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星韵地理网 返回首页

写在人生边上 http://www.xingyun.org.cn/?1661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博学厚教 俯仰无愧】sundqzjg@126.com

日志

网培作业:必修二教学之“地理味”策略

热度 4已有 658 次阅读2014-9-28 15:26 |个人分类:教学杂谈|系统分类:教育教学| 德勤地理, 教学

近期参加网络远程培训,在挂机的同时,将作业在此留存,请各位看官拍砖。


从高中地理必修全部内容来看,必修一为自然地理,必修二为人文地理部分,必修三为区域地理。相比较而言,必修一内容地理逻辑清晰、知识结构严谨,一般教师都能比较便利地通过教学,传递出清晰的“地理味”。必修三围绕具体区域,通过具体自然和人文内容的叠加,呈现出区域发展的整个线索,教学主旨也是非常明确的。而必修二部分,内容涉及人口、城市、工业、农业等人类自身及其相关经济活动,虽经常接触,但印象不深,知识一旦深挖,往往又显得不像地理,教材处理颇需花费一些功夫。结合笔者实践,为提高课堂学生学习的效率,试提出必修二课堂教学的四个原则。供方家指正。


一、构建内核。必修二内容的每一章都是一门学科的内容,其内容庞杂、边缘广泛。教师在教学时,不要被这些复杂的内容所左右,而是应该结合课标、教材和学生实际,选择出教学的重点内容,并在教学中将其具有地理意味的最本质的东西呈现出来,这就是所谓的构建内核。比如必修二第一章人口中的第二节人口迁移。其重点内容就是“举例说明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课堂教学时,完全可以跳出教材(人教版)顺序,先请班级中的学生,说一下自己家庭的迁移情况。有条件的可以多请几位同学讲。如此便可将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经济因素证实的清楚明白。之后教师辅以其他具体个例,说明决定性因素的不唯一性。再以中国人口迁移概况作为时代背景呈现,以进一步体现人口迁移的复杂现状。至于教材一开始的世界人口迁移,可以不提,或者自行阅读、一带而过。由此,本课教学从学生身边或自身实例入手,紧紧围绕“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由点(具体实例)到面(中国和世界),并形成一个清晰的主要因素结构,重点突出,内核清晰(结构见图)。


二、利用内源。必修二内容和社会生活有着广泛的联系,所以,课堂教学的推进完全而且必须通过充分挖掘学生的切实感受和社会观察,这就是利用内源。我们看到几乎所有的跨区域公开课教学,涉及必修二的,都是从上课当地的区域特征出发,其目的就是能利用学生内源。而上述请学生讲述自己家庭的迁移情况,也是利用内源的实例。利用内源,使课堂教学内容显得更为真实,能更容易让学生认同。


三、激发内欲。“知之者不如好之者”。任何学习,如果学习个体主观上产生逃避、轻视等意识,那么任何教育都会成为射到镜子上的光。因此,必须二教学中,一定要能通过教师设计的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笔者以为,教学至少应该有三个层次:一是授人以鱼、二是授人以渔、三是授人以欲。而且要注意的是,教师应该让学生对学科而不是你个人产生喜爱,如此才是一个好教师的前提。激发内欲有着多样的途径,比如趣事、美图、真知、参与等等,要尽可能地在你的地理课堂上让学生的心灵有一种被“击”到的感觉。


四、形成内生。个体内在知识是基于一定联系和结构而有系统的存储的,新学知识,如果不能融入或联系上个体已有的知识系统,就很难真正被学习者理解,所以,课堂教学的目的,是要学生形成内生。比如上述的知识结构,这个完全可以先由教师提供其他知识结构图样例,然后由学生自己绘制、展示及交流为什么这么画。如此在学生回忆所学知识、绘制知识结构的过程中,逐渐形成自我知识系统的更新和拓展。


在构建内核、利用内源、激发内欲、形成内生的过程中,学生始终都在一定地理思想和理论指导下面对实际进行分析和解决,这就是地理思维的过程。而地理思维的形成,是课堂呈现“地理味”的最核心要素。综上,以此四个原则展开必修二地理教学,在培养地理思维、提升学习效率的同时,也会使整个课堂充满生活趣味、地理滋味和文化品位。

发表评论 评论 (4 个评论)

回复 走遍世界 2014-9-28 22:21
好赞
回复 langzilin80 2014-9-29 10:38
向孙老师学习!
回复 碧海蓝天 2014-9-29 15:40
孙老师总结得很专业啊,正好这学期我们上必修二,我就调查了同学们你们这辈和父辈各有多少人,讲城市化就举我们学校为例,教学楼就是不久才由农田修建而来,尽量讲讲同学们身边的案例,感觉学生是要有兴趣些。
回复 jjzhsh 2014-9-29 15:45
学习了,特别在人口的迁移部分可以结合当地城市的人口迁移或者结合自身从读高中,大学,工作,结婚在不同城市生活的经历来分析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QQ|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4-29 13:49 , Processed in 0.074925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