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星韵地理网 返回首页

金大毛11的个人空间 http://www.xingyun.org.cn/?18999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试谈地理因素对中国历史进程的影响

热度 4已有 553 次阅读2015-6-21 22:50 |系统分类:教育教学| 中国历史, 资本主义, 决定性, 生产力, 美国

                                                         刊发于《历史学习》2007年第4期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历史进程,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其中受到地理因素的影响十分明显,因此,学会运用地理知识解释历史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本文着重分析地理因素对中国历史进程中的文明连续性、传统观念、民族融合、国家分裂、人口迁移等方面体现出来的影响,从中可以明确只有史地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为中学历史、地理教育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地理环境包括地形地貌、气候、土壤、河流湖泊、矿产生物资源等要素,其对社会环境的影响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地理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历史延续的载体,离开了地理环境这一活动场所也就谈不上社会的延续与人类历史的进步;二是地理环境的优劣对社会发展具有相对的加速或延缓作用,影响着经济发展的速度与前景,当然,人类历史越在低级阶段,这种影响就越明显。我们也必须清楚,地理环境尽管对人类历史的进程起着重要的作用,但不是决定性力量,理由有二:其一,地理环境不能决定社会性质与面貌。中国与美国地理环境基本相同,但社会制度却截然不同;而日美两国虽地理环境相差很大,但二者当今同为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其二,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和影响,受到社会生产力和社会制度的制约。我国早在唐宋时代就发现并开始使用煤炭与石油资源,但长期停留在一个较低的层面上,而工业革命后,煤炭与石油才真正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能源。

关于地理因素对中国历史进程的影响,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五方面体现出来:

第一 地理环境因素对中国文明完整性、历史连续性的影响  中国文明之所以能延续几千年,没有像古巴比伦、古印度、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那样湮没于历史大潮中, 一个重要的原因即在于独特的地理环境。

首先,中国极其广袤的疆土,回旋腹地相对广阔的,有利于实现大一统格局。在历史上虽有北方游牧民族的频频南下,但其很快被中原文化所同化,这样以农耕文化为代表的中国文明能够保持了完整体系,并生生不息。

其二,中国在世界上处于一个相对有利的地理环境之中,东临太平洋,西南多高山大川,西北多戈壁大漠,北有茫茫林海。中国地理位置相对孤立,在近代以前,很少受到外来势力的直接冲击,为中国文明的延续提供了客观的条件。而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希腊与古罗马,正是因为建立在比较单一狭小的平原或河谷地带,在遭到外族入侵后,便丧失其发展的延续性。

第二  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景观的影响   文化景观是反映自然环境的镜子,独特的地理环境自然也影响到我们先人的文化创造。在古代,人们要遵循一定的节气从事农业生产活动,必须要留心自然规律、自然现象、气候变迁等事项,从而促使古代天文历法研究有极大的发展,二十四节气即为黄河流域的人们在农业生产方面的时令总结,《齐民要术》、《农政全书》等农业科学著作的问也顺应了农业地理因素的内在要求;同时,对于和农业有关的水利工程、算术、建筑学等方面的研究也逐渐深入,医学、文学等也得到相应的发展。

第三 地理环境对民族传统理念的影响    中国古代社会向来强调“以农为本”、“重农抑商”。春秋战国以后,“重农抑商”成为历代的基本国策。究其原因,除了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外,地理和气候环境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我国东部基本属于亚热带和温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和日照都比较充足,河网稠密,便于农耕,其具体情况是: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比较,降水偏少,年气温总量偏少,无霜期短,故北方粮食作物以耐寒耐旱的粟、麦、谷等作物为主,而南方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因为只有用相对高效的农耕方式,才能缓解不断膨胀的人口对粮食需求的压力。人口越是增加,对粮食的需求量就越大,因而农业生产对社会生活和发展的意义也就愈加重要。正是如此,中国历代统治者都坚持“重农抑商”,并视之为不可颠倒的基本国策。

第四 地理环境对我国古代民族融合的影响  促进中国古代各民族融合的因素众多,从地理角度来看,主要有如下几个因素:

首先,中国古代民族在地理分布上大体是汉族居于中原地区,即黄河、长江流域中下流地区,而少数民族大多居于边疆之地,即东北、北方、西北、西南等地。这样一种民族分布状况,就决定了中国古代民族融合在地理方向上表现为汉族先进文化不断向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扩展,少数民族因种种原因内迁,逐渐融入汉族之中。

其次,中国古代民族在经济上存在自然分工。由于各民族在经济地理条件上的差异,形成了区域经济的自然分工。这种分散的自然经济以及他们在地域上的互相交错杂居,为他们之间的交换和联系提供了必要与可能。以高原、森林和大漠为主要特征的东北和西北地区为例,古时的居民也只能依赖当地的自然条件,以放牧和狩猎的方式,生活繁衍,逐步形成了诸多具有各自文化心理特征和生活方式的诸多游牧民族。与之对应的是气候温和、地势平坦适于农作物生长的黄河长江流域,这里的人们逐渐形成了一个以农耕为主的汉民族。经济结构的区域性差异和发展的不平衡,必然导致民族间频繁的经济往来和物资交换。这种交往往往通过互市、进贡、和亲、战争掠夺等方式进行,有利于民族融合。

