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星韵地理网 返回首页

山城悍匪某某许的个人空间 http://www.xingyun.org.cn/?12620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为了“忘却”的星韵记录——“环境保护”再思考

热度 3已有 376 次阅读2014-5-28 00:53 |系统分类:地理新闻| 环境保护, 记录

       前几日在群里聊天,凯凯提到写星韵日志的目的,就是为了忘记。表示赞同!而后,又想起去年在溧阳的时候,朱庆龙老师分享他的成长经历时,大致也提到最初在星韵里面写文章,也是逼着自己记点东西,如果忘了,还有地方可以找回来。于是,决定追随他们的脚步,向他们学习。争取在今后的日子里,能在星韵地理博客里留下更多记忆。
       今天评讲试卷,有一道关于环境保护的试题(如下图),问题如下 :读图,分别说出甲、乙地区环境保护的侧重点,并说明理由。(8分)
参考答案:
    甲地区以保护高原湿地生态系统,(高寒草甸和野生动植物)等生态保护为主。位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海拔高),冰雪融水为江河提供水源保障,生态环境脆弱,是野生动植物栖息地。
    乙地区以防治污染、保护有限的土地资源为主。位于下游三角洲,人口、城镇与工业密集,水质性缺水,用水紧张;建设用地的占用,土地资源紧张。

    这是道典型的考查环境保护的试题,考查的是主干知识,可对学生而言,这是难点。解答此题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区域地理知识,同时对环境问题的表现与分布知识非常熟悉,二者缺一不可。如果仅对环境问题的表现与分布知识熟悉,而对区域地理特征掌握不好,解答过程中便会出现罗列各类环境问题,却不得要领,导致得分率低的现象。如果仅对区域地理特征熟悉,而对环境问题的表现及分布知识的掌握缺乏系统性,解答过程中则容易出现因环境问题的专业术语表达不准确而失分的现象。
    由于是考前复习,在处理这个问题时,我采取了这样的一种处理方式。
    首先,给出参考答案,让学生对比自己作答与参考答案,寻找差距。
    其次,联系教材,分析参考答案的由来。通过分析参考答案,我联想到人教版必修3“河流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一节内容,开篇“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中的一幅图(3.15 田纳西河流域示意)。图示从河源生态的重要性、流域开发的重心以及流域生态保护的重点等三个方面展示了河流综合开发的方向,为本节教材的展开做了很好的铺垫。而本试题中甲乙两地区的联结点便是——长江,甲地区为包含长江源在内的三江源地区,乙地区则是长江入海口为主体的长江三角洲地区。根据河流的综合开发一节所提出的方法论,河源段的生态环境直接影响河流的水量和水质,应以生态保护为重。再结合河源所在地-青藏高原的自然地理特征可知,本区海拔高,气温低,蒸发微弱,湿地广布。在高寒的气候特征影响下,形成了独特的高寒生态系统,植被类型稀少,以高寒草甸为主,并在此环境下孕育出耐高寒的动植物。由于气候寒冷,物种稀少,使得本地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乙地区为长江三角洲,我国经济发展最发达的地区,也是人类活动最为频繁的地区之一,由于面积狭小,人口众多,人地关系十分紧张,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的不断增加,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加快,对自然环境的改造和影响也更加深刻,最直接的体现便是土地资源日益紧张,用水压力日益增大,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土地资源紧张,用水紧张(主要由于浪费和污染导致的水质性缺水),环境污染加剧等。这一思维过程也与田纳西河流域的开发背景中所提出的“流域开发利用过程中要注意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和水质的保护,河谷平原是人类活动比较集中的地区,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相符。需要指出的是,以上分析只是根据个人对环境保护的要求和对教材的理解,进而推断本题命制的初衷,或许命题老师更有深意也说不准啊,呵呵。
    最后,跳出试题,就环境保护的备考方向给学生做了些交流。由于环境问题点多面广,热点事件也比较多,因此在备考过程中去押热点,甚至是押题都是不科学甚至是不负责任的。主要从三方面提醒学生: 第一,明确环境问题的表现,即生态破坏、环境污染、资源短缺与全球环境变化等。由于学生层次不算好,以往在做环境问题类试题时,往往会有不少学生对环境问题狭隘的理解为环境污染,导致丢分的现象,因此特别提醒学生如果再次遇到环境问题的表现类问题时,一定要有一个高的起点,从这几个方面去思考环境问题的表现,而不是像过往那样只局限于某一方面。 第二,某种具体的环境问题。要求学生从概念、成因、特点、分布、危害和防治等方面去熟悉,特别是一些常见和危害较大的环境问题如水污染、大气污染(热点如雾霾)、水土流失、荒漠化等重点关注。 第三,某个区域。要求学生从时间尺度,联系某个区域可能存在哪些主要的环境问题,该种环境问题的多发季节,并联系第二点,就该种环境问题的一些具体特征进行分析。这样做的目的是要学生明白,我们无法预知考题的模样,但我们可以争取把与某个考点(如环境保护)有关的知识点全面覆盖,做到冷静沉着应考,便是成功。
    此外,在方法提升的这个环节,我还把自然灾害的知识以这种方式给学生做了一个推广。即首先明确自然灾害的分类;其次,分析某种自然灾害的含义、成因、特征、分布、危害和防治;第三,某个区域一年中不同季节多发的自然灾害分析。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种分析方法甚至更适合于自然灾害这一考点。
    高考并不可怕,备考过程也不算惊悚,最可怕的是备考的过程中对方向的判断,如果考向的判断出错了,那才是大失败。毕竟,我们这届犯错,可以在下届弥补,可我们的学生,没有第二个三年。对我们年轻教师来说,这才是最大的考验!教学路漫漫兮,任重而道远呐……  


发表评论 评论 (4 个评论)

回复 天地星辰 2014-5-28 09:36
方林,写得好巴适。学习了!P:记录是为了更好地忘记是去年年会孙德勤老师提出的。
回复 山城悍匪某某许 2014-5-28 10:07
天地星辰: 方林,写得好巴适。学习了!P:记录是为了更好地忘记是去年年会孙德勤老师提出的。
在朱老师那里也听过的哈。。。
回复 fgf1436 2014-5-28 12:19
所以赢得了高二的区域地理,便在高三显得轻松自如!让区域地理与系统地理紧密结合,融会贯通。方林,赞一个!
回复 lkmqqqqq 2014-6-4 16:05
要教好区域地理确实不容易。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QQ|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5-6 22:19 , Processed in 0.071807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