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11月11日下午,我有幸观摩了海口一中向晓晶老师的一节展示课,收获良多。
向老师上的这节课的内容选自地理选择性必修1第四章第一节——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首先,在导入部分,向老师展示了她收集的各种水体的图片,包括南渡江水、海口海水、一中雨水等等。选择性必修1的内容大多是抽象、难理解的自然地理原理和过程,向老师采用学生生活中的事物进行课堂导入,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体现了“学习生活中的地理”这一理念。
其次,在新知识的授课过程中,向老师主要采用了合作探究和案例教学的方法,知识点完整,逻辑清晰,通过学生的思考探究,从中收获知识,提高能力,真正做到了“把课堂还给学生”。对于知识重点,例如河流和湖泊补给关系,若教师直接通过语言讲解,学生对于抽象的知识点可能难以理解,所以向老师放出了一段两个学生进行模拟实验的视频,在不同时期河流和湖泊的补给关系便一目了然。此外,向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观察、绘制、分析等方式,培养了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
最后,学习完洞里萨湖的案例,向老师设计了万泉河的乡土教学案例,既能使学生学习乡土地理,对知识也起到了检测和巩固的作用。
此外,向老师在每个环节都设置了拓展思考的部分,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5-5-10 01:07 , Processed in 0.061011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