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星韵地理网 返回首页

鱼鱼的世界 http://www.xingyun.org.cn/?11614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从教12年的文字努力——(一)地图教学四步走

热度 4已有 327 次阅读2014-12-17 20:28 |个人分类:文字努力|系统分类:教育教学| 教学, 地图, 城市

题记:上班这几年,换了无数的电脑,好多的教学资料也找不到了。这几天整理我的电脑,发现一些多年前写的东西,现在读来还是很有感触的。怕再找不到,所以整理放在这里,权作一个资料的留存。也许文字还稚嫩,也许想法还不够成熟,也许多年后看来觉得粗浅,但,这是我的青春,我的成长。


下面的文字写于2006年4月,选取的是最早人教大纲版教材必修二中P43图6.6“中国10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分布”的内容。



地图教学四步走

            


理教学离不开地图,地图在地理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地图把似乎零散的地理事物归结到图中进行综合归纳,条理化,能够清晰地呈现出地理知识的规律性,对于读图能力强的同学来说是十分容易掌握的,而且这样掌握的知识准确、扎实、永久。但是,正是这个读图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到大多数学生的地理学习成绩。

地理教学应重视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读图能力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长期的训练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经过几年的地理教学,我深深地感到,不只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需要长期的训练,我们地理教师的图像教学能力也需要长期的培养和努力。下面就以本次《人类居住地与地理环境》一章的图像教学谈谈我的成长与进步。

一、浅入浅出,与学生一起读图

刚走上讲台的那三年,一年一个新学段,每一次接触到的都是新的教学内容。备课时对图像信息的深入挖掘是远远不够的,所重视的只是如何能完整的上完一节课。所以,在进行图像教学时,我更注重的是通过图得出的结论,而对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则重视不够。

如:P43图6.6“中国100万人口以上城市的分布”

教师提问:我国百万人口以上城市分布有什么规律?

学生回答:我国城市大部分分布在第三级阶梯上,气候湿润的地区。

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同我一样更注重的是结论,而不是读图得结论的过程。而且从课堂表现来看,很多学生似乎是在我与他们的问答中学会了这些知识(当然有的同学是真的从图上得出的结论,也不排除有的同学就是从课本的文字中直接找到的答案,而没有从图中获得),但是到课下或考试时就会发现同样的图同样的问题可能就不知能得出什么结论了。为了应对考试,就只能死记硬背结论,而不会分析。所以,学生总是反映读图题特别难做。

现在回首来看,我把这个阶段总结为“浅入浅出”,因为我和学生一样没有深入去了解图的信息,忽视的读图能力的培养。

二、深入浅出,有困惑认真研图

进入教学生涯第四年,我有机会认真研读所带教材。再次教学已经教过的内容,发现从前的教学似乎问题重重。每次备课的时候都会想,当初这里是怎么讲的?那时这样怎么就讲得通了?这个问题怎么解决会更好?带着对自己的种种否定,我开始认真的研究课本上的图像与内容,努力从图像中找出一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信息,并设计提问帮学生最有效的得出结论。

仍以P43图6.6为例:

教师提问:图中可以看到我国地势的三级阶梯,那么我国100万人口以上城市的分布与地形有什么关系呢?

学生回答:大部分分布在第三级阶梯上。

教师提问:图中还有400mm等降水量线,那么我国100万人口以上城市的分布与400mm等降水量线又有什么关系呢?

学生回答:大部分在400mm等降水量线的东南方向。

这样教学后,学生能够将结论与一定的图像信息相联系,掌握一些读图的技巧。有些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在教学的过程中体会出的读图的方法,所以学得就比较轻松了,我也看到了比“浅入浅出”更好的效果。但是又一个问题摆在了我的面前:在我“深入”的同时,学生仍然是“浅出”的。我认真的研究的图像,提取出了有效的信息,但是学生没有,学生只是用我所提供的信息得出直观的结论。而在日常生活和考试中,是没有人帮他们提取信息的。所以,学生能在信息明确的前提下得出正确的结论,可是他们却没有准确提取信息的能力。这个过程被我替代了。

三、深入深出,教学生多思用图

新课程标准把“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作为基本理念。在这样的指导下,我们的地理图像教学更应注重的是读图过程,是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而不能只注重结论的得出,要把读图的过程还给学生。所以,我不再只是自己钻进去,而是要求学生也钻进去,我们一起“深入深出”。

如:P43图6.6

教师提问:同学们,我们见到的这是一幅什么图啊?(引导学生注重读图时先读图名)

学生回答:中国100万人口以上城市的分布(2004年)

教师提问:图中有哪些图例,带给我们哪些信息?

学生回答:红色圆点表示10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不同的色块表示我国地势的三级阶梯;蓝色的线条表示我国的部分河流;一条绿色的线表示400mm等降水量线。

教师提问:可见城市的分布是和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因素有关的。下面我们就来一一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

通过上述引导,学生和我一起深入研究图像所提供的信息,并将之与结论联系起来,从而学会读图分析的方法。在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图像信息的同时,我还注重了对读图方法的培养,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来读图,避免遗漏一些信息。不仅如此,我还要求学生从图中看出更多的信息,虽然这些信息对得出这一部分的结论不一定是有用的,但只要是能从图上得出的信息,我们都要把它们找出来,并尝试分析得出各种可能的结论。

四、浅入深出,求实效胸有成图

经过两三年的图像教学,我自己也养成了一定的读图习惯,并在自己的教学中时时注意教导学生明白图像对地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养成良好的读图习惯对于地理学习重要性。并时时强调,要学生多看图,多读图,多说图,多想图,努力把纸质地图,看进脑子,看进心里,作到胸有成图,脑中有图,口中有图。看得多了,就熟悉,用得熟了,就清楚,心里清楚自然说得明白。

有了这样的理念和想法,我在新的图像教学中,再也不注重结论了,因为学生有了系统的读图、析图能力,得出结论可以说是水到渠成了。

当然,学生在做到“深入深出”之后,我觉得就要训练他们步入“浅入深出”的境界了,即在众多的图像信息中,准确而迅速的找到最有用的信息,并得出考试或者是生活中所需要的结论。我想,经过“深入深出”的阶段,学生做到“浅入深出”就只是最后一步了。

 

从初登讲台开始地图教学,到今天已走过了六个年头。教学中做到“深入浅出”可以说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但是在我的地图教学中,“深入浅出”却只能算是个初级阶段,我真正追求的是“浅入深出”。

爱因斯坦曾说过:“我不是以语言思考,而是以形状和形象思考,完成以后,努力将其置换成语言。”希望我的学生通过地理学习也能做到一图多思,多图并用,借图释文,借图忆文,忆图述文,把地图转换为“心图”、“胸图”、“脑图”,自由地实现图文转换,真正掌握对自己生活有用的地理,对自己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2008年4月7日    

发表评论 评论 (6 个评论)

回复 geonet 2014-12-18 07:05
一个勤于思考的老师一定很棒!天道酬勤!
回复 langzilin80 2014-12-18 08:16
有追求!
回复 ggyu2046 2014-12-18 10:45
geonet: 一个勤于思考的老师一定很棒!天道酬勤!
嗯,思考很重要。不过现在思考的比较少,要继续努力。
回复 ggyu2046 2014-12-18 10:46
langzilin80: 有追求!
那时候有追求,现在稍稍逊色,不过我会继续努力。
回复 xjsong 2014-12-19 10:28
受益!
回复 地理靓洋洋 2014-12-23 16:52
"要学生多看图,多读图,多说图,多想图,努力把纸质地图,看进脑子,看进心里,作到胸有成图,脑中有图,口中有图。看得多了,就熟悉,用得熟了,就清楚,心里清楚自然说得明白。"超赞的总结,学习了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QQ|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5-14 15:08 , Processed in 0.080530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