第五  地理因素对国家分裂的影响  长期以来,中国历史就贯穿着一条分裂与统一的主线,虽说统一是主流,但以中国历史上最稳定的疆域为范围(清中叶收复台湾至1840年),真正统一的时间不过81年;如果把基本上恢复前代的疆域、维持中原地区的安定作为标准,则统一的时间也只有950年(始自公元前221年)。长期的国家分裂和地方割据现象的出现,除了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因素之外,地理环境的先天制约因素也是不能忽视的。中学教材中先后提到了几次大的分裂阶段,现简要做一分析:

(1) 三国鼎立时期。曹操无疑具有最强大的实力,但却无法终结东汉末年群雄割据、军阀混战的局面,这与长江之险、剑阁之雄有着很大的关系。公元208年,孙刘联军利用长江天险,在赤壁一战挡住了曹操的南下,获得喘息之机。之后孙权以长江为依托,在江南发展势力;刘备则凭借巴山蜀水的险峻地势和成都平原的千里沃野,在西南站稳了脚跟。

(2) 东晋、十六国和南北朝时期的对峙。这一时期的分裂是前一阶段的继续,与江淮之险有着很大关系。前秦苻坚曾率80万大军欲一举灭掉东晋,结果淝水兵败。直到隋文帝时,南北实力相差十分悬殊,南朝趋于极度的腐朽没落,隋朝大军方能突破长江之险,实现南北方的统一。

(3) 五代十国和辽、宋、夏、金的并立,也有地理原因。后晋石敬塘将幽云十六州割让给辽,使其获得了一个封建经济发达的地区,增加了实力;与此同时,该地成了游牧民族频频南下的跳板,使中原王朝的北境无险可守。为此,北周和继之的北宋政权都致力于恢复旧地,但未能如愿。后来宋金绍兴和议所划疆界,维持对峙局面,也是以大散关到淮水这一道天然屏障为依托。元统一的过程中,襄阳、樊城、成都一线南宋军民的抵抗,之所以能够坚持较长时间,也是因为这一地区的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后来,忽必烈采取了大迂回大包围的战术,从甘肃经青海、四川到云南,灭大理,臣服吐蕃,形成了对南宋的包围之势,并最终将南宋消灭。

值得注意的是,西藏地区直到清朝,才被中央政府完全有效地管辖起来,这之前西藏地区与中央政府的关系一直是分分和和,时近时远。这当然与其地处高寒之地,有高原山川阻隔,中央政府一时无力征服,有很大关系。台湾问题作为中国内战的产物,其得以遗留下来的原因之一因其地理位置孤悬海外,当年人民解放军渡海作战能力有限,无法逾越台湾海峡造成的。

第六  地理因素对北方人民南迁、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  中学历史教材中有关北方人民南迁、经济重心南移的内容,大多是从政治、经济角度去认识的,对地理环境因素重视程度不够。黄河中下游地区开发时间长,人口密度较大,生存环境已经不很理想。自东汉以来,北方的鲜卑、匈奴、羯、氐、羌等少数民族先后内迁,造成“关中之人,百余万口,戎狄居半”的局面。人口的大量增加,对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迫使这一地区的人口向地广人稀的南方迁移。另外,我国大部分地区在季风性气候区,降水由东南向西北递减,我国的地理和自然条件,决定了农作物总产量的南多北少。总之,南方相对北方有较好的农耕条件,这些都是人口南迁和经济重心南移的重要原因。当然我们也要看到,大量人口南下,南方得到开发的同时,其环境也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如植被破坏、水患增加等等。这些应该引起人们的重视,即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注意保护环境和维持生态平衡。当前开发大西部,历史在又给我们提出了这个问题。

  综上所述,中国历史的进程,地理环境总体来说虽不起决定性作用,但非常明显地受到中国地理环境的影响。由此而言,在史地教学中,应该很好的抓住二者之间的紧密联系,改变长期以来将历史和地理知识割裂的错误做法,真正做到“史地不分家”。只有这样,才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更好地掌握历史和地理知识。

发表评论 评论 (4 个评论)

回复 景荣 2015-6-21 23:31
这个似乎没有时间限制,2007年的文章到2017年读也不过时。
回复 静乃明几 2015-6-22 22:30
历史地理学也是很有意思的一门分支
回复 粤—时间的味道 2015-6-22 23:04
  
回复 高高的山 2015-6-22 23:11
地理学科不是孤立的,与之关联的学科和知识真是太多了。所以,要教好地理不容易,要学好地理也不容易。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QQ|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5-4 21:37 , Processed in 0.079329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