,不走西方以资本为中心、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改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道路。中国式现代化也根植于中华生态智慧,强调以“和合”为目标,以天、地、人作为一个统一的和谐整体来考虑,并将此思维方式用于社会各个方面,形成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无限责任伦理”。儒释道都彰显了“天人合一”“用之有度”“道法自然”“众生平等”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些思想也是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传统。比如,蒙古族尊称草原为“大命”;藏族认为一草一木皆有生命、天下万物彼此相连;壮族认为“保土保水如保命,治土治水如治家”;苗族认为“家有千株桐,一世不受穷”;纳西族认为“人与自然是兄弟”;傣族认为“有林才有水,有水才有田,有田才有粮,有粮才有人”;维吾尔族每家每户都乐于种植花果草木。各民族的传统生态理念,都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精神财富。
  中国2.2万公里的陆地边境线,有1.9万公里在民族地区。集资源富集区、水系源头区、生态屏障区、文化特色区、边疆地区于一身的民族地区,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使命尤为重大。这要求我们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探索协同发展保护的新路径,建成生态文明示范区,共同书写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生态文明”篇章。
  五、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世界愿景和格局担当
  西方现代化的历史,既有追求科学进步、解放人性的辉煌一面,也有殖民主义、帝国主义的黑暗一面。自大航海时代以来,西方列强在积累原始资本方面犯下了许多难以抹去的罪恶。中国式现代化之所以伟大,就在于既不走西方的老路,又能达到发达国家的发展水平。中国的和平崛起,不依靠对外的殖民掠夺,靠的是向内发力、苦干实干,靠的是维系和巩固超大规模共同体的能力,靠的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信念。
  中华民族历史上不缺乏尚武精神,但和平却始终是我们的第一原则。团结包容是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各民族共有的文化基因。中国历史上有一些以武力开疆拓土的民族,在中华文明浸润下,都走向了化武崇文之路。即便在国力最鼎盛的时候,中国也从未向外征服扩张,而是靠丝绸之路怀柔远人;中国从不对外传教搞文化霸权,而是靠“有闻来学”赢取人心。中华民族共同体既不是西方式帝国,也不是西方式民族国家,中国没有殖民扩张、文明冲突、宗教战争。中国人自古就懂得“和而不同”,向来主张求同存异、包容共存、互鉴互融,追求“协和万邦”“亲仁善邻”。中国始终胸怀天下,秉承中华文明根性,促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用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用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用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以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新征程上,我们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为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磅礴力量。
  (本文首发于《中国民族》杂志2023年第5期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23-9-15 10:15:07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底蕴和精神特质

发表时间:2023-05-19来源:学习时报
















徐伟新


  中国式现代化是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长期探索和实践中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重大成果。它代表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展现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新图景,是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面对这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我们党何以成功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其中更为深层的底蕴是什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科学社会主义的先进本质,借鉴吸收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这就是说,中国式现代化建立在深厚的文化自信的基础之上,从而获得经久不息的动力支持。其中,中华民族的古老文明构成中国式现代化的底色,是其本体性规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则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性规定;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在全球化的过程中获得时代性与空间性规定,这共同构成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内涵和精神气质。

  回望历史,一条文化江河水阔潮涌、奔腾而来。以中华文明5000多年历史为依托,以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谋求伟大复兴的近200年历史、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探索和实践的百年奋斗历史为依托,在漫长历史中吐故纳新、革故鼎新,积淀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底蕴,推动着中国式现代化不断前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构成中国式现代化实践的文化底色,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体性规定

  中华民族是伟大的民族,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发展至今的文明。5000多年来,中华民族孕育形成特有的民风民俗习惯信仰,形成中国人看待世界、看待社会、看待人生的独特价值体系。中国历史上经历了数十个朝代,纵使王朝更迭交替,也始终保持文明主体的稳定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

  5000多年文明内在地从本体论上规定着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底蕴和精神特质。只有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中国式现代化之路才能行稳致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其中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中华文化强调“天人合一”,这是古代中国人最基本的哲学概念。“天人合一”是宇宙本体论、是世界观,统摄着中国人的社会观、伦理观、生态观、国家治理观,无论君臣百姓,都要遵从天命、践行天道。在古代中国,这种文化机制不仅对于统治者和权力产生一定程度的约束,而且形成一种社会制衡作用。再如,“天下大同”是古代中国人对未来美好社会的理想,在大同社会,财产公有、天下一家、有衣同穿、有饭同食、合理分工、选贤与能、安详和谐。大同世界的理念穿风越雨,直至今天仍是中国人心中不变的追求。此外,“民为邦本”“仁者爱人”“中庸之道”“知行合一”等理念主张深入人心,沉淀并构筑了国家的制度体系,发挥了建构社会、稳定社会、校正社会的重要作用,是中华文明得以延续数千年的根本力量。

  中国共产党一路走来,在百年风云中面对的社会矛盾不同,发展的社会条件不同,担负的历史任务不同,但无时无刻不提醒自己: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走向何方。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从“民贵君轻、政在养民”到“以人为本、人民至上”,从“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从“亲仁善邻、协和万邦”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我们今天讲的中国特色,是以中华文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脉的。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科学社会主义的主张受到中国人民热烈欢迎,并最终扎根中国大地、开花结果,决不是偶然的,而是同我国传承了几千年的优秀历史文化和广大人民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念融通的。在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旗帜下,中华民族所追求的“天下为公”“天下大同”等思想价值观念被赋予了新的内涵、焕发了新的生命。在民族危难之际,在中国人血液里流淌的“修齐治平”“以天下为己任”等价值追求瞬间被激活,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救国救民的使命担当,转化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放异彩、再铸辉煌。可以说,一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现代化在中国生根开花结果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另一方面,中国式现代化激活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基因,使其现代价值得以彰显。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成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性规定

  1840年以来,中华文明遭遇西方文明的挑战。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为了拯救民族危亡,中国人民奋起反抗,仁人志士奔走呐喊,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接连而起,各种救国方案轮番出台,但都以失败而告终。19世纪末20世纪初,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其强大的精神力量和美好社会蓝图吸引了中国知识分子与劳苦大众,为古老中国走向光明开启了希望之门。在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紧密结合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从此,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就有了主心骨,中国人民开始从精神上由被动转为主动。

  马克思主义能不能在实践中发挥作用,关键在于能否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根本途径就是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从而不断实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锻造并铸就中国式现代化与时俱进的思想武器。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长期探索实践的历史进程中,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100余年来,筚路蓝缕,风雨沧桑,我们党始终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必须以道不变、志不改的坚定,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运用其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解决中国的问题,而不是背诵和重复其具体结论和词句,更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当成一成不变的教条。党的创新理论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深刻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自觉传承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锻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展现了我们党的科学理论和理想追求、为民情怀和革命担当、优良传统和斗争精神,把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精髓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特质融会贯通起来,及时回答了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引领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树立起中华民族立足现实、面向未来的精神主心骨。中国式现代化,就是在马克思主义回答并解决中国问题的过程中,由中国人民自己创造的现代化新模式。


  吸收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在世界现代化进程中获得时代性与空间性规定

  当中国人迈开走向现代化的步伐时,整个世界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时间上,18世纪出现了蒸汽机等重大发明,成就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启了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在空间上,全球化将各个国家和地区连接起来,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深刻揭示了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趋势:“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越是扩大,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特别是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在当前国际形势下,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退回到自我封闭的孤岛。

  放眼五洲四海,整个世界正在发生深刻影响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大变革、大调整、大转折,正在经历一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这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一批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这是近代以来最具革命性、历史性的重大变化,也是世界历史500多年来最大最重要的全球权力转移;从更宏大的视野来看,则是人类文明、文化的体系性变动、系统性转折。时空意义在文化上的沉淀,唤醒中华民族对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民族广泛地开展同各国的文化交流,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借鉴世界各国、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汲取了营养、焕发了活力,在与世界的会通中获得新的发展空间,激发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的创造力。

  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既重视学习借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始终强调要“用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思想文化成果武装自己”,倡导“我们要虚心学习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应该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为人们提供精神支撑和心灵慰藉,携手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各种挑战”。当前,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面对“文明冲突论”“文明优越论”沉渣泛起,文明隔阂、文明冲突风险上升,倡导和而不同、包容互鉴的中华文明为人类文明宝库增添新的成果,为世界文明打上鲜明的中国烙印。中国式现代化极大丰富了世界文明的内涵,指明了人类文明前进的方向。

  由上可见,中国式现代化进程汇聚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并吸收和借鉴了世界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拥有独特的文化标识与精神特质,不断以新的思想内涵、时代内涵和文明内涵回应人类实践的大逻辑,从而为中国式现代化把握时代和塑造时代注入精神动力。


  (作者系原中央党校副校长,浙江红船干部学院特聘专家)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23-9-15 10:18:04 | 显示全部楼层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
中国式现代化的特色及文化传承
周溯源

发布时间:2022-12-09    来源:经济日报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自古延续至今而从未中断的文明。在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明史上,陆续形成了许多优秀的价值观,这些价值观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中国人民的精神支柱、相互联系的文化纽带、血脉相传的言行准则。诸如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都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之所以受到中国人民的热烈欢迎,并扎根、开花、结果,一个重要原因是同我国几千年的优秀历史文化和广大人民信奉的价值观具有高度契合性。中国式现代化呈现出鲜明的中国特色,彰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与底色,是对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必然结果。

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溯源中国式现代化鲜明特色的形成

世界是丰富多样的。古人讲,“物之不齐,物之情也”“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这就告诉我们,事物之间有差异,是合情合理的,天下万物能一同发育而不相互危害,各种合理的行为准则能同时进行而不相互矛盾。《易经》中论述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一种凝练概括。在传统文化中,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是一以贯之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欲胜人者,必先自胜”等,都是强调不依赖他人,立足于自立、自主、自强。这些理念赓续流传,启迪中国人民走自己的路,创造自己的特色。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一直致力于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作出符合中国实际和时代要求的正确回答,得出符合客观规律的科学认识,形成与时俱进的理论成果,更好指导中国实践,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同时又努力倡导并践行与世界和谐共处。

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看“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

中华传统文化中有不少强调以民为本、以民为先的经典论述,如“民惟邦本,本固邦宁”“闻之于政也,民无不为本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都具有进步意义。

