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星韵地理网 返回首页

张贤付的个人空间 http://www.xingyun.org.cn/?3301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市级公开研讨课的简录和点评

热度 11已有 664 次阅读2010-4-15 19:36 |个人分类:课题研究

  本是繁花澜艳、春阳高照的4月,却由于一场突兀强大的寒流降温降雨,些许料峭的寒意,人们仿佛又回到了冬天,春天真的如孩子的脸说变就变。但这并没有阻止全市各兄弟学校老师来淮南二中观摩教学与交流研讨的脚步和热情。414,淮南二中第31届教学开放日如期举行。

     我的课为市级公开研讨课,被安排在上午第三节,课前面对着来自市教研室和全市各学校的精英们,虽然从教多年,我的心里还是稍显紧张,因为这个班这一节内容我是跳过去的,原生态的课,教学过程中究竟会是什么样的情境以及教学效果的反馈如何还是令我很忐忑。不过,当我微笑大度的走上讲台后,心里却平如一泓静水。

以印度大诗人泰戈尔写给泰姬陵的诗导入本课的主题“南亚和印度”后,我就开始引领同学们从位置和地形、气候和河流等自然地理要素展开描述和探究,重点探讨分析了南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以及热带季风气候的内部差异性特征,最后辅以08年江苏高考第28题作为跟踪反馈。从教学的整个过程来看,师生间的互动交流、学生之间的合作积极、热情、纯实;教学始终贯穿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和整体性原理以及人地关系—区域地理核心理念,着力培养学生的析图能力、表述能力、逻辑推理及学科语言的运用能力,教学效果应该是积极有效的。但回望想来总感觉某些细节或表情动作或评价鼓励或互动引领等做得有些差强人意,节奏稍欠自然流畅,有失水到渠成之感。

   课后市教研员朱敬老师,刘登宇老师及相关学校的老师对我的课做了研讨和点评。

朱敬老师(市教研员):

      我没有想到能来这么多学校、30多位老师来参加研讨,我认为一方面是刘老师的号召和影响力,另一方面我认为是兄弟学校真的想来观摩研讨,看看二中究竟在区域地理的复习教学研究方面是怎么做的。虽然有些老师在听完课后可能有课后有事,没能参与研讨或没有留下评议意见。但是我想他们通过张贤付老师的这一节“南亚和印度”的公开教学,在教材的处理,资源的整合,问题的设置与挖掘等方面能够得到一些启示和体会,达到了研讨课的一定目的和效果。我个人认为这一节公开课的特色在于:

一是充分利用了多媒体展示的图示,设计思考,引导学生运用相关地理原理对南亚地理事物分布特征及成因影响的分析,在这方面特别突出,还有关键的是通过在学科语言的描述、思考及解决问题的角度方面的点拨,使学生理解了运用学科语言、规范答题的重要性。

     二是始终引领学生在思考及技巧方法方面的能力训练。如西南季风对南亚农业生产的影响分析,点拨“影响”可以分几个层面分析,在学生仅答出“不利”时,及时的指出还有“有利”方面;在学生回答印度河主要水源补给类型“高山融水”时,及时的点拨反问“高山什么融水”,让学生自己回悟改正等等。

    三是这一节容量大、密度大、问题拓展的深,但是通过张老师的教学设计、师生和生生的互动,有效的调动,教学效果良好。比如在“南亚西北部热带沙漠气候成因”的分析、热带季风气候区内部的差异比较、地形气候对南亚河流的影响的分析等等,原理性的东西阐述的非常好。

  不足在于:

一是思维拓展一“德干高原南部河流作用对其地貌发育的影响深远”的分析,在几位学生探讨回答后,教师的归纳总结不够,(总结的答案)闪的太快,即使不念一遍,也应让学生看看,否则你设计的这个问题就没有起到实质性的意义。

二是导入能否换一种方式,可让学生自己背一首泰戈尔的诗句,另外,没有做到与导入前后呼应。

淮南一中的刘瑜老师因为第四节有课,返回时留下了听课评议记录:教学设计新颖,注重学生的思维拓展和能力培养,课堂调动性很好。不足在于他认为进程有点太快,有学生可能感悟接受不了。

  刘登宇老师

      这一节公开课总体效果很好,原生态能有如此好的效果,已出我意料。贤付老师语言简洁凝练,表述科学完整。结构紧凑,主题突出。另外导入确实不太好搞,用西游记的故事或是一些文化背景的图片又显得俗套,高中地理课不必过分追求前后的呼应,尤其是高考的复习阶段。

    不足在于课堂语言陈述的语音、语调还需要点激情、抑扬顿挫;引领学生的思考,师生的互动还可以“拓深加强”;鼓励表扬有但仍然显得不够,必要时老师应率先鼓掌。

。。。。。。。

遗憾的是部分老师的建议和意见没能聆听的到,感谢市教研室、感谢朱敬老师、感谢各兄弟学校老师的参与和研讨,感谢师傅的指导!感谢我专业发展的道路上有增添了一笔厚重的、受益无穷的财富!

发表评论 评论 (18 个评论)

回复 zgmm 2010-4-15 19:46
从准备到结束的总结,单这一过程,就会让人受益无穷。刘老师的号召和影响力,呵呵,好。谢谢分享!
回复 zxf760 2010-4-15 19:48
周光明: 从准备到结束的总结,单这一过程,就会让人受益无穷。刘老师的号召和影响力,呵呵,好。谢谢分享!
回复 dililsg 2010-4-15 20:02
我感觉一节课的导入最好应该和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有密切关系的,就是说导入部分是和正课紧密相连,并为讲课内容服务,这样的导入应该是实用型的。目前一般的课,给人一种感觉是为了导入而导入,而导入时用的内容在讲课时不再会被用到。尤其是公开课时,华丽的导入只是“昙花一现”,过而无用亦。当然这只是自己的一家之言,纯属个人观点。一个实用、有效的导入是很难设计的。
回复 fahai 2010-4-15 20:33
原生态更能看出自己教学的优劣处,对自己提高也很大.
回复 zxf760 2010-4-15 20:50
逆温: 我感觉一节课的导入最好应该和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有密切关系的,就是说导入部分是和正课紧密相连,并为讲课内容服务,这样的导入应该是实用型的。目前一般的课,
有同感。
回复 dyzxlizhi 2010-4-15 21:08
看来张老师的公开课挺值得学习!多多指教!
回复 wyjtz 2010-4-15 22:33
恭喜贤付——
回复 qlzhu2003 2010-4-15 22:37
逆温: 我感觉一节课的导入最好应该和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有密切关系的,就是说导入部分是和正课紧密相连,并为讲课内容服务,这样的导入应该是实用型的。目前一般的课,
我很赞同李老师的说法,有效、实用、新颖、切题很紧的课堂导入确实很难设计。
张老师是二中的才子,聆听一节课,收获很大,我的有关感谢近日就会亮相。
回复 刘承志 2010-4-15 22:59
刚看了张老师的教学设计,几乎囊括了该掌握的知识点,不得不佩服!教学经验丰富,引人入胜的一节课!小生会好好努力。
回复 fisherman 2010-4-15 23:27
先送朵鲜花,另找时间再看。
回复 zxf760 2010-4-16 07:52
周永厚: 恭喜贤付——
多谢师叔课前的一些建议!
回复 ygldy 2010-4-16 08:11
来二中不到两年,贤付已经实现了从专业硕士到中学教师的转变。无论是专业素养,还是课堂的组织、教学能力都日益精湛。虽然有老师夸奖学生的“嫌疑”,这这些是实在的进展,令人高兴。
      每一次公开课,总会有这样或那样的不足,这很正常,正如前面提到的若干内容,甚至再仔细分析还有更多的缺憾。但本次研讨课目的明确,主题鲜明——作为必修三的延伸,区域地理复习的模式和方法研究,从高考的要求看区域地理复习,显然获得了成功。本课无论是基础性、陈述性知识的呈现,还是程序性知识的传授和示范,学生的学科能力和专业语言训练等,都取得了不少有价值的经验。另外,任教班级作为相对的差班,本课也为提升学生士气,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等方面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一段时间的准备,终于赢得丰收,其中的缺憾也是以后的经验。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一起努力!
回复 wyjtz 2010-4-16 09:23
张贤付: 多谢师叔课前的一些建议!
贤付,别那么夸我,那是拍砖!呵呵~~~~~~~~~~~
回复 zxf760 2010-4-16 09:25
刘登宇: 来二中不到两年,贤付已经实现了从专业硕士到中学教师的转变。无论是专业素养,还是课堂的组织、教学能力都日益精湛。虽然有老师夸奖学生的“嫌疑”,这这些是实
,"l;“路漫休远、上下求索”!
回复 zxf760 2010-4-16 09:27
周永厚: 贤付,别那么夸我,那是拍砖!呵呵~~~~~~~~~~~
,拍砖惊醒,醍醐灌顶!呵呵
回复 qlzhu2003 2010-4-16 23:06
名师出高徒,恭喜张老师您真幸运,好好努力,明日的淮南地理教育就看您啦!
回复 ygldy 2010-4-16 23:15
朱庆龙: 名师出高徒,恭喜张老师您真幸运,好好努力,明日的淮南地理教育就看您啦!
庆龙抬爱了,你和贤付都是好样的,也是未来几年我持续关注的对象。望两位加油!
回复 zxf760 2010-4-17 14:15
朱庆龙: 名师出高徒,恭喜张老师您真幸运,好好努力,明日的淮南地理教育就看您啦!
抬爱了!其实我更佩服你的勤奋、好学!“认真”当是世界上克难克险的无上利器,你的发展当是真正的无可限量啊!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QQ|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5-6 03:06 , Processed in 0.090708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