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 4|||
从整体上看三位老师的区域地理的复习教学,以教材和资料为本,比较注重知识性的传授或者就是纯粹的知识授予,鲜有渗透相关系统地理原理和规律;课堂上体现不出师生间高效、智慧和默契的交往;漠视学生的学习兴趣、状态和可接受的程度,忽视对高考大纲的知识和能力目标的解读和落实,不能有效的整合教材,教师的教学素养、知识素养和专业素养水平不高。
从组长张X老师及地理组内其他老师的访谈中,我还了解到他们几位还是六安二中地理教师骨干,而且这些年来就是“填鸭式”的灌输,学生也习惯了这样的教学方式。他们通过每周一练(周日进行但老师不改,只讲评),每月一考的方式高强度的检测教学效果。问及区域地理的有关教学复习,他们的做法是先上必修三第一章,然后上必修一第一章“地球运动”(耗时2个半月以上),再上区域地理(初中部分,也仅仅是带领学生念书),最后再上必修三的内容。而对必修三的复习,他们不到半个月就能完成,即在高考区域地理的复习这一部分明显比较轻视,这和省教研员吴儒敏老师的精神、理念相去谬以千里!
短暂的两天里,我通过观课和访谈,有两个方面令我很感动:一是六安二中学校领导和老师很热情,基本上全程陪同我们听课;二是不同的文科班级几乎每个学生都有地理笔记,而且高强度的学练之下大部分学生精神尚可,未现学习的懈怠和疲态!(是表象?是习惯?我很难理解)
三、从学生的角度观二中
学生访谈的结果来看,他们认为地理是文科中政史地最难的,因而平时所花的时间也较多;对于老师的复习方法和方式,大都表示认同,已经习惯了灌输和死记硬背;大部分学生的作业比较认真,但认为量有点大;学生大都对二中的文科还是比较认可,认为虽然比一中差一点,但整体上还行;至于研究性的学习从来都没有开展过,唯日常教学为重;师生关系尚为融洽;平时的检测地理成绩大部分学生起伏较大,分数不甚理想,尤其是综合题得分率较低。
四、从市民的角度观二中
访谈的对象有宾馆服务员、小商贩及出租车司机。在市民大众的的印象中,六安二中无论是文科还是理科,这些年一直是居于六安一中之下(仅从六安市区看),但文科差距要小一点,每年应届本科达线总数相差不大,只是在重点大学层次上要差很多,毕竟有生源素质的问题,市民可以理解;至于校风,市民口碑尚可,有近百年的文化沉淀,风清气正,墨香浓郁。
感谢学校提供的外出交流学习的机会,感谢解校的大力支持和厚爱,感谢刘老师对我外出的叮咛和嘱托,为此我聚心观察,体会反思,竭虑据实汇报,希对我校的高三教学及地理复习有所借鉴,目达矣!
再次感谢学校!
|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5-5-11 18:04 , Processed in 0.062436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