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星韵地理网 返回首页

写在人生边上 http://www.xingyun.org.cn/?1661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博学厚教 俯仰无愧】sundqzjg@126.com

日志

“审问之”——必修三教学策略二

已有 366 次阅读2008-10-24 15:16 |个人分类:教学杂谈

昨晚抽空改写前面提到小文的第二部分,现在看,论述有些啰嗦,先贴出,再与诸位探讨。

 

二、“审问之”——培养学生提高从地图中提取区域地理信息的能力。

 

地图是地理信息的最重要载体,对地图中信息的提取在必修三学习中尤为重要,因为,从训练和测试的角度,必修三内容的考察几乎都会建立在相关图表之上。这里“审问之”强调以下三个方面的能力。

 

1.掌握识图的技巧。识图技巧是在读图过程中逐渐感知并强化的。但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有教师的指导,学生则会每日精进。若辅加填图以印证,就会取得更加好的效果。所以,在必修三的教学过程中,要舍得花一定的时间指导学生读图。比如:识别地理位置,可以从绝对位置(经纬度)和相对位置(海陆、行政区划、山河等)的角度全面认识。读河流图可以从流域位置、干、支流、分水岭、流经地形地势和行政区划、源头和入海等方面加深认识。总之,掌握读图的技巧是为了能读到我们有用的信息。

 

2.善读复杂的地图。“复杂地图”是那些线条很多、提供大量信息的地图。复杂地图可以表现为小比利尺地图上大量信息的叠加,也可以表现为大比例尺地图上的复杂事物一起呈现。“复杂地图”在提供大量信息的同时,对学生的判读也形成干扰,而长期有针对性的训练,会提高学生从地图中读取有用信息的能力,对提高学生形成整体的区域印象很有好处。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经常“逼”学生去看那些“复杂”的地图。还要有意识的在宏观尺度下从各角度进行区域对比。比如,要学生仔细研读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地图,同时要注意把它和同维度地区、如非洲北部以及美国南部进行对比;还可以和东北地区对比。从整体到局部、从复杂到简单,地图的美就会如繁花绽放。

 

3.能穷尽图中信息。如何培养学生“穷尽图中信息”的能力?笔者建议学生在看图时,可以试着让问自己一些问题,诸如:图示地区在哪里;图上有那些地理事物(自然的、人文的);图上的地理事物之间有什么联系(诸如分布、数量、规模)等等。如此反复,就能形成分析、对比的习惯,并能逐渐从表象到机理,在全面认识区域特征的同时,理清内在各要素的相互关联。钱学森曾指出,地理科学所研究的内容是一个“地理系统”,是一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地图无疑是反映这一系统的直接表现之一,以“审问”的态度读图,会让我们对地理学研究的“系统”有更深入的认识。

【请勿转载】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回复 saimen 2008-10-24 20:48
需细读、精读。学习!
回复 tzzxywx 2008-10-25 11:29
写得很棒!建议2、3两点对调一下,第二条谈“穷尽图中信息”,第三条谈分析、处理信息“善读复杂的地图”。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QQ|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6-2 19:41 , Processed in 0.081491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