这些优秀传统文化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志士仁人,也必然为中国共产党人继承和发扬光大。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我国14亿多人口整体迈进现代化社会,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人口的总和,其艰巨性和复杂性无疑前所未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人民迎难而上、不懈奋斗,打赢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我们党坚持人民至上,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所有人都有机会参与现代化建设,凭贡献分享发展的成果,促进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地抱在一起,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凝聚起强大的合力。

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看“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

共同富裕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人民的追求和理想,早在先秦时期的传统典籍《周易》中,就萌发了共同富裕的思想。“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治国之道,富民为始”等表达了我们祖先对强国富民的憧憬。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强调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坚决防止两极分化。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标志着我们党在团结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积极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共同富裕取得新成效。

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看“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中华文明历来重视人的精神生活,既追求丰衣足食,又追求人格尊严,讲究仁义礼智信,期盼社会风气和顺,憧憬物质生活充实、道德境界高尚、社会公平正义的大同世界。

这些文化基因深刻影响着当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深刻影响着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我们党在改革开放初期就提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取得了明显效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当高楼大厦在我国大地上遍地林立时,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也应该巍然耸立”。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我们不断厚植现代化的物质基础,不断夯实人民幸福生活的物质条件,同时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传承中华文明,促进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全面丰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早在战国时,庄子就在《齐物论》中提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汉儒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说,“天人之际,合而为一”。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对自然要抱敬畏感和感恩心。中国人民赞美“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幸福场景,欣赏“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的美丽景观,向往风调雨顺、河清海晏、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太平景象。

中国式现代化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西方老路,不搞“吃祖宗饭、断子孙路”的破坏性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我们必须深入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看“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中华民族在对外交往方面,自古就秉承“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傲贱”的精神,认为“亲仁善邻,国之宝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中国没有称霸的文化基因。

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党,也是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党。我们坚定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的一边,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谋求自身发展,又以自身发展更好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声明我们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向世界作出了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的庄严承诺,强调“中国发展绝不以牺牲别国利益为代价,我们绝不做损人利己、以邻为壑的事情,将坚定不移做和平发展的实践者、共同发展的推动者、多边贸易体制的维护者、全球经济治理的参与者”。中国作为既创造过辉煌也经历过苦难的东方古国,摒弃零和博弈思维,摒弃“国强必霸”思维,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总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跨越时空的永恒魅力,我们务必珍惜,不断推进其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要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充分吸收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治国理政的科学智慧、格物究理的精妙方法、修身处世的高尚理念,丰富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思想文化源泉,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



坚定文化自信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2023年09月06日 05:30 贵阳日报
新浪财经APP[url=]缩小字体[/url][url=]放大字体[/url][url=]收藏[/url]微博[url=]微信[/url][url=]分享[/url][url=][/url]




转自:贵州日报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保持对自身文化理想、文化价值的高度信心,保持对自身文化生命力、创造力的高度信心,对于新时代以高度文化自信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明确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性。坚定文化自信是实现民族复兴伟业的必然要求。当今衡量一个国家强大的标准,早已不再局限于经济实力,一个国家综合实力最核心的还是文化软实力。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仅体现在物质上强,更体现在精神上强。坚定文化自信是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必然要求。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只有大力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才能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从根本上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坚定文化自信是保持民族精神独立的必然要求。坚定文化自信,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能够为保持民族精神独立提供强大的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创造出既反映时代潮流、又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文化精神,为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增添强大底气。
牢牢把握文化自信的重要特征。文化自信是更基础的自信。文化具有极强的渗透性、持久性,深刻作用于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既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又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每一个宏伟目标的实现都需要我们的先进文化作为精神和智力支撑。文化自信是更广泛的自信。文化在广泛的认可与传播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民族整体的精神风貌、伦理道德、实践方式等。反之,人民群众的主体性也使文化具有了广泛性和强大力量。这种文化自信在人民群众中形成的共识,必然会产生出强大的精神之力,会伴随着国家的前进与发展,国际影响力的提高,而逐渐被进一步巩固。文化自信是更深厚的自信。文化自信是建立在弘扬与包容、守正与创新的辩证关系中,是历史与现实、民族与世界相互交织的现实体现。因此,文化自信是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实践中取得的巨大文化成就,凸显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血脉底蕴、革命文化的时代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价值追求。
发挥优秀文艺作品的独特力量。优秀文艺作品反映时代精神。经过时间沉淀留存下来的优秀文艺作品中能够引导我们更好地把握时代脉搏、聆听时代声音、勇担时代使命。优秀文艺作品彰显文化自信。中华民族素有文化自信的气度,而无数的不朽之作恰是中华民族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来源。优秀的文艺作品以全面的内容、深刻的内涵,为我们洗涤心灵、开阔眼界、丰富阅历,也使我们无比自豪,无比自信。优秀文艺作品推动创新发展。在人类发展的每一个重大历史关头,文艺都能发时代之先声、开社会之先风、启智慧之先河,成为时代变迁和社会变革的先导。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优秀文艺作品构筑的深厚文化根基,也必将大幅提升我们国家与民族的文化创造能力和创新水平。
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善于从中华文化宝库中萃取精华、汲取能量,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深刻把握中华文明发展规律,不断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两个结合”中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站在实现历史自信、文化自信的新高度,在交流中吸收外来优秀文化。中华文化自古以来就具有包容的特性,一方面,应秉持开放态度,兼收并蓄,促进外来文化本土化,推动不同民族的文化交流交融。另一方面,要始终保持本心。只有扎根脚下这块生于斯、长于斯的土地,文艺才能接住地气、增加底气、灌注生气,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
(作者单位:河北大学法学院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23-9-15 10:24:11 | 显示全部楼层
以文化自信自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文化长卷
来源:人民论坛网2022-12-03 10:33



  作者:蔡劲松(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教授,国家级人才计划领军人才)
  在新时代十年文化繁荣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关系,将文化自信自强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与应有之义,凸显了文化在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对于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步伐,增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具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全面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文化强国的重大意义、科学内涵与实践要求,应从以下四个方面着力。
  在全球文明图景中,巩固中华文化立场坐标
  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轨迹看,现代化是传统农耕社会向工业文明主导的现代社会演化的路径选择,具有过程性、开创性、持续性、多面向等特征。现代化的生成经由传统社会与现代文明建制间转型的复杂环境交织互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现代化使得人类文明变迁呈现多维图景,全球现代化的模式差异在丰富文明发展客观形态的同时,更面临如何面对文明冲突困境,能否破除单向单一思维、超越现实发展等抉择。
  回顾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尤其是新时代十年来,我国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在实践基础上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创新,探索出中国式现代化的崭新模式,促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发生了深刻变化。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首次阐明:“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归根结底,中国式现代化不仅打下了中华文化自信自强的烙印,是引领中国建设实践的文明新形态,也能够为全球文明发展提供一种新的路径选择。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大国博弈背景下,文化作为立场与价值的作用愈加凸显。文化立场的实质是价值选择,是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仅体现为明确主体性观念、意识和态度,也深层次地关涉文化发展的场域延展与坐标指向。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这就要求必须以中华文化的主体性、独特性,深化中华文化自觉、提振中华文化自信、推进中华文化自强,更加自觉地在文化实践中,巩固中华文化一脉相承、守正创新的核心理念、精神品格及立场坐标,将文化创新创造转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政治智慧、精神标识与价值塑造。“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在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突出文化建设关键向度
  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文化是重要内容;推动高质量发展,文化是重要支点;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文化是重要因素;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风险挑战,文化是重要力量源泉。”可见,文化建设向度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具有非常突出的作用。中国式现代化,要求经济现代化、政治现代化、文化现代化、社会现代化、生态文明现代化五个方面齐头并进,最终落实到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推进文化现代化,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突出文化建设关键向度,深入探讨“新时代文化建设与中国式现代化”这一新课题。
  一是聚焦民族复兴愿景,强化文化建设基础力量。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是一项宏伟而艰巨的事业,需要我们矢志不渝、笃行不怠,在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各个阶段,持续强化文化建设的基础性力量,将文化软实力作为行稳致远的强大动能,使文化赋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内生活力更加鲜明、精神凝聚力更加彰显、建设驱动力更有成效。“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二是坚持核心价值引领,发挥文化建设独特功能。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文化自信自强,包含坚定文化自信和推进文化自强两个方面,是辩证统一的范畴。文化自信涉及对核心价值体系的认知认同,文化自强则需要通过发挥文化建设铸魂、塑形、启智、润心、赋能等独特功能,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实现文化价值固基、文化体系完善、文化动力强盛的目标。一方面,需要我们提振民族精神,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注重从中华文化宝库中萃取精华、汲取能量、延续文脉,持续增强中华文化的生命力、创造力;另一方面,需要树立文化自觉意识,提升文化自信自强理念,使文化建设成果与新时代高质量发展需求相适应、同国家社会建设趋向相协调。
  三是着眼美好生活需要,构建完善文化发展体系。文化自信自强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彰显了人们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与富裕的物质生活同等重要的客观诉求。文化建设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等使命任务,着眼于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加快构建完善文化发展体系,增强公共文化服务效能,进一步加大优秀文艺作品、文化产品供给力度,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提升文化对于社会个体精神情感、审美体验、日常生活等的滋养能力与水平。
  在现代治理体系中,激活文化治理内生动力
  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推进文化高质量发展,构建文化发展新格局,离不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力支撑。我们要深刻认识新发展格局的新时代背景与现代治理体系新内涵,将现代文化治理战略思维和系统思维,有机融入国家治理战略设计整体部署,将文化建设各项任务上升到构建文化治理新格局的层面。
  在这个意义上,实现文化高质量发展目标,就要突破以往文化体制中以行政职能管理运行为主导的模式,寻求一种更深层次的规律性、现代性文化治理视角,尊重文化发展规律,激活文化治理内生动力,进而聚合社会经济动力系统、文化供给与需求系统的力量,构建协同贯通、相互呼应文化建设发展工作格局。
  构建文化发展新格局,意味着新时代文化建设应朝向更高远的视野、建立更完善的机制、塑造更高品格的质量。问题是,我们如何以文化治理升级转型驱动文化体制机制改革?能否以文化发展质量提升激活文化治理内生动力?
  现代化视域下的文化治理,不仅指国家权力运作的系统场域,对社会资源进行分配、对政治经济文化等参与主体施以影响,以实现社会有序运转和文明承续发展的一种治理机制;以文化自身为对象的文化治理,还是基于政府、市场、社会组织及公众等多元主体,对社会文化要素、文化资源、文化权利等进行重新配置,从而发挥文化之于社会和个体发展不可或缺的涵育与治理作用,是现代治理最有效的机制与手段之一。因此,文化治理的关键,在于通过深化改革有效整合文化资源,以文化共治推动文化共享,一手抓政策完善,一手抓有效治理,拓宽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治理机制创新路径,构建跨地区、跨行业、跨领域的文化治理协同主体,提升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规模实力和国内外文化核心竞争力、影响力。
  在文化自信自强中,增强民族复兴精神力量
  文化是民族复兴之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文化自信自强是前提和基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其中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党的二十大报告将文化自信自强提升到了新高度、新方位、新境界,同时进一步指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具有“三个基本面向”和“三个根本特征”,即“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三个面向与“民族性、科学性、大众化”三个特征,这是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场域建构的指引性框架,也是凝聚民族复兴精神力量的本质性、整体性要求。
  文化自信自强作为我们国家和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在精神层面,反映为人们对自己国家和民族文化的高度认同,对文化观念层次、精神品质等“内在”核心价值范畴的自信与信仰;在实践层面,则表现为文化创造过程中,向历史要经验、向传统要智慧,建构规范体系、强化载体路径等“外在”范畴,进而增强全体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和精神力量。
  一方面,我们要聚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人文精神,开启当代中国文化精神的寻根、承续与拓展旅程,从研究阐发、教育普及、保护传承、创新发展、传播交流等方面协同推进并取得新成果;另一方面,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置于世界文明发展视域中全面审思检视,从观念、制度、行为、物质和精神等层面,进行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尤其要深入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取向与方法论原则,增强历史主动精神和实践创造精神,立足中华文化立场,将文化自信自强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事业的各个方面,谱写波澜壮阔的中国式现代化文化长卷。


