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星韵地理网 返回首页

写在人生边上 http://www.xingyun.org.cn/?1661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博学厚教 俯仰无愧】sundqzjg@126.com

日志

肯读#冰壶秋月

已有 197 次阅读2025-8-15 10:43 |个人分类:生活随想|系统分类:教育教学| 德勤地理, 肯读

       人文学科的研究就像画圆圈,文献与理论就如同圆规两脚,圆圈大小取决于这两脚的长短。
——吴承学《冰壶秋月》230

      吴承学为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非地理学人。书也非学术论著,去掉专业文字的“古板”与隔阂,语句朴茂深挚,愈显其“书生本色”。为学为人的意见散落书中,柔风甘雨,读之爽而欣然。

      他这样总结为文之法:“平时读书有得,即将之分类记录。以后再遇上同类论题的资料就归类添上,积之数年,有些论题就形成一定规模。然后集中时间对某一初具规模的论题进行深人研究,形成文章。”于教学之论,或有所鉴。

      他提出“学术海拔”的观念,强调下笨功夫:“好学问应该是聪慧之人所做的老实之事”。在广读博览的基础上融会贯通,“从而得出新的见解,往往最见学者之功力”。

      胡适说过做事情要“聪明人下笨功夫”,我原以为下笨功夫是一种精神,但感知和体会过的知道,聪慧不如人,下笨功夫也是一种能力——就像“严谨”,做不到的始终做不到。

      作文之由,总归两途:二感于物,一本于学。他认为“好的学者必有传世意识”,“一个学者的生活意义,就在于他在学术行列中为时间所认定的位置”。那些写出的没有持久生命力的论文,除了能力所限,"不是过于趋时,就是过于浮躁”。

      书中有这样一段引述,宋代魏庆之辑录诗学文献《诗人玉屑》抒发己见,宽永本在其卷后题识云:“是知一字一句皆发自锦心,散如玉屑”。

      附于此书,若合符节。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QQ|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5-11-24 11:44 , Processed in 0.060392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