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星韵地理网 返回首页

laurance的个人空间 http://www.xingyun.org.cn/?8230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课改论坛后的思考——谈学情调查

热度 2已有 600 次阅读2011-11-6 14:43 |个人分类:教学随笔|系统分类:地理学科| 课堂, 学校, 昌乐二中, 课程改革, 知识点

前几天段里召开课改论坛,主题大概意思是“216模式下你急需解决的困惑是什么?”(具体记不太清楚了)每一个组提一两个在课改的征途正感到困惑的问题,思索良久之后,我提的是“怎么样才能进行高效的学情检测以及发挥它的最大的作用。”论坛结束之后,通过各位同事的献计献策,收益良多,首先感谢各位的无私建议,思绪平静之后谈点自己的再认识:

课程改革,课堂改革是大势所趋,每一个学校,每一位老师都要积极的推进,否则只能被历史的车轮碾的粉身碎骨(有点过了,呵呵)。课改模式很多,杜郎口、洋思、昌乐二中等等,我们一高高二A段在借鉴了先进学校的成功模式的基础上,结合本校、本段的实际提出了“216高效课堂”模式。每一个学科组都在积极的探索与实施,稳扎稳打,各具特色,现在已经基本成型,甚感欣慰,至于自己,实话实话,在课改的实施方面,自感还是一个落后分子,跟各位同事相比,有电惭愧。

之所以止步不前,原因应该跟各位的担心是一样的,尤其是地理学科,知识点繁琐,学生基础差(甚至很多学生根本谈不上基础),让学生来引领课堂能完成教学任务吗?即使完成,能达到高考的要求吗?尤其是有很多是需要补充的内容,在教材是没有的?怎么样在实施呢?问题一大堆,抛开其他的因素不谈,但就我们老师而言怎么样才能完成从传统课堂到高效课堂的转变呢?什么样的课堂形式才是适合地理课改的模式呢?疑问很多,但是不管是什么样的课堂模式,目的是一样的,就是高效,真正的高效!而不单单是轰轰烈烈的课堂氛围。

我认为高效课堂的关键是对学情的把握。兵家语: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那么,课堂的高效,教学的高效首先得了解学情。下面从三个方面来探讨学情检测的问题。

一、了解学情的目的是什么。高效课堂要求我们不能满堂灌,所以就需要压缩讲授的时间,一节课有45分钟,传统的课堂上我经常会出现满堂灌,甚至到下课铃声想起的时候还意犹未尽的现象,学生也会听的津津有味,自己也感觉良好,但是这样的课堂是高效的吗?上课讲的东西学生都能掌握吗?做题的时候,考试的时候能够用上吗?答案是不一定。经常听到学生讲的一句话是“一听就会,一做就错”。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我们经常会佩服某位老教师对教材的驾驭能力,讲课一针见血,句句经典,从不拖堂,甚至很少布置作业,但是学生考试的时候成绩却很好。而我们年轻老师上课到时候是唾沫横飞,汗流浃背,面面俱到,不可谓不敬业,不可谓不认真,但是为什么学生却考不出理想的成绩呢?比如都是讲《等高线地形图》,A老师讲了五节课,B老师只讲一节课或者两节课,那么当考察等高线地形图的习题的时候,A老师的学生就一定比B老师的学生考的好吗?未必!原因何在?可能是因为A老师虽然讲了五个课时,但是其中三个课时的内容是学生已经会的,或者是超出了学生现阶段接受能力的,违背教学与认知规律的,五个课时上完之后,不但对学生帮助不大,反而打击了学生的自信心,或者让学生找不到本节课的学习重点,最后眉毛胡子一把抓,但是重点其实既不是眉毛也不是胡子,而是眼睛。所以出现讲得越多,学生考的越差的这种出力不讨好的事情。所以我们要想把课上的高效的前提是要知道这部分内容高考靠什么?学生知道什么?学生的疑惑是什么?以及怎么样才能突破学生的疑惑所在。所以我觉得,学情调查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了解学生的认知基础以及他们的思维误区所在。