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路径与意义
程美东


“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这段论述蕴含着对人类文明史的深刻把握和理解,指出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价值取向和实践路径。

路径选择

中国为何要坚持走自己的现代化道路?从根本上来说就是世界上已有的其他的现代化发展道路不契合中国的实际,而且那些现代化模式在发展中也遇到了不少问题和困境。

就全世界范围来看,实现现代化的国家数量仍然相当有限,多数国家仍处于不发达、欠发达水平,而且各国现代化程度和样态极不均衡。由此可见,世界上既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西方国家现代化进程伴随着残忍的殖民掠夺和疯狂的资本扩张,以及因侵略殖民地、抢夺海外市场等爆发的一系列战争。可以说,西方的现代化道路充满了血腥、贪婪、屠戮,充满了资本主义的罪恶和全世界劳动人民、被压迫民族与人民的血泪。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出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不可能选择西方那种殖民侵略的现代化模式。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开创、坚持、捍卫、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40余年的时间内,不仅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而且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实践证明,我们党领导人民不仅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而且成功走出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

丰富内涵

实际上,被一些人长期奉为圭臬的西方现代化文明形态,只是在人类文明史中影响相对较大的一种文明形态。但是,经过与日益兴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相比较之后,尤其是一些国家照搬西方模式非但没有实现现代化反而陷入动荡之后,人们越来越意识到,西方文明的实际效用有其局限性,绝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

实践逻辑和理论逻辑都告诉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具体来看,中国所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具有丰富的内涵,具有自身独特的价值观念。如,在政治制度方面,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在经济方面,我们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文化方面,我们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学习并运用马克思主义,同时我们从来没有忘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并把这些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有机融合在一起。在科技文明、生产发展等方面,我们保持开放谦虚的态度,学习借鉴其他文明的优秀成果。我们应及时总结人类文明新形态,并将之上升到更高的理论高度,以进一步弘扬和光大,绝对不能盲目学习西方、迷失自我、走上弯路歧路。

价值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作出科学完整的战略部署,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断丰富和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对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价值意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深入理解。

第一,走出了西方中心论认识惯性的误区。在文艺复兴尤其是工业革命之后,西方文明中心论长期成为一种垄断型的思维方式。即便是当今的世界体系,基本上仍是按照西方的标准来划分。实践已经证明,这一体系并不公平、公正。实际上,世界多数国家和地区并不能够享受西方文明的阳光雨露。第二,凸显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独特性。我们现在需要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层面所体现的独特之处进行系统总结,深化研究中华文明特质和形态,为人类文明新形态建设提供理论支撑。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提出,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增强走中国道路的自觉、坚定走中国道路的自信。第三,推动了中国文明和人类文明的融合。从人类文明的视野来看,中国式现代化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探索现代化道路中的一些有益做法丰富到人类文明当中去,推动了中国文明和人类文明的融合。第四,充分发挥中国在世界现代化中的示范作用。面对百年变局下“世界怎么了”“人类向何处去”的重大命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阐述中国主张,提出中国方案,传递中国经验、中国智慧,极具示范作用。现在世界上很多国家尤其是欠发达国家的经济长期处于低迷徘徊状态,社会亦动荡不安,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相关理念和实践方式能够提供宝贵借鉴。

(作者系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北京大学中共党史研究中心主任)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23-9-15 10:26:35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底蕴时间:2022/11/3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在其形成和发展进程中,不断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这是中国式现代化具有“中国特色”的重要原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滋养和守护民族进步和国家发展的强大力量,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厚文化底蕴,为中国式现代化构筑了坚实的思想文化基础。
  一、中国式现代化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文化积淀着一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一种文明的独特精神标识。每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传统不同、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也不尽相同。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在长期历史演进过程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价值体系、文化内涵和精神品质,成为我们区别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根本特征,也铸就了中华民族博采众长的文化自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更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思想沃土和根基力量。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说到底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是偶然的,是我国历史传承和文化传统决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对中华文明5000多年的传承发展中得来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确立、理论的架构和制度的建立,都必然由中国独特的历史文化传统和基本国情决定。中国式现代化以其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坚实的文化基础和独特的文化内核,开创了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和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新模式,为人类文明发展提供了新的道路选择和模范样本。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中国共产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重视和创新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构筑了坚实的思想文化基础。2013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提出“四个讲清楚”的重要论断。这是中国共产党在传统文化问题上的一次飞跃。2017年初,《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发布,这是党的历史上第一次以中央文件形式专题部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作,深刻体现了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重视和高度自信。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2019年9月出台的《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把中华传统美德的主要内容概括为“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正扬善、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为按照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要求传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方向指引。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新时代十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强调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国式现代化中的重要地位,为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开启了新的篇章。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思想资源和文化滋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想内容和价值理念,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和文化滋养。2022年5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研究阐释中华文明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精神特质和发展形态,阐明中国道路的深厚文化底蕴”。“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集中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厚文化底蕴。
  讲仁爱。《论语·颜渊》中说:“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孟子》中强调:“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张载《西铭》中讲:“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等都是仁爱精神的具体体现。讲求仁爱,追求至善,这是个体提高道德修养,社会倡导友爱互助、向善向上道德风尚的前提和基础,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精神文明建设需要传承和弘扬的精神。重民本。民本民生自古以来就是治民兴国的重中之重。《尚书·五子之歌》记载:“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尚书·泰誓》中说:“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孟子》中有:“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贾谊《新书·大政上》提出:“闻之于政也,民无不为本也。”这些思想都是治国理政的重要历史经验,为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人民至上”提供了思想资源。守诚信。《尚书·尧典》中,有赞扬帝尧“允恭克让,光被四表,格于上下”的记载,《尔雅》释曰:“允,信也;允,诚也”;《礼记·祭统》中说:“是故贤者之祭也,致其诚信,与其忠敬”;《论语·为政》提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孟子曰:“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说文解字》认为“人言为信”。立身处世,当以诚信为本,这是中国式现代化中道德建设的重要要求。崇正义。“正”具有正当、合适和公正之意,“义”含有正当、应当和适宜等多重意思。《论语·为政》中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义重于利、义在利前,是古人一向推崇的君子品格,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内在精神体现。《孟子》开篇指出:“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荀子·大略》说:“义胜利者为治世,利克义者为乱世。”被后人誉为“真三不朽”的王阳明先生,为世人留下“此心光明,亦复何言”的教诲。“崇正义”不仅是中华传统价值观的基本要素,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厚土壤和牢固根基,并与“平等、公正”等价值理念相承接。尚和合。中华民族历来推崇“和为贵”的思想,主张“天人合一”“和而不同”“求同存异”。和合是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的基本理念与首要价值。“和合”一词最早见于先秦典籍《国语·郑语》;“商契能和合五教,以保于百姓者也”;《礼记·中庸》提出:“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庄子》强调“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中国古人将“和合”思想蕴含的和谐、和顺、和美、祥和、融合、合作等意义由人类推及自然万物,为人类应对共同挑战提供了宝贵启示,也为中国式现代化“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本质要求提供了思想智慧。求大同。天下大同反映了中国古人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追求。《礼记·礼运》中描述了“大同”的社会状态:“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大同世界”“天下为公”等思想为人类提供了处理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历史文化和谐共处的范例。同时,从某种意义上说,求大同正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最高目标。中国式现代化致力于实现国家的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其中包括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精华和价值理念的继承和吸收,这也是中国式现代化取得巨大成就的重要思想根源和文化基础。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独特思维方式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和思维方式。长期以来,中华民族在认识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历史进程中,不断提升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并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已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与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密切相关。同时,中华民族独特的思维方式对中国式现代化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许多关于系统、整体观念的朴素思维。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注重从系统、整体的视角来思考世界本原和人生意义,在观察事物、解决问题时注重着眼全局。这种系统性、整体性的思维,要求人们全面整体把握、看待事物的性质和联系,并从中发现规律。从这种思维方式出发,中国式现代化强调从整体上推动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多个地方都体现了系统性、整体性思维方式,例如:“我们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作出科学完整的战略部署”,“明确‘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必须坚持系统观念。万事万物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只有用普遍联系的、全面系统的、发展变化的观点观察事物,才能把握事物发展规律。”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关注社会现实,强调个人应通过自身求实、务实的积极努力,推动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传统儒学本身就是一种“入世哲学”,孔子极力宣传他思想的目的就是要改变礼崩乐坏的局面,恢复他理想中的社会秩序。明清之际思想家王夫之、黄宗羲、顾炎武等提出“经世致用”一词,倡导学习、仿效古人的文章和行事,以治事、救世为急务。他们把天下、邦国、生民之事都作为“当世之务”的具体内容。“经世致用”体现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求实、务实的思维特点和“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就是对优秀传统文化中求实、务实,经世致用理念和思维方式的传承和践行。他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再次强调,“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要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牢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坚定信心、同心同德,埋头苦干、奋勇前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危机意识、忧患意识,凸显了居安思危的底线思维。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讲话中引用《周易》中“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这句名言,强调要善于运用底线思维的方法,“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警示大家要保持忧患意识,看到那些尚未出现而即将出现的问题,防患未然,这样才能有备无患、遇事不慌、从容应对,牢牢把握主动权。这样的底线思维,体现为一种决策智慧、领导方法。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中国式现代化需要保持底线思维,做到喜不忘忧、未雨绸缪,坚持高标准和守底线相统一。
  总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系统性整体性思维、务实思维、底线思维,以及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等,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充分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和独特魅力。
  (执笔: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杨晶)


