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 2|||
将本次期末考试(高二地理等级考模拟考)试题中,运用思维结构评价进行设计的一个例子,梳理一下供大家参考。
一、试题文字情境
读秘鲁的相关图文材料,回答问题。(地图与本问关系不大,略)
2017年3月,秘鲁受“沿海厄尔尼诺现象”影响,遭受20年来最严重的洪涝灾害,全国多个省遭受暴雨袭击,造成山洪暴发、河水泛滥、许多地方泥石流成灾。
问题4:运用厄尔尼诺现象的相关原理,阐述该现象导致秘鲁渔场渔业减产的原因。(6分)
二、该小题的参考答案预先设计
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南半球东南信风减弱,南赤道暖流减弱(信风弱);秘鲁寒流减弱,秘鲁涌升流减弱(涌升流弱);海洋底层营养盐类被带到表层的数量减少,浮游生物减少,鱼类缺乏食物而大量死亡(食物减少),最终导致秘鲁渔场捕鱼量减少。
(此题采用SOLO思维结构评价给分:东南信风减弱、水平-涌升流减弱、营养盐-食物减少。三个要素回答齐全,且三个要素之间因果链的逻辑表述清晰才能得6分。只回答了1-2个要素,或表述有遗漏、模糊、概念错误都要扣分,即每个要素的阐述依据表达质量,分别对应给1-2分。)
三、实际阅卷调整
考虑到操作的便利性,可以节省阅卷时间提升工作效率,按4个要素+逻辑表达赋分。
①东南信风减弱,②南赤道暖流(或秘鲁寒流)减弱,③秘鲁涌升流减弱,④被带到表层的海底营养盐类减少,鱼类食物减少。以上四点要素(信风、水平洋流、垂直涌升流、食物)共计4分,因果链的逻辑表述,按照顺序是否合理、条理是否清晰分别对应给1-2分的逻辑表达分。)
实际评卷的结果,本题的难度为0.56。
以下是摘录的部分学生的回答,括号中是赋分——
1. 厄尔尼诺现象,冬季东南信风减弱,南赤道暖流减弱,从海底涌上来得涌升流减弱,使得营养物质上翻量减少,藻类与浮游生物食物减少,饵料减少,导致鱼类死亡。(6分)
2. 东南信风减弱,秘鲁寒流涌升流减弱,涌升流减弱,海水中的营养盐类减少,浮游生物减少,不利于鱼类生长繁殖,渔业减产。(6分)
3. 东南信风减弱,导致秘鲁寒流减弱,离岸风影响减小,则作为涌升流的秘鲁寒流涌升作用减弱,因为秘鲁渔场是靠涌升流饵料经营,涌升流减弱,饵料减少,则鱼类被饿死,导致渔场渔业减产。(5分)
4. 由于东南信风减弱,南赤道暖流减弱,导致太平洋东部海平面过高,水温过高,浮游生物死亡,鱼群食物减少,鱼群减少,渔业减产。(4分)
5. 太平洋东部海水异常升温,秘鲁寒流减弱,南赤道暖流减弱,秘鲁渔场由涌升流带来的海洋底层鱼类饵料减少,渔业减产。(3分)
6. 厄尔尼诺现象:东南信风减弱,南赤道暖流减弱,秘鲁寒流涌升流减弱,秘鲁海区水温升高,太平洋降水东多西少。(3分)
7. 发生厄尔尼诺现象时,夏季风势力比往年小。表层海水离岸趋势小,秘鲁西岸涌升流减弱,海底营养盐物质上涌量减少,浮游生物减少,导致鱼类饵料减少,秘鲁渔场渔业减产。(3分)
8. 厄尔尼诺现象导致东澳大利亚暖流增强,东南信风减弱,热带东太平洋海平面海水温度异常升温,秘鲁寒流减弱,引起秘鲁东部海区涌升流减弱,而浮游生物翻到海洋表面,吸引大量鱼群。(3分)
9. 厄尔尼诺现象导致南美洲低纬水温升高,夏季风势力增强,影响秘鲁寒流,导致海底涌升流减弱,鱼类减少,使秘鲁渔场渔业减产。(2分)
10. 因厄尔尼诺现象使海平面温度升高,本来是秘鲁寒流,因为寒流与暖流交汇,使大量的营养盐分上泛,吸引大量鱼群,可是寒流变暖,无法上泛,所以秘鲁渔业减产。(1分)
11. 厄尔尼诺现象发生附近,海水温度升高,许多浮游生物死亡,导致鱼类因没有浮游生物食用而大量饿死,因此导致秘鲁渔场渔业减产。(1分)
|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5-5-29 13:11 , Processed in 0.049233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