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星韵地理网 返回首页

明月千里的个人空间 http://www.xingyun.org.cn/?7688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刀尖上的舞蹈——现行中学地理教学的矛盾

热度 7已有 635 次阅读2011-8-27 09:16 |系统分类:教育教学| 矛盾, 矛盾, 矛盾, 矛盾

        教育应遵循一个什么样的发展规律,是学生的认知能力的发展,学科知识的认知规律,社会发展的需要,还是学生自身成长的需要?
        或许有人会说,这些在理论上是统一的吧,这之间没有矛盾呀!但在现实之中呢,如果在现实之中真的不存在矛盾的话,我们很多的讨论和争论也有没有任何意义和价值了。
        首先,中学地理教学的目标到底是什么?课标认为:是为了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一个合格的公民,其具有正确的认知和对待世界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世界观。而在现实之中,社会到底是如何的衡量一个学校,而学校又是如何衡量一个学科的教学效果呢?是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还是学生的学业考试成绩?众所周知,一所学校之所以在社会有较高的声誉,看的是它的高考升学率和优秀率,学校看一个教师是否优秀,看的是他所带的学生高考中的成绩。这是一个无法调和根本矛盾。
       其次,课标本身有没有矛盾?课标是中学教学的一个基本原则,很多老师在讨论具体教学过程之中问题的时候,动则以它为真理,而从来不怀疑它首先是不是一个真理!中学地理教学之所以由大纲改了所谓课标,难道单单只是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是不是这说明一个古人都明白的道理,“变法”的重要性,“变”是社会环境的变化的需要,而“法”本身是否更应该引起重视呢?而这个“法”具体到一个学科是什么?应该是学科本身的严谨的知识体系,和对于学科知识的体系认知的相对独特的规律。在新课标中,也说到了,它是给中学地理教学教育提供的一个指导性的建议,这一点说得的非常好。或许专家们真的考虑到了某些内容或形式的安排不尽如人意,也不适应某些局部地区,甚至某些学生的群体。所以我个人认为,地理的教学应该遵循地理学本身的规律,不应该避重就轻,因繁就简,应该按照地理本身的系统观点来实施,这也是正确的地理学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第三,新课标为一标多本,而致使课标成为最终的无上的法宝,成为“世界的本源”,成为“真理”之中的“真理”。而课标是一个宽泛的指导性的意见,因而成就了多本的千差万别。怎么办呢?于是,课本不再是“本”,不再是承载知识的严肃的“起点”,而华丽的变身为一个“材料”。于是,就了当下最为流行的一句话,“不是教课本,而是用课本。”这是乎是给了中学老师一个很大的发挥的空间。其实,则不然。首先,并不是所有的中学地理教师一定都具备完整的地理知识体系;第二,不是所有的中学教都能从整体的高度上来把握中学地理教学的深度,广度和方向;第三,不是所有的中学地理教师都一定具备正确的认知世界的情感、态度和世界观。这是乎非常符合现代的一个通行的潜则,那就是一个首先有假设一个完美和无懈可击的理论和个人,然后才是其它。也许有人会说,这对中学地理教师不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了吗?要求高,进步就快呀!这一点我也非常赞同,但是,要考虑到,第一,成长不能建立在一个宽泛的空间之上的,方向要明确,不然也许会长成畸形的杂草;第二,宽泛的成长,需要更多的探索的时间,而要知道,老师的一年也许是学生的一生!
      第四,说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那就是高考的命题方向。高考所有地理试卷的命题,是不是真的完全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如果完全是按课示的要求,为什么每年还要慎重其事的发一个考纲呢?而从每年的考纲研读来看,都或多或少的都有一点变化,这种变化如果不是笔误,那么和一成不变的课标是不是有一点点出入?另外,在高考之中,多次出现此类题目,给一个新的概念,并给出相对完整的材料,要求在理解本概念的基础之上,认知并给出一系列新的规律或联系,并有可能要求分析其原因。这一类问题,从地理学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上来说是符合课标内容的,但具体内容,可以不在课标内容之内。那么在中学地理教学的过程之中,是不是要相对的加大学生的知识面,以期学生能站在一个更高的层次来看问题呢?再次,高考的命题者,就地理学的命题来看,是把考查学生对地理学知识体系的认知和规律的掌握放在首位,还是把圈定的内容放在首位?当然这个问题相对好解决,这里不表。
       第五,新课标给我们树立了一个远大的目标,要求发展学生的认识能力。好象不只是只有地理学科要求这样做吧?这么多的科目都做这样的要求,而我们都知道,虽然,人类认知世界的思维过程大同小异,但实标上每个学科认识事物的方向和方法是不一样的。总是要求从实践入手,从常识入手,给一个高标准严要求,都要求有内容,有计划,有步骤,有实施过程,有结论。高一一周两课的时间不说,前四十五分钟,与后四十五分钟的思维方式的转变是不是问题?写一篇完整一点文章都需要连续性的思维,更何况是做一个课题研究。另外,高中课业压力,高考压力如此之烦重,最终这一实施是不是仅存在于一个表面的形式而已。
        以上是本人的一些拙见,强烈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已同步至 明月千里的微博
 已同步至 明月千里的微博
 已同步至 明月千里的微博