中国式现代化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光明网 2023-03-03 16:57
作者:姚洪越(北京工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副教授,北京工商大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主任)
2023年2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科学社会主义的先进本质,借鉴吸收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代表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展现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新图景,是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中国式现代化,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重要的论断,内涵十分丰富,对于我们更加全面地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文明底蕴和价值取向具有极为深刻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中华优秀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没有中华文明,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式现代化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奠定了厚重的历史文化根基和现实发展动力。
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式现代化具有的基于中国国情的五大中国特色,即: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和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这些特色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天下为公、民为邦本、扶贫济困、博施众利,具有重民本、崇正义的价值追求,为追求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提供了文化根基;强调厚德载物、讲信修睦,具有讲仁爱、守诚信的内在品质,为实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提供了内在根据;强调天人合一、尊重自然、大道自然等观念信念,具有顺应自然、热爱自然、道法自然的内在追求,为打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现代化提供了精神支撑;强调中和泰和、求同存异、和而不同,具有亲仁善邻、和谐相处、协和万邦的鲜明追求,为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提供了丰厚的滋养。
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包括: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这些内容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贤能治国、强调以民为本、强调天下一统,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提供了文化沃土;强调与时偕行、因地制宜、实事求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坚强支撑;强调系统思维、辩证逻辑、战略谋划,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内在根基;强调集思广益、求同存异、群策群力,为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提供了内在依据;强调忧道不忧贫、恪守良知、俯仰无愧、止于至善、兼善天下、见贤思齐、做君子、成圣贤、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提供了丰厚滋养;强调天下为公、大同世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治国平天下、利济苍生等理念追求,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了厚重的支撑。
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原则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政者正也、为政以德、民惟邦本、政得其民;强调礼法合治、德主刑辅、正己修身,居安思危,强调治吏为先,清廉从政、勤勉奉公;强调安不忘危、存不忘亡、治不忘乱、居安思危,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原则提供了丰厚支撑;强调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执本末从、纲举目张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原则提供了文化基因;强调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富民安民利民、足食足兵民信、载舟覆舟,为以人民为中心原则提供了丰厚的支撑;强调革故鼎新、旧邦新命、改革变法、与时俱进,为坚持深化改革开放提供了历史证据;强调愚公移山、为民请命、除暴安良,为发扬斗争精神夯实了文化底蕴。
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遵循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转化和发展进入了快车道,实现了新境界。党和国家进一步凸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党的创新理论的根,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光辉典范、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今时代、当代世界、线上线下、社会家庭、影视文艺中的影响力和美誉度不断提升。浓郁的中华风、鲜明的民族范、多彩的历史剧、丰富的古风曲,成为文化的热领域,生活的新时尚,生产的畅销品。
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性质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式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是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社会主义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性质。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性质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基础性和关键领域资源行业的统筹协调和国家管理,对商业势力的规范和管理,对民众生活的关注和提升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理念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理念的契合,中华优秀治理经验的长期积累和丰富实践,成为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和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历史根基和文化沃土。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决定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性质,关系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方向、前途命运和最终成败,同样具有其深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支撑。领导集团的思想统一、领导力量的集中统一、公职人员的教育监督、民众舆情的畅通上达,这些中国优秀传统治理文化成为全面从严治党和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历史文化依据。
中国式现代化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自己文化动力的重要源泉。中国式现代化的大力推进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设也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转化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强大动力和开辟了光明的前景。中国式现代化必将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实文化、现代文化、社会生活相适应,必将铸就源自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必将实现中华文化的现代化、中华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新辉煌。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23-9-15 10:29:45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文化意蕴

日期:2022-06-20 16:22:44 来源:《新华日报》





  作者:卢雷、袁久红(东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内在地包含着文化的现代化,因而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它以马克思主义作为现代化的指导思想,既是对西方现代性精神的扬弃,也是对传统教条主义社会主义模式的突破,既扎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胸怀天下,推动构建“美美与共”的人类社会。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具有坚实的文化基础。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内涵具有本质一致性,它在思想文化层面的显著特质就是不断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并以这种“两相结合”的思想成果指导整个现代化进程。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精神旗帜,为保证“中国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性质而发挥思想引领作用,体现出强大的理论感召力和文化感染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文化根基,在赋予这一道路以中国特点和风格的过程中不断丰富其“中国式”的内涵。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思维逻辑和价值理念等方面存在诸多契合相通之处,推动两者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实践中深度结合与融通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文化滋养,同时形塑着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文化品性。中国是后发现代化国家,在中国现代化过程中,文化“全盘西化论”和文化保守主义“文化本位论”,都一度成为“道路之争”的焦点。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现代化领导主体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打破了西方国家对现代化理念的绝对话语权,坚持走自己的社会主义之路,努力推动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重新书写了超越西方现代性的新型现代性,走出了一条中国式文化现代化新道路。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内含先进的文化精神。文化精神是现代化发展的内在动力与灵魂。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内在地包含了中国式现代化文化精神,具有与其他现代化道路相区分的独特的精神标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文化精神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为思想基础,融贯社会主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化三个核心要素,蕴涵自由、民主、发展、公平、正义、和谐等全人类共同价值,体现出先进性与创新性的特质。中国式现代化文化精神通过融入现代化实践而发挥作用,这个过程与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展开过程是同步的。具体而言,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文化特征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从政治与价值导向来看,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弘扬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中国共产党通过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核心作用,有效地整合各种社会力量,应对我国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中的困难和挑战,这与西方国家政党谋私利的工具本性形成鲜明对比。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独特的政治优势。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推行则容纳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同时又吸纳西方现代性价值的积极成果,体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特有的文化优势。从经济社会发展理念来看,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体现了深厚的人本精神。西方式现代化贯穿资本统治的逻辑,社会发展归根到底从属于资本的发展,中国式现代化则把人民利益置于最高位置,强调不断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提升人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最终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中国式现代化是追求协调发展、共享发展的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要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从而避免出现西方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发展鸿沟与陷阱。从处理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来看,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努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式现代化追求和传承的是和平共处、天下大同的理念,中国人民不仅要发展自己,也要造福世界,谋求世界大同。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彰显崇高的文化理想。文化是人的本质的展开,最深刻地体现了人的社会性和创造性,最直接地反映了社会发展中人的存在状态。马克思主义文化理想就是要构建一个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文化共同体,这一共同体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是美的实现。资本逻辑支配下的西方式现代化道路,已经陷入资本主义现代性的危机之中。与此不同,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人本”的而非“物本”的,较好地解决了现代化过程中人的发展困境与文化虚无主义的难题。这集中表现在中国共产党致力于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根本价值诉求,在执政施政和国家治理体系中贯彻人民至上的价值原则,并引导全社会形成对“四个自信”的文化认同,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从而构筑起一个抵御物化与虚无的强大的精神世界。在具体实践层面,中国式现代化特别注重人自身发展的现代化,在不断提升人们物质生活质量的同时,大力推动文化建设,以文化创新创造提升人的综合素质,促进人的知识体系、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的现代化;注重个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的协调统一等等,努力使人的现代化与社会现代化相互促进,从而有力彰显了个人与社会全面发展相互促进、“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社会文化理想。

  《新华日报》2022年06月14日


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根脉:建构、赋能与共生
  

  □王彦威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基”与“命脉”;在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过程中,也伴随着文化根脉的一路同行。

  第一,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建构。指导中国式现代化的路线、方针、政策,来自实践中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内的文化和理论的有意识建构。这种建构作用突出展现在中国式现代化的两大特征上。

  一是“共同富裕”的传统文化建构。追求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其理念与实践的成型,都被标记上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刻烙印。孔子就已提出了著名的“先富后教”论。他还向统治者提出告诫,“不患寡而患不均”;平等地追求经济利益,就可以臻至“均无贫”的公正状态。《礼记·礼运·大同》所描绘的“天下为公”后来被视为中华民族最高社会理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同富裕是“自古以来我国人民的一个基本理想”。

  二是“以人为本”的传统文化建构。中国式现代化始终以人民为中心,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终极追求。在中国文化中,人可以“赞天地之化育”,与天地“相参”。“仁者爱人”,孟子甚至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样集中体现中国传统民本精神的光辉论断。中国文化对人性的完善抱持一种非常高的期许和乐观的态度。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形成,显然是对中国传统的以人为本思想的历史性推进。

  第二,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赋能。全民族巨大潜力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蓬勃迸发,从两个层面上汲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持久磅礴的动能供应。

  爱国主义的全过程赋能。中国的现代化进程的最初开启和探索,就源于“冲击-反应”模式下先进的中国人的爱国追求。此后,无论在革命或是建设阶段,爱国主义都构成了中华民族不懈奋斗的核心激励机制。时至今日,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首先就应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精神谱系的关键节点赋能。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历史进程的关键时空节点,中国共产党人总能以惊人的精神力量战胜一切困难和挑战;因之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对中国式现代化进程施以针对性赋能。这些精神的构成同样深度传承了中国文化的优质基因,如“义以为上”的价值取向、自强不息的奋斗态度、刚正不阿的气节操守、“知行合一”的认识理性等。