二、课前的学情调查需要查些什么。我理解的学情调查(新授课)应该包括这样几个方面:关于所要学习的知识的已有基础、学生的认知水平、预习完成情况(量的调查,也就是学案的完成情况)、以及通过预习的自我提升情况|(即通过自主学习,自己解决了那些问题)。比如正午太阳高度这一节课,可$2老师把课堂的时间大部分集中在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与实际应用部分,而且觉得一节课的时间还比较紧张,勉强完成教学任务而已,但是教学效果如何呢?碰到有关题目的时候学生的过关率又有多高呢?花那么多时间讲解的知识学生为什么掌握不了呢?但是很多时候我们忽视了一个前提,就是让学生正确的理解太阳高度,对太阳高度的概念以及在图上的表示形式真正的理解了,高度的计算与应用也就迎刃而解了。所以这部分的学情调查应该有这样一个环节,在讲解之前先弄清楚学生对太阳高度的认知在一个什么样的层次上?这个问题了解了之后,问题就好办多了。

由于时间的问题,全方位的学情调查是很难进行的,但是不能因为这样就不去做学情调查,没有学情调查的教学是无目的的,容易导致随意化。

还有一点就是学生的认知水平也很重要,同一个知识点面对高一的学生,高二的学生,与高三的学生,教学的方式应该是不一样的,既不要把高一的学生当成高三的,也不能把高三的学生当成高一的,既不能把新授课讲成复习课,也不能把高三的复习课上成新授课那样面面俱到。

三、怎样恰当的进行学情调查。我认为有两个环节需要注意:

一是学案的制作。学案的质量是决定课堂是否高效的前提条件,所以质量要有保证,每一张学案的出炉都要经过全备课组的认真讨论与筛选,设计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而且要有层次性。学案的制作建议分成四大块:学前测试、预习案、探究案、反馈案。其中学前测试可以放在上一课时的最后,这样批改上一课时的反馈案的时候就可以顺便了解学生对下一知识的储备情况与认识水平。

二是时间的分配。学情调查可以随时进行,不一定都集中在课前,随时了解学生的思维误区,以确定最近发展区,调整教学。经常会遇到一个知识点,讲了之后学生说听不懂,然$2老师很热心,再讲一遍,一般情况是还是不懂或者是第二遍之后,略微比第一遍好一点点,但是这还是没有考虑有的学生碍于面子不好意思说不懂了的情况。在讲了第一遍之后如果很多学生(超过三分之一)还是不懂的话,说明我们的讲授方式是有问题的,思路与学生的认知规律是存在冲突的,这个时候就需要及时的做学情调查,问一下学生误区在什么地方,而不是一遍一遍的重复第一遍的话语。

“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 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对于学生而言,我们教师就是第一棵树,第一朵云,而学情调查则使我们找到另一棵树,另一朵云,找到使学生感到疑惑的“扣”,然后才能做到摇动,做到推动,最终真正的做到高效课堂。课改之路任重道远,永无止境,我们只能在改革的浪潮中敢于直面问题,才能解决问题,敢于迎风破浪,才能到达胜利的彼岸。

 

发表评论 评论 (5 个评论)

回复 tzzxywx 2011-11-8 08:03
"我们教师就是第一棵树,第一朵云"——我们教师更应该是其中的一棵树、一朵云。
回复 lanfeng 2011-11-9 16:29
“时间分配”一段的内容,很关键!要及时学情调查找出误区,而不是重复,这点要讲解中要注意
回复 laurance 2011-11-9 16:40
lanfeng: “时间分配”一段的内容,很关键!要及时学情调查找出误区,而不是重复,这点要讲解中要注意
恩  是这样的  现在我们也在强调学情调查  领导当作特色来抓  但是更多的只是流于形式了,只是检查一下学生的学案做完了没有,没有太大的实际意义,我觉得学情调查应该更加侧重于对学生知识基础和认知水平的调查
回复 laurance 2011-11-9 16:41
tzzxywx: "我们教师就是第一棵树,第一朵云"——我们教师更应该是其中的一棵树、一朵云。
恩,想想说的确实不太恰当,我对哲学家的话还是没有理解透彻啊  呵呵  多谢提醒
回复 lanfeng 2011-11-17 09:45
确实,感觉现在的是流于形式的太多了!有时候,面对学生的不良表现,感觉真的没有足够的耐心!真想走出这个怪圈儿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QQ|Archiver|小黑屋|星韵百科|星韵地理网 ( 苏ICP备16002021号 )

GMT+8, 2024-5-2 12:12 , Processed in 0.078361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