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置顶 ·分享 一路风景:个人博文的一个简要目录
长江口口 2011-9-4 14:48
   2011年9月: 回看梳理了自己写的(原创性的)博文,也是不少的。不知不觉,在星韵地理挣扎七年了,七年之痒,呵呵。抵挡过多少诱惑,放弃过几多娱乐,反正我没有表决心,但做到坚持下来了,感谢大家的一路陪伴和鼓励。    粗略作个目录连接,便于查找,或许可以自己去汇集起来 ...
个人分类: 思绪如风|4003 次阅读|25 个评论 热度 19
分享 地面天气形势图上的锋面气旋
长江口口 2006-5-18 10:27
上面是天气形势图上常用的符号含义。 一个有用的基本常识锋面出现在低压槽处。锋面气旋是中纬度地区重要的天气系统,北美和我国的天气图上都很普遍。可以对比下面图中锋面气旋的位置,卫星云图上的表现。 ...
个人分类: 专题研究|1228 次阅读|2 个评论
分享 大气环流的研究历史(整理)
长江口口 2006-5-16 17:18
1 17世纪帆船航海以风为动力,随着航海事业的发展和气象观测仪器的应用,导致了对信风和全球大气环流的研究。 2 1686年英国天文学家 哈雷 首先发现信风,并在《哲学会刊》中发表他的信风理论,他认为信风同太阳供给赤道较多的热有关。1688年,他又首先 ...
个人分类: 专题研究|499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关于三圈环流理论的来龙去脉
长江口口 2006-5-15 18:00
大英百科全书线上繁体中文版 上只能看到简要的几行内容: 三圈环流理论 tricellular theory ,在气象学中指逐渐被废弃的有关地环风系的模式,它表示在南北半球各有 3 个平行的风圈或风带。三圈环流理论由...... ...
个人分类: 专题研究|3297 次阅读|2 个评论
分享 罗斯贝和大气长波理论
长江口口 2006-5-15 17:21
罗斯贝 (Carl-Gustav Rossby), 1898 年 12 月 28 日生于瑞典斯德哥尔摩, 1957 年 8 月 19 日罗斯贝在瑞典斯德哥尔摩逝世。 他一开始他主修数学和物理,第一个学位是在斯 ...
个人分类: 专题研究|1913 次阅读|4 个评论
分享 所谓近地面与高空气压分布“雷达图”的合理表达形式
长江口口 2006-5-14 13:45
有关的习题出现在很多资料,最早的母本原题不可考查。大家拿来就用,但仔细思考就能发现谬误。 常见题目图文表达如下: 1 、读某地近地面与高空气压值分布雷达图,据此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
个人分类: 专题研究|964 次阅读|1 个评论
分享 郁闷,被她(三圈环流)欺骗了十几年!
长江口口 2006-5-11 07:56
“她”就是三圈环流。 题目有些吸引眼球,这里不是风花雪月的地方,只是借用拟人化的写作手法。 这段时间,一直被大气环流的问题困饶,总想在头脑里形象、清晰地构建一个大气环流的三维结构,始终有些无策。 这几天事情多,睡不好,展转中,今日 ...
个人分类: 专题研究|4519 次阅读|24 个评论 热度 2
分享 重新认识大气环流
长江口口 2006-5-8 16:48
在K12上写的帖子 重新认识大气环流 ,感觉还是有些匆忙,现在补充一些理解起来容易的背景知识,翻阅了一些气象教材,重新整理一下,阅读起来方便些。 自己在梳理的过程中,许多问题一下就 ...
个人分类: 专题研究|762 次阅读|2 个评论
分享 天气图中的空中等压面大致高度
长江口口 2006-4-28 14:56
通常空中等压面,分为 11层,下面部分数据为查看天气图后自己的大致估计,仅供参考: l 1000百帕平均海拔高度为地面0米; l 950百帕平均海拔高度约为 ...
个人分类: 专题研究|864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洞庭湖的变迁与长江防洪
长江口口 2006-4-4 16:44
觉得这个问题有必要专门搜集、编写一下,整合手头的一些图片。 北宋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描写洞庭湖的文字是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目前的洞庭湖,包括西洞庭湖、南洞庭湖和东洞 ...
个人分类: 专题研究|586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关于垂直地带性的一些知识
长江口口 2006-2-10 10:05
一、垂直地带性的影响因素 垂直地带性的形成在于气温、降水等随海拔高度而发生变化。 随着山地高度的增加,气温随之降低,每上升 1 千米气温下降 6 ℃ ,这与纬度水平变化每相差 1 个纬度(约 110km )气温相差 1 ℃相比,要 大 600 ...
个人分类: 专题研究|555 次阅读|1 个评论 热度 1

QQ|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4-29 18:39 , Processed in 0.074117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