  第三,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体共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理论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反映中国式现代化实践的新进展,创制出更具时代特色的新内容、新形态。在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互相成就、共生共荣、一体推进。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提出“两个确立”的重大政治判断,指明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融汇了大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它既是我们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理论指南,也理应是学习、弘扬传统文化的璀璨文化宝藏,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作者单位:广东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23-9-15 10:35:52 | 显示全部楼层
吴晓明:世界历史与中国式现代化

吴晓明 | 复旦大学文科资深教授

(本文原载《学习与探索》2022年第9期)https://new.qq.com/rain/a/20221026A08T7N00

【导读】中国式现代化不仅是一项理论命题,同时是一项实践命题。如何在世界历史背景之下,思考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坐标,进而推动中国之于现代化发展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是亟待回应的时代之问。

在本文中,作者试图在“世界历史”的背景中理解“中国式现代化”。首先,从现实起源来看,世界历史使现代化成为每一个民族的普遍名义,不同民族现代化道路的现实进程取决于特定民族本身的社会条件和历史环境。正是立足于具体而独特的社会-历史现实,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在特定的转折点上同时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

其次,就当代意义来说,中国式现代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当代形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它在新的“历史方位”上展现出三重意义:对于中华民族、对于世界社会主义、对于人类整体的发展所具有的重大意义,而这样的意义正应当被理解为“世界历史意义”。

再者,就未来发展而言,中国式现代化之所以展现出世界历史意义,是因为它在完成现代化任务的同时,正在开启人类文明新形态。所谓人类文明的新形态,不仅需要完成现代化任务,也要扬弃并超越现代化本身。而中国式现代化开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机遇,正在于它是高度现代化的,而且是以社会主义为方向的。

本文原载《学习与探索》2022年第9期。仅代表作者观点,供诸君参考。

世界历史与中国式现代化

随着现代性的权力——一种无远弗届的权力——开辟出“世界历史”,现代化就成为每一个民族的普遍的历史性命运了。但是,任何一个民族的现代化道路与进程,都是由其特定的社会条件和历史环境来决定的。在这样的意义上,中国的现代化就必然要在其历史性的进程中发展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实际的现代化,即“中国式现代化”。而在新的历史方位上,中国式现代化不仅取得了史无前例的发展成就,而且开启出中国与世界发展的新途径。当中国式现代化日益成为举世瞩目的焦点时,对这一现代化实践的理论考察就变得很有必要了。因此,本文试图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性进程作出要点上的探讨,以便在“世界历史”的基本处境中揭示中国式现代化的现实起源、当代意义和未来筹划。

▍一

1840年以来,中国遭遇到了极为严峻的挑战和危机。与以往任何一种严峻局面完全不同的是,这一次的挑战和危机归根到底起源于现代性(现代世界的本质—根据)在特定阶段上的绝对权力。这种绝对权力史无前例地开辟出“世界历史”,从而使原先地域性的历史或民族性的历史都被纳入到世界历史的总体进程之中。不仅如此,现代性的权力在开辟出世界历史的同时,还为之布局了一种基本的权力关系,即支配—从属关系:“正像它[资产阶级]使农村从属于城市一样,它使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的国家,使农民的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的民族,使东方从属于西方。”这意味着,世界历史把一切民族都卷入到现代资本主义文明中来,并因此而使现代化成为每一个民族——“如果它们不想灭亡的话”——普遍的历史性命运。海德格尔把这种历史性命运称为“地球和人类的欧洲化”。这种情形深刻地表明:中国所面临的现代化任务是历史的必然的,是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和愿望为转移的。

然而,尽管在“世界历史”的基本处境中,现代化普遍地成为每一个民族的历史性命运,但对于不同的民族来说,其现代化道路的开辟,其现代化的任务、进程与方式却是非常不同的。我们可以很容易观察到,直至今天,现代化的历史性进程,不仅在基督教世界、伊斯兰世界、东亚、南美以及非洲等各个区域的展开方式非常不同,而且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各个领域,也都有其独特的表现形式。无论其展开方式是顺利的还是艰难的,也无论其表现形式是这样的还是那样的,总而言之,它们都实际地采取着相当不同的发展道路。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每一个民族都处在非常独特的社会—历史的现实中。正如马克思在致《祖国纪事》编辑部以及致查苏利奇的信中所指出的那样,一个民族的现代化道路与进程,完全取决于特定民族处身其中的“社会条件”和“历史环境”——这样的社会条件和历史环境乃是非常独特、非常具体的。如果把西欧资本主义起源的历史转变成“一般发展道路的公式”,并把这种“超历史的”公式先验地强加给任何一个民族,就只会得出完全无头脑的荒谬结论。例如,在讲到俄国的道路时,马克思指出,俄国农村公社的历史环境是独一无二的,即使从经济的观点来看,俄国也能够通过本国农村公社的发展来摆脱它在农业上所处的绝境;而“通过英国式的资本主义的租佃来摆脱这种绝境的尝试,将是徒劳无功的,因为这种制度是同俄国的整个社会条件相抵触的”。

由此可见,现代化任务的普遍性,只有通过每一个民族在其社会—历史中的具体性,才可能得到现实的展开和特定的完成。黑格尔就曾在哲学上论证过,没有抽象的真理,真理是具体的;真正的普遍性绝不是抽象的普遍性,而是深入于具体之中并且能够把握住具体的普遍性。所以在《历史哲学》和《法哲学》中,黑格尔多次批评拿破仑说,这位军事天才和政治天才想要把法国的自由制度先验地强加给西班牙人,结果却把事情弄得一塌糊涂,并且是不可避免地失败了。这种失败之所以不可避免,是因为“如果要先验地给一个民族以一种国家制度,即使其内容多少是合乎理性的,这种想法恰恰忽视了一个因素,这个因素使国家制度成为不仅仅是思想上的事物而已,所以每一个民族都有适合于它本身而属于它的国家制度”。

中国的现代化道路是在特定的社会条件下开辟出来的,是在具体的历史环境中展开其前进运动的,这就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现实起源或本质来历。离开特定的社会条件和具体的历史环境,就不可能有中国现代化实践的独特道路和实际进程,因此也就不可能在中国实现现代化。那种以抽象普遍性(实际上只是来自于近代西方的某种观念)来先验地强制中国现代化进程的种种设想与方案,不过是一些纯粹的梦想或幻觉而已,在哲学上不过是局限于“外在反思”的主观主义和形式主义的表现而已。马克思曾把这种设想或方案称为“社会新栋梁的文坛奴仆”的虚假观念;而黑格尔则把这种思维方式称为“诡辩论的现代形式”,称为“浪漫主义虚弱本质的病态表现”。

在中国独特的社会条件和历史环境中,并且在经历了多方的探索和尝试之后,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本质特征最为突出地表现为:这一进程与马克思主义建立起本质的联系。这样的联系对于中国的历史性实践来说,同样是必然的,是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和愿望为转移的。之所以如此,首先是因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必须经历一场彻底的社会革命来为它奠基,而这场社会革命历史地采取了新民主主义—社会主义的定向。

我们知道,任何一个大规模的现代化进程都需要特定的社会基础,这样的基础只有通过特定的社会革命才可能建立起来。欧洲的现代化进程同样需要通过社会革命来为它奠基;而这样的社会革命采取怎样的路径,在政治斗争上以何种方式展开,以怎样的激烈程度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并得以完成,则完全取决于不同民族的社会条件和历史环境——因此英国1640年的革命和法国1789年的革命就是相当不同的。对于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整体来说,同样必须经历一场彻底的社会革命来为它奠基。如果说这一社会革命的定向是由当时中国的社会条件及历史环境来决定的,那么,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与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联系就在于:除非中国革命历史地采取新民主主义—社会主义的定向,否则这场革命就不可能达到自己的目的并得以完成;除非中国的历史性进程将革命的领导权最终托付给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否则它就不可能完成其社会革命的任务从而为整个现代化事业真正奠基。

五四运动是一个突出的转折点,它意味着中国革命从旧民主主义向新民主主义的决定性转折。但在理解这一转折点时必须充分意识到:五四运动不仅仅是一般的观念(现代性的价值目标或所谓“启蒙”),而且是现实的历史运动(即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对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的斗争);尤其需要充分把握住的是:在这一现实运动中正在展开出来的历史性趋势,因为历史发展的总体趋势比既成的历史事实具有更高的现实性。

这种总体的历史性趋势是怎样的呢?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五四运动就不能不成为当时世界革命的组成部分;而当五四运动成为世界革命的组成部分时,它就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好了准备,从而为中国的现代化事业与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联系做好了准备。“五四运动时期虽然还没有中国共产党,但是已经有了大批的赞成俄国革命的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五四运动是在思想上和干部上准备了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又准备了五卅运动和北伐战争。”

由此可见,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与中国革命具有本质的联系,而中国革命又在特定的历史转折点上同马克思主义建立起本质的联系。即使是稍有识见的西方历史学家也清晰地看到了这种历史的必然性。例如,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一著中这样描述道:就像军阀制度与现代教育不可能并行不悖一样,美国式的自由主义和中国革命也不可能并行不悖。“杜威于1921年7月11日离开上海时,中国共产党刚好要在那里成立。最为进步的教育[指杜威在中国关于现代教育的演讲]刚刚展示在革命的中国面前时,她却转到马克思和列宁那边去了。哥伦比亚大学教师学院在共产国际的阳光照耀之下变得黯淡无光。显然,美国的自由主义解决不了中国的问题,虽然它作为主流思潮后来又苟延了15年。”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决定性地标志着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与马克思主义建立起本质的联系。自此以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同时也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在这样的历史性进程中,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是由中国共产党来领导的,是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本质特征的。在现实起源的意义上,中国式现代化的形成过程,同时也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过程。因此,如果说,在“世界历史”的基本处境中,中国最初是被动地卷入到现代化进程中去的,那么,“在近代以后中国社会的剧烈运动中,在中国人民反抗封建统治和外来侵略的激烈斗争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过程中,1921年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从此,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就有了主心骨,中国人民就从精神上由被动转为主动。”

