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星韵地理网 返回首页

锦江渔夫的个人空间 http://www.xingyun.org.cn/?1690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我看张贤付老师的“南亚和印度”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热度 8已有 956 次阅读2010-4-19 23:21 |个人分类:学习反思|

  张贤付老师的《市级公开课“南亚和印度”教学简设(第一课时终稿)》发布出来已经有些天了,一直未能抽出时间认真拜读。昨天庆龙又在其博客上针对张老师的教学设计发布了《高三一轮复习之〈世界地理南亚篇〉教学之我见》,我也没认真拜读,但留下了一句话:“找个时间,一定先读读张老师的教学设计,再读读庆龙的此文” 。庆龙对我的评论进行回复:“请叶老师指正”。对庆龙进行指正着实是不敢当——庆龙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学识实际上已经在我之上(绝没有半点虚言),但庆龙点名了我又不得不出来说两句。本打算缓两一再写此文,但没写总觉心里不畅,遂一下狠心,今晚花点时间了却一桩心事。目的只是为了与张老师、庆龙及各位老师探讨,同时希冀求得自己有一点点进步。如果这样的探讨能够起到一个示范作用,能够激发更多同行一起探讨的兴趣,那就更好了。我现在只是就张贤付老师的教学设计谈谈自己的一点点个人看法。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1.关于教学目标
  翻看张老师的教学设计,首先看到的是张老师的《教学复习目标》。对张老师的设定的教学复习目标的第一印象就是“能力立意”,这对于还习惯于知识立意的我的思想来说无疑产生了一定的冲击。但同时也产生了一些疑问:一节内能够达成如此目标吗(当然我是指张老师预先设定的那些“分析”)?
  再继续往下看:张老师设定的教学目标不仅有些多,而且难度有些大?如:张老师要求学生据图分析“高原南部河流上、中下游地区地形特征有什么差异”。不知道张老师是要求学生根据怎样的图做分析?如果张老师给学生的是一幅我们常见的那种很普通的地形图,学生能分析出上、中下游地区地形特征的差异吗?我个人猜想:就一般而言,德干高原上的那些河流上游和中下游地形特征差异应该是不会很明显的。再如:张老师要求学生分析西南季风对南亚农业生产的影响。其中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我不知张老师是如何引出的?如果以前学生没有接触到过季风气候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如果张老师没有给予学生适当的引导,如果学生没有事先看书,那么学生要回答出此问题是难度有些大的。后面的要求学生探究印度河三角洲远没有恒河三角洲面积大的原因这一活动难度也是相当大的。
  当然,这些都是依个人在我校生源基础之上进行教学实践所获经验来判断的,不一定正确。不同学校生源不同、学生接受知识和习得能力的能力不同,所以教学目标的设定肯定也应该有所不同。
  个人认为,这节课着重解决两个问题即可:⑴区域定位。这个就要求学生熟悉南亚大致的经、纬度,南亚的一些重要地理事物的分布(包括主要地形区、河流、海域、国家和地区、城市等)。⑵气候。包括各气候类型的分布,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成因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等。
  2.关于教学导入
  一个好的教学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所有的有关教学设计的要求中,也都明确提出一节课应该有教学导入。所以,往往在公开课中,上课老师总是挖空心思欲设计出一个理想的教学导入。但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又很难看到一个让人感到眼前一亮的教学导入。别人如此,自己又何尝不是?个人从事地理教学10多年,还从来没设计出一个现在我还记忆深刻的教学导入。
  我想,对一个理想的教学导入至少应该有如下两个要求:
  ⑴教学导入应该是一个具有探究价值,且能激发学生探究兴趣的问题。
  ⑵与本节课知识联系密切,而不至于让人感到有些牵强。
  两个要求当中,如果能做到第一个要求当然是很好的了。如果不能做到第二个要求,至少应该要做到第一个要求,否则可能会让听课的人感到很别扭,让人觉得授课老师是为了导入而导入。在实际的公开课当中,这样的导入有些多,张老师这节课的导入也不例外。
  有时我想:导入真的就那么重要么?如果我们只能设计出一个让人感到别扭的导入,还不如来一个:“我们这节课一起来学习……”。
  3.关于区域的经、纬度范围
  在张老师的教学设计当中,很准确的列出南亚的经、纬度范围。我想:学生有必要掌握这么准确吗?如果没有这必要,那么老师有必要列得这么准确吗?
  个人认为:我们在借助经、纬线进行区域定位时,更重要的是借助一些重要的经、纬线,而不是具体的一个区域的经、纬度范围,所以我们要求学记往一些重要经、纬线的位置即可。具体到一个具体的区域,我们可以对学生要求高一点,但仍然应该是要求学生掌握一些重要经、纬线在区域内的相对位置和它们穿过的重要地理事物就可以了。也就是说,要求学生掌握这个区域的大概经、纬度就行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张老师准确地列出南亚的经、纬度是没有必要的。
  记得以前我曾经说过:在自己看来是一件宝的东西,或许在别人的眼里只不过是一堆垃圾。我个人的关于张老师的教学设计的意见也一样,或许在别人眼里也只不过是垃圾一堆。但如果这篇文章能引出更多的探讨,甚至是批判,那在我的眼里它就不失一块“宝”了。
  
