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星韵地理网 返回首页

山城悍匪某某许的个人空间 http://www.xingyun.org.cn/?12620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主题化命题视角下的二轮复习——听巴蜀中学杨华老师上课有感

热度 8已有 1155 次阅读2016-3-11 20:46 |系统分类:地理新闻| 巴蜀中学, 主题

主题化命题视角下的二轮复习

         ——听巴蜀中学杨华老师复习课有感

 

201639日,重庆市2016届高三二轮复习研讨会在南川道南中学举行。来自巴蜀中学的杨华老师为我们呈现了一种有别于传统二轮复习的地理课堂,让现场听课的我收获颇多,决定从我的视角再现一次这节课的教学过程。

一、导入——贴近学生接地气,出人意料生悬念

上课伊始,杨老师随机调查了学生在本次“一诊”考试选作题部分,选择了“旅游地理”题组的学生人数,并请学生分析该区域水质优良的原因。通过学生分析,老师补充,师生互动共同总结出该区域水质优良的自然和社会原因。紧接着,杨老师巧妙利用试题中呈现的大利侗寨古木葱葱,溪流淙淙的特点,与我们印象中的黔东南的喀斯特地貌广布,荒山裸露,植被稀少这一现实与印象中的认知矛盾,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喀斯特地貌的形态、成因和影响。既贴近学生接地气,又出人意料生悬念,让学生与现场听课的老师兴趣陡增。

二、过程——主题鲜明国卷风,设计巧妙有梯度

 明确本节课的主题为探究喀斯特地貌后,杨老师概述喀斯特地貌的名称由来、全球分布以及在我国的主要分布区域。接着以景观图片的形式呈现喀斯特地貌奇峰林立,溶洞密布的形态特征,并将形态分为地表和地下两类,即地表有石牙、漏斗、峰林、天坑、地缝等形态,地下有溶洞、石笋、石钟乳、地下河等形态。杨老师对景观图片的解读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感受喀斯特地貌的形态特征。

学生有了喀斯特形态的初印象,接着就该理性分析喀斯特地貌的形成过程了。杨老师以08年北京卷和09年重庆卷两组与喀斯特地貌有关的高考真题为切入点,既实现了由前文的现象观察到理性分析的承转过渡,又检验了学生获取和解读图文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一举两得。通过高考真题引出喀斯特地貌形成的两种外力作用化学风化和流水侵蚀以后,杨老师巧妙运用学生普遍比较熟悉的化学方程式——CO2H2OCaCO3==CaHCO32  ,从初中化学的角度来解读什么是化学风化,很好地解释了石灰岩被含有CO2的水溶解的这一过程,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溶蚀作用。并进一步解读这一化学方程式的三种物质分别来自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随即设问“石灰岩地区不同植被下土壤空气中CO2浓度示意图,如果水分条件相同,图中哪种植被下的土壤、岩石最易被溶蚀?”通过问题分析告知学生,喀斯特地貌的形成实质上是四大圈层相互作用的结果。(如图)


随后,杨老师又分别选择了05年广东卷高考真题、云贵高原的形成发育过程、塌陷开进天坑的发育过程和黄果树瀑布的形成原因探秘等四个案例,进一步论证喀斯特地貌的形成。这种“原理分析+案例论证”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很好地明白了喀斯特地貌的形成是由四大圈层相互作用的结果,更远的影响,应该是让学生学会了运用整体性原理,注重多要素综合分析的思维方法。接下来的教学环节“喀斯特地貌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学生就运用上了这种思维方法

杨老师仍然以一组高考真题(2010年山东卷)引出喀斯特地貌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这部分教学内容,接着由学生运用整体性原理分析得出喀斯特地貌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即:地形崎岖、石灰岩广布,地表水缺乏、地下水丰富,土壤贫瘠,植被稀少。(如图)

杨老师适时鼓励学生擅于学以致用的同时,又设下思维陷阱,大利侗寨地处黔东南喀斯特地貌区腹地,理论上应该是地表水缺乏,植被稀少,可为何“一诊”试题中给出的材料却是古木葱葱,溪流淙淙呢?这样的教学设计,巧妙照应开篇的同时,又一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随即播放纪录片《地理中国》视频资料,大利侗寨的秘密瞬间被揭示,之所以植被覆盖率高,地表水丰富,是由于处在砂岩岩层之上。这种看似冲突、矛盾的设问,却是十分锻炼学生思维的,大尺度区域看整体,小尺度区域看差异,分析问题的时候灵活运用地带性知识与非地带性因素,是解题成功的关键。