▍二

在“世界历史”的基本处境中,中国的历史性实践不仅展开为一个以现代化为主题的前进运动,而且在特定的阶段上使这一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建立起本质的联系。然而,与中国的历史性实践建立起本质联系的马克思主义,不是抽象的马克思主义(抽象的马克思主义与这一进程至多只有偶然的、表面的联系),而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中国的历史性进程与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联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在现实的历史行程中建立起来、发展起来和巩固起来的。而这样一种本质联系的建立、发展和巩固,又是唯赖马克思主义的原理与中国的历史性实践相结合才成为可能的,也就是说,是唯赖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才成为可能的。在这个意义上,没有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也就没有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本质联系。

我们之所以要突出地强调这一点,是因为对于当时的先进知识分子和早期共产党人来说,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并不是能够被现成地给予的东西,而是需要经过一个艰苦锻炼的过程才能被锻造出来的。在早期的“学徒状态”中,抽象的观点往往容易占据上风。中国革命时期就有一部分马克思主义者,他们被恰当地称为“教条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者”。我们很熟悉的一个例证是,教条主义者把马克思主义的原理和俄国的经验当成抽象的原则来加以运用,特别是试图把“中心城市武装起义”这一原则先验地强加给中国革命的进程。由之而来的结果同样是我们很熟悉的,它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革命遭遇到一连串严重的挫折,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很明显,这里导致挫折和失败的根源,不是马克思主义的原理本身,也不是俄国革命的经验,而是局限于抽象原则的教条主义。只有当中国共产党人在实践的过程中终于意识到,中国革命的道路不是“中心城市武装起义”,而是“农村包围城市”时,他们才开始在武装革命的主题上摆脱了执着于抽象原则的教条主义,也就是说,才真正使马克思主义的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实际结合起来。这种结合的要义是,深入地把握中国特定的社会现实,并根据这一现实本身的具体情况来制定革命的纲领。

“农村包围城市”的纲领,说到底是与中国的社会现实相结合、与中国革命的历史性实践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而这种结合所要求的理论上的具体化,本来就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题中应有之义,是这一学说的“生命线”和“活的灵魂”。对于中国共产党人来说,这种依循特定的社会条件和历史环境而来的“具体化”,也就是马克思主义原则或原理的“中国化”。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的,“形式主义地吸收外国的东西,在中国过去是吃过大亏的。中国共产主义者对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应用也是这样,必须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完全地恰当地统一起来,就是说,和民族的特点相结合,经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有用处,绝不能主观地公式地应用它”。

这样一种根据特定社会条件和历史环境而来的具体化,适用于中国的整个现代化进程,也就是说,不仅适用于为现代化事业奠基的中国革命,而且同样适用于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为了完成现代化任务,中国自近代以来就进行了多方面的工业化尝试,并且也相应地开展了大规模的对外学习。但是,通过这种学习所获得的关于现代化的外部理论和外部经验,只有经过必要的中国化,也就是说,只有根据中国的社会条件和历史环境来加以具体化,才可能具有真实的效准并取得积极的成果。从具体化的原则来讲,中国的现代化道路和任务必须立足于特定的社会条件和历史环境来加以确定,必须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实际的现代化,也就是说,必须成为中国式的现代化。从历史性的实践来讲,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探索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进程就大规模地、积极地开展出来了。毫无疑问,这一探索的成就是主要的,其意义是无比深远的。就像年鉴学派的历史学家布罗代尔在1963年的《文明史纲》中所指出的那样,“中国的实验”取得了无与伦比的、令人信服的成功——它在1945年还造不出摩托车,但现在已马上能够制造原子弹了。“在非常短的时间里,这一活着的最古老的文明就变成了所有欠发达国家中最年轻、最活跃的力量。”

不消说,正是这一历史性进展为新中国奠定了最初的工业化基础。同样不消说,在这一现代化建设的探索过程中,也存在着曲折、失误和教训,因而在某种程度上迟滞了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干扰了现代化任务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进程。为了纠正这样的迟滞和干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不仅作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而且“指出经济建设必须适合我国国情,符合经济和自然规律;必须量力而行,循序前进,经过论证,讲求实效,使生产的发展同人民生活的改善密切相结合;必须在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对外经济合作和技术交流”。在这里得到明确体现的是:进一步重申并强调了我们所面临的现代化建设任务,并且尤为突出地要求将这一现代化建设任务同中国的国情和实际紧密地结合起来。由此可见,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现代化探索,无论是其成功的经验还是其失误的教训,都越来越清晰地表明,中国只有最坚决地完成现代化建设的任务,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中国只有从自身的现实或具体的国情出发,才可能真正推进并完成现代化建设任务。由这一明确的立脚点开辟出来的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而这条道路也就是更高阶段上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中国式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同一个历史性进程,而中国式现代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当代形态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它是由中国革命为之奠基,承续着新中国的发展成就与脉络,以改革开放为起点而开辟出来的道路。这条道路在今天展现出怎样的历史性意义呢?为了充分理解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当代意义,我们需要回到改革开放之初,回到20世纪的最后十多年。回顾往事,最深刻的历史性记忆是:当时中国的现代化水平还很低,人民的生活还很不富裕(还有大量的贫困人口),而当我们刚刚踏上漫漫改革之路时,世界社会主义却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灾难性挫折。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一场又一场的颜色革命,许多社会主义国家纷纷改旗易帜,以至于当时一般的意识形态和知识界的普遍氛围都认为,马克思主义这次是被送进了坟墓,而《共产党宣言》的结论是最终破产了。福山的著作《历史的终结与最后的人》迎合了这种流俗的意识形态氛围。按照这部著作的观点,历史是终结了:它终结于现代性之中,终结于资本主义的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的基本建制之中;而这同时也意味着:世界历史已不再具有其他的可能性了。

虽说这种轻佻的、伪黑格尔主义的观点遭到了一些理论批评(例如德里达的《马克思的幽灵》),但对这种观点的真正历史性反驳,却来自中国:一支现实的、有肉体的马克思主义正在生机勃勃地成长和发展起来——它就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引领下的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不仅强有力地推进着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而且使中国式现代化的整个发展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如果说改革开放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积极开启,那么这条道路迄今大约40多年的发展,或许可以简要地概括在建设“小康社会”的广阔实践中,概括在这一目标的提出、展开、深化和实现的历史性进程中。改革开放之初提出的目标是“四个现代化”,它同时也被明确规定为“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

回顾这40年来的发展进程,大体可以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彻底消除贫困,以及作为并联式过程的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叠加发展,所有这一切都使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接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此可以说,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就不可能历史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发展,就不可能在这一新发展的基础上去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在经历了数十年的发展之后,我们现在能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当代意义作出充分的历史性估量。这是因为我们不仅获得了相应的历史纵深,而且尤其是因为当今中国的历史性实践已经抵达新的“历史方位”。因为只有站到新的历史方位之上,我们才能够获得清晰的尺度来衡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取得的巨大进展,才能够依照真正的历史性来评估中国式现代化对于当代世界来说的非凡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新的“历史方位”上展现出以下三重意义。

第一,它对于中华民族来说所具有的历史性意义: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第二,它对于世界社会主义来说所具有的历史性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其自身的积极创新和发展壮大,从20世纪末社会主义普遍遭遇的巨大挫折中决定性地站立起来,它在成为科学社会主义伟大印证和伟大实践的同时,历史性地开拓出世界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积极前景。

第三,它对于人类整体发展来说所具有的历史性意义:它敞开出一个无比广阔的实践探索领域,它拓展出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新途径新选择,为人类的整体发展和整体进步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因此,概括起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上、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也具有重大意义。”

由此可见,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它的发展进程中抵达新的历史方位时,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式现代化才会在对我们民族自身具有重大意义的同时,开始对“世界历史”的整体进程具有重大意义。这样的意义是在何种程度上并具有何种性质呢?回答是:它是一种“世界历史意义”。这里所说的“世界历史意义”,是在黑格尔大体规定的那种含义上来使用的。它意味着:特定的世界历史民族,在特定的历史阶段上,承担起新的历史任务,由于这种任务在“世界历史”中具有更高的普遍性,所以便展现出它的“世界历史意义”。因此,正像当今中国的历史性实践是中国式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愈益加深的本质联系一样,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定向的现代化事业,已经开始建立起与人类社会的整体发展、与世界历史之未来走向的本质联系。正是由于这种本质联系,当代中国的历史性实践才在特定的转折点上展现出它的世界历史意义。

在新的历史方位上,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基本引领的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不仅极大地显示出它的独特性和优越性,而且不断地展现出它正在积极生成的全新内涵。从社会—历史的现实来说,中国式现代化是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实际的现代化;从发展的方向来说,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如果没有现代化,中国就不可能在现代世界中生存;如果没有中国式的现代化,我们就不可能取得巨大的现代化成就,并通过这样的成就在发展进程中站到新的历史方位上。虽说在现代化的一般观念中,某些共同点是确实存在的,但对于任何一个民族的现代化任务和道路来说,其现实性总是植根于特定的社会条件和历史环境。即使是西方原生的现代进程,同样是在其特定的社会条件和历史环境中展开的。如果抹杀这一现实基础本身的具体性,而是试图把来自近代西方的抽象观念先验地强加给任何其他民族,那么在这里表现出来的,不过是完全无头脑的主观幻觉罢了。

▍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在新的历史方位上展现出它的“世界历史意义”,是因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仅在于它将成为一个现代化国家,而且还在于:它在完成现代化任务的同时,在占有现代文明积极成果的同时,正在开创人类文明的新形态。这意味着,在新的历史方位上,中国式现代化与人类文明新形态建立起非同寻常的历史性联系。如果说,中华民族的复兴仅仅是成为一个如英、美、德、法等的现代强国,那么,这一发展就不具有新的世界历史意义;毋宁说,它只是作为某种特例、某种表征而从属于现代—资本主义文明及其被规定的意义范围罢了。只有当特定的历史性进程在消化和吸收现代性成果的同时,能够超越现代性本身,它所具有的世界历史意义才开始积极地展现出来。

按照马克思历史理论的基本观点,人类文明的新形态必定具有两个最基本的规定。第一,完成现代化任务,从而充分占有现代文明的积极成果。如果不是这样的话,那就只会有“贫穷的普遍化”,并会“使一切陈腐的东西死灰复燃”。所以马克思在讲到俄国革命的时候说,根据俄国具体的、不断变化着的社会条件和历史环境,它的现代化道路的可能性是多重的——可能走这条道路,也可能走那条道路,但是,无论它走哪一条道路,都必须能够现成地占有现代文明的积极成果。第二,扬弃并超越现代性本身。如果不是这样的话,那就意味着依然从属于现代—资本主义文明,从属于这一文明的本质规定,因而就不可能开启人类文明的新形态,并从而展现新的世界历史意义。因此,马克思非常严格地把扬弃了现代性本身的人类文明形态称为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 。

