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 1|||
新校史馆对华东师范大学作为全国重点大学,服务国家战略的有关成就进行了重点展示,里面有陈吉余院士《关于浦东国际机场建造在沿海滩涂之上的建议》的手稿,提到:
在浦东国际机场选址初期,陈吉余就建议借鉴纽约肯尼迪机场、日本成田机场等的成功经验,把机场建到海滨沼泽上。他认为,在川沙、南汇交界的海堤外,选择适当的潮滩建造新机场,既可节约熟地,又可围海造地,用于机场发展,并可与长江口的治理相结合,可谓一举数得。而且,海堤外还可避免人工设施的干扰,有利于航行安全,并降减城市噪音。然而,1995年浦东国际机场项目即将启动,机场仍定址江堤以内。
那年8月31日,陈吉余直接致函市领导,为机场选址的科学合理性据理力争。这封信函引起上海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并批请规划部门周密研究。
对照图片,手稿中的文字整理如下:
关于浦东国际机场建造在沿海滩涂之上的建议
浦东改革开放,发展迅速。国际机场兴建已在积极筹备之中,这实是上海21世纪建成国际大都市的重要之举。同时对于进一步促进浦东开发起着重要作用。浦东国际机场建于何处,1990年12月笔者曾提出一项建议——“将上海国际机场建造在海堤之外、潮滩上的建议”,并于1991年初,由上海市科协高级顾问委员会上报市领导部门。于今又往5年,国际机场由设想走向现实,在此擘划筹建之际,笔者再度建议,将机场建于海堤之外,潮滩之上,既可节约使用熟地,又可围海造地,还与长江河口治理相结合,一举数得,还有其他的有利之处,已于90年建议予以阐述。90年以后,国际航空事业迅速发展,我国航空事业发展迅速。原报告所举事例和数据上已有新的发展。如澳门、香港机场都在海上填筑,上海客运已骤增,特别是浦东沿海滩涂辽阔,零米以上滩涂面积达28万亩以上,诚为丰富的土地资源。在该处建造机场,除将适应上海经济发展的需要,还将带动上海滩涂资源的开发,所收效益将是很大的。
当然这项工程有关选址问题,如该处潮滩的自然条件、地基基础等问题的前期工作要做,而这些问题都有一定的技术资料,可资利用,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取得应有的科学依据。
陈吉余
华东师大教授
1995.8.30
|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3-12-7 11:13 , Processed in 0.05164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