  在大概了解了一下张老师的教学内容,认真阅读张老师的教学设计及庆龙的文章之前(之所以选择这样一个时机,是想让我的构思尽可能地少一点干扰),我对同一内容进行了一个简单的教学构思。明天或后天我会将我的构思写出来,一并与张老师、庆龙及诸位同仁探讨。
  

发表评论 评论 (11 个评论)

回复 qlzhu2003 2010-4-20 00:11
细细拜读了读了叶老师的博文,关于教学目标的设定我们的观点基本吻合,即:
1、在一幅我们常见的那种很普通的地形图,学生较难分析出上、中下游地区地形特征的差异;即便给了地形剖面图难度也不小,有2005年全国卷一高考题36题为作证。2、要求学生探究印度河三角洲远没有恒河三角洲面积大的原因这一活动难度也是相当大的。这块内容相关知识众多,既有区域背景知识的深厚积累,又有自然地理知识的灵活运用,我认为难度较大。在我的博文中抄写了初中课标和初中考纲,结合分析,我比较赞同叶老师为南亚设定的教学目标,地形和河流特征可以论述,三者之间的关联可以运用整体性和差异性点拨。
   研究“导入新课”也是有必要的,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关键是有效、实用、新颖、切题,如果实在没有好的,复习旧课,检查知识掌握情况,或者介绍本节课的主要内容等等均可。
   教师们应该有勇于探索的勇气,张老师的教学设计代表了淮南二中高二年级的教改思路,这一点,我特别佩服前辈刘老师的胆识和才学,有时间一定要多去听课!新教育的李镇西、魏志渊听课都很疯狂的,魏志渊曾经听了李镇西整整一整年课,为了学习李镇西,把李镇西的课听了一遍。这种孜孜以求的精神令人肃然起敬。只可惜,限于家务缠身,本学期到淮南二中次数少了。
回复 geonet 2010-4-20 09:37
亮出自己的拿手活,亮出自己的观点,共同探索,共同提高。这正是我们所需要的,希望大家该出手时就出手,积极来写博,积极来讨论。
回复 geonet 2010-4-20 09:45
区域地理复习是目前最棘手的,希望大家都深入谈谈自己的做法、想法和困惑。
回复 fisherman 2010-4-20 11:46
朱庆龙: 细细拜读了读了叶老师的博文,关于教学目标的设定我们的观点基本吻合,即:
1、在一幅我们常见的那种很普通的地形图,学生较难分析出上、中下游地区地形特征的差
魏志渊本是陕西人,为了追随李镇西,从陕西来到成都,并长期坚持听李镇西的课,着实令人肃然起敬!
回复 fisherman 2010-4-20 11:50
  我想有一点还有一点我需要说明:文章中我写的不同意见更多,但这绝不代表我对张老师这堂课持完全否定态度。之所以写的不同意见比较多,一方面是因为我习惯于以批判的观点去看待问题,另一方面是因为我认为没有必要对我赞同的一些观点进行重复。
回复 fisherman 2010-4-20 11:51
贾逸民: 区域地理复习是目前最棘手的,希望大家都深入谈谈自己的做法、想法和困惑。
这样的探讨是很有意义的。
回复 ylzxwzy 2010-4-20 16:42
这样的探讨更有意义和价值!
回复 卓国辉 2010-4-21 09:19
网络教研,收效颇多
回复 lyw1230458 2010-4-21 09:32
来这里学习了,也认真的拜读了张老师、朱老师和叶老师的博文,从各自学生的实际出发,我选择了叶老师的教学目标。
回复 tzzxywx 2010-4-21 10:20
非常赞同!可以想象,张老师的课是成功的,是好课;张老师的心态是开放的,愿意将自己的成功“晒”出来,既让我们共享,又可能招来不同意见。值得大家学习!叶老师就此发表的长长的评点,专业而且极富见地。二位老师均让人尊敬!
回复 fisherman 2010-4-21 12:05
姚卫新: 非常赞同!可以想象,张老师的课是成功的,是好课;张老师的心态是开放的,愿意将自己的成功“晒”出来,既让我们共享,又可能招来不同意见。值得大家学习!叶老
  记不清是多少年前了,从广播里听到过关于巴黎一个学术俱乐部的故事:俱乐部每一位成员写出论文之后,都会面向全体俱乐部成员宣读。俱乐部然后会就此论文组织讨论,结果往往是作者辛苦写出的论文被批驳得体无完肤。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俱乐部,出了不少诺贝尔奖得主。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QQ|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4-29 01:10 , Processed in 0.080188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