发表评论 评论 (13 个评论)

回复 半壶满乾坤 2011-8-27 09:25
不是所有的中学地理教师都一定具备正确的认知世界的情感、态度和世界观。这是乎非常符合现代的一个通行的潜则。
是呀,我们知道应该用课本教,但大多数老师并不知道“怎么用课本”教。
回复 刘登宇 2011-8-27 09:55
大万,好文!在艰难中前进,正是我们奋力追求的方向。
回复 明月千里 2011-8-27 09:57
是呀,我们知道应该用课本教,但大多数老师并不知道“怎么用课本”教。
的确是这样,一直以来,课本它只是一个工具而已,不管教材到底变成什么样子,地理学的基本内容和观点是不会变化的。但有一个问题,半壶先生是不是也感到,当“课本”变成了“教材”之后,这“东西”变得越来越不严肃,随意越来越强了,这是好还是不好呢?
回复 YC阿福 2011-8-27 10:06
借用韩寒早期的一句话:我们是在穿着棉袄洗澡。
我们不停在冲、不停在挠,就是没有抓到重点,那个原来就痒的地方,现在似乎更痒了
回复 明月千里 2011-8-27 11:01
刘登宇: 大万,好文!在艰难中前进,正是我们奋力追求的方向。
这也是前一段时间关于湖北新课改的思考,特别是,这一段时间的论战,有些想法正在慢慢明确,但还不是很成熟。还是要多多向各位方家学习。
回复 geonet 2011-8-28 07:51
值得深思,更希望决策者清醒。
回复 geonet 2011-8-28 07:53
万老师在群里的发言
鄂-万彤松(183603933)  7:51:17
其实想一想有些东西还是没有说清楚,其实我是想说中学地理老师要有一种超级平衡能力,平衡在高考和现在所谓的素质教育之间。
回复 轻音无盐 2011-8-28 08:47
教课本也罢,用课本也罢,感觉就是纸上谈兵而已,而且这难度还在增加,自己得有好文采好条理编排组织出好材料。
回复 明月千里 2011-8-28 20:21
轻音无盐: 教课本也罢,用课本也罢,感觉就是纸上谈兵而已,而且这难度还在增加,自己得有好文采好条理编排组织出好材料。
说是教材也好,说是课本也好,名字并不重要。问题是它是知识的起点,而非终点。现代教学理念是学生是主体,因此教材知识的系统性和完全性对学生来说比教师更为重要。对于老师个人来说,不可能做到那么全面和严密,要求实在太高,工作量也太大。
回复 没那么简单 2011-8-29 22:55
刀尖上舞蹈,多么形象的比喻啊!有时候总觉着地理有种不伦不类的感觉,地理老师难啊,得尽最大努力平衡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学科地位之间的关系!
回复 锦江渔夫 2011-8-30 17:04
  看得出来,万老师对于新课改有很深入的思考。而我对此思考甚少,万老师此文容量太大,所以我还一时还不能完全消化、吸收。
  但对于“教教材”与“用教材教”的讨论,因K12和星韵近段时间均有讨论,所以有一点点思考。
  在我看来,“用教材教”,对于教师的要求并不如万老师所说那么高。“用教材教”,那还是得用教材的,并不是要求教师完全脱离了教材去自己开发一套完整的课程资源。所以不需要中学地理教师一定要具备完整的地理知识体系,也不需要中学地理教师一定要能从整体上把握中学地理教学的深度、广度和方向。教师要做的是用教材,在教材的基础上把课标的要求落实到教学当中就行了。至于怎样才是“用教材教”?如果我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我可以对教材知识要求、对教材当中的一些学习方式方法的建议灵活处理,此是“用教材教”;但如果我仅仅是一位刚走上教师工作岗位的、且能力很有限的新教师,我能做的只能是按步就班地按教材的顺序、按教材的要求循规蹈矩的完成教学,那么这能不能称得上“用教材教”呢?我想这是完全可以的嘛。“用教材教”,这句话本身的空间就大得很。对于同一本教材,一千个人肯定会有一千种教法,一万个人就会有一万种教法。
  我理解:新课标说“用教材教”,只是要求中学地理老师在课程资源、教学方式等方面不要拘泥于教材,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而不是其它的。
  