自黑格尔将历史性引入哲学以来,特别是自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开展出真正的历史性批判以来,将现代文明——以现代性为本质—根据的文明——看作是永恒事物的观点(并因此“祝福它的永垂不朽”),就已经是时代错误了。马克思的学说所要表明的是:现代—资本主义文明是历史的事物(“历史的过渡形式”);而只要它是历史的事物,就有它的出生和成长,有它的鼎盛时期和文明贡献,也有它的衰老和死亡。在这样的意义上,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历史性批判无非意味着:揭示其历史的前提并把握其历史的界限,从而历史地肯定它并且也历史地否定它。这种批判绝不是一味的否定(如阿伦特所说,在资本主义的批判家中马克思是对资本主义肯定最多的人)。马克思不仅明确地指出了“资本的文明的一面”,而且突出地强调,对于现代性的任何一种积极扬弃,都以充分占有现代文明的成果为基本前提。因此,就历史的肯定方面来说,“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就历史的否定方面来说,无论哪一种社会形态或文明形态,包括现代—资本主义文明,都有其自身的历史限度;而当世界历史的进程抵达这一限度,从而展现出新文明形态的现实可能性时,旧的形态就必然要被新的、更高的形态所取代。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

当今中国的历史性实践之所以能在新的历史方位上展现出它的世界历史意义,是因为它坚持不懈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因为这一现代化进程在占有现代文明积极成果的同时,正在突破并超越现代性本身。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把握这样一个发展进程,以便深入理解中国式现代化向着未来的历史性筹划(未来筹划)。首先是我们的发展目标。当今中国历史性实践的战略目标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一目标作为未来筹划清晰地表明:第一,它是高度现代化的,它要求充分而全面地实现现代化;第二,它是以社会主义为定向的,也就是说,是以扬弃现代性本身为定向的。正是这两个方面的通同一体,意味着中国式现代化在特定的历史转折点上与人类文明新形态建立起本质的联系。换句话说,在我们的战略目标即未来筹划上,中国式现代化在持续不断向前推进的同时,正在为人类文明新形态开辟道路。

不仅从战略目标上来讲是如此,而且在我们当今的历史性实践中,与中国式现代化本质关联的人类文明新形态的诸多理念和要素正在积极地生成,正在我们眼前到处呈现出来。举例来说,“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只有在突破以资本为原则的现代性本身时,才真正成为可能;“共同富裕”的理念,只有在超越马克思所谓“犹太精神”或“犹太本质”(唯利是图)的现代性原则时,才具有真正的现实性。同样,“新型大国关系”只有在突破并超越“威斯特伐利亚体系”这一现代性国际关系的丛林法则时,才可能得到整全的理解和积极的实践;“文明互鉴”也只有在现代性的权力所设置的支配—从属关系被突破、被超越的地方,才可能真正发展起来并迎来它的繁花盛开。事实上,这样的例证还可以举出很多,“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亦是如此,“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理念更是如此。

而所有这些实践要求和实践主张,无非意味着通过扬弃现代性本身而开展出一种现实的可能性,一种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可能性。如果说,当今中国的历史性实践仍然必须更广泛、更深入地推动其现代化进程,那么,这一进程同时也将更多地展现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可能性,并且更经常地将这种可能性转变为现实性。

因此,在我们向着未来筹划的历史性实践中,中国式现代化同时就意味着开启人类文明新形态。“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引领下开辟出来的,而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在其历史性的展开过程中,将建设性地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正是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创造和展开,使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全局成为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最重要的积极变量,使得我们能够在自身发展的基础上,有效地回应人类社会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

中国式现代化的深远意义,不仅在于它实现了对西方现代化的历史性超越,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而且还在于它积极地开启着人类文明新形态,从而展现出人的全面发展的新境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中国式现代化不仅使得中华民族能够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且能够为人类作出更大的——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贡献。

本文原载《学习与探索》2022年第9期。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文化底蕴与文明史意义

2021年12月26日

编者按:

11月8日至11日,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胜利召开,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作为重要历史关头召开的一次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会议,全会在学术界引发强烈反响和学习热潮。如何认识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的重要意义与实质内涵?怎样理解《决议》提出的新概念新观点新论断?就此,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统一战线高端智库特邀专家学者进行理论解读。人民政协网近期进行系列刊发,以飨读者。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文化底蕴与文明史意义

道路决定命运,坚持中国道路是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总结我们党百年奋斗得出的一条重要经验。一个国家和民族选择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往往和他们的文化底蕴密切相关。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短时间内能够取得如此巨大的历史成就,除了取决于特定的经济和政治因素外,还取决于其特有的文化因素。文化积淀着一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一种文明的独特精神标识。从文化学视角考察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文化精神和文化底蕴,既有助于深刻理解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文化密码,也有助于深入把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文明史意义。

一、 比较视野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文化精神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颇具中国特色的新概念、新表述,是中国式现代化文化精神的现实体现,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属性。现代化的文化精神作为现代化的核心理念,是一种现代化模式区分于其他现代化模式的根本所在。以比较视野审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和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文化精神之异同,就必须深入到它们的本质性层面,揭示和阐明它们内在精神的具体性内容。

中国式现代化文化精神的生成和发展过程,就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开展过程。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精神是文化学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在中国现代化实践上的必然体现,也是马克思主义现代化文化精神“物质化”的现实途径。具体来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本质规定性主要体现在现代化道路的指导理论、实施战略、组织制度、领导主体和价值指向五个基本方面。从指导理论来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之所以在实践上取得了成功,创造出一种对资本主义现代文明具有超越性的文明新形态,一个重要因素就在于它是在包括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在内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指导下走出来的。从实施战略来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追求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五位一体”的现代化,这与资本逻辑主导的资本主义现代化片面追求资本文明有着本质不同。从组织制度来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依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组织起来的,因而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属性,这与西方国家的现代化有着本质性差异。从领导主体来看,中国式现代化的领导主体是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式新道路源于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创造,是党团结带领人民探索开创的,党的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鲜明特征和独特政治优势。从价值指向来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把实现共同富裕作为基本价值诉求,并贯穿于中国式现代化实践的全过程。这五个方面规定了中国式现代化文化精神的独特性,反映在现实的中国式现代化实践中,相应地表现出了独特的理论优势、战略优势、制度优势、领导优势和价值优势。

现代化文化精神不仅是现代化道路生成的内在基因,而且是现代化道路模式区分的文化密码。不可否认,近代以来由工业革命催生的资本主义现代化文化,在彰显人的主体性、个性、自由、批判精神等方面,的确表现出了积极性的一面。但是我们也要看到,资本逻辑主导的现代化文化也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个体与共同体,民族与世界、利益与道德分割开来,陷入了多重的“文明危机”之中。当下,针对资本主义现代化实践呈现出的多种“文明病”,西方文化批判理论家尝试开过各式各样的“文明救赎”药方,但都没能从根本上扭转资本主义现代文明日益式微的发展趋势。这是因为,西方的现代化文化建基在资本主义现代文化之上,是虚伪贪婪、唯利是图、弱肉强食的资本主义文化精神在其现代化道路上的现实性体现。这种资本主义文化精神天然地造成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民族与世界之间的“现代化鸿沟”。

而中国式现代化文化之所以具有比较优势,就在于它具有比资本主义现代化更进步的现代化文化精神。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吸收和借鉴了人类一切文化精髓,其文化精神的关键词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其实践理念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其目标是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以其独特的文化精神和文化优势,在促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类文明发展上,展现出了强大的实践感召力和文化生命力。对比这两种现代化道路,它们之所以产生了如此强烈的实践反差,根本原因就在于它们现代化的文化精神和文化根基不同。

二、 文化视野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四重底蕴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选择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的结果,也有深层文化土壤的孕育。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具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西方资本主义先进文化四种文化底蕴。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具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每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传统不同、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也不尽相同。传统与现代虽然常作为一对范畴出现,但它们并非简单的二元对立关系。辩证地看,传统和现代不是断裂的,传统未必就意味着落后和愚昧。传统是生长现代的土壤,现代又终将成为传统。固然传统落后文化阻碍了现代化进程,但也要看到传统优秀文化对现代化的积极作用。比如,中国历史文化中积淀下来的传统农耕文化,为中国农业现代化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和文化底蕴。中国历史文化中积淀下来的四大发明、医学、地质学、算术、天文、建筑等传统科技文化,为中国科技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科学技术基础。中国历史文化中积淀下来的“仁政爱民”“仁政与秩序思想”“礼法并重”“协和万邦”“天下为公”的传统政治文化,为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积累了丰富的制度体系和治理经验。中国历史文化中积淀下来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传统生态文化,为中国生态现代化提供了朴素的生态保护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思想。中国历史文化中积淀下来的“修身文化”“道德理想”“民族精神”“社会伦理”等传统精神文化,为精神文明现代化奠定了一定文化基础。

革命文化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提供持续精神动力。革命是中华近现代史上的一个关键词。近代以来,实现革命胜利完成现代化就是仁人志士的不懈追求。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搞革命,目的就是要推翻“三座大山”,为实现现代化扫清制度障碍。没有是社会制度的彻底变革,就没有现代化的彻底成功。直到中国人民在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通过彻底的革命,才推翻了阻碍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三座大山”,为中国的现代化事业开辟了一条新道路。革命虽然已经成为历史,但在革命建设过程中锻造的革命文化依然值得发扬和传承。比如诞生于革命战争年代的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不畏牺牲、乐于奉献的大无畏革命精神,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奋斗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为中国人民克服一切现代化艰难险阻、从胜利走向胜利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力量。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凝聚共识和力量。所谓先进文化,从本质上讲,就是指顺应社会发展规律,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促进人们自由全面发展的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指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由此可见,面向现代化就是其首要规定。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功能来看,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就是其发挥功能的基本方向。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相依相生。没有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凝聚和激励,就难以使全社会形成共同的现代化理想和精神支柱,激励人们团结一致,克服困难,取得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更大胜利。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也就失去了不断丰富发展的土壤和基础。我们必须既要遵循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规律,也要看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规律,在二者的有机统一中实现二者的同构同步发展。