之后,杨老师又引导学生从交通、旅游、农业和生态等四个方面分析喀斯特地貌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并以喀斯特地貌区石漠化为例,从原因、危害和影响三方面提醒学生学会辩证地看待喀斯特地貌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并将课题过渡到最后一个板块,即区域可持续发展。

区域可持续发展部分的教学,杨老师以学生普遍比较熟悉的旅游为突破口,由学生以接龙的形式提出喀斯特地貌区怎样发展旅游业,并逐步引导学生从全领域(经济、社会和生态)的角度探讨喀斯特地貌区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师生共同为喀斯特地貌区可持续发展献计献策之后,杨老师又以全球最大口径射电望远镜选址贵州大窝凼这一社会热点事件,请学生分析选址原因。检验本节课学习效果的同时,又提醒学生学会联系学科知识,积极关注社会热点。

最后,和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学习内容(如图),结束本节课的学习。


三、评价——语言优美设计巧,高度上位主题明

纵观整节课的教学过程,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语言优美设计巧,高度上位主题明。首先,这节课高度上位、主题突出,整节课都围绕“喀斯特地貌”这一主题展开,主题化的教学方式与高考新课标卷近年来的命题思路十分吻合。整节课线索十分清晰,以旅游引出话题,从喀斯特地貌分布到形态特征,从成因探究到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到结尾又回到旅游的话题,并上升到区域可持续发展之路。首尾呼应,设问巧妙有梯度,层层递进,通过呈现丰富的景观图、示意图和视频资料,案例呈现紧扣地理原理、地理过程,辅以高考真题反馈,引导学生思维从感悟过渡到理性,逐渐揭示问题实质,并一一解决问题,实现以“题”(高考题)证“题”(主题化)的目的。期间还不时采用冲突式设问的形式,更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另外,杨老师语言优美,动听,吸引力强,引出课题时简洁而煽情,教学语言带入感强,借班上课又能做到师生融洽交流,学生课堂参与度高,连听课老师都十分享受。

四、遗憾——结尾总结显仓促,案例迁移待落实

杨老师设计这节课的大容量,加之借班上课对学情不太熟悉的原因,使得本节课在结尾的时候显得有些仓促,有些教学内容未能落到实处,例如喀斯特地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之石漠化这一主题,教师只是简单分析了石漠化的原因,侧重分析了石漠化的危害,然而石漠化有没有好处,石漠化的防治措施(有哪些措施,为什么要这么做,有什么好处)并没有具体分析,可能导致学生在遇到类似问题时遭遇困境。此外,这是一节主题化十分突出的专题复习课,对学生后期复习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如果时间足够,授课老师能在总结的时候呈现出整节课的线索及思维方式,并引导学生尝试将这种分析方法和思维方式迁移至其他案例,相信这节课的意义会更大。

综上,杨老师的这节二轮复习研讨课,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为我们高三后期复习开辟了一条新路,值得学习和借鉴。

附:听课笔记


发表评论 评论 (13 个评论)

回复 ESTHER 2016-3-11 21:47
学习了!
回复 小王 2016-3-11 22:37
太强大!特别是附上听课笔记,学习学习!
回复 李江平 2016-3-12 06:07
思路清晰,逻辑严密,思维导图,便于学生接受
回复 山城悍匪某某许 2016-3-12 07:19
李江平: 思路清晰,逻辑严密,思维导图,便于学生接受
思维导图是我听课时自己胡乱画的
回复 lzdlmhb 2016-3-12 07:48
赞哟个  还是很赞的一节课
回复 雨丝521 2016-3-12 08:07
超赞!学习了
回复 山城悍匪某某许 2016-3-12 08:24
lzdlmhb: 赞哟个  还是很赞的一节课
这节课确实很赞
回复 风自由/宁 2016-3-12 08:29
赞一个。为讲课的老师, 为听课的老师。
回复 lzdlmhb 2016-3-13 20:37
赞的   都是精品呀
回复 山城悍匪某某许 2016-3-13 21:39
lzdlmhb: 赞的   都是精品呀
多谢赏脸点赞
回复 txjdilijiaoyu 2016-4-7 07:58
精品的课程遇上精湛的点评,如待字闺中的少女碰上如意的后生,瞬间升温…
星韵高手如云,理应好评!学习了,为你点赞!
回复 山城悍匪某某许 2016-4-7 10:07
txjdilijiaoyu: 精品的课程遇上精湛的点评,如待字闺中的少女碰上如意的后生,瞬间升温…
星韵高手如云,理应好评!学习了,为你点赞!
过奖了
回复 spring1109 2016-4-8 22:55
精彩的课堂!精彩的听课笔记!反思,提高!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QQ|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5-3 19:17 , Processed in 0.081304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