回复 明月千里 2011-8-30 19:38
锦江渔夫:   看得出来,万老师对于新课改有很深入的思考。而我对此思考甚少,万老师此文容量太大,所以我还一时还不能完全消化、吸收。
  但对于“教教材”与“用教材教 ...
有些认识总是在不断的探讨中,逐渐明确起来的。这篇文字也只是我在刚接触新课标,新教材的一些不成熟的想法。
    我们应该都是经过一两次教材变革的人了,也应该在高三摸爬了上十个年头,或许还因为年入不惑,人越来越固执,对于一些新的东西总是喜欢横竖其鼻眼。
    从中图版教材的情况来看,对很多地理知识,总是感到它是欲说还休,这种不到位,是不是想让学生有更大发挥的空间呢?我不太清楚。我只是担心,学生面对高考试题也能如教材编者所希望的一样,能游刃有余。
    其实,教师的教学本身就是一个主观能动性体现的过程,教学形式说有太多的变化,有很多老教师都认为,只是换了一个名称而已,就是在用最老的教材的时候,在教材教法里,也不缺乏这样一种所谓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这一点,严光老师的博文里说得很到位,我就不再多说了。而这样一种教学带一点研讨式的教学方式,也应该只是教法的一种而已吧?为什么现在就认为它是至上的法宝呢?我非常赞同你所说的一千人有一千教法的观点。
    非常感谢你的评论,同时,也希望大家进一步深入探讨,这对于我本人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
    言不尽意,常常不知所云,不妥之处,望方家一笑之过,并不吝赐教。
回复 锦江渔夫 2011-8-30 20:46
明月千里: 有些认识总是在不断的探讨中,逐渐明确起来的。这篇文字也只是我在刚接触新课标,新教材的一些不成熟的想法。
    我们应该都是经过一两次教材变革的人了,也应该 ...
  很赞同你的说法:“……只是换了一个名称而已”。其实目前很时髦的术语所表达的那层意思,在苏霍姆林斯基、孔子等古今中外教育家的著述中都或多或少、或深或浅都有所提及。现在有些人花了大量的时间去研究教育,然后得出一些“新”理论、创造出一些“新”述语,岂不知其实这些是前人早已有过较为深入研究的东西。甚至不排除有的人明知这些是前人研究过的,却故意创造一些新名词来糊弄我等,以显示其“研究水平”。

  所以,我们没有必要为新课标要求我们“用教材教”而纠结。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QQ|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5-18 12:37 , Processed in 0.083874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