西方现代先进文化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提供文化借鉴。从世界现代化进程来看,中国的现代化开始于19世纪中期,与西方国家的“早发内生型现代化”相比,中国的“后发外生型现代化”晚了300年。西方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成为了事实上的领跑者。马克思恩格斯肯定资本主义现代文明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事实上,西方国家在全球现代化进程中也的确积累了丰富的现代化文化,创造了较发展中国家更为发达的工业文明。固然他们以自由主义、个人主义和资本主义精神为主导的现代化文化具有先天性缺陷,但是对于他们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形成的先进科学文化、技术文化、管理文化、教育文化等先进文化,为我们的现代化文化提供了文化养分。完全西方化和完全拒斥西方、孤立自身都是不可取的。我们一向注重借鉴西方现代化经验,吸取他们的发展教训,从他们的先进现代化文化精髓中汲取文化养分,借以发展完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三、 历史视野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文明史意义

文化、文明和发展道路之间往往相互作用,彼此影响。一定的文明形态变革都要经由一定的发展道路来实现和一定的文化精神做支撑。一个国家或民族选择的发展道路也往往受这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文明的影响。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走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一种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为一体的人类文明新形态,这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中国文明发展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上都具有深刻的文明史意义。

为人类文明形态的变革作出了原创性贡献。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指出,党的百年奋斗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进程,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这不仅从百年奋斗意义上肯定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历史性贡献,而且还从文明形态变革角度指出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文明史意义。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以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模式,为探索既符合发展中国家发展,又适应人类社会整体发展规律的发展道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的文明,是一种把中国殊性利益和世界共同利益相统一的新文明。从本质上讲,由资产阶级主导的资本主义现代文明,本质上是为资产阶级利益服务的。由于资产阶级的历史局限性,由他们主导的资本主义现代文明具有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只有无产阶级才能担当起创造真正自由平等的人类现代文明的历史重任。在马克思主义文明观看来,“无产阶级在实际上表明,它而且只有它,才是现代文明的支柱”。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的文明新形态,把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民族性与世界性矛盾的真正的解决作为发展目标,为人类文明的整体向前发展创造了契机。

为延续和再现中华文明的辉煌历史提供了契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创造的文明新形态丰富了中华文明的内涵,延续和再现了中华文明的辉煌。从五千多年的文明发展历程来看,中华文明既有文明发展高峰也有低谷,既有文明的辉煌时代,也有文明蒙尘时期。习近平指出,中华民族是世界上伟大的民族,有着5000多年源远流长的文明历史,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自从中国出现了中国共产党,中华文明才得以具有备了继续创造和延续中华文明荣光的思想旗帜和组织力量。历史证明,在马克思主义思想旗帜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出的现代化道路,让中国文明重新焕发光彩。从文明蒙尘到文明重生的本质转变,让中华民族重新拥有文化自信和文明认同。不得不说,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的文明新形态,无论对中华文明的辉煌延续和再现,还是对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和文明自强,都作出了彪炳史册的历史性贡献。

确立和巩固了以社会主义为组织形式的文明范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创造的文明新形态对资本主义现代文明的超越之处在于,它站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立场上,打破了资本主义现代文明的虚伪性,确立了以社会主义为组织形式的文明范式。世界社会主义已经偶走出了500多年。从社会主义文明发展史来看,以社会主义制度为组织形式的文明雏形或文明样态,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曾经出现过两次。一次是作为社会主义文明雏形的巴黎公社,另一次是苏联共产党主导的社会主义文明。这两次社会主义文明形态的探索虽然最终都以失败而告终,但是从它们对文明新形态的创造经验来看,创造一种真正由无产阶级主导的以社会主义制度为组织形式的社会主义新文明形态并非不可能。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的文明新形态就是对这种可能性的鲜明确证。在此次意义讲,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对社会主义文明新形态的塑造上功不可没,在社会主义文明发展史上已经写下了浓重而灿烂的一页。


(作者侯耀文,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研室助理教授、博士)

本文系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统一战线高端智库专项计划课题成果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楼主| 发表于 2023-9-15 10:46:28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场跨界对话:
中国式现代化对教育人提出了怎样的要求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贡献,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神圣使命。
●当今时代,中小学要重视人的思维品质和自主意识的培养,让学生养成愿意学习的习惯,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
●我们应该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整体教育观。在横向上,要打通学科之间的壁垒;纵向上,要形成从学前到大学甚至一直到终身教育的一整套体系。
日前,围绕“教育与中国式现代化”,全国政协常委朱永新和中国科技馆原馆长王渝生,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周云杰,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肖向荣在“首届教育局长高峰论坛”上展开了一场跨界对话。
(一)
未来的教育与未来的学校
朱永新
我们正在面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当下科技革命汹涌澎湃,人类社会发展充满了不确定性。在这样的大时代、大背景下,未来的教育与未来的学校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周云杰
我结合自己企业经营中的一些观察,谈谈学校教育面临的一些挑战。
一是学校组织形式的挑战。如何从一个封闭的校园变成一个开放的学习中心。即打破传统校园的“围墙”;二是课程设计的挑战。如何“统一批发式”向“按需定制式”转变。学校可否像企业那样为用户定制个性化的“产品”;三是教育组织方式的挑战。分科教育如何变成综合教育。因为面向升学考试的传统教育,重视学科知识系统的传承,但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肖向荣
近年来,国家发布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一是从新文科教育、新工科教育、新医科教育等角度,打通整个本科教育的学科壁垒;二是研究生教育,正在进行整体的学科目录调整;三是基础教育,强调五育并举,特别强化了艺术教育、劳动教育等的重要性。我想,我们应该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整体教育观。在横向上,要打通学科之间的壁垒;纵向上,要形成从学前到大学甚至一直到终身教育的一整套体系。
朱永新
过去,党的十八大、十九大报告都把教育问题放在民生中讲,讲教育是第一民生,现在,教育是第一基础,它是科技的基础,人才的基础,是整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基础。我想再问周总,海尔的企业人才战略是什么?对我国大中小学人才培养提出了哪些挑战?创办海尔学校的初衷又是什么?
周云杰
在人才战略方面,海尔一直倡导“赛马不相马”。是不是人才不是领导说了算,而是在实战中赛出来的。我们认为,每一个人都是有价值的,有多大的能力就给他提供多大的舞台。
当今时代,中小学要重视人的思维品质和自主意识的培养,让学生养成愿意学习的习惯,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成为不可替代的人才,这是一个很有挑战的课题。海尔创办学校主要基于多个考虑:首先是想回报教育。海尔援建了345所希望小学,累计投入了3个亿多建设了一所民办非营利高中——海尔学校,希望给学生提供优质的高中教育选择。同时也把社会生活和产业实践融入学校教育,让学生不仅学会学习研究,更能学会应用转化。
朱永新
中国企业创办学校的并不多见,尤其是创办基础教育。现在的学校正处在大变革的门槛上。我们对于海尔学校充满着期待。期待用企业家的精神来改革传统学校,为未来学校创设一条新路。
另外,习近平总书记讲,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要优先发展教育,教育的确是第一基础。我将教育、科技、人才打了这样一个比喻:教育是一片沃土,没有沃土什么东西都长不出来;科技是一棵大树,如果科技不强大,就很难生长出人才、出创新的硕果。
(二)
中国式现代化对教育提出新挑战和新要求
朱永新
人类教育不仅关乎当下,更关乎未来,人类教育如何变革,如何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对“教育与中国式现代化”这个主题,你们有怎样的理解?
王渝生
中国式现代化要跟世界联系起来,因为我们同在一个地球村。人口爆炸、资源匮乏、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自然灾害频发,这些都是后工业化给人类的生存包括教育带来的问题。我们搞中国式现代化,一定要汲取它的教训。
现在的教育必须全面考虑人类真善美的各个方面。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我们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走向世界的需要,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大国家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说,科学与艺术是一枚硬币的两面。杨振宁说物理学的美,科学是求真,人文是向善,而艺术就是尚美。所以,每个人都要学好真善美。
周云杰
现代经济的发展都是技术进步和技术迭代带来的,最核心的还是靠人才。而人才是靠教育实现的,要实现共同富裕首先要推动教育公平,这是教育变革的重要方面。
如何推动教育公平?第一,机会的公平。公平的教育必须是均衡的,全面的,每一个孩子都有权利享受优质的教育,这不仅仅是政府的事情,还需要社会各界的支持,需要企业的参与,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的企业参与。第二,内容的公平。每一个人都应该得到适合的教育,高考分数上的失利者一样可以成为国家的栋梁。
肖向荣
最近,大家都在学习中国式现代化,探讨中国式现代化在各个学科的表达。我认为,第一,要坚持守正创新。中国式现代化最重要的是站在中国文化立场上,探讨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构建。从艺术史的角度来讲,人类的文明是共建的,西方整个艺术史当中有大量的来自东方的灵感。第二,坚持交流互鉴。在现代化进程中,中国从来没有离开过世界,世界也不可能离开中国。我们要教育下一代,一方面要坚守中国立场,另一方面要认识到文明互鉴和文化交流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命题,也是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路径。第三,坚持改革创新。其实人的创新是一种精神,创新是藏在各个学科之内和教育全过程之中的。所以,我想中国式现代化实际上就是守正、互鉴、创新,它纲维有序、纵横交错,最后达到中国式现代化的未来。中国式现代化的未来,就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面向的真善美的未来,这是人类的终极目标。
朱永新
的确,二十大报告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很丰富,其中,谈到生态文明教育问题,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现代化。我们如何创建绿色校园,进行生态文明教育、“双碳”教育?这是摆在我们教育人面前的重大教育课题,我们要教育我们的孩子从爱家乡、爱社区到爱国家、爱民族,同样也要爱我们共同的家园——地球。
当然,中国式现代化是一条没有人走过的路,将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新的选择,对于推进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中国式现代化也对教育提出了新挑战和新要求,如何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发挥好教育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教育如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贡献,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神圣使命,也是各位教育工作者要思考的大问题。

淘宝网搜索“星韵地理网店”地理教辅、学具、教具专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10-13 14:31 , Processed in 0.095276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