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 6|||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你这首诗表达了广大人民柔软内心的点点忧思。请问,你当时站在哪里感怀呢?——这个考证就会引起一堆纠缠不清的地域争端的官司,今天我们讨论纯粹的地理问题,讨论天气现象。反正杜牧也不懂,就不打扰他老人家了。
反正,江南地区的清明,雨纷纷是常有的事,这样我们就能方便地把问题限定一下,讨论一个纯粹的地理问题,请听题:
江南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在每年的4月初,经常出现“清明时节雨纷纷”的天气,此时影响当地的天气系统可能是什么?
给你几个参考答案:A.准静止锋 B.冷锋 C.暖锋 D.高压
这可能真的是一个千古难题!
1. 如果正好是学习地理的高中生
你的思考过程肯定是这样,“雨纷纷”嘛,一般可理解成连续性降水。而冷锋,一般降水持续时间短。清明前后,夏季风暖湿气流在不断增强,受暖锋影响显得很合理,“雨纷纷”如果出现好几天,冷暖空气僵持,准静止锋也是很有可能的。
这个回答很正常很合乎逻辑,也符合学生认知水平,与中学教科书背景一致。
2. 如果是正在上课的地理老师
同学,这个问题需要谨慎考虑。清明前后,南方聚集着大量的暖湿空气,遇上北方冷空气,容易出现纷纷降雨。可是,东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准静止锋,据我所知,只有江淮准静止锋,一般出现在6-7月的梅雨季节。这样看来,只能是冷锋或暖锋在捣乱了。但有没有其他的准静止锋呢?
哎呦,还是请容许我翻翻大学教材再说。
3. 如果是一位善于钻研学习的地理老师
大学教材,只是在解释冷锋、暖锋、准静止锋的概念时,有一些相关的文字。
4月的夏季风早已开始蠢蠢欲动,南方地区出现暖锋,很有可能哦。不过,暖锋很少单独出行,经常是在锋面气旋中,冷锋、暖锋都有呢。锋面气旋,不太适合高中生(可以泛指:地理认知主要以中学教科书为知识背景的人)讨论。
4月,北方的冷空气还是相当强劲,经常南下骚扰,势力也许比冬季弱,小股势力南下骚扰,叫慢行冷锋,也会带来雨纷纷的场景,不过对高中生来说,会有点深奥。
诸位,现在是21世纪了,我们要做终身学习的模范,要善于借助网络资源来探究学习。气象学是充满实证的科学,为什么还停留在头脑中的演绎呢?
可以查证一下2018年的清明前后,降温明显得很。其他年份也差不多,清明下雨的时候,大多是降雨降温伴随,4-5月,冷空气依然势力强大,无疑是冷锋为主。
即便现在5月初,看看中央气象台的天气形势图,北方冷空气形成的高压依然范围广大,且经常会有冷锋系统出现。
2018年5月7日北京时间8时,地面天气形势图
经过对天气形势图的简单观察和分析,可以认为:
①清明前后的降雨,伴随降温,经常是以冷锋为主;
②中间会有冷暖对峙,形成阶段性的准静止锋(一般是冷锋到强弩之末),在天气形势图上有显示,只不过,这些准静止锋出现时间短暂,远远没有江淮准静止锋、华南准静止锋那么声名显赫而已(更新了许多地理教师的常识:原来准静止锋并非那么有限的几个哦!就好比演员并不是只有那几个整天想着占新闻头条的);
③单纯的暖锋是比较少的,往往是锋面气旋的组成部分。
拿大学教材、网络各种素材来佐证,只能限于教师的专业研究和思考。学生没有那么多的知识背景,问题也只能是谨慎地用模糊的“可能”做判断。
4. 结论与启示
根据以上分析,长江中下游地区“清明时节雨纷纷”的天气,这几种天气系统都有可能亮相,在天气形势图上,清明时节也不排除高压的短暂控制。其中,概率最大的是冷锋,其次是准静止锋,暖锋的概率小,而且一般是与锋面气旋有关。
所以,从实际天气变化看:冷锋+准静止锋,会更合理;冷锋+暖锋也不排除;暖锋+准静止锋,符合中学教科书为学习背景的绝大多数教师和学生的认知,但与实际天气不太符合。
天气现象,变化莫测。
中学地理的一些问题,有时候只能依照学科常识做一些简化处理,比如:慢行冷锋、快行冷锋、锋面气旋、低压槽……的概念,一般不会提及。
江南地区在四月初出现的“清明时节雨纷纷”,简单地靠常识演绎,想当然地认定为暖锋,或准静止锋,肯定是不行的。
地理学面对的是真实的世界,涉及的问题,最好是具体且真实的情境。地理不能靠头脑中想当然的演绎。
以上是对问题的一个粗略思考,我不敢保证自己说的都很正确,不足之处,敬请大方之家批判。
清明时节雨纷纷,到底是什么天气系统?——抱歉,无法肯定,就好比问:“吹面不寒杨柳风”,你说是什么方向的风?一定是东南风?万一路上遇到偏北阵风呢?春天里无论东南西北风都有,都很和煦好吧?
你最好问得具体一点:2018年清明前后的上海:魔都四月天,春雨细绵绵,冷风瑟瑟起,急急翻秋裤。这是什么天气系统在捣乱呢?大家那段时间都会有体验的吧。
——————————————————————————————
补充:
通过对天气形势图的观察,可以发现,几种锋面系统,影响我国最多的是冷锋。暖锋单独出现很少,要出现也是冷锋、暖锋手牵手形成的锋面气旋。这也和大学气象学教科书普遍的论述一致:在我国明显的暖锋出现得很少。
形象一点说:冷锋好比一个威猛的北方壮汉,暖锋基本就是南方弱女子一枚。夜晚的路上,单独行走的汉子比比皆是,娇弱女子通常小鸟依人、与男朋友手牵手才在外面逛,呵呵,比喻而已,不喜勿喷。
皖皖: 这就是专家型教师!值得我等学习。当时我想说的,可是没有查资料,说出来也没有信服力。向周老师的钻研精神致敬!
hellozhanghuan: 学习了,觉得周老师现在写作风格改变很大,幽默诙谐,可读性大大增强。天气瞬息万变,有些问题真是专家也难以解释,最近问了两个省的气象局局长一些问题,都没有 ...
长江口口: 1.今年等级考有一个类似的选择题,这个是知乎上写给学生看的。气象气候内容比较抽象,加点自己的理解,个性化、直观性、通俗化一点,否则看起来太累。
2.很多老 ...
|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5-5-24 11:43 , Processed in 0.072296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