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星韵地理网 返回首页

鱼鱼的世界 http://www.xingyun.org.cn/?11614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从教12年的文字努力——(六)《交通运输网中的线》教学反思

热度 1已有 417 次阅读2014-12-22 12:58 |个人分类:文字努力|系统分类:教育教学

《交通运输网中的线》教学反思

 

《交通运输网中的线》是人教版高中地理下册第七单元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中的第二节。本节教材从铁路,公路和航运(水路)分别介绍了交通运输网中"线"的不同表现形式。由于铁路运输是现代化交通运输中最重要的运输方式,世界各国都很重视铁路建设,所以教材对铁路这种形式作了重点分析。我们这次的同题研讨课就选择了这个内容。

一、教学设计

这一节以京九铁路为例来学习铁路建设的区位因素。对于学生为说,京九铁路与生活离得较远,而且建成通车已经有些日子了,媒体相关报道并不多,要提起学生兴趣不易。适逢青藏铁路建成通车一年,社会关注很多,学生或多或少都有点了解,所以在本节教学的设计上,就采取了“舍京九而用青藏”的方法。

二、课堂实录

片段一:二分铃后播放优美的歌曲《天路》。

教师提问:这条神奇的天路在哪里?

学生回答:在青藏高原。

教师导入新课:200671,青藏铁路正式建成通车。它的修建克服了重重艰难险阻,创造了铁路修建史上的无数第一,投入了300多亿元的巨额资金,它的建成通车结束了西藏无铁路的历史,也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为什么这条天路可以“为藏家儿女送来吉祥,为雪域高原送来安康”,为什么“从此天不再高路不再漫长”?这节课我们就以青藏铁路为例,来学习交通网中的线。

片段二:区位因素的分析

教师提问:在青藏铁路建成通车之前,进出西藏的主要运输方式是什么?

学生回答:公路和航空。

教师提问:其中又以公路更为主要,具体进出西藏有哪几条公路呢?

学生回答:青藏公路、川藏公路、滇藏公路、新藏公路及中尼公路。

教师提问:多年来,公路一直是西藏最重要的现代化运输方式。在70年代以前,西藏的全部客运、货运均由公路部门承担。随着空运和管道运输的发展,分别在旅客运输和石油运输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公路运输量仍占到全部运量的75%以上。这其中又以青藏公路最为重要,85%以上的物资和90%以上的人员进出西藏是经青藏公路来实现的。

既然青藏高原已有公路与外省区相通,也有航空线路联系全国各地及外国,为什么还要克服重重困难,投入巨资修建铁路呢?

学生分析

生一:小时候的进藏经历,坐火车到那曲,换汽车到拉萨,乘飞机出藏。火车有供氧设备,汽车没有感到难受,飞机太贵。所以修铁路是进藏的需要。

生二:小时候进藏,亲戚在格尔木,火车到达,去拉萨只能坐汽车。听说易受天气、灾害影响,真的遇到了,一路很艰难,花费两三天才到达,疲惫至极,大大影响了到达拉萨旅游的喜悦心情。

生三:西藏很神秘,是祖国的神圣领土,为了民族团结,国家稳定要修铁路。

生四:铁路运输量比公路大,汽车单车的运输量太小,运量大的又需要很多的汽车,不如铁路方便。

生五:出对完善铁路运输网的考虑,便于全国统一进行调控。

生六:铁路修建了可以更好的开发青藏高原的旅游资源和各种丰富的物资,也会对当地经济起到极大的带动作用。

教师总结:可见,社会、经济因素决定了铁路“要不要建”的问题,而自然、科技因素则决定了“能不能建”的问题。但总的来说,对铁路修建起决定性作用的仍是社会、经济因素,在科技保证的前提下,我们可以克服不利的自然条件,在有困难的地方也修建起铁路。

片段三:青藏方案与川藏方案的比较

教师提问:虽然自然因素只是限制性因素,但在具体选线的时候也必须重视自然因素,尽量选择有利条件,避开不利条件。进藏铁路的线路选择也是充分考虑自然因素的结果。观察地形图,从地形地势的角度分析,进藏铁路为何最终放弃川藏线方案而选择了青藏线方案?

学生分析

川藏线:从二级阶梯到一级阶梯,相对高差大,过横断山,山高谷深,山河相间,需开山架桥,工程量大且不易维护。

青藏线:均在一级阶梯上,相对高差小,地形以高原为主,较为平坦,山河比川藏线上少,工程量小。

此外:青藏线还经过柴达木盆地,有“聚宝盆”之称,资源丰富,运输需求量大。

教师提问:你能试分析青藏铁路上进出藏的货物主要是什么吗?

学生回答

进:钢材、机械、粮食、布匹、茶叶、白糖、香烟等工业制成品。

出:羊毛、毛织品、皮、中药材(雪莲、红花)、盐湖中的矿物为原料的化工产品、有色金属及其加工产品等。

教师总结:西藏公路运输历史证明,公路修到哪里,就把繁荣、文明和幸福带到哪里,而铁路比公路的经济带动作用更强。现在青藏铁路的建成通车,必将为西藏经济的发展带来新的动力,将幸福和安康送进雪域高原。

三、教后反思

以上实录是在实验班进行的,可以说效果是很不错的,达到了我在教学设计中所预想的教学目标,即:其一,弃教材案例不用,而选择新的案例,给学生以新鲜感,从而提起学生的分析、学习欲望。其二,学生为了分析清楚新的问题就要到课本上去找答案,使学生自主的去阅读课文,并提取有用信息,既避免了我布置下去学生被动读书的情况,又培养了学生获取有用信息的能力。其三,课本上给的是京九铁路的案例,而课堂上分析的青藏铁路,虽有相通之处,但也不完全一样,所以学生在从课本上获得相关信息后,还要和青藏线的实际情况想联系来分析,这就培养锻炼了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以上是本节设计的成功之处。但在多个班的教学实施中也发现,这个教学设计还存在有不足之处,即:其一,不能适应所有的学生,这个教学设计更适合学习能力比较强,主动性较高的学生,而对于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学生而言则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其二,虽然部分学生能做到读书获取有用信息并合理迁移,但是更多的同学很难做到这一点。其三,学生容易受到误导,觉得课本没用,老师不讲的就是不重要的或没用的,从而更加不重视对课本的阅读和学习,而这和我当初的设想恰恰是相背离的。

四、改进对策

鉴于本教学设计在实验班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所以,针对他们这样的尝试仍要继续进行。而对于普通班而言,则要放弃这种方式,还是要重视课本知识,以教材案例分析为重,在此基础上再进行知识迁移和新案例的补充分析。

从本次教学中得出以下经验教训:一,不能脱离教材,还要重视课本,注重落实;二,要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学生分类对待,设计不同教案。如本节课我在实际教学中最终有三个不同的教学设计,分别是在5班和7班使用的上述教学设计,在9班使用的教学设计Ⅱ,以及在11班和12班使用的教学设计Ⅲ。

有心才会进步,了解学生才能教好学生,认真对待才能取得成功。

 

   

20075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回复 geonet 2014-12-23 16:51
学生为了分析清楚新的问题就要到课本上去找答案,使学生自主的去阅读课文,并提取有用信息,既避免了我布置下去学生被动读书的情况,又培养了学生获取有用信息的能力。

值得借鉴
回复 geonet 2014-12-23 16:51
本节课我在实际教学中最终有三个不同的教学设计,分别是在5班和7班使用的上述教学设计,在9班使用的教学设计Ⅱ,以及在11班和12班使用的教学设计Ⅲ。

这才是因材施教呀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QQ|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5-4 10:21 , Processed